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之间 短评

热门 最新

0 基瑞尔 看过 2022-01-20 23:18:53

【立陶宛】和一年后出现在柏林主竞赛中的《自然光线》有些神似,同为稀疏的树林中,所上演和细煲的残酷而又冰冷的战争故事;角色的戏剧性境遇在缓慢推进中,最终被推向恍若燃烧的结局。当然它只适合于更“舒服”的观影场景,无从想象真正要在银幕之下完成它的可能。

0 Ada的B计划 看过 2021-01-09 22:27:39

+

2 blood orange 看过 2020-11-17 20:27:09

历史氛围营造的不错 构思和摄影突出

0 吃查3000 看过 2021-01-13 23:03:02

呈现眼神的电影,瞪一眼里面都是故事。一个多小时都好慢好平实然后突然给你暴击。

1 HarperDie 看过 2020-11-17 14:45:00

两星半。影片聚焦前苏联高压统治下的立陶宛,苏联为了对抗法西斯,便更加在立陶宛展开剥削,搞起了打土豪、分土地,强征强收的白嫖主义。近几年前苏联国家的不少导演都在拍这类惨状不断,痛斥前苏联政府的影片,然而刻画深度寥寥,本片也是这波大潮中的典型案例。看到本片的成片质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导演沙鲁纳斯·巴塔斯这么多年都卡在戛纳的次级和平行单元不上不下。

1 北北 看过 2020-06-26 03:08:33

2020戛纳电影节入围电影。二战后苏联统治下的立陶宛。主题还算清晰,但是节奏太慢,加上男主的声音太粗实在让人出戏,完全感受不到是一个coming of age的年龄。

0 衔蝉 看过 2021-01-09 01:21:46

-,缺乏内在驱动力

0 外人 看过 2020-12-17 22:50:36

抱著今年戛納官方評選的期待心情,觀看一部沒有戰爭場面的二戰影片;Sutemose的某些攝影及畫面感,會讓我想起安哲羅普洛斯的希臘三部曲,那種絕望與死灰。迎接著19歲的Untė,是眼中一片大戰結束後的蕭條與廢墟;導演特別著重在人物與對話。若對戰後的立陶宛,以及面對蘇維埃的統治等歷史沒有任何了解的觀眾,恐怕很難撐過這128分鐘。

0 单眼皮西西狗 看过 2020-06-25 21:35:13

#Cannes20 such a bleak coming of age

0 玻璃灯和绿镜子 看过 2021-07-27 16:01:52

导演追求的或许是诗意,但限于个人能力,导演最终只呈现了无聊。

2 钧廷 看过 2020-11-15 18:03:56

透过两父子的视角,聚焦二战末期苏联兵占,立陶宛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以及游击队的故事。摄影和转场点的选择都很成熟。这片子又在我心里点亮了一个国家,描绘了最初级的轮廓,建立起某种熟悉感。以后再碰到资讯提及立陶宛,尤其是苏联时代的立陶宛,我应该都非常有兴趣去关注。#Thessaloniki ·2020

0 舞动柯布斯 看过 2021-04-28 01:04:31

立陶宛1948,波罗的海小国血泪史,以极缓慢影像展开、爆破性高潮落幕,造成的效果是,前面昏昏欲睡(好看的那种),最后短暂惊醒,这样的观影旅途倒是和影中人类似,浑浑噩噩良久,不知怎么就失去了自由。翻开国别历史,这也只是苏联占领立陶宛50年之久的序幕,上影节《母亲的土地》讲的是苏联解体立陶宛独立后的个体命运茫然,和50年前薄暮之间那层茫然也有相通。

0 🌈raymexic 看过 2022-01-31 17:22:00

65/100。#PÖFF线上1#还以为是个什么独特的形式片,搞了半天竟然是个严肃的历史片。导演显然对于这个主题有很多的话想说,我们很难不从凄清的冷色调影像里读出其明显的态度,但整部电影的硬件设计显然不达标。设置的人物又多又杂,各方面的描写又显得的过于简略,导致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都显得非常无力,再加上本就为了达到低沉效果而刻意放缓的节奏,更让这个故事显得没意思了。立陶宛人民在薄暮之中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抵抗着苏联的野蛮入侵,其中传递出的心酸与悲壮固然让人动容,但导演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表现手法实在是让情感大打折扣,仿佛隔上了一层膜一般,毫无味道。 @2020-11-17 21:17:01 @2021-12-23 01:15:21

1 耐观影-Xavier 看过 2020-09-22 22:00:56

#68 San Sebastián 主竞赛第五场# 对这段战争历史不了解会加深观影难度,加上昏暗的视效,近景特写镜头,人物慢语速对白导致场上鼾声不断,最后十分钟高潮迭起,主角老爷子演技很赞,这部电影虽然闷但值得推荐

> 去 薄暮之间 的页面

薄暮之间 Sutemose

导演: 沙鲁纳斯·巴塔斯

类型: 剧情

地区: 立陶宛, 法国, 塞尔维亚, 捷克, 拉脱维亚, 葡萄牙

片长: 126分钟

上映: 2019-11-29(立陶宛)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