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 短评

热门

3 徐若风 看过 2019-10-19 11:40:22

太烂太尬了...一个只是短期介入的数字景观化村落项目、以亲情联络为议题的“摆拍纪录片”,拿掉了(不敢呈现的)前因后果,实际完全没有深入村落肌理,只是艺术家眼里的奇观堆砌,议题探讨空泛、华而不实,与拍摄对象的隔膜感亦强烈。因为上半年也做了个景观村落项目(24帧),实在对这类做法厌恶到不行,看到这种更是无语,和号称精准扶贫结果拿完项目资金就跑的有什么区别?(更别说和《脸庞,村庄》比了)。

0 看过 2023-04-01 17:57:38 浙江

三星

2 张猫大 看过 2023-04-01 18:53:03 浙江

幕外的人想方设法地与幕内的人产生“交互”,拥抱、共餐、踢球、涂甲、哄睡、甚至合影,他们不在乎眼前的“幕布”是否适合投影,任何物质的表面都能成为投射的对象,包括人类的手掌,用于触摸一切的温暖的手掌。只要投射,影像就会显示其上。人与人之间的想念和渴望所能催化出来的行为没有逻辑,甚至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是种能够引人发笑的自欺欺人,但他们仍旧选择拥抱虚幻,因为那是他们所能“触及”到的唯一的方式。 见证了无数次的人类之间的可能性,但最后依然被从建筑顶尖倾斜而下的瀑布所震慑。投影里的一切虽然都触不可及,但带来的抚慰却是真实有效的。

0 豆瓣在逃江湖骗子 看过 2019-10-19 22:43:55

独立电影,画框的定义,两个时间,三个空间串联,现实,影像,记忆通过影片的强制画框和影像内部的模糊画框沟通,投影成为人们内心具象化的呈现

1 刘右小饭 看过 2023-04-01 15:18:48 浙江

看了下豆瓣评论,再次印证一个观察:诗纪录片背后的视觉思辨性在中国观众这里几乎无效,缺乏哲学修养的他们大都只想要深入个体,讲故事,讲情感,讲drama,客观性,并且,觉得摆拍是犯规。。。

0 醉落拓 看过 2018-12-03 16:36:58

IDFA 印象最深的片子之一

0 见鹤 看过 2019-10-19 20:13:21

充满神性诗意的当代试验性纪录片 好几次被镜头视觉美到 导演很帅hh【观看于第四届IDF in CAA】

0 杭州黄飞鸿 看过 2019-10-19 12:27:57

#IDF#三星半,很多镜头让我想起了《脸庞,村庄》,但相比于《脸庞,村庄》而言,这部电影开头就直接进入主题显得有些局促,总体来说有一种只是将现象草草整合起来的仓促感,但单就这些影像来讲还是有打动我……

0 废物时钟 看过 2019-10-19 12:26:08

#IDF 是充滿創意、想像力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卻是避重就輕、對被拍攝者缺乏足夠共情的紀錄片。足夠有趣卻也十分可惜。/ 實拍影像、裝置投影、對話錄音、音效在實體空間中与人物重建互動關係,影像和聲音的觸及与空間隔離上的不可及構成一種微妙的互文關係,但對於被拍攝者來說,他們的不適和不安也寫在了不經意的肢體動作中,是一次有趣的配合拍攝,也有真情瞬間,卻終不過是流於表面,放棄對深度和歷史的開掘有創作者對於藝術表現的執著,也有故事本身的短板。做成短片或是乾脆做裝置可能還好些。

0 安娜莫奈·银洞 看过 2020-10-12 18:27:01

补标 2019#IDF

0 橘生邮件 看过 2023-04-06 08:50:31 浙江

三分屏幕的形式出彩,类似投屏的叠化贯穿全片,但本质上重复。有几个镜头印象深,母亲给女儿涂指甲油,父亲在绿茵场上给屏幕里踢球的儿子守门身后传来人群的欢呼喝彩,以及留守父母们欢聚一堂墙壁上是孩子们在流水线上工作,再叠火车行驶镜头。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迫使人们离开原始劳动的社会奔赴大都市,即便波兰也无法幸免,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在体育场上观看小小的女儿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冰岛壮丽浩渺又不近人情的银色世界里,沉默的货车空间里儿子絮絮叨叨地提醒登机的注意事项,青春期的男孩不愿提及是否回波兰,离开故土却感到难以生存的男人掩面哭泣。科技的车轮滚滚前进,给予人类突破空间限制上天入海的权利,而身体在场的稀缺化,也让维系情感的纽带愈发脆弱,人与人之间更近也更远。

0 通天塔 看过 2020-11-02 18:19:21

#IDF 2019#视觉影像与内容都不错,期待日后有片源可以二刷。

0 看过 2019-11-25 14:09:03

上课看。这类型的启蒙片是阿彼察邦的《纳布亚魅影》。只看到媒介运用没看到媒介反思 只能说是装置的影像化不能说纪录片吧 (大概只要画面好看能唬人就完事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

> 去 触不可及 的页面

触不可及 In Touch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波兰

片长: 60分钟

上映: 2018-11-16(波兰)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