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剧小的纰漏有那么一两处,不过总体上,刚开场的前两集把持的还够稳健,悬疑类型需要个各方面铺置好的引线。那点瑕也就不掩瑜。不是太人神共愤挑战人智商的情节或令人诟病的设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继续就着感兴趣的看下去。
泡菜剧里不管什么题材中都爱框定主人公们遭受信任的前辈同僚背叛啊然后人生轨迹大变、又有童年目击父杀母的阴影事件,或者想做正确的事却偏偏被威胁的远走他乡然后现在重振旗鼓势要抓尽坏人,可即使他们备受巨创性格依然有着温暖善良的一面,遇着紧急关头人命关天人的时候更會奋不顾身.....此故事也是屡见不鲜的这样,但写烂了的人物背景,所呈现的过去与现在,角色有了反差,开始让人好奇以前怎么样,他们经历了什么?架子搭起来,看细节丰满润色的程度,这要靠编剧导演和演员。
都班长,当年发现最敬爱的前辈金载明(金英君父亲)有腐败问题,最后并抓了他的人;

韩律师,当年时任检察官,一直陪伴在年幼的金英君身边,耐心等他开口,最后起诉金载明的人。

事情,对于都班长和韩律师而言,并没有因为金载明的被捕,而结束。前者经此之后,成了全局上下忌惮、甚至连组员均不肯与之为伍、没有朋友、只有他一个人工作的监察4班班长;后者,几年前重新挖到金载明事件新线索时,突然遭受不明人士的胁迫警告,被断指,婚姻也告破,身体与精神受创,辞掉检察官,远走国外,直至去年初才回归摇身一变成了专为大人物辩护的律师。
他们变了吗?有些地方肯定不一样了——至少对于认识过去的他们的来讲,是变了。
都班长多疑的很难再相信任何人,孤立自己,不让任何人轻易接近自己的领域,宁愿独来独往如影子般隐在暗处调查他怀疑的对象。

