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的爸爸 在一家茶包厂工作(重复又无聊的工作,可以看出爸爸工作的时候并不开心),爱好是坐在自己的小棚屋里面,喝喝贝利爱尔兰奶油威士忌,收集死鸟,把它们塞成标本,放在小棚屋里面(因为制作标本要用到甲醛,剧毒,这也是妈妈死的原因)。他与自己的妻子几乎没有交流,也不陪玛丽玩,玛丽希望他可以多花点时间陪陪自己而不是陪他的死鸟朋友们。生活单调,枯燥,家庭看起来并不和谐,因为家庭责任让他不得不去工作,不知道他和自己的妻子发生了什么感情摩擦,使得他不愿意下班以后陪自己的妻子,而是陪他的死鸟朋友,独自一人喝酒,或许是退休后再无理由可以避开妻子,在结束了40年的茶包厂工作之后,唯一爱好只有死鸟标本和酒精的他,在退休当天就突然宣布自己今后将致力于金属探测。毫无征兆的决定,这多半是个说辞,他只是需要寻找一个不用时刻和维拉待在同一屋檐下的理由。 玛丽的妈妈维拉 爱喝雪利酒,爱看板球,喜欢小偷小摸。(自己和丈夫一样同样爱喝酒,但是二人从没有一起举杯畅饮过,那怕一次),经常在超市和邮局偷东西,但是她从不告诉玛丽这是偷东西,而是对她委婉的说,这是在借东西,当被发现偷东西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带着玛丽逃跑,当玛丽收到马克思的来信的时候,维拉首先发现了这封信,她心想这疯子休想和自己的女儿交上笔友,这世上的丑恶已经够多了(偷看女儿的信件是不对的)。当生日那天,她亲自给女儿做了生日蛋糕(虽然是在醉酒的时候做的)。她与自己的丈夫关系不太好,没有什么交流,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什么,让她终生不能释怀,以至于每天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看着似乎对丈夫毫无感情,但是当丈夫宣布自己以后将致力于金属探测的时候,她流露出了愧疚与落寞。她对生活失去了期待与信心,生活自然也放弃了她。丈夫自后,维拉才懂得珍惜,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丈夫生前最爱待着的小木屋里,看着丈夫的照片和陪伴着丈夫的标本,喝的大醉,直到一天误喝了甲醛,离世了(或许是故意喝的)。她偷盗,酗酒,粗心大意,与丈夫关系不好,但她仍然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家人,这个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缺点与瑕疵,也有善良和温情的一面,想要去爱,想要被爱,但是她无能为力,她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这些,只能被动接受,接受不公,接受现实,他们没有改变的勇气与筹码,因为家庭,因为责任,他们只能这样过完这一生。伟大又可怜。 玛丽 (现在才切入正题)双眼是雨后泥潭的颜色,她的胎记是便便的颜色,她有一枚心情戒指,是在麦片盒找到的,但是并没有代表开心的颜色 Grey:pensive,ambitious,hungry(沉思,野心勃勃,饿了) Red:sexy,horny,dizzy性感,好色,头晕 Blue:moody,sad,itchy喜怒无常,悲伤,发痒 Black:angry,startled,wet生气,吓了一跳,潮湿 父母不愿意花时间陪她,她喜欢待在父亲那装满死鸟的小木屋里面(待在其中一个箱子里),一直待到晚饭,就希望可以多和父亲待一会。从小因为胎记而自卑,没有朋友,有一只宠物大公鸡,一只小狗,她最喜欢阿诺一家,所以她的朋友还有一些她亲手做的阿诺一家的玩偶,原料是:贝壳,桉果,绒球,外卖里回收利用的鸡骨头。她充满了天真与童趣,对各种事情充满了好奇,但是因为额头上的胎记,她很自卑,因此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她喜欢自己的邻居拉米,但是因为自卑,只敢在窗户后面和他打招呼,因为父母对她很冷漠,她缺乏安全感,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也没有人向她解释她的感受,所以她只能通过麦片盒里找到的心情戒指来了解自己的情绪,虽然没有一种颜色代表着开心。对暗恋的男孩不敢表白,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充满厌恶,马克思不回信的时候也会归因于“是不是我太多事,太无聊,太难看”,没有人教过她如何爱自己,所以她常常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美,她是如此急切的想要讨好迎合别人,试图通过遮掩自己本来的面目来获得爱,自尊心也随着他人的态度上升下坠,她的胎记一直是她的心病,她以为消除了胎记,就能消除自己的自卑,然而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胎记之后,她却并没有如愿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她的心情也因此跌落谷底,她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到:也许爱并不适合我。而马克思则给她寄去了一颗糖“Love yourself first”,(读到这里,应该先去看一下马克思的介绍,不然后面就读不懂了,当然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就简单多了),一个从未爱过,也从未被爱过的人,给玛丽说:请先爱自己。在妈妈的葬礼上,玛丽把自己之前的心情戒指丢掉了。