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觉得女主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要上杂志买新项链,偶尔想吃个高级餐厅,或者和男友吃饭买单,花自己的钱奖励一下自己。女生也不是都想像小护士一样被当成公主宠着,当女王不可以吗?老娘有钱,花钱开心,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第一集里搞得女主好像做错了什么一样…感觉三观堪忧啊…后面究竟准备怎么发展…
真心觉得女主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要上杂志买新项链,偶尔想吃个高级餐厅,或者和男友吃饭买单,花自己的钱奖励一下自己。女生也不是都想像小护士一样被当成公主宠着,当女王不可以吗?老娘有钱,花钱开心,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第一集里搞得女主好像做错了什么一样…感觉三观堪忧啊…后面究竟准备怎么发展… |
最赞回应
楼上的分析谬得不能再谬,如果有好好看剧里面对于龟、兔的分析,以及两个人设就不会说出这种话了。①编剧是不要求兔子(女主)去在意乌龟的感受的,编剧并没有提出关于因此可爱或者不可爱的要求。 恰恰相反,如果编剧赈灾剧中设置了哪个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的角色的话,那恰恰是乌龟:高桥的角色——没有道理的迟到和不理解人情的早到。动不动就撤到男权女权不是一种很高级的做法。毕竟和女主相似的角色还有:要润的角色。
说完楼上的谬处再说说这个剧通过要润、女主<---->高桥以及系主任的对比反应的是怎样龟兔两种人。兔:对自己人生有明确的规划,并且这种规划中超过别人证明自己的优秀是一个重要要素,国内以常说的35岁前赚够钱然后退休否者就是LOSER的便是这种人(注意这个例子),这种人的现时的努力不是因为这种努力本身让他快乐,而是这种努力能带来他想要的结果。(正面来说是人类的“深某远虑”因此没人能绝对否定这一点)——来分析这种兔子,首先,这种兔子没有错,且恰恰是很多给这个时代带来了“进步”的精英(请允许我暧昧的使用了引号),没有这些“兔子”我们就不会有淘宝、滴滴、饿了吗。但是即使他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就没有可以反思的地方了吗?其实有,而且早在上上个世纪涂尔干就提到了这种工具理性带来的对人性的压制和对人的“异化”的可能,楼上的一位朋友说得很好,艺术(其实包括学术)不一定要给出能彻底否定现实的答案,很多时候它的任务在于提示另一种可能性,或者问这些按我们现实的常识看来已经很荒谬的问题就已经很足够了(因为现实很强大):“我们真的需要做兔子吗?我们真的需要淘宝滴滴饿了吗带给我们的进步吗?——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惶恐的为了未来而安排现在吗?”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乌龟是什么人,乌龟是一些不在意周围(恰恰是楼上错归给兔子的)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我同意这种人是异常脆弱的,但是我往往忘了,其实我们是需要这类人,而且这些人身上是有作为兔子的我们的身上可能没有的纯粹的。一个例子:我不记得名字了一个现代的量子物理学家,是个天才,几所名校争夺他去任教,最后他选了一所待遇不是最高但是不要求他每年出多少篇论文的学校。然后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还真的不务正业,每天在校园里瞎逛,一次看到学生在草地上飞飞盘,就着了魔似的花了1个星期去做出了一个能测算飞盘轨迹的公式,并且兴匆匆的跑去汇报给招募他来这个学校的教授,这个教授在肯定了他的结果的同时问他:可是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仁兄说:意义?这我不知道,但是好玩!
