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时刻 (2022)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冰上时刻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冰上时刻》:教育有标准答案吗?
很多人认为纪录片应当关注弱势群体,但《冰上时刻》的主角显然不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孩子教育问题总会引发很多问题。这让我困惑,也引发思考:教育有一个标准答案吗? 我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去看看城市里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家长们,是如何去教育孩子的?除了思考,我还有自己...
(展开)

三个家庭的另类“鸡娃”故事|《冰上时刻》1月7日公映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涵盖了儿童成长、热血运动、家庭教育以及冬奥会等全民性话题,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实验室最佳纪录片提案,入围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投项目。 立意创新大胆的主创们将目光投向了冰球这项新兴运动,以及赛场上来去如风的冰球少年们。历经三年多的...
(展开)

不够完整,我看不到热爱(个人想法
之前实习缘故有简单了解刘汉祥导演和这部在first上备受期待的影片。因为看过一些关于导演的采访短片,莫名觉得他有很强的亲和感(一种真诚坦然),所以看之前非常期待。不过严格来说,这部片子的完成我只能给到3星。 导演在映后交流的时候,有说一句话:他是个不关注体育的人,...
(展开)

《冰上时刻》观后有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下午在电影院看完《冰上时刻》,全长100分钟多一点,拍的是三个练冰球的小孩子和在背后支持他们的父母。三个家庭三种状态,有偏激进的,有偏随缘的,无论哪种,无不尽心尽力。 小孩子是最难拍的,尤其这个时代,家长的心理也是脆弱的,能看到导演对他们的爱和保护,能看到... (展开)
冰上时刻真实值得看发人深省
值得看!很值得看!非常非常值得看! 身为家长,就地推荐! 唯有真实不可辜负! 墙裂共鸣,深刻反思! 说的是运动,启发的是教育! 托尔斯泰曾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一流父母是榜榉,二流父母是教练,三流父母是保姆。 看到一个个保姆,尤其是那个曲...
(展开)

纪录片是孤独的,你,我,他的困惑在时间中呈现...
"孩子:不是从你的角度,是从球的角度... 爸爸:我从西北来的,我不想孩子那么大压力,那不是唯一的路... 妈妈:我们穷极一生,也未必就是找到了..." 纪录片,很真实的生活状态,孩子的视角,父母的视角,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的视角,没有演员,三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对孩子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20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9-2022年重点关注华语影片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光影如梦幻,还是要相信有点儿希望啊混蛋! (功夫兔子)
- 中国大陆运动类影视 (Talent)
- 2022 in Cinemas (湘江甲壳虫)
- 体育电影 (人间魅影)
订阅冰上时刻的评论:
feed: rss 2.0
冰上时刻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6 条 )
7 有用 蒋能杰 看过 2022-01-09 21:22:13
纪录片《冰上时刻》在广州放映,很多带娃的观众来,看了很有感触,片子里面很多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这片子上映,身为纪录片工作者,深知不易,同行好友作品,也就只能拉上好友组织一场,小小支持一下。
7 有用 sweetbear 看过 2022-01-09 17:57:14
对照《棒少年》看非常感慨,有些孩子走体育之路是为了生存,有些孩子是为了家长的梦想。
3 有用 种芊 看过 2022-01-09 01:33:00
主角三个小孩儿,虽然性格有差别,但长得差不多,一开始脸盲,忙着分清谁是谁,谁是谁家的孩子,谁是谁的父母。所以觉得看第一遍不太容易欣赏到结构有多精妙,能看明白一个场景讲的什么事儿就不错了。 看进去了很触动,这不是在讲冰球小众运动,不是在讲望子成龙,甚至不是在讲鸡娃,而是反映这个时代独有的,大家普遍关注,又普遍忽视的东西。导演揭开一层皮,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一切都荒谬讽刺而又合情合理。 也看到导演... 主角三个小孩儿,虽然性格有差别,但长得差不多,一开始脸盲,忙着分清谁是谁,谁是谁家的孩子,谁是谁的父母。所以觉得看第一遍不太容易欣赏到结构有多精妙,能看明白一个场景讲的什么事儿就不错了。 看进去了很触动,这不是在讲冰球小众运动,不是在讲望子成龙,甚至不是在讲鸡娃,而是反映这个时代独有的,大家普遍关注,又普遍忽视的东西。导演揭开一层皮,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一切都荒谬讽刺而又合情合理。 也看到导演抓住了那些帮助主题呈现的转瞬即逝,不愧是科班出身,综合能力高,值得二刷学习。 (展开)
10 有用 桃桃林林 看过 2022-01-07 12:09:35
表面上是在讲孩子学冰球,实际上还是在讲父母。透过冰球这个事,去看当代的教育,亲情,家庭关系。从家长的角度,触动还挺大的。
3 有用 江浙沪唯一土狗 看过 2022-01-09 16:44:35
没带视角挺好的,三个家庭的对比无疑形成了对教育的反思:越是在家庭有能力支撑孩子的梦想时,应试教育就越被打出一个问号。 其中于爸爸的方式恐怕会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所共鸣,跟现场一个小哥聊的一样,我们是要把孩子变成自己的2.0版本还是要以一个全新的人格去对待,以及各个家庭所展现出的对孩子自己决定的尊重程度问题。其实我很好奇,小于自己真的喜欢冰球吗,从片中我看到的真的未必。 至于前途与亲情的取舍总会到来的,... 没带视角挺好的,三个家庭的对比无疑形成了对教育的反思:越是在家庭有能力支撑孩子的梦想时,应试教育就越被打出一个问号。 其中于爸爸的方式恐怕会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所共鸣,跟现场一个小哥聊的一样,我们是要把孩子变成自己的2.0版本还是要以一个全新的人格去对待,以及各个家庭所展现出的对孩子自己决定的尊重程度问题。其实我很好奇,小于自己真的喜欢冰球吗,从片中我看到的真的未必。 至于前途与亲情的取舍总会到来的,孩子总有独立的一天,父母也肯定有焦虑期,但准备总归是要做好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