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议 短评

热门

17 蛋疼患者 看过 2020-11-06 22:29:22

评论区装逼大赛

10 三十 看过 2020-09-14 04:51:21

仅仅是很普通的中国中产家庭的一角就有这么大的张力。作为中国人,肯定有很多人经历过比这里面更加激烈的争吵。片中家庭成员企图用一种类似“民主”的模式解决家庭问题,可是明显能感觉到这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和主意,所谓解决无非是在好与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以老人为中心的家庭正在消逝,中国的家族关系也在走向消解。而全片拍摄方式,一种群戏的处理方式就是几乎不处理,极简、有效,让对象自己产生意义。

12 逸豫亡身 看过 2020-08-18 00:27:07

说到底就是钱,老人不懂现代医学不能成为主心骨没有什么话语权,中年人玩嘴玩心绕来绕去就是目前别问我要钱,亲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十分不值钱,但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可不就还是钱

24 朝阳区妻夫木聪 看过 2020-11-05 23:39:38

先说观影体验,很糟糕。映后制片人说从片中难得看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探讨,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个片子呈现了很多,但是唯独没有谈到所谓的生死观,一方面中国人一直是缺乏死亡教育的,另一方面也囿于不同的与会者所谓的“各怀心思”,导致往往刚刚要触碰到比如说对死和后事的讨论时,都被粗暴打断。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喋喋不休的各种亲戚,掌握话语权的中年男人,试图理中客但内心其实觉得事不关己,还不停用辈份压你说教你的长辈,以及利益当头时所有人呈现的真实面貌,都挺现实的。另外,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迷恋侥幸,宁愿寄希望于所谓的奇迹,却不愿正视极有可能的结果,我觉得这既是甩锅,也是对死亡认识不够吧。总之挺可笑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靠天意的作品。整体看来,这一镜到底,场景的完整度是够了,但是事件的完整度欠缺。

3 青山羊先生 看过 2020-11-05 20:55:39

甚至可以对标希区柯克的《夺魂索》,一个可能丧失生命抑或变成植物人的母亲即是整部片子的麦多芬。虽然也有部分细节(例如视点主体的选择)存在瑕疵,但整体运镜沉稳,摄影将临场与感受介入摄影机。

4 kakakarl 看过 2020-11-05 20:56:10

#沉默的影像展# 跟父母讨论事情会得到双倍的烦恼,跟亲戚讨论事情会得到N倍的烦恼,固定视角的长镜头,参与感极强,跟随着家庭的讨论,不断深入,产生情绪的变化。在拍摄别的纪录片过程中遇见的这个家庭,这场会议,纪录片是努力和天意的共谋。

12 汪金卫 看过 2020-11-08 09:04:43

【林赞·沉默的银幕展】中国首映。纪录片呈现出“五姨”在ICU昏迷20多天后,老、中、青一家三代人的一场关于治疗方案的讨论全程。在一个小时冗杂、重复、无用、粗糙的讨论背后,浮现出亲人各自性格、种种矛盾。屡屡被粗暴打断的话题最终毫无意外地落在中国人最在乎的金钱、房产利益的纠葛上。五姨生的权利、死的尊严都无法自我掌控,成为画面之外的人事,讽刺而悲哀。中国人总是像买彩票一样期待医学奇迹在亲人身上发生,结果往往人财两空。我本人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非常理解其中复杂的人性。固定机位一镜到底并未给影片带来实质性的直观力量与形式突破,摄影机摇镜的选择起到另类剪辑作用,但效果只是差强人意。同题材类比下,大鹏《吉祥》中的几个片段更有张力,更加耐人寻味。

2 阝女 看过 2020-12-31 09:12:28

喜欢镜头最后收的地方,最有情味的那一搭手。没认出来就是《鼓楼之下》的人物,还在想导演两部戏拍的人怎么长得那么像哈哈哈哈哈。

3 时间之间 看过 2020-11-05 21:07:29

片子的立意真的很不错。故事自身的层次和延展性很强。在现场听导演的自我陈述,真的是目标明确或者是很冷的一个人。这个片子一半得归功于这个长镜头的摄影师,很好地理解了这些人的关系,并且毫无主观情绪地完成了拍摄。