其实这就是本片编剧最想探讨的龟和兔,乌龟的行为是不为了某个目标而做的(尤其不是因为这个目标能得到社会认可),他是自己在这个行为本身获得乐趣,对于社会对于他这一行为的价值判断为有用还是没用他是不在乎的(例如我上面例子的那位仁兄做另一件他觉得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外界被认为对量子力学是有用的然后就给了他诺奖,他也很无奈)。但是乌龟的存在是很特别和脆弱的,用乌龟去否定兔子是不可能的,我想也不是作者想做的,和楼上一位朋友说得一样我相信作者只是想提醒作为或者正在努力把自己变成兔子的我们——还有一种可能性,然后因为艺术要为少数人发声,所以或多或少的编剧给于了乌龟以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偏爱”。
看剧麻烦认真看,特别是想讨论三观的话更是应该明白编剧最核心想讨论的是什么之后再作论,不然只会陷入徒劳无益的细节,去纠结一些对女性身份的暴力之类的言者自己关心然后就硬是要强加给本剧的细节上。——至少我相信认真看了剧的人是能看出作者意不在此的。
所以为啥你会觉得男女相处的合适与否非要用对错衡量呢。很明显nana的那个男朋友是个有些自卑的小哥,这种男孩子需要像玲奈演的护士一样给他自尊和满足,而nana这种独立自强的妹子显然无法满足他的内心需求,从一开始就能看得出他们俩吵崩是必然的。这里体现的只是他们不合适而已,没说谁对谁错。
①人生观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相对而言高桥的这种人是当下这个时代缺少的一种精神,本身这种精神在这个时代是最脆弱的,而艺术其实一个任务去为少数人发声。
②人生观没有对错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选择了用一种方式生活就意味这放弃了另一种可能性,但是人往往是不愿意去正视看上去非常正确的选择背后可能让人遗失的部分的,女主只是为了艺术需要被作者设置得比普通人更有意愿去正式这种可能确实的人。
③艺术中有一部分是探讨另一种可能性的,这类作品里面有一种理想主义,如果硬要用现实的逻辑去分析,肯定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现实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规训我们每一个人,艺术的任务有时候只是去展示和让人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
其实剧中很多线索都有在告诉你编剧真正关注的是什么,例如高桥给学生布置的对斑马的观察,最后学生问他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高桥说:“我也不知道”,并且就是这样也觉得自己的学生做得很棒,整件事情很有趣了。
所以一定要去抓住对于女主的一些描写来把这些本来细枝末节的东西提升到这个剧的三观的高度我就真只能认为是发帖者自己的趣味所至了。既然如此,出门左转《我们无法成为野兽》、《贷款买下了男朋友》还真是你们要找的,编剧在作力讨论你们关心的女性应该遵从社会要求变得更让人觉得“可爱”还是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主题的剧,那些剧应该适合你们,而且我可以保证你们在那些页面下的对这个母题的讨论一定会被淹没下去,因为你们对问题的认识肤浅得可以。但是麻烦放过这个剧,不是每个剧都是拿你们在意的女性现状问题作为核心主题在讨论的。
真心建议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第一集倒没有职责女主做错吧,可能只是表达一种不同的观点罢了?
①人生观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相对而言高桥的这种人是当下这个时代缺少的一种精神,本身这种精神在这个时代是最脆弱的,而艺术其实一个任务去为少数人发声。
②人生观没有对错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选择了用一种方式生活就意味这放弃了另一种可能性,但是人往往是不愿意去正视看上去非常正确的选择背后可能让人遗失的部分的,女主只是为了艺术需要被作者设置得比普通人更有意愿去正式这种可能确实的人。
③艺术中有一部分是探讨另一种可能性的,这类作品里面有一种理想主义,如果硬要用现实的逻辑去分析,肯定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现实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规训我们每一个人,艺术的任务有时候只是去展示和让人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
第一集倒没有职责女主做错吧,可能只是表达一种不同的观点罢了?
