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腰
谁来解释一下“哭夭“
> 去海角七号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原来男女主角现实中已经在一起15年了(Eureka)
第四遍看(人在江湖之尘缘未了)
X你妈的台北(名字不包含英文)
女主角长得像。。。。(wewe)
十年后再看 还是一样好看 (电电)
美化了侵略的那段历史 怪不得现在那么多湾湾亲日(阿芙罗狄忒)
> 去海角七号的论坛
原来男女主角现实中已经在一起15年了(Eureka)
第四遍看(人在江湖之尘缘未了)
X你妈的台北(名字不包含英文)
女主角长得像。。。。(wewe)
十年后再看 还是一样好看 (电电)
美化了侵略的那段历史 怪不得现在那么多湾湾亲日(阿芙罗狄忒)
最赞回应
我发觉这是个蛮有趣的问题 (语言本来就是个好玩的东西)。
因此我就我生活周边使用的台湾闽南语(以下简称台语)关于
这个词的用法加以回想思索, 再和国语/普通话(下简称国语)相较,
并且借着这部电影里应用到这个词的情境, 将观察所得予以
解释说明其意思和用法如下。
“哭夭”绝不是一个文雅的词, 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里的一个鲜活
多用途的表达工具。
“哭夭” 以一字对一字转成标准中文是 ”哭饿”。
其字面上意思是: 因为肚子饿而哭叫。
而台语对这“哭夭”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见文末注), 与楼主所用以拟
其音的 ”靠腰” 两个借音字的国语/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完完全全相同。
写成“哭夭” 的这个词的”哭”是用本字; 而“夭”则是个借音字,
仅是借来模拟台语在表达与国语“饿”同义但发音为yao的字
(有人认为其本字可能为「枵腹从公」里的枵字)。 因为仅仅是
借音字, 所以跟「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或「年少早夭」里的
「夭」没有意义上的关联。
在台湾也有人借用”幺两三四” 的 “幺”, 而写成”哭幺”。 我发现在
《海角七号》的字幕上, 可见到这两个借音字”夭”或”幺”交互使用。
另有人也全用借音字写成靠夭或靠幺或如楼主所用的靠腰。
我在下文则仅用哭幺。
在实际用法上, 很少人会拿“哭幺”作字面上的意思来用。
但有这种较缓长的说法: “他是肚子饿(或, 没吃饱)在哭/哭幺是吧!”
或, 歇后语式的说法: “他是没吃饱是吧! — (在那里哭/哭幺)”
用来表达 别闹了! 或者 在那边吵什么! 等等强弱不等意思。
而”哭幺”这个词如楼上兄台所言, 有 鬼叫, 吵闹, 无理取闹 或 胡言乱语
等意思。 例:
「他们在那边哭幺什么」,
「叫那些小孩不要再哭幺了」
「妳别再哭幺了, 我明天就去办」
「他是在台上哭幺吗? 怎讲了半天都讲不到重点」,
它也转用于喝叱, 类似:「别闹了!」,「吵什么吵!」,「胡说八道!」,
「胡闹!」或英语里「Shut up!」的用法。
当戏中那个女主角在筛选乐团成员会议上, 发表反对意见时,
被喝叱「哭幺!」, 就有「妳在鬼叫什么?!」「妳闭嘴!」的意味。
另, 戏中茂伯, 主席还有阿嘉三人在阿嘉房里”谈判”时, 阿嘉对茂伯
回嘴「现在都打电话了, 哪有人写信」时, 茂伯回叱「哭幺!」。
也是用了这种语意。
但是, 楼主如果仔细回顾这部电影, 一定会发现, “因饿而哭”或 “鬼叫”
或 “闭嘴!” 等这些意思, 再怎么样都很难跟剧中人物在某些场景
用这个词的一些语境兜不拢。例如, 在戏中有用了这个词的两个景: --
其一, 脚打了石膏的茂伯要从长条板凳起身的时候,
其二, 代表会主席冲入病房的时候。
这是因为这个词历经了语意上的弱化, 因此变成了也有单纯的惊叹词
或感叹词的用法, 有: 糟糕!, 唉呀!, 唉唷!, 咦! 唉! 等等意思。