随之而来的是她人生的上升期,拉米和她相爱,结婚,他们有很多共同点,甚至拉米也有一个新西兰笔友,玛丽的婚纱是由拉米亲手织的,渡蜜月期间拉米带着玛丽去了希腊小岛,玛丽自信满满,满的溢出了胸口,她在大学期间开始研究亚斯伯格综合征,并以自己的好朋友马克思为案例,她发表的论文大获成功,她把自己出版的书寄给了马克思,并计划着下周去纽约看他(他俩从未见面)。马克思生气了,他不觉得自己有病,有缺陷或者需要治疗,作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玛丽也认为自己有病,他感受到了背叛,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在回信里写下了:受伤,背叛,不悦,痛苦还有呼吸困难,同时把打字机的M按键愤怒的拔了下来,寄给了玛丽,宣布着绝交。玛丽收到信以后,世界由亮转暗,她停止了论文发表,给马克思写道歉信,但是过了很久很久马克思都没有回信,她开始整日酗酒,整天整天的织毛球,她在她的影子里看到了她的妈妈:维拉。所幸她还有一个挚爱着她的丈夫,可是她不愿意将内心的困扰和丈夫分享,丈夫对她来说触手可及又远在天边。最终丈夫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坐上飞机去找他的新西兰笔友,他俩离婚了。此时的玛丽来到了人生的低谷,父母早已去世,唯一的一个朋友与自己绝交,丈夫也离开了她,这世上已经没有人值得她留恋了,她想到了自杀,(就在自杀的时候,影片让我们看到了玛丽肚子里的胎儿,看到这我心理特别特别难受 ,为她感到惋惜),可是她不知道的是,马克思原谅了她,并给她写了回信,可是早已心灰意冷的玛丽没有踏出门检查信封,最终她的那个患有“恐旷症”的邻居在她快要死去的时候敲响了她的大门,挽救了她的生命,她看到了信。 一年以后,玛丽带着她的儿子来到了纽约。敲门,没人,推门:马克思,有人吗?马克思,是我们啊,我们来了,马克思......那天清晨,在吃完了最后一罐炼乳之后,马克思安详的去世了,这对朋友,生前一次面也没见到。玛丽把M放回了打字机,马克思躺在椅子上,面带微笑(也许是这辈子他唯一一次笑),他躺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玛丽看到了他胸口的书:face,看到她寄给马克思的眼泪,顺着目光,她看到自己寄给马克思的小时候自己的自画像,再往上看,看到了满满一天花板的信,每一封都被熨好,从小时候到长大,一直到现在,每一封信马克思都极为珍重(看了三遍,每次看到这都会流泪,太催泪了),玛丽哭了,但是带着笑容,这笑容正是马克思的face里面的笑容。 马克思 马克思这个人物及其简单又及其复杂。 简单到他无法理解文字字面以外的意思,对面部表情不敏感,需要依靠一本表情小书才能辨认他人的情绪。复杂到他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丰满的人物,各方面各角度都让我着迷,在现实社会从未见到过的人物。 马克思:亚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他应该很不喜欢这个词),所以我们就叫他他自己喜欢的称号吧:亚斯派。这是一种神经生物学的,全面的,发展性的缺陷,亚斯自由派,他更喜欢她的简称亚斯派,特征:1.他觉得这个世界无比困惑且混乱,因为他只能解读表象而有逻辑的事务,2.他无法理解别人脸上的表情,以前他作了一本小书,分辨不清的时候就对照着看(faces,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表情已经所对应的情绪),但是他还会是无法理解某些人,3.他写字很难看,容易过分敏感,笨手笨脚,而且容易担惊受怕,4。他喜欢解决问题5.他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不喜欢疾病这种说法,他不觉得自己有病,有缺陷或者需要治疗。 父亲在他出生时就离开了,母亲在他6岁的时候自杀。从小被别人欺负,患有亚斯派。在遇到玛丽以前,44年间没有朋友,有过七份工作,一只宠物猫,一条宠物鱼,一个隐形的他幻想出来的朋友:拉沃尔利。 一个不完美且孤独的人遇到了另一个不完美且孤独的人 天真的玛丽,寄了一封从澳大利亚到美国的信,从此开起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真诚又可贵的友谊。信中稚嫩又真诚的话语,也许是打动马克思的原因吧。所幸这封信是寄给马克思的,不然,很多人面对这样一个小朋友寄来的信都会一笑置之,然后草草回信。但是马克思整整看了四遍,他的回信甚至比玛丽还稚嫩还天真,耐心的为玛丽解释她的困惑,同时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自己散发的想象等等,仅仅一封信,他把玛丽当成了几十年的老友,当看到信的内容,我一度以为这是有着几十年友谊的老友之间的信。马克思及其珍视这份信,又或者是珍视友谊,而玛丽也是如此,她想品酒一样读马克思来信的每一个词,然后认真写下回信。他们在信中交流困惑,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厌其烦的回答对方的问题,与信一起寄出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三明治,自画像,稀奇古怪的画。 在彼此相遇之前,玛丽和马克思,这两个人都有着得不到任何理解与关怀的孤独与落寞,他们的宇宙在只属于自己的时空中飘荡,只因能够信赖和愿意托付的聆听者实在太少太少,人们也就越来越习惯于把内心世界的一切依靠自己消解,在孤寂的安全感中塑造另一个穿着铠甲微笑面对世界的自己。马克思于玛丽是一个挚友,也是一个人生路上的指导老师。玛丽缺少家庭的温暖,父亲常年避离家庭,母亲常年醉酒迷离。