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在看到我要给儿子扫雪这段时,最大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苦涩。因为这份宣之于口的舐犊之情,迟到了几十年。
毫无疑问,儿子肯定是深深地被打动了,原来妈妈一直是关爱自己的,自己是错怪她了。但是,真的,几十年后的幡然醒悟和感动弥补不了这几十年间的痛苦。他无法纠正曾经埋怨的错误,他也无法回到幼时在妈妈的关爱下成长为一个更阳光的人,白发苍苍的他温暖不了少年的他。
更严重的是,由于儿子一直在(自己认为)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导致了他性格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他组建家庭之后一一暴露出来。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儿子的感情都有所欠缺,编剧也直言不讳地展示了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不足。最后纵然他释然了,幸福了,可谁去弥补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们又何其无辜?(非常喜欢儿媳/妈妈,有主见有能力却很无私,愿意为这个不美好的家庭倾尽所有)
我说这些并不是指责惠子作为母亲做得不好,我只是单纯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原生家庭给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爱是需要表达的,尤其是对于夫妻和孩子。
经常有人说类似父爱如山balabala,小时候不理解,长大了才明白,觉得好深刻好幸福。我只能说一句呵呵,爱就不要装逼了好吗?说不出口的爱并不比说出口的爱更高级。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不具备成年人的情商和揣摩父母内心的能力,你如何指望他脑补出这种蛋疼的爱?反过来,父母的一句疼爱或者行为,在孩子心中可以抵得上整个世界。
整体来说,最后三集确实是拔高了一个层次,非常圆满和深刻。但是前期冗余剧情太多,节奏拖沓也是事实,所谓铺垫是有目的的,而不是东鳞西爪(成功的铺垫参照我的大叔,前期完全不会觉得啰嗦),感觉还是有点遗憾。
最赞回应
这个剧为煽情或者为反转而制造的老年儿子顿悟迟来母爱这点真的是一个大bug。惠子是谁都体贴,善解人意,耐心充足。偏偏对待因自己疏忽照顾而导致残废的儿子,黑口黑面,冷言冷语,口是心非.....所谓的挫折教育吗……到老年才让儿子知道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那挂的....对所有人造成的伤害竟能瞬间平复?那些曾被打入地狱的人生怎会瞬间耀眼...
从编剧的描绘来看,惠子从年轻到年迈都是一个很暖的女人,在突遭变故后对儿子冷面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铺垫一下,让观众理解她并同情她会更好。直接来个人设反转,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怎样,我从内心里是很责怪她的。有功夫写哥哥和闺蜜直播这么多累赘的剧情还不如多花点笔墨写一写主角的内心。
冷漠对儿子是想让儿子自强,毕竟那个社会不会因为你是残疾人就会对你网开一面
这个剧为煽情或者为反转而制造的老年儿子顿悟迟来母爱这点真的是一个大bug。惠子是谁都体贴,善解人意,耐心充足。偏偏对待因自己疏忽照顾而导致残废的儿子,黑口黑面,冷言冷语,口是心非.....所谓的挫折教育吗……到老年才让儿子知道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那挂的....对所有人造成的伤害竟能瞬间平复?那些曾被打入地狱的人生怎会瞬间耀眼...
从编剧的描绘来看,惠子从年轻到年迈都是一个很暖的女人,在突遭变故后对儿子冷面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铺垫一下,让观众理解她并同情她会更好。直接来个人设反转,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怎样,我从内心里是很责怪她的。有功夫写哥哥和闺蜜直播这么多累赘的剧情还不如多花点笔墨写一写主角的内心。
我觉得惠子不是那种冷漠地去教育儿子的人,应该很有爱才对 不过现实就是什么都有可能,编剧也想让所有人都有些遗憾有些幸福吧,日子总是像狗屎一样但还有值得活下去的理由,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也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然后我们和解只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而已。
冷漠对儿子是想让儿子自强,毕竟那个社会不会因为你是残疾人就会对你网开一面
她也不是对谁都温暖温柔吧,一个女人独自带孩子,孩子还残疾了。她要维持生计照顾,更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孩子独立自强。其实是能理解的。妈妈不是超人。。妈妈只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为儿子扫雪那段恕我无法共情。看过一个心理学测试,一只小猴子,一个笼子里有一个硬假猴子能喂奶,同时里有一个柔软的布猴子。研究人员发现猴子每次吃完奶后,会跑到布猴子那里依偎在布猴子怀里。说明除了必要的生存,猴子也需要温情。这个剧里儿子,因为母亲的疏忽变成了残疾,但是他母亲反而对他冷言冷语,感觉违背人之常情。为了使他更坚强,所以在他面前冷漠,却又坚持背后扫雪,感觉非常别扭。她的儿子最后能顺利长大,并且没有怨恨自己母亲,那么快就谅解了自己母亲,感觉不现实。
恒河猴实验 唉 很多人是没有温度的 没能力带给别人温暖。我看恒河猴时 想到我小时候经常去舅妈家跟表弟玩 一去就是几天。舅妈照顾我们吃喝 带我们出去玩 陪我聊天 经常说她要有我这么个儿子该多好 (我小时候成绩好 得宠) 每次临走还给我50 100的零花。我回家以后不自觉地就流眼泪 因为舅妈让我感受到了母爱 温暖 足够的关爱, 而我妈不会表达情感 没能力沟通。我现在觉得 不会表达情感 不会关爱别人 还硬要结婚下崽儿 这是很大的罪恶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