用法举例: --
「哭幺! 把我扶出来, 现在把我丢在这里」
「哭幺! 鼻子怎贴成这样」
「哭幺! 我把花瓶打破了」
「哭幺! 我的头怎这么痛」
「哭幺! 你怎么来了」
「哭幺! 搞错了」
「啊! 我哭幺啊! 这下搞得不可收拾了」
又, 上述例句里的“哭幺”, 都可以用”哭爸” 来直接代替, 也就是将
楼上兄台所言的“哭爸哭母”缩短。
(不过,“哭爸哭母”语气更重, 而且相与配合的字/句型会有些不同,
不能完全直接替代”哭幺”用于上面所举例句。)
但必须 特别特别 注意的是, 不管是”哭爸”或 ”哭爸哭母”因为在
字面上的意义非常具有针对性, 且牵涉到很犯忌讳的双亲生命终结
大事。所以, 虽然讲话的人不见得会有心存如此冒犯的念头, 但除非
要表达强烈的语气, 或要显示很豪迈粗犷之气(跟粗鲁/粗野/粗暴终究
只是一线之隔), 否则很慎用 — 因为要避免对方/听的人不从语意/语境上
领会, 而从字面深刻追究。 我想这些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不敢用上这个词
的原因。
注*:
关于上文有关发音的文句当中, 何以有 “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 —
因为台语的”哭” 单独发音或放在词尾或句尾时, 其声调接近
国语的第3声 (类似国音”考”)。
但是, “哭幺”两字并词时, 这个”哭”受到后面”幺”声的影响,
须要变调成为第4声, 因而整个词就会念成如国语的 ”靠腰”。
这种变调就如同国语 “整理” 和“调整”, 两个词其中的”整”在国音虽然
同样都是标第3声, 但是在念 ”整理”的时候, 这个”整”因为后面”理”声
的影响, 而须要变调一样。
只是台语/闽南语语音里面, 须要这样变调的情况更多。
另, 须强调, 上文所述的闽南语语音甚或用法, 是依据在台湾一般通行
的闽南语语音或用法。 因为各地闽南语或有腔调不甚相同者, 唯恐
在其它闽南语区所讲闽南语在上述相关点或有异同, 故须在此特别声明
适用地域范围。
相当于“鬼叫”...
闽南语系中,“夭”有“饿”的意思,哭夭就是说在叫饿,也叫“哭父哭母”,就是无缘无故的在那鬼叫的意思。
也还可以是表示一种惊讶的语气,比如说,“不是吧!”
我发觉这是个蛮有趣的问题 (语言本来就是个好玩的东西)。
因此我就我生活周边使用的台湾闽南语(以下简称台语)关于
这个词的用法加以回想思索, 再和国语/普通话(下简称国语)相较,
并且借着这部电影里应用到这个词的情境, 将观察所得予以
解释说明其意思和用法如下。
“哭夭”绝不是一个文雅的词, 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里的一个鲜活
多用途的表达工具。
“哭夭” 以一字对一字转成标准中文是 ”哭饿”。
其字面上意思是: 因为肚子饿而哭叫。
而台语对这“哭夭”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见文末注), 与楼主所用以拟
其音的 ”靠腰” 两个借音字的国语/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完完全全相同。
写成“哭夭” 的这个词的”哭”是用本字; 而“夭”则是个借音字,
仅是借来模拟台语在表达与国语“饿”同义但发音为yao的字
(有人认为其本字可能为「枵腹从公」里的枵字)。 因为仅仅是
借音字, 所以跟「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或「年少早夭」里的
「夭」没有意义上的关联。
在台湾也有人借用”幺两三四” 的 “幺”, 而写成”哭幺”。 我发现在
《海角七号》的字幕上, 可见到这两个借音字”夭”或”幺”交互使用。
另有人也全用借音字写成靠夭或靠幺或如楼主所用的靠腰。
我在下文则仅用哭幺。
在实际用法上, 很少人会拿“哭幺”作字面上的意思来用。
但有这种较缓长的说法: “他是肚子饿(或, 没吃饱)在哭/哭幺是吧!”