她过分关注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在内心深处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她渴望纠正所经历过的所有的不美好,她想当然的以为,对马克思来说,他的亚斯伯格综合征一定也像自己的胎记一样,需要被消除。玛丽并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她的个人价值完全建立在他人对她的看法之上,与之相对比的是患有亚斯伯格综合征的马克思,他虽然被认为是一个“精神残疾”,但他从未因此而感到羞愧,更不觉得自己需要治疗,事实上他还挺享受当一个亚斯皮的,他不想改变他的精神现状,但是他唯一希望改变的是,他想要自己可以哭泣。他觉得这世界难以理解:他搞不懂为什么别人看他奇怪,而其他人是正常的,他在信里说:人类啊不讲逻辑得没谱,印度有那么多孩子饥肠辘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浪费粮食,人类明明需要氧气,为什么还要疯狂砍伐森林,既然公交车总是晚点,为什么还要麻烦搞出一张时刻表,他富有智慧,会发明出各种各样的食谱,会装作外星人搞怪让打扫卫生的工作不枯燥,他会在实现自己的两个愿望以后把钱全部给了自己的邻居(他的三个愿望是1.拥有吃不完的巧克力2.拥有全套的阿诺玩偶3.拥有一个朋友;在他中了彩票以后,前两个愿望轻而易举就实现了,而第三个愿望是钱买不到的),他会在给玛丽的信中把中彩票,接受长达8个月的治疗,邻居去世,自己过失杀人等一笔带过,他会更倾向于和玛丽分享自己的生活,解答她的困惑,和她分享自己新发明的食谱,他会把自己买的全套阿诺玩偶送给玛丽,他会把玛丽的信一封封熨好,放在天花板上,一抬头就能看见,他拥有坚不可摧的逻辑,虽然情绪一触及破,但世界观绝不会轻易坍塌。当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并试图治愈自己之后,他很生气,但是后来他学会了原谅,他意识到玛丽和自己一样都不完美,玛丽现在所经历的,也许正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阶段,在信中他写到“我年轻时,想成为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人。”他写到“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条长长的人行道,有些道路平平坦坦,还有一些比如我的,就会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屁股,你的道路就像我的不过没那么多烟屁股,但愿某一天,我们的人行道能够相交,那时我们可以共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他把自己一生才学会的技艺传授给了玛丽:爱自己。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改变自己,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爱自己。 同时玛丽也为马克思实现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拥有一个朋友。相互陪伴,相互治愈,相互成长。 我羡慕他们的友谊,羡慕他们的孤独。人生路上拥有挚友,同时又拥有孤独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但是我也感谢现在的我,感谢我遇到的所有的人,感谢我遇到的所有的事,很幸运,遇到他们让我的生活更充实。 这部电影细节多的数不清,强烈建议看完一遍再仔细的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第四遍。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些细节: 玛丽的戒指颜色所代表的情感没有开心 Grey:pensive,ambitious,hungry(沉思,野心勃勃,饿了) Red:sexy,horny,dizzy性感,好色,头晕 Blue:moody,sad,itchy喜怒无常,悲伤,发痒 Black:angry,startled,wet生气,吓了一跳,潮湿 玛丽的妈妈和玛丽一样,衣服都是夹子夹上的 玛丽钻进自己的秘密基地一直待到晚饭的地方是爸爸最喜欢待着的小木屋 在马克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灰暗的除了玛丽带给他的一切,包括帽子,照片,信,装眼泪的瓶子等等 马克思的隐形朋友所看的书一直在变化分别是: 给玛丽回信时《I am ok,you are ok》我不错,你也很好 接受8个月治疗以后《Toxic love》有毒的爱 中彩票以后实现人生两大目标:《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 决定重新给玛丽写信前:《awaken the giant within》:唤醒心中的巨人 然后拉沃尔利就破窗跑了......
玛丽和马克思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留个邮箱,交个笔友(思哲)
大家没发现它笑咱们中国人是妓女生的吗?(EnglishPig)
有没有95后并不会感受到这部影片所带来的感动和震...(乖张 Paul)
马克思的死因(雪落千里)
真正关心玛丽的是她那只破鸟(朝圣黑白)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