1 晚不安 看过 2021-04-24 16:25:26

顾雪在片尾给自己挂的头衔是“制作”,正如周浩在处女作《厚街》里回避“导演”身份;但导演并不是完全隐形的:对形式的选取-一镜到底的确立,对空间的感知-机位的摆放,对观众视线的牵引-每一次摇镜、移焦、变焦……纪录片是在剪辑台上诞生的,但这次敏锐而提纯的记录又是确乎成立的,在《别告诉她》《吉祥如意》等等太多中式家庭会议的谱系里,它补充了一个足够特殊和丰富的样本:一个搅动着生命权利与话语权力的情绪场。同样用长镜头的《人民公园》也要拍摄多次而择其一,而《家庭会议》只有一次机会;然而这也是后者逊色于前者的原因:它的生成并不是全然开放的。映后主人公师恒博到场了,我惊讶于他的善良:他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反思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态度也提示着观众,多做设身处地的思考和讨论,少做居高临下的批评和判断。

0 事事顺心 看过 2024-05-10 22:21:19 河北

无数中国家庭在面对老人去世前的会议争论与现实缩影,纪录片拍的冷静克制,片中的人物同样充满理性。中国人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群体的理性往往建立在各种物质现实之上,同时也理解中国家庭关于生死、代际延续、未来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顾虑

4 西米白 看过 2020-12-15 20:58:45

我家以前开家庭会议,是外公外婆那一辈,几个子女讨论他们,在场的关系人和被讨论人都是直系亲属。现在是几个姨妈,侄女讨论五姨妈,不是直系亲属。等到我们这一辈,不会是几只猫几只狗讨论说,我觉得可以放弃治疗,多买几个罐头。//看完《吉祥如意》后过来留言,中国家庭的几分相似。

4 小鱼游到海里 看过 2020-11-05 21:07:15

焦点的变化是作者意识的体现,在随机性里我期待某种创作者的主动性,可惜导演把这种主动性放弃了。

0 比邻 看过 2023-01-15 23:49:05 广东

4.1 意外之作,应当列入“感官人类学”序列的一部作品,几近承袭了史杰鹏的《人民公园》游历视角。顾雪的镜头调度只用一种缓慢的“摇”,使摄影机达成一种旁观者的非人视点——取景框固定于近景的人物面部,摄影机的运动随对话/声音的四处出现而缓慢有意识地进行选取,持续提示景框的存在/制约,以摄影机之眼代替了人眼的观看介入这场关于家庭结构与亲密关系的对话,一镜到底的必要性使“参与”到会议的观者的时空与影像纪录时空一致。

1 废物时钟 看过 2021-04-18 16:45:38

大家『巧妙』地什麼都談了,就是沒有談生死和錢,很『中國家庭』。/太喜歡顧雪了。

0 奶奶徐 看过 2020-11-10 16:03:09

中国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此片提供了一个生动又沉重的“别人家的例子”。在导演决定开机的那一刻,这就已经是作品了。

0 优雅的刺猬 看过 2021-07-03 20:01:36

中国式的家庭和伦理关系。这些类似的情景,太过熟悉,反倒是容易熟视无睹。跟随导演的镜头,“身临其境”的参与到了这个家庭的“会议”之中。当然,在伦理秩序中隐隐也有一种权力关系,真正左右这场会议的还是那个中年男人。

0 仁义满天飞 看过 2023-12-15 21:27:40 河北

又见顾雪老师

2 重生之战狠3 看过 2020-11-07 16:29:04

锋利,家庭会议看似民主地讨论病人的去留,实则是金钱的纷争,成员间靠鬼扯维系颜面。 摄影有独特逻辑,并非追踪叙述者,猜测是话语的被指向者,一镜到底稍显沉闷。片首是栗宪庭题字,片尾看到史杰鹏,都很惊喜。

1 鱼剑 看过 2023-01-11 01:07:13 四川

导演对素材的把握和处理太敏锐了,忍住了戏剧化的“诱惑”,直接以事件作为核心,用完整的,缓慢摇移的镜头将一个家庭的微观生态呈现得淋漓尽致。

> 去 家庭会议 的页面

家庭会议

导演: 顾雪

类型: 纪录片, 家庭

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66分钟

上映: 2020-04(法国真实电影节)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