韩律师从检察官成了专替大人物钻空子脱罪、趋利避害的"帮凶"。为了一锅端或者说事儿不怕闹大,能透露消息给广搜队队长头头张海龙,让他们和委托人、线人绑匪狗咬狗。

核心的地方没有变,他们仍有跨不过的坎儿,便注定有些东西不会放弃,只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
都班长再多疑,他看重金英君,觉得他是个苗子,立马开始启用;正因为执拗,盯上哪个,绝不错眼地咬着。
韩泰珠明知道押送孙秉吉的路途上不安全,早已决定不掺和地抽身,在金英君的相认下,转头毅然上车陪同,并且随后赶紧提醒金会长有危险,黑警金强旭会去找他,知道金会长儿子的下落后,通过自己的渠道不计代价也要赶过去一块儿找寻那被绑失踪的孩子。
原本的计划,都治光和金英君打算先按孙秉吉的要求,把他带出去,然后一步一步逼他交代出金车勋(金会长儿子)的藏匿地点,他们压根没法在毫无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像孙秉吉想的那样把张海龙一伙抓了再找孩子,双方需求无法对等,孙秉吉不信任警察,担忧如果不把要挟他的幕后主使张海龙抓捕,把孩子这个筹码一旦交出去,自己没有任何优势,调查随时就止步于他,让他不得不背起所有锅;而张海龙那边呢,他们本想着趁金会长入狱收押,在外绑了他儿子大捞一把,找的又是患了胰腺癌、命不久矣的前金会长手下孙秉吉,谁知在分赃这个重要环节出了问题,加上他们去追孙的时候,恰好不知情的金英君闯进,最后成功地相继把都治光、韩泰珠的目光聚焦到这单事件。
韩泰珠许了空头的支票给孙秉吉,就是要哄得他自愿踏出警察看管的医院范围,她知道按照如今手头那丁点材料,根本挖不出绑架案幕后主脑也抓不到他们的辫子,干脆把孙秉吉出院去找孩子的信息告诉幕后主脑其本尊——张海龙,她不会直接告诉金会长,哎呀你要怎么怎么做,等我们消息,韩律师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地通风报信,袖手旁观,坐看事态发展,让那不干净的三方窝里斗,总有坏家伙落网曝光。都治光开始以为是她不遵守职业道德底线,秉着担心的名义电话告诉金会长,当他后来知晓她电话那头的人是张海龙之后,不得不被韩泰珠这番无形胜有形的骚操作给刺激到…
正如他问出口的,为什么要搞到这个地步?那我们试想一下,依都治光和金英君的步伐,他们带着孙秉吉出去,边开车边逼着问孩子的藏身处,孙秉吉在条件没满足的情况下会折腾地透露?再说了,如果韩泰珠不打那通电话,暗处虎视眈眈的张海龙不会坐以待毙,迟早想办法把孙秉吉给弄出来藏到某处严刑拷打。韩泰珠那电话只是把僵持的状态化被动为主动,过程中很冷漠冷情地不管孙秉吉、金会长他们的死活,正正这一锅端的风格,加快了整件事的速度,救孩子,等不起。
都治光的人生,在小女警赵寿沿、故人儿子巡警金英君、韩泰珠接连横插一杠进入其领域以后,再不复平静。韩泰珠从听到的那个金强旭最后讲得话中得到线索后,雷厉风行地建议次长与厅长组队。
亲身体会到她在其中的做法以后,都治光忍不住问出口,你能得到什么?
竖起右手五指——【抓住坏警察就好】
【所以我们才能一起合作,你不是把你最敬爱的前辈抓了么】
看看,这话说得,有多微妙,正因为知道他眼里揉不进砂子去连前辈同僚都敢抓,她才与其合作。她说他的虚假正义,事实上和她一样,为了某个人或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方式上虽略有不同,对腐败的认知其实极为相似,没有谁比谁更好,更占据道德制高点,都治光不是秘森大脑做过手术的黄时木,他是有意识杜绝所有人的靠近,修炼到独自一人负责监察,必做过不少令局内同志侧目的"正确"。因此不管从哪个出发点哪个渠道行使"正义",他们俩大概都半斤八两,仅仅是体制对韩律师的约束力较少,所以她更游走于正邪灰色边缘,亦更野。
论语言的艺术。他们的台词对白其实挺有意思的,精炼,不废话,可惜字幕组翻得多少有bug并不尽如人意,不大贴合角色底下流动的暗涌,让不懂韩文的人理解上差了层咀嚼的意思。
饮水机这个梗埋得有点乐……从开始都班长带着新来的小女警到偏僻的办公室内,他弯腰怎么接都接不了水,到最后女厅长说可以为他新成立的小组提供一切人力资源支援,他啥都不要,只要一台新的饮水机,反射弧随着他的话语结束后才意识到,这人是心眼实还没眼力劲儿><别人上赶着o(╥﹏╥)o要这要那,他倒好,不要人也不要高大上的绝佳办公场所,就窝在那存在感近乎于无的地儿,仅仅换一台喝水的家伙。
金英君这年轻的后辈,竟然不是热血无脑过分冲动的小白,反而机警敏锐、不轻易受人摆布,第一集人物已经立起来,戏份吃重,也没掉线。从小时候出现在警局的他,镜头转到长大后在审问室,有脑子、有干劲,完美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论做巡警抑或不当值,心里对那些弯弯绕绕门儿清。

三人彼此两两的对手皆很有戏,不管是男男可以预见以后的亦师亦友,或是男女的知己同伴,立场、观点不同时的剑拔弩张,目标一致时互补不足携手共进。曾经同一个事件的执法者、检法者、受害人家属,他们接下来遇到什么案件,反腐拭目以待,千万不要不痛不痒,韩剧多数到最后隔靴搔痒,少有越看越浓郁发挥出层次渐进的味道。开头不需要有多虎头,稳稳当当地讲故事、塑造人物,烘托气氛,带出矛盾争斗点,再慢慢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上去。


张海龙就是终极大BOSS吗?未必。十五年前,金英君父亲的事件,肯定牵扯更多,那会儿比都治光还年轻的张海龙不可能像如今一样身居要职,顶多是个刚入围的喽啰。
头两集有点意外的是,给李载允的角色金强旭发便当发得利落,一直以为他会常驻吖,绕着张海龙身边做得力干将,负责打下手的二把椅之类的……结果就这么被人斩断尾巴的灭口。张海龙绝不是一个人,敢这么有恃无恐地知法犯法,铁定头上还有保护伞。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