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议 短评
24 有用 朝阳区妻夫木聪 看过 2020-11-05 23:39:38
先说观影体验,很糟糕。映后制片人说从片中难得看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探讨,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个片子呈现了很多,但是唯独没有谈到所谓的生死观,一方面中国人一直是缺乏死亡教育的,另一方面也囿于不同的与会者所谓的“各怀心思”,导致往往刚刚要触碰到比如说对死和后事的讨论时,都被粗暴打断。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喋喋不休的各种亲戚,掌握话语权的中年男人,试图理中客但内心其实觉得事不关己,还不停用辈份压你说教你的长辈,以及利益当头时所有人呈现的真实面貌,都挺现实的。另外,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迷恋侥幸,宁愿寄希望于所谓的奇迹,却不愿正视极有可能的结果,我觉得这既是甩锅,也是对死亡认识不够吧。总之挺可笑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靠天意的作品。整体看来,这一镜到底,场景的完整度是够了,但是事件的完整度欠缺。
12 有用 汪金卫 看过 2020-11-08 09:04:43
【林赞·沉默的银幕展】中国首映。纪录片呈现出“五姨”在ICU昏迷20多天后,老、中、青一家三代人的一场关于治疗方案的讨论全程。在一个小时冗杂、重复、无用、粗糙的讨论背后,浮现出亲人各自性格、种种矛盾。屡屡被粗暴打断的话题最终毫无意外地落在中国人最在乎的金钱、房产利益的纠葛上。五姨生的权利、死的尊严都无法自我掌控,成为画面之外的人事,讽刺而悲哀。中国人总是像买彩票一样期待医学奇迹在亲人身上发生,结果往往人财两空。我本人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非常理解其中复杂的人性。固定机位一镜到底并未给影片带来实质性的直观力量与形式突破,摄影机摇镜的选择起到另类剪辑作用,但效果只是差强人意。同题材类比下,大鹏《吉祥》中的几个片段更有张力,更加耐人寻味。
1 有用 晚不安 看过 2021-04-24 16:25:26
顾雪在片尾给自己挂的头衔是“制作”,正如周浩在处女作《厚街》里回避“导演”身份;但导演并不是完全隐形的:对形式的选取-一镜到底的确立,对空间的感知-机位的摆放,对观众视线的牵引-每一次摇镜、移焦、变焦……纪录片是在剪辑台上诞生的,但这次敏锐而提纯的记录又是确乎成立的,在《别告诉她》《吉祥如意》等等太多中式家庭会议的谱系里,它补充了一个足够特殊和丰富的样本:一个搅动着生命权利与话语权力的情绪场。同样用长镜头的《人民公园》也要拍摄多次而择其一,而《家庭会议》只有一次机会;然而这也是后者逊色于前者的原因:它的生成并不是全然开放的。映后主人公师恒博到场了,我惊讶于他的善良:他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反思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态度也提示着观众,多做设身处地的思考和讨论,少做居高临下的批评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