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结构 短评

热门

10 vivi 看过 2018-01-16 21:14:41

我可真喜欢赞努西的那些突然的转场或定格镜头啊,好像无论多突兀都是合适的。淡泊以明志,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我们彼此都不要说服对方了。结尾Jan独自在雪地中央架起望远镜,那是快乐的孤独;而Marek独自离去,却是伸手把遮阳板翻了下来。(片中又讨论了契诃夫,曾说《家庭生活》像契诃夫的笔墨。)

6 峰峰峰峰 看过 2017-01-07 21:27:41

你在红楼度繁华, 我在西游岁月长, 人造水晶多面向, 宁生曵尾于涂中

10 daffie 看过 2011-05-21 18:05:29

庄子与惠施,我周围的人很少摊在桌面上讨论这个事情,因为庄子只属于失意者,主动选择的极少.我想大概"人下人"的生活吓住了很多人,不去选择是因为那种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在经济人格各方面.

1 mnlsmd 看过 2010-07-02 09:15:40

如题,求,谢!

9 奈德来福 看过 2014-09-16 14:02:02

所谓现实主义者就是承认体制中所有事物都是合法的,包括自己的欲望和朋友的妻子。用庸俗的理想去引诱一个热爱生活的隐居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还是《黑幕风云》更精彩些。

8 brennteiskalt 看过 2020-02-26 01:53:48

波兰农村冰天雪地的冬日风景是扎努西影像风格几近完美的处女作里最重要的角色,它显然是60年代波兰僵化政治环境的写照。扎努西是在询问这种体系下人性的可能,是在寻找人工水晶里凝滞的分子结构里维持生活的方式。两位男主角代表着知识分子的两种选择,尽管导演对一位有更多的同情,但对另一位也充满了理解。影片里强烈的生活气息取消了任何主题先行的嫌疑,这两位奔四十的人大男孩式地争斗和发泄青春最后能量的场景是这部电影最可爱的段落。影片最后一镜把目光转向星空,知识分子理性的视野里出现了神秘的元素。是啊,生活的、政治的秘密都在星星里。

2 HurryShit 看过 2011-10-21 16:51:33

明暗。白黑。水晶的多面向。兩個科學家。愛情。日常生活的行走畫面浮現意義。散文式。

3 451½°F™ 看过 2020-03-22 20:02:09

日常生活的苦乐,却是超越意识形态讨论与两性吸引的基本生存要素,女性对来自陌生男人的诱惑,如同男人对来自陌生而「美好」世界的诱惑无出其右,还是研究自然才能最终心无旁骛。

2 电个爆炸头 看过 2018-06-07 18:26:10

存在与虚无。天然的缺失是水晶完美结构的一部分,存在的缺失也是我必然的存在条件之一,我可以是想象中的我,我就是想象中的我,在自为的存在面前,在时间的具象面前, 在他人的存在面前,在“拥有”和“作为”面前,我的缺失使我永远在变化,或者说,超越性。

3 鬼腳七 看过 2023-11-19 22:53:26 北京

赞努西这个影片质感很微妙,用目的和道德的理性来包裹自由和情欲的感性,这个一刚一柔的控制真难得一见。

6 火娃 看过 2023-11-23 14:06:52 福建

8/10。扎努西用科学与生活的关系,验证了德勒兹晶体影像中晦暗与透明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晶体的晦暗面也可以变成透明,影片中两个科学家虽是朋友,但际遇截然不同,马雷克事业有成,拥有神采奕奕的正统科学的光辉,但因登山事故退隐乡村的扬,却蛰居于雪地和森林里,做着默默无名的工作、生活昏暗无光,但当扬对复数理论进行哲学沉思时,他就会发出一道闪耀的科学之光,他拒绝为政治权力服务。马雷克的角色和[山巅的呼唤]的主角形成了互文,后者在政治权力主导的普遍与良心脱钩的社会里,无法过着行为和道德一致的生活,相比扬纯科学的信仰和真实地活着,那些官方科学家反而生活晦暗。乡村和城市也构成了现实与潜在影像的交换,安娜进城看到的工业景观、卖衣市场、橱窗里的帽子和色情电影,代表了她不跟扬而是和马雷克在一起,可能过的另一种人生。

1 何倩彤 看过 2009-01-17 00:29:58

16-1-2008 9:30pm science museum

1 柳三行 看过 2020-02-27 01:29:17

总体上,60至70年代,好莱坞是衰退的,为了谋求发展,大致有两种思路:一,融合更多艺术电影增加表现力;二,制作低成本吸引年轻人的电影。而这两点有各自重合和独立的地方。同时这个时间段是电影最多元化的时候,法国新浪潮、日本新浪潮、先锋派的发展、纪录片到直接电影到元纪录片……结构电影虽然发展出一部分解构电影,但其余部分至今还未得到开发和利用。整体上,所有的电影即将染上比较强的政治色彩、更风格化的电影美学,而本片就停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极大淡化了电影美学,完全去除政治因素,或许对今天的中国电影创作者(无分级、政治敏感、下沉市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Muto 看过 2021-04-29 12:33:52

在《水晶的结构》中,我们以「知己知彼」的视角,探访、体验并审视着辽阔而壮美,严谨又诗意,共同且私人的世界格局。扎努西这部简洁优美的作品是一部试图「去中心化」的「观察」电影。他以「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姿态邀请「外星文明」入驻知识分子所理解、设想并建造的社会模型——当我们还「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片极寒之地的温暖,而当我们走出现代文明的庇护——正式踏上这片「净土」的那一刻,我们已然被一股炽热而深沉的爱意,以及浓浓的亲情紧紧裹住。我们发现,主人公们除了在书斋里进行深耕——整日与看似枯燥的理论和公式为伴之外,生而为人的「科学家」以及这所「实验室」完全置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自然界当中,而借由规律性所提炼出来的「科研成果」无疑也都是「智识交流与情感互动」二者彼此「劳逸结合」的产物——堪称完美。

1 Ahtoha 看过 2013-08-19 12:45:25

契诃夫的抒情味

1 Parker Li 看过 2018-02-17 12:04:51

【MUBI】大师手笔。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在74分钟的格局下条理清晰,双边论证,哲学探讨。深深折服。出世与入世并非黑与白的隔绝,而是阴阳协调下的产物。双男主和女主的三人关系,跑题些,是除了Jules et Jim之外最爱的两男一女的关系了!

0 搵岑荷 看过 2019-04-27 06:36:10

DCP restored version

0 foufou 看过 2012-12-27 10:19:06

開頭雪景很美。

0 狼哞 看过 2022-11-01 20:54:34 广东

太美好了。这电影就像水晶一样 纯粹 精确 哀伤。

3 合纥 看过 2018-10-01 18:53:03

很短的电影,看起来却感觉很长,有些剪接很跳跃,画面转折出思维的闪光。黑白高清修复的画面很美丽,偏远的地方很纯净,知识分子的对话不用说开就已深知。水晶看起来很透彻,也有很多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