指责*
所以为啥你会觉得男女相处的合适与否非要用对错衡量呢。很明显nana的那个男朋友是个有些自卑的小哥,这种男孩子需要像玲奈演的护士一样给他自尊和满足,而nana这种独立自强的妹子显然无法满足他的内心需求,从一开始就能看得出他们俩吵崩是必然的。这里体现的只是他们不合适而已,没说谁对谁错。
并没有说男女相处的对错 只是觉得近几年日剧背后的反映社会观念 总是有一种趋势 太高太健美的女性普遍被认为不可爱 强势性格也不被认可 可能社会历史因素很难改变 不知道剧情往后会如何发展 希望不要发展成女主为了迎合社会主流收起锋芒变成乌龟 希望她继续做一只兔子
那你还是没懂剧里面说的乌龟和兔子是什么意思,会在意周遭考虑什么是会影响周围的光芒就已经是兔子了。
楼上的分析谬得不能再谬,如果有好好看剧里面对于龟、兔的分析,以及两个人设就不会说出这种话了。①编剧是不要求兔子(女主)去在意乌龟的感受的,编剧并没有提出关于因此可爱或者不可爱的要求。 恰恰相反,如果编剧赈灾剧中设置了哪个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的角色的话,那恰恰是乌龟:高桥的角色——没有道理的迟到和不理解人情的早到。动不动就撤到男权女权不是一种很高级的做法。毕竟和女主相似的角色还有:要润的角色。
说完楼上的谬处再说说这个剧通过要润、女主<---->高桥以及系主任的对比反应的是怎样龟兔两种人。兔:对自己人生有明确的规划,并且这种规划中超过别人证明自己的优秀是一个重要要素,国内以常说的35岁前赚够钱然后退休否者就是LOSER的便是这种人(注意这个例子),这种人的现时的努力不是因为这种努力本身让他快乐,而是这种努力能带来他想要的结果。(正面来说是人类的“深某远虑”因此没人能绝对否定这一点)——来分析这种兔子,首先,这种兔子没有错,且恰恰是很多给这个时代带来了“进步”的精英(请允许我暧昧的使用了引号),没有这些“兔子”我们就不会有淘宝、滴滴、饿了吗。但是即使他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就没有可以反思的地方了吗?其实有,而且早在上上个世纪涂尔干就提到了这种工具理性带来的对人性的压制和对人的“异化”的可能,楼上的一位朋友说得很好,艺术(其实包括学术)不一定要给出能彻底否定现实的答案,很多时候它的任务在于提示另一种可能性,或者问这些按我们现实的常识看来已经很荒谬的问题就已经很足够了(因为现实很强大):“我们真的需要做兔子吗?我们真的需要淘宝滴滴饿了吗带给我们的进步吗?——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惶恐的为了未来而安排现在吗?”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乌龟是什么人,乌龟是一些不在意周围(恰恰是楼上错归给兔子的)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我同意这种人是异常脆弱的,但是我往往忘了,其实我们是需要这类人,而且这些人身上是有作为兔子的我们的身上可能没有的纯粹的。一个例子:我不记得名字了一个现代的量子物理学家,是个天才,几所名校争夺他去任教,最后他选了一所待遇不是最高但是不要求他每年出多少篇论文的学校。然后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还真的不务正业,每天在校园里瞎逛,一次看到学生在草地上飞飞盘,就着了魔似的花了1个星期去做出了一个能测算飞盘轨迹的公式,并且兴匆匆的跑去汇报给招募他来这个学校的教授,这个教授在肯定了他的结果的同时问他:可是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仁兄说:意义?这我不知道,但是好玩!
