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36集] 原来早在孝公之时便已说明秦王扫六合与秦仅二世而亡的原因
“随波逐流,听其自然,当然是代有明君比登天还难,可是,若将坚守法治当做长期国策,代有明君,不难。
果能如此,商君真是开千古先河。
君上试想,事事有法可依,人人依法办事,朝野便会自行运转,就算出了一两代平庸君王,只要秦国法度不改,国家照样不会变形、糜烂。除非有大奸大恶之权臣加之昏聩之君王同时现世,蓄意坏法。秦国不会崩溃,而这期间,若有一代雄主崛起,加之秦国强大国力支撑,其完成统一大业便指日可待,此所谓,以法治成明君,以法治防昏君。”
卫鞅早已料想到这一层,甚至我们直到今天也在依照这一规则治国理政,果然又是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不由得想起教员曾经崇拜过两个君王雄主,一个是嬴政,一个是曹操,前者奋六世之余烈的千古伟业,实际上是孝公时期开始奠基并制定下的方略,并且平心而论,商鞅变法许多政策与后世各时期用到的治国良策不谋而合,比如卫鞅的法治不诛心唯看言行主张与后世的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不谋而合,甚至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国后的国策中颇有体现,足以证明真理的客观性,而秦国统一天下后却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便匆匆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华夏受用千年弥足珍贵的政治遗产,整体观来,更像是一种天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