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的独特和出彩之处在于“折磨观众”的沉浸感。 一般的战争片重点大多在宏大的场面、敌我相对剑拔弩张的愤怒和张力和输赢尘埃落定的释然。而《1917》不是,主角一路都在遇险一路都在躲藏逃亡,然而还要前进。这种焦虑和惊险让观众跟着一路紧张。长镜头和单一叙述视角的加持更让观众对单薄个体在战争中的无奈被动感同身受。不可否认,主角当然是个信念坚定、勇往直前的战士,但是越是如此,这个形象就越悲壮得让人心折。主角与敌军的对抗看似都有惊无险地度过,实际上为他带来的都是更加落魄被动地处境和愈加虚无孤立的心理。影片里人物没有改变环境,只有环境对人的反作用。直到最后,观众依然和角色共情着痛苦。不像尸横遍野哭嚎呻吟的场面那样直接催人泪下,看着主角最后坐在树下面对旷野的画面,仿佛是生机盎然的安宁田园风光,却让人有种流不出眼泪的心空。
折磨观众的沉浸感''
> 去1917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德军飞行员什么心态?(Sakura Aitaiyo)
【剧透】想知道布雷克是不是其实可以不用…?(独行侠杀手阿何)
不科学的就是对酒鬼那里(何吝酒)
故事逻辑一塌糊涂(井中月)
那么大的水,纸张为什么没有冲掉或者被泡烂?(桥上等三年)
刀伤那么快死真实吗?(黄海)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