其实这就是本片编剧最想探讨的龟和兔,乌龟的行为是不为了某个目标而做的(尤其不是因为这个目标能得到社会认可),他是自己在这个行为本身获得乐趣,对于社会对于他这一行为的价值判断为有用还是没用他是不在乎的(例如我上面例子的那位仁兄做另一件他觉得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外界被认为对量子力学是有用的然后就给了他诺奖,他也很无奈)。但是乌龟的存在是很特别和脆弱的,用乌龟去否定兔子是不可能的,我想也不是作者想做的,和楼上一位朋友说得一样我相信作者只是想提醒作为或者正在努力把自己变成兔子的我们——还有一种可能性,然后因为艺术要为少数人发声,所以或多或少的编剧给于了乌龟以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偏爱”。
看剧麻烦认真看,特别是想讨论三观的话更是应该明白编剧最核心想讨论的是什么之后再作论,不然只会陷入徒劳无益的细节,去纠结一些对女性身份的暴力之类的言者自己关心然后就硬是要强加给本剧的细节上。——至少我相信认真看了剧的人是能看出作者意不在此的。
其实剧中很多线索都有在告诉你编剧真正关注的是什么,例如高桥给学生布置的对斑马的观察,最后学生问他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高桥说:“我也不知道”,并且就是这样也觉得自己的学生做得很棒,整件事情很有趣了。
所以一定要去抓住对于女主的一些描写来把这些本来细枝末节的东西提升到这个剧的三观的高度我就真只能认为是发帖者自己的趣味所至了。既然如此,出门左转《我们无法成为野兽》、《贷款买下了男朋友》还真是你们要找的,编剧在作力讨论你们关心的女性应该遵从社会要求变得更让人觉得“可爱”还是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主题的剧,那些剧应该适合你们,而且我可以保证你们在那些页面下的对这个母题的讨论一定会被淹没下去,因为你们对问题的认识肤浅得可以。但是麻烦放过这个剧,不是每个剧都是拿你们在意的女性现状问题作为核心主题在讨论的。
真心建议出门左拐,好走不送。
我说的楼上已经删帖,避免误伤他人,特此说明。
您素质之高,观点之新颖有趣令人叹服,有你这等人才真是国之大幸。
很感谢你的回复啊 受教了 希望你不要被某些回复气到:)
世界繁杂,重要的选择去看哪些并且赋予哪些以重要性。一般只有情绪发泄的帖子我都是自动屏蔽的,所以谈不上伤害。同样的,我的帖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有论据的分析,一部分是情绪发泄和主观的论断,您更愿意从前面一部分中寻找对您有启发和有价值的内容,而愿意忽视后一部分中一些刺激性的言论和字眼,这种选择中透出的反思精神,对知识的开放接纳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宽容都是让我感到温暖和钦佩的。
我也不太明白为啥有个长评说女主是不会示弱。承认弱小和示弱还是不一样的吧?女主确实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可能出在她不太会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这么说来男主估计问题更大吧@-@,母胎单身一定是做错了什么...
只能说女生的眼界和原来男友的眼界有了差距。再加上收入的不对等女生的独立与强势,男生不平衡了而已。势均力敌互补不仅仅说的是能力和物质还有心灵。换了男主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男主他很独立也没有什么嫉妒的心理精神很强大!就和乌龟一样装不下别的只有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女主的男友也是一只🐰一只失败的兔子。当他想要成功的时候碰到了比他厉害的兔子当然会感觉到挫败或者伤心。要求分手。男友想要的是比他弱势的女性。只是这样而已。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情侣互补很重要。
我觉得还是要看各个国家的社会构造吧,毕竟霓虹国是大男子主义的男权社会,女的结婚后要入籍改姓,辞掉工作,男主外女主内,做专职的家庭主妇。所以也可以说霓虹国的男生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可能有些自尊的考量吧~
lz可以删帖
我觉得男主说的兔子,并不是针对男人或者女人,而是讲奋力赛跑拿到各种成就的人。但并不是批评这种“竞争性”,而是希望这些人可以反思下,为了目标是不是忘记了沿途的风景,其实是在呼吁压力山大的现代人可以放轻松一点,多点单纯享受这个世界,发现不需要争不需要抢,世界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前面某位豆友也提到,兔子这样的人还有要润,其实这个社会的主流是兔子,而不是“迎合主流做一只乌龟”,乌龟这种无目的的存活是很难得的。