或, 歇后语式的说法: “他是没吃饱是吧! — (在那里哭/哭幺)”
用来表达 别闹了! 或者 在那边吵什么! 等等强弱不等意思。
而”哭幺”这个词如楼上兄台所言, 有 鬼叫, 吵闹, 无理取闹 或 胡言乱语
等意思。 例:
「他们在那边哭幺什么」,
「叫那些小孩不要再哭幺了」
「妳别再哭幺了, 我明天就去办」
「他是在台上哭幺吗? 怎讲了半天都讲不到重点」,
它也转用于喝叱, 类似:「别闹了!」,「吵什么吵!」,「胡说八道!」,
「胡闹!」或英语里「Shut up!」的用法。
当戏中那个女主角在筛选乐团成员会议上, 发表反对意见时,
被喝叱「哭幺!」, 就有「妳在鬼叫什么?!」「妳闭嘴!」的意味。
另, 戏中茂伯, 主席还有阿嘉三人在阿嘉房里”谈判”时, 阿嘉对茂伯
回嘴「现在都打电话了, 哪有人写信」时, 茂伯回叱「哭幺!」。
也是用了这种语意。
但是, 楼主如果仔细回顾这部电影, 一定会发现, “因饿而哭”或 “鬼叫”
或 “闭嘴!” 等这些意思, 再怎么样都很难跟剧中人物在某些场景
用这个词的一些语境兜不拢。例如, 在戏中有用了这个词的两个景: --
其一, 脚打了石膏的茂伯要从长条板凳起身的时候,
其二, 代表会主席冲入病房的时候。
这是因为这个词历经了语意上的弱化, 因此变成了也有单纯的惊叹词
或感叹词的用法, 有: 糟糕!, 唉呀!, 唉唷!, 咦! 唉! 等等意思。
用法举例: --
「哭幺! 把我扶出来, 现在把我丢在这里」
「哭幺! 鼻子怎贴成这样」
「哭幺! 我把花瓶打破了」
「哭幺! 我的头怎这么痛」
「哭幺! 你怎么来了」
「哭幺! 搞错了」
「啊! 我哭幺啊! 这下搞得不可收拾了」
又, 上述例句里的“哭幺”, 都可以用”哭爸” 来直接代替, 也就是将
楼上兄台所言的“哭爸哭母”缩短。
(不过,“哭爸哭母”语气更重, 而且相与配合的字/句型会有些不同,
不能完全直接替代”哭幺”用于上面所举例句。)
但必须 特别特别 注意的是, 不管是”哭爸”或 ”哭爸哭母”因为在
字面上的意义非常具有针对性, 且牵涉到很犯忌讳的双亲生命终结
大事。所以, 虽然讲话的人不见得会有心存如此冒犯的念头, 但除非
要表达强烈的语气, 或要显示很豪迈粗犷之气(跟粗鲁/粗野/粗暴终究
只是一线之隔), 否则很慎用 — 因为要避免对方/听的人不从语意/语境上
领会, 而从字面深刻追究。 我想这些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不敢用上这个词
的原因。
注*:
关于上文有关发音的文句当中, 何以有 “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 —
因为台语的”哭” 单独发音或放在词尾或句尾时, 其声调接近
国语的第3声 (类似国音”考”)。
但是, “哭幺”两字并词时, 这个”哭”受到后面”幺”声的影响,
须要变调成为第4声, 因而整个词就会念成如国语的 ”靠腰”。
这种变调就如同国语 “整理” 和“调整”, 两个词其中的”整”在国音虽然
同样都是标第3声, 但是在念 ”整理”的时候, 这个”整”因为后面”理”声
的影响, 而须要变调一样。
只是台语/闽南语语音里面, 须要这样变调的情况更多。
另, 须强调, 上文所述的闽南语语音甚或用法, 是依据在台湾一般通行
的闽南语语音或用法。 因为各地闽南语或有腔调不甚相同者, 唯恐
在其它闽南语区所讲闽南语在上述相关点或有异同, 故须在此特别声明
适用地域范围。
赞楼上!
同上...
LSS。。。强人也
LSSS无敌了。
其实就是说你无病呻吟
哪来那么多有的没的
lssssss强人~
能不能理解为 “卧槽”的意思?
想了一下。。。
回樓上的朋友:
"靠腰"如果當成感嘆詞時, 幾 乎 是可和"臥槽"有共通的用法(如4樓有關
感嘆詞的例句/語境)。 但是在其它語境/用法時(如4樓前段以這部電影
為例所列的例句所示), 這兩個詞就不搭嘎了。
然而, 即使僅當感嘆詞, 還是要注意, "靠腰"比較是 消極負面 的意思,
而"臥槽"有可能會是表 正面積極 的讚嘆詞(在台灣"臥槽"的諸多用法之一)。
"靠腰"如果用在讚嘆的話, 可能會顯得有點不太合情境.
例如: ---
「臥槽! 我忘了帶鑰匙了! 」
「靠腰! 我忘了帶鑰匙了! 」
兩者可互通。
但是: ---
「臥槽! 你居然能把到校花!」 (若含有讚嘆的味道時)。
這個句子裡的"臥槽"如果用"靠腰"來替換, 至少在我來感覺, 會有些不太搭調。
楼上 牛人
靠夭~~~~~~~~~~哈哈哈...
那个解释太无敌了。。。
赞LSSSS~~~~恩 好词 哭夭! 哈哈~~
干!
妖寿;.....
哭夭!太无敌了!!
“哭夭”也终哈浩,“靠腰”终弗会有“先天”、“后天”之芬芭。侬看《恐怖废墟》丽线,食宁草会江话,“靠北”墨西哥古迹角头,没啥浩乞,侬身体丽线移栽就激活!
樓上的人好殺
靠腰,是类似fuck的语气词,但粗鲁程度稍弱一点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