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的确不是纪录片。但其生硬、不高明的广告文案仍然被诟病,周一围饰演的乾隆也没有帝王气。所以,题目中去掉纪录片,修改为题材片
故宫的文化底蕴太深厚,其实无论怎样拍都不会太难看,何况第一集中还探秘了没被公开的乾隆花园,景物非常惊艳。之前曾进入故宫珍宝馆,也只能远观竹香馆,现在跟随电视节目,探寻乾隆花园,进入符望阁、竹香馆、倦勤斋、玉粹轩、耸秀亭等,感受与实景相接亦真亦幻的通景画贴落,探密暗道、密室,发现和红楼梦怡红院相似的穿衣镜门,以及双面钟、几千块嵌玉、大面积的竹簧雕刻,细密的竹丝镶嵌……桩桩件件令人瞠目结舌、目不暇给、眼花缭乱。是呀,这里是鱼缸都藏于紫檀插屏中,用珍珠作沙铺底, 真真的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紫禁城。
但这部片子的水平不敢恭维。故宫要拍一部商业化的、软文广告式的电视节目没问题,但这文案也太水了,生硬到尴尬;请一些明星也没问题,但有一段周一围饰演乾隆戴着文士帽,再现《是一是二》的弘历鉴古图,可惜缺少帝王气,另外蔡少芬的港普也太出戏,带货能力一般。当然力推的新产品,本身也很一般,这种挂件根本不适合现代人,现在没人佩戴蹀躞带,这么厚的盒子,挂在腰间也不方便吧。故宫中的活计,把玩的器物,无论造型、工艺都已是登峰造极,现在这个仿古设计的物件,相比之下怎么看都是续貂之作。
最赞回应
人家本来就不是纪录片= =。。要看纪录片你去看故宫100什么的不完了吗
收视挺好的,真拍成纪录片估计没这个收视。寓教于乐,本来就是为了普及。
这不是纪录片,是明星助阵的综艺节目。朋友还推荐说比故宫修文物好看,我去看了一集,蔡少芬一直在表演式惊叫,周一围动不动“我去查些资料“,装学究。
粉丝看看应该喜欢。我这种从来不追星的,看得尴尬死了……
主要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看,传递故宫文化
周一围说查资料就是影视剧常规的转场景啊 后面没他的镜头了 难不成您让演员说:我的戏拍完了 我下班了我可以回家了……这也说演员装 真是尬黑了
这不是纪录片,是明星助阵的综艺节目。朋友还推荐说比故宫修文物好看,我去看了一集,蔡少芬一直在表演式惊叫,周一围动不动“我去查些资料“,装学究。
粉丝看看应该喜欢。我这种从来不追星的,看得尴尬死了……
收视挺好的,真拍成纪录片估计没这个收视。寓教于乐,本来就是为了普及。
人家本来就不是纪录片= =。。要看纪录片你去看故宫100什么的不完了吗
主要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看,传递故宫文化
周一围说查资料就是影视剧常规的转场景啊 后面没他的镜头了 难不成您让演员说:我的戏拍完了 我下班了我可以回家了……这也说演员装 真是尬黑了
本来就不是纪录片,当然不会有纪录片的氛围
但是确实认同新产品没诚意,翠绿色的三件化妆品盒挂件,一看就知道不是大众会买单的产品
你连拍这个片子的意义都不知道,就在这里尬黑。
现代的年轻人被各种清宫剧荼毒了历史知识,纯纪录片形式的东西完全get不到年轻人的点,年轻人都不愿意看。但是未来毕竟是年轻人的天下,总要想个办法才能够宣扬我国正确的历史,才导致这档需要流量明星来加盟的综艺节目,其特点当然还是以综艺性为设计。
按你说的,这种不行,那你自己去拍个牛逼的纪录片来。再过几十年,你那万分之一的收视率搞不好就连你孙子辈除了知道个故宫名字,里面有啥都不清楚。
至于你对人就懒的是说你了。素质差体现而已。
一句话,你觉得你比他们好,你为什么不上?你能这么评价他们,说明你至少是个行家啊。不然你这都是推断,猜测,没有任何说服力。自己不上又爱瞎BB的你知道是啥不? 是喷子。