女主没有错 但她的对象那个男友无法接受女比男能干的情况啊 可能觉得自己hold 不住 可能觉得没尊严 谈恋爱你可能单独看两个人都没错都挺好 但他们就是不匹配 这跟三观没什么关系 我身边就有夫妻是老婆比老公赚的多的大概收入是两倍多吧 人家过得也挺好 人老公不介意或者是不觉得伤自尊觉得谁赚得多都正常 这完全是个人的想法 接受得了和接受不了的问题 这部剧确实在呈现男女主的一些思想碰撞 女牙医代表了现在一部分人典型的生活状态 是否能从男主那里得到一些启迪 因为这部剧至少现在呈现出的是男主比女牙医生活的更快乐更自我
单纯的讨论对错,或者直接归为此剧三观不正确实不合适,我觉得市面上跟女主一样有这方面顾虑的女生还是很多的,会在感情里很在意维护对方所谓的“男性的(物质上的)尊严”。编剧可能是希望通过女主和男主的对立,来稍稍讨论这样的方式是否真的能“使自己变得很可爱”吧,或者说“是自己变得可爱”是否真的重要。
写论文的时候也会先立一个错的论点,然后通过研究和实验,证明论点是错的,从而得出对的答案。所以楼主第一集就下结论太武断了,而且后面的发展,其实还是蛮明显的哎。
我个人看法编剧主要目的是在表现人物个性,并没有说对错的问题。
注意到了几个地方:
1.女主跟虹一妈妈的对话,她很直接地指出,不应该事前骗小孩子说看牙不疼,之后他会更加抗拒来看牙。结果是虹一妈妈表面上接受并道歉,但是心里不以为然,有些不高兴。——女主很直接,不管对方是谁(顾客、病患、男友、同事),有话直说;女主的头脑思路很清晰,是偏理性那一挂的;
2.女主听说有杂志要采访她以后,她暗自兴奋,悄悄地做准备。——她喜欢做闪光的女性啊!所谓的进取型人格;
3.女主跟男朋友的相处:
约会时男友一眼看到新买的项链,女主啥也没多想,就告知原委;
提议去高级餐厅吃饭,男友说这家看着比较贵,她欣然说没关系自己可以付账,点酒 的时候,男友为省钱说要啤酒,她说不用替自己考虑,就都点红酒好了;
——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去争取和坦然地享用,她觉得自己值得好好犒劳,这不是挺好的么。
——当然女主这里还有的特点是,有时会意识不到别人的感受(男朋友的压力感、虹一妈妈不愿意被人反对的心情,她自己对于不认同的观点是直接辩解或反驳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直率和有承受能力)。
后面男主提早到达时,她因为自己心情不爽,也是直接吐糟(她说的道理都对,就是态度和方式,容易让人接受不了),男主就受伤地逃到外面去了。
4. 女主的反应速度,她听到同事聊天,就意识到男朋友的在意之处,她跟男主发脾气之后,很快反省自己说地有点严重了,主动去外面找男主道歉,她听男主提到她像兔子,跟自己的解读不同,会事后思考验证。——女主很聪明,勤于思索,悟性不错,她愿意吸取对自己有益的见解观点,还是比较开放的,后续在跟男主和众人的交往中,继续互相影响,应该蛮有看头。
以上,供参考哈。
说得很好~那位物理学家就是费曼哦
刚好也想补充(豆瓣老是吞字,想回复,好几次不成功),费曼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戴森(另一位物理学家)最初认识费曼时,觉得他是“半个天才,半个滑稽演员”;待到有了更深的认识,就认为他是“完全的天才和完全的滑稽演员”。
"他(费曼)获诺贝尔奖后有个朋友跟他打赌——如果费曼10年之内不任要职就输10美元。结果那个朋友输了,而且他一生中也没任过什么“要职”。他打小就会修收音机,在洛斯阿拉莫斯表演过开保险柜,用密码与阿琳通信捉弄信件检察官,敲邦戈鼓是专业水准,晚年画画好像还有点水准。总之,好像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能让他着迷。“
”费曼最后一次从昏迷中醒来说了最后一句话:“死的过程真烦人。”1988年2月15日,费曼永远告别了这个始终让他好奇和着迷的世界,享年69岁。费曼去世的第二天,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从十一层的图书馆楼上悬挂下一条巨大的条幅“WE LOVE YOU DICK”(“迪克,我们爱你!”——“迪克”是费曼的昵称)。美国的学校没有“师道尊严”的教育,这种爱是由衷的。”
以上所有引号内内容引自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宇宙的精灵——通俗量子物理学史》,是本好书,里面有很多乌龟型的学者在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改变了整个世界
《宇宙的精灵——通俗量子物理学史》 在豆瓣阅读上有电子版出售,相当棒的一本书,描写了很多乌龟型的学者在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故事,真心安利。
嗯 是的 我错了 错在不该随便写三观这两字在豆瓣……其实本意是好奇这个开端的话剧情会怎么发展 第二集男主最后说讨厌的人是自己这里简直太棒 就像前面一个长篇回复里说的那样 其实不必纠结在女主的问题上 这只是一个表现冲突的点 而剧的重点在于人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以及与世界相处的关系上
说的很好!
