"标题:"Jack Conard(布拉德·皮特 饰)为什么要自杀?赚了那么多钱,过气了就退休呗
怎么这么想不开,拍了这么多电影,赚了这么多钱干嘛非要自杀,退休不好吗
> 去巴比伦的论坛
片尾蒙太奇的片单(矣足在舌)
为什么杀手不杀manny(东邻野生汪)
外国人能看懂Fay不让Jack对她说广东话是因为她听不...(思齐)
想知道类似的迷影向电影还有哪些?(懒人阿芃)
玛格特罗比的角色真让人讨厌啊!(我是土豆)
推荐大家读这部的剧本(lokabrenna)
最赞回应
那个八卦杂志的老太婆对他说的那番话,对jack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可是老太婆却觉得自己只是让一个过气演员清醒点,殊不知自己这样的话语是极具杀伤力的
他自己不是说了吗?不甘心回归平庸
人一旦站在高处,然后去急流勇退,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的
他已经觉得他的余生不过是等待死亡,创造不了他希望的价值了
他不是只图钱,甚至说名气地位才是对他最重要的,这些没了,他活着的意义也就没了,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唯一盼头
你想不开的事多了
理想主义者
他自己不是说了吗?不甘心回归平庸
他太骄傲了
人一旦站在高处,然后去急流勇退,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的
历史上这种人多的是
为了增加戏剧性?让Jack和时代一起落幕,和无声电影时期Jack的意气风发做对比,表现好莱坞的无情和瞬息万变,无声电影的时代崩塌,呼应标题巴比伦。
他不是只图钱,甚至说名气地位才是对他最重要的,这些没了,他活着的意义也就没了,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唯一盼头
那个八卦杂志的老太婆对他说的那番话,对jack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可是老太婆却觉得自己只是让一个过气演员清醒点,殊不知自己这样的话语是极具杀伤力的
人没钱的时候烦恼只是钱,有了钱之后的烦恼才会无穷无尽
他已经觉得他的余生不过是等待死亡,创造不了他希望的价值了
当一个人有钱了不为物质发愁了追求的就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精神上的成就和满足。显然现今的生活和事业已经不可能给杰克带来如过去一般的风光和荣耀了,所以他对世界没期望了就自我了断啦
海明威式的人物,电影是他的生命,而他被时代打败了
too emotional to live
你一个月工资一万,有一天有人跟你说你以后工资就三千了,你永远不会赚到一万了,你啥感受
参考八部半里那个自杀的富豪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有点像日落大道…从云端落入凡尘 心里很大落差
想在虚无潦倒的生活里找个支撑点的机会都没了,剩下的还是这么虚无潦倒下去,有啥意思呢。算了,不活了。
以往我特别认可西方的这种自我主义,就是人要为自己活着,不像我们中国人背负太多,为家人活着、为国家活着、为信仰活着、为责任活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开始自我怀疑,就像杰克这种人,一旦生活失去了所有的乐趣,人生要黯然度过下半场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支撑他继续活着的。过度的自我真的好吗?
自杀实际上美化他。他是上一代精英的代表,沉醉在周围人的追捧和自我陶醉之中。他的时代结束了,从声色犬马跌落到无足轻重,他的归属应该是在不甘和寂寞中潦倒而死,死于酗酒、吸毒之类。就像这个角色的原型一样。让他自杀说明导演对默片时代的遗老饱有同情的观照。
等于把一个康有为变成了王国维。
可以说他并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是为了改变一些东西,创造真正的,雅俗共赏的美,但是他突然发现变革的潮水把自己冲走了
主要是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大艺术家,但是实际水平又达不到,在有声电影时代直接露馅了。想不自杀要么内心认命看清自己躺平退休,要么精进演技做个真艺术家,现实与内心不匹配只能自杀。
风光过很难接受那种不行了的反差的
但是我倒觉得,是jack本人的问题,能和他说这些话,真是把jack当真朋友。但是jack就一直没找准自己的位置,情绪一直不稳定吧,他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实也是充满自我怀疑的,周围的人都捧他,他一直在怀疑自己,所以他需要那个总是闹自杀的朋友,只相信这个朋友的话。后来这个朋友没了,周围的人都对他漠不关心,说一些表面话。他烦透了。
最后这个记者和他说了真话,他释怀了,也就自杀了。因为“你没什么可以做的不一样的,你也没什么可做的……问题是,你以为这个地方需要你,它不需要他了”
其实你只说对了一半,老太婆看似在说布拉德皮特,其实也在说她自己!几十年后的世界,纸质媒体几乎消亡了,而电影依然存在,从这个意义来说,皮特还是完胜!