播到第四期目前是同时段收视率第一 而且收视率一直稳步上升 说明什么?说明人家这种形式已经被大众接受并喜欢 一个专题节目在周五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甚至高于电视剧就很不错了 邓伦负责当导游 周一围负责小剧场相得益彰……两位帅哥也越来越有默契 最主要是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更喜欢了解故宫
第3、4集还行。最不喜欢的是第一集,点评的也是第一集
我点评的是第一集,3、4集还行。
一部片子见仁见智,各有喜好,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否则就不是点评,而是歌颂了。
另外,您满口污言秽语,这才是典型的喷子。
都8012年了,还用you can you up,不尴尬吗
像这种节目一定要边做边找方向 因为之前没有先例……就像我喜欢1、4两集 觉得周一围的小剧场好看 个人感觉不同也是正常
不管第几集,这个节目总体的意义都是不变的。
一部片子各有喜好正常,你可以直接喷这个综艺节目不好看。你非得把综艺节目说成纪录片的角度去看。你这不是废话么。你要说你妈没有你爸屌大么?都不是同样一个东西你是在比什么?这不是尬黑?这不是喷子?
再有,我上面那篇言论从头到尾哪里充满了污言秽语?你怕不是张口就来习惯了。什么要污言秽语,参考前面拿你妈屌大来比喻才叫污言秽语。
别说8012年 9012年这句话都用得上,完全不尴尬。你不行这是一辈子的事。
就这素质还口口声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斯文扫地。
大概祖上缺德,所以弄出这么个没有排泄口,没有头脑的单孔动物。
不会再理睬犬吠了
笑话,你这种排泄口在头部的喷子确实喷不少屎。先用你智障般的言论给随意污蔑了。然后再来谈素质,谈文明,谈历史文化,最终来一个斯文扫地。
还谈祖上,可能你祖上是日本人才会继承如此低劣的思维。对日本人的后裔从来不需要客气。不懂中国话就不要学人骂街,先学好成语。
主要觉得这档节目在传授传统知识上比较轻松,有些小剧场和偶像明星在,会对年轻人有吸引力,在我就比较接受这种文化节目,普通观众在节目中增加些知识就OK,增加文化素养?扯谈!!回学校读书比较靠谱。
第一集是比较走马观花,第二,三,四集有了主题,观看感觉比较好,我特别喜欢第2集。第四集感动于乾隆的孝心。希望孩子也能学学,不用什么金银珠宝,从最实在需要的地方关心父母就行。
确实有点尬黑:第一,拿纪录片比欠妥,两个出发点就不一样,目标用户也不一样,一个庄重一个轻松,没有可比性。第二,演员只是个串场,卖点而已,跑堂的店小二你要求他炒什么硬菜呢?第三,文创产品不是锅碗瓢盆,你跟文创产品这抠什么实用性?家里口红超过两只就不要过来说实用性好吗,先把家里不实用的口红处理掉哈哈哈
可以理解楼主。
纯纪录片本人也看,但不会刻意看,一般是某天临睡前正好倒在某个频道,我正好有心情,就随便看一下。
但是这个片子我是追着看的,因为最近正好对邓伦还挺感兴趣的,看了第一集觉得还可以,关于故宫的内容,结合演员和表演片段,还是挺有兴趣的。结尾那首歌也好听,最后也挺好奇当天的文创会是啥。
上面把我看这片的原因和看一般纪录片的情况说了下,可能能代表部分看这片子的观众的心态。
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改名了 难道就成功了? 例如 麻辣豆腐做失败了 加水 就能叫 麻辣豆腐汤吗? 有汤味么?
第一集确实各方面都有些问题,节奏什么的也不是很好。不过我觉得从第二期开始就挺不错的,越到后面有种干货越来越多的感觉。
这位朋友说的没错,让现在的年轻人特感受一下中国的古建筑文化
确实不错
我可以说《上新了故宫》连续两年获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奖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