勘误:费曼获得的是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析写得太好了!!!赞!!!
楼上那个文盲好可怕啊 自己没理就开始骂街了 这素质。。。
楼主说的没毛病啊,女主前男友的确是恶臭男权社会典型沙文猪,编剧自己屁股也坐得挺偏的所以后面把前男友还洗白了,我估计编剧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point,说到底还是写剧本能力不行。
虹一君在动物园走失那段也是,明明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虎山周围迷路本来就是挺严重的事情,编剧非要扯出一套“你们活这么累就是因为担心得太多”的说教
说的太好了 怎么样能收藏你的答案😂
过实话我觉得做乌龟太奢侈了,这是经济基础稳固的前提下才能做的,中国有多少温饱都还没搞定的,更别提医疗,住房等等,感觉国情就不适合。如果基本需求都没有满足,在做成乌龟前就饿死了,需要全靠自己打拼的人,做兔子不是可选项,而是确保生存的必选项!
总结,底层人民别看,越看越糟心。给中产看的小资影片
我觉得编剧只是把我们当松鼠而已,没有想要观众必须当乌龟的想法,只是把乌龟和兔子的活法呈现给我们看,但是要不要接受是松鼠的选择,我在这部剧里看到更多的讲的是可不可在有限的生活里给我们自己松绑,不要绷太紧,比如牙医终于决定退掉料理会员,樫野木老师讲课不再是无聊的照本宣科而是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虹一妈妈也接受了虹一本来的样子,学生们也相继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结局被相河影响的人都没有脱离自己原来的轨道啊,都是在原本的生活里过的越来越好了
说的太好了
真的 我觉得这个剧整体很好 就是这个点让我非常不舒服 刚看完第五集有点受不了了 真的很不喜欢他们把水本医生写成这样 这么又强大又独立的女性最大的愿望是被爱…我吐了
我觉得女主很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她做医生为患者尽心尽责,做院长也真的对两个手下非常好,她有在照顾那个男朋友的感受(比如故意不说杂志的事)、只是那个男的又不行又敏感罢了…现实生活里这样有努力又强的人真的特别好的,怎么被这个剧写成这样…
我也觉得她男友过于敏感了,不过水本医师确实太卷了,用相河的话说,就是欺负自己欺负得太惨了。
还有,关于水本的感情,你要从她的角度去看。
她是真心想和男友在一起,这个过于敏感又自卑的男人是她内心“愿望清单”里的一个吧,就像在自家诊所经营植牙业务一样。以她的条件,她可以找更好的对象,但是那就不是她想要的了。
水本医生的问题在于,她总是逼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医生”,以及自己眼中“继承爸爸事业的好女儿”,而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为了成为“成功人士”,她活得太累了,所有真正想要的东西都被放弃掉了。最后一集,男友虽然没回来,但是她把种牙业务从银座诊所移回了自家诊所,服务她想服务的人群,虽然这样可能会少赚钱。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