你说的有道理,我只是单纯的想回复楼主那个方向的问题,至于老太婆的话还有什么深意那要另外开贴讨论了😂
我明白的,只是你看老太婆开始的时候慷慨激昂,后来说到布拉德皮特注定会被人遗忘,但是塑造的电影角色会被人记住时,她明显是在走心了,虽然彼时她占上风,但看电影的我们都知道纸媒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所以本片的台词相当有内涵的,欢迎一起探讨
斗蛇这场戏,管弦乐响起,Jack眼中含泪,嘴角带笑,看着眼前的荒诞世界,人生如戏,人人皆小丑,随后念出那句莎翁《亨利五世》的经典独白:once more into the breach, dear friends,向前冲锋奔去,这个时候我其实以为他是要跳崖自杀而非上前解救拉罗伊的,只不过被突如其来的汽车阻止了,当时就觉得影片结尾他或许会自杀,果不其然。纸醉金迷的时代下和社会里,繁华之下暗藏的是无处不在的荒诞,带来的不过都是人内心的虚无。世界处处喧哗,人心却个个孤独,生命不过是一个赴死的过程,既然这样,其实什么时候自杀都不意外的。
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他难以适从,曾经人们会为一段无声的火车片段而发狂,而现在平庸无新意的作品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他也知道自己拍的那些作品是shit(有人打电话请他去拍个片段,他说让他实话实说作品到底怎么样)
项羽当年过了江东也能活 但是太在乎形象了…
你回到电影的29分,导演已经告诉了你,他,为什么,要如此。如果还要其他人来帮你解释为什么,那么请继续看电影吧,电影史,还长,加油💪,终有一天会明白的
也和他的好朋友乔治自杀有关系。从电影开头他就一直在劝乔治不要自杀,乔治的死对他打击很大。
就像拿破仑接受不了厄尔巴岛的安逸
曾经是耀眼的恒星,突然有一天不能发光发热觉得存在没意义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这些人都不缺钱,精神支撑没有了。
他不是一个人,导演可能用他代表所有默片时代过去后被淘汰的默片演员现状,自杀相当于一个时代的结束
不能转幕后吗?当导演?🥹
我倒是觉得她的落寞和纸媒没有太大关系,她不是纸媒老板,而是躲在幕后的影评人,就算换成别的媒介,几十上百年后影评家们依然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职业不会消失。她很清醒,把自己比作黑暗中的蟑螂,首先她一开始就是在幕后工作,人们只记得荧幕上的演员而不会记得这些批评家们,再就是她清楚自己即便是作为知名影评人,也仅仅是在这个时代辉煌过,她已到垂暮之年,很快就要和时代一起落幕了。
个人见解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从他们开车去看与蛇打架,混乱的场面,皮特的角色已经非常动容要哭了,说明他享受肆意妄为的生活,看透了虚伪繁华的生活,理想主义者。
皮特悄悄在电影院黑暗处看到那些观众在嘲笑自己的有声电影(说我爱你之后哄堂大笑),心态就彻底崩了,
其实当年有声电影一发明,在电影业引发的颠覆浪潮,不亚于互联网诞生之后对实体店的毁灭冲击,大批台词功底平庸的巨星逐渐垮台,大批不擅长英文或者口音浓重的外国明星灰溜溜改行,
这部片子确实拍出了这种动荡,当然皮特演的特别好,表情细节到位,他本人作为明星虽然人气大不如前,但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制片人(20年来最出色的明星改行制片人),不存在这种危机感或者没落感,但皮特演的很感人
?现实中的皮特还是稳坐一线啊,至于人气,他ins的一个粉丝号都几百万点赞,他去各种电影节满场都是喊他名字
现在是IP时代,明星光环很弱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现在好莱坞这么年下来来回回公认的一线超巨还是那么几个,之前综艺这篇文章,盖章的巨星依旧只有双汤皮特史皇小李
从电影开始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电影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他改变了演员被歧视的现象,也很有眼光的预见了电影变革的未来。但是任凭他怎么努力也没能改变被时代抛弃的事实。所以当八卦记者和他说完那番话后,他明白了应该顺应时代,他是为电影而生的,既然他的时代过去了他也就选择了黯然落幕。
因电影而生,因电影而亡。钱和名气只是这个过程中的附带产物。
能提出这问题说明……呃,还是少看国产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