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飞又上映了一部华裔题材的电影《虎尾》。由美剧《无为大师》导演杨维榕执导,李鸿其、李坤珏、马泰、柯奂如、陈冲等主演。本来以为网飞出品会是一部佳作,而且还有陈冲的加盟,心里对他多了几分期待,但今天看完后,感觉他只是虎头蛇尾了。

一开始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是对它十分期待的,很有中国特色的田园风景、淳朴的台语,再加上他主要聚焦上世纪中国移民到美国的群体。拍得好的话会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而且能引起一些华侨情感的强烈共鸣。下面就来看看他的他为何虎头蛇尾了。
故事发生在台湾中部的一个小乡村,男主品瑞被他妈妈寄养在乡下的外公外婆家,他的父亲在他一岁的时候死了,妈妈外出工作了,他因为太思念他们 常常出现幻觉。
他在乡下遇到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阿媛,他们两小无猜,一起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导演在拍这里的时候确实拍的很美,风景很美,再加上两个小孩子的纯真,美得像一幅幅画。
再之后男主的妈妈把他接走了,时间又转回了品瑞成年后,他与阿媛又再次相遇,本以为他们之间会再续前缘。然而命运捉弄,品瑞为了他的美国梦,放弃了他和阿媛之间的感情,转而和工厂老板的女儿真真结婚一起去了美国。两个人之间一直也没有共同话题,在美国奋斗了许久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两个孩子也长大了,真真却和品瑞提出了离婚。
中老年后品瑞再来回忆自己的一生,并又联系到了阿媛,最后又学着和自己的女儿和解。总共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导演在里面糅杂了许多题材和事件,所以我刚看完后在脑海里梳理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感到很杂乱。感觉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比如海外移民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父女之间的沟通、人生的抉择......但是导演可能野心过大了,整个电影里面,并没有体现太大的戏剧冲突,所有的东西都仿佛是轻轻地带过,并不会给观众带来多大的反思或共鸣。有人形容它像是一篇散文,但它又太过松散了,让人抓不住什么东西。
下面我就举例几个我比较有印象的点吧:
三次餐厅的戏
①第一次是品瑞和阿媛在谈恋爱时,品瑞带阿媛去云庐饭店(是一家高档的饭店)吃饭。点单时,服务员看不起他们,给他们摆脸色。然后他们吃完饭后 品瑞就提议说喊三下,然后两个人一起跑出去。阿媛虽然犹豫,却也拉着他的手一起飞奔出去。这一段拍摄的很美很热烈,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一起坐着疯狂的事,穿过热闹的餐厅,寂静的小道,然后情动时忘我地热吻!
年少时的感情总是疯狂热烈的
②第二次餐厅是在品瑞和真真刚刚去美国时,打算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但当他们坐在西餐厅里看着英文菜单时,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负担不起,然后决定离开这里,找了一家快餐店吃饭。看到他们此时的情景,我又想到了在云庐里的品瑞和阿媛,当时的他们是那么的疯狂和无畏。但是此时坐在品瑞对面的人是真真,他们也在异地美国,他已经失去了拉着她的的手逃跑的勇气了。
品瑞和阿媛是真的爱过,品瑞这里对阿媛说她只会跟女朋友做这件事,真的好甜!
③第三次的餐厅是在中年后,品瑞又和阿媛联系上了,两个人约了一家中餐厅吃饭。
时过多年,品瑞依旧记得阿媛喜欢吃香辣牛肉面。一起回忆从前,只觉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疯狂。阿媛问他你还会像从前那样,带着她从餐厅逃跑吗。
不过他已经不是以前穷酸的品瑞的,虽然他已经付的起昂贵餐厅的钱,但他却已经没有资格和勇气再牵起任何一个人的手了。他都辜负了她们,先是抛弃了阿媛,我记得阿媛问过他,你愿意带我去美国吗。品瑞当时很坚定地回答说愿意,到头来却偷偷抛弃了她独自逃跑。明明和真真之间没有感情,却为了美国梦而和她结婚,对待她也没有对等的尊重。
再来是男主品瑞的不善表达与固执:
我不知道这和他从小失去父亲,而又见不到母亲有没有关系。他总是很固执,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敞开心扉,就是一个很喜欢把心事都闷在心里的人。他在美国安顿好之后,一直催促母亲过来,但是母亲却以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为由不来。他质问母亲之前一切都说好了吗。母亲生气地说,这一切但是你要的,不是我要的!
品瑞是一个很大男子主义的人,对待他周围的女性都是这样。当真真在美国想继续读书以后当教师时,他就对训斥她说,以后有了孩子,你哪里还有时间工作。女儿安吉拉在学校表演钢琴失误之后,在车里流泪,他也训斥她:别哭!哭有什么用,要坚强!在女儿后面经历了恋情和生活的不顺后,想听父亲的一句安慰,他却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
其实我感觉影片后面的重心都放在这对父女的关系上,两个人都很像,都很固执。所以两个人也就很难相处,一起洗碗时也是相对无言,空气都尴尬的要命。但是导演在叙述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上,显得很无力,虽然前面铺垫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但是后面两个人的互动和转变显得很单薄。
最后品瑞带着女儿回了台湾,带着她重游了好多故地,最后两个人站在老房子的遗址前。这样就结束了,让人很摸不着头脑......
该影片在豆瓣评分5.5(且还有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导演的想法很多,但是在叙事能力上还显功力不够。整个影片里面可谓毫无高潮,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冲突”,很像那种流水账的作文。但是影片的有些景色很美,我也很喜欢导演赋予语言的象征。品瑞和他妈妈,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品瑞和他女儿,一个讲国语一个讲英文。这可能就是导演想表述的不同时代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最后女儿回到了台湾,也开始讲起来国语,可能也算是一种两代人的和解。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虎尾】 就可以获得该片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