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禄”在我国史料中最早见于元代的《大德南海志》,位于菲律宾西南部。

苏禄国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成立于1390年,以盛产珍珠闻名。苏禄国国内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东王为尊。明朝永乐年间,中国海上航运事业渐渐发达。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遗训,遣使出访南洋15国。1417年,郑和亲自访问苏禄,就在同一年苏禄三王访问明王朝。 虽然苏禄群岛直线距离与中国福建不过数千海里,但为了赶上太平洋夏季西南季风的航海便利,苏禄国王的帆船必须向西,途经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再从越南折返至广州,最后到达泉州港,这条俗称的“东洋航线”长达上万海里,路途艰险。 据明代文献《东西洋考》记载,1417年,苏禄国三位国王率领眷属、侍从共340多人组成庞大的友好使团访华。苏禄三王的使团携带珍珠、宝石、玳瑁等礼物,循“东洋针路”,在南海望岸而行,途经渤泥(今文莱)、满剌加(今马六甲)、真腊(今柬埔寨)和占城(今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历经三个多月航程,于七月到达泉州,稍作休整后,又一路北上,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八月才到达北京。一路上,地方政府按朝廷指令,以国宾礼遇接待。到北京后,使团受到明永乐皇帝盛情款待。这是明代中国政府接待的阵容最为壮观的外国使团之一。 面对阵容如此壮观的外国使团,永乐帝龙颜大悦,给予苏禄使团空前的礼遇。苏禄东王则向明成祖递交了“国书”(金缕表文)。之后,永乐皇帝、太子分别宴请苏禄国王,并对来访人员全部给予赏赐。苏禄国王则利用27天时间,了解中国民间的风土人情。
1417年9月13日,苏禄王一行到达山东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患急症,不幸殒殁。明成祖深为哀悼,亲自撰写悼文,“贤德芳名流播后世,与天地相悠久,虽死犹生”,并肯定了东王访华对两国友好关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除了亲书碑文,明成祖还特命宫中画师,绘制了一幅苏禄王肖像,悬挂于享殿中央,以供后人瞻仰,并派礼部郎中按照中国皇族亲王的礼制,为东王举行隆重的葬礼,在德州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的西南部建陵立碑,谥号“恭定”。其长子回国继任王位,王妃和剩下的两个儿子等十人留在山东德州守墓。





17世纪,清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国,此时江河日下的苏禄苏丹国,国王正是东王后裔,他们希望依靠中国,抵御西班牙人的步步蚕食。1726(清雍正四)年,苏禄苏丹遣使“朝贡”,重建了和中国的“藩属”关系;1731年,苏禄苏丹亲自“来朝”并拜谒了苏禄东王墓;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1753(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 但此时乾隆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岸线以外并无兴趣,甚至认为华侨都是“汉奸”,殖民者杀死华侨对中国有利,在这种思维下,他显然不会对纯属“外人”的苏禄请求有丝毫积极回应。苏禄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的请求最终被婉言谢绝,但双方的“藩属”关系依旧维持。1851(清咸丰元)年,西班牙人占领苏禄古都和乐,苏禄和清朝间的航路就此被切断,这一年也是清朝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年份。 1897年11月2日,吕宋成立了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美国人在1898年打败西班牙并占领菲国北部后,分别与菲南各苏丹谈判并签订多项条约,规定美国不进入菲南地区,后者事务自治管理。1946年7月4日,美国宣布给予菲律宾独立,尽管当时菲南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反对强权者将他们出卖与吞并,但美国政府在与菲律宾当局签订条约时,将菲律宾南部也一并划归菲律宾政府。苏禄苏丹国理论上一直存在,如今已传至17世,在当地享有崇高威望,但并无实权,如今的苏丹王室,仍然是当年苏禄东王的后裔。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