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对结局结局有点失望。
不过,这部剧其实尺度很大,涉及青少年吸毒、校园欺凌、校园性侵、家暴等,而且8个乘客居然没有一个好人,这样的电影不被咣店盯上才怪,结尾极有可能是被强制要求修改的。
类似的电影有宁浩的《无人区》,全片也是没有一个好人,过审审了4年,最后要求修改出一个美好的结局才被允许上映的。
还有李杨的《盲山》,原剧本连警察都是有污点,原结尾以悲剧结尾,最后为了上映不得不修改结局。
同时,最后结局有点不连接啊!原因如下:
1、因为周新雪、韩斌、男乘务员最后有三个人连成一条线的镜头,还给了特写,所以应该有特别意味的。
2,吉他出现了两次,而且周新雪还把吉他专门给男乘务员了,难道出现两次的吉他仅仅是为了最后唱首歌?
3,当周新雪被发现是最终凶手时,陈述在戒毒所的经历时,镜头第一个给的是男乘务员,男乘务员表现出来的悲伤体现出他应该是了解周新雪以往的经历的。
所以,结合咣淀一贯尿性(在中国像这种题材几乎都是以圆满结局的)和上下剧情,我觉得结尾是被修改过的。
最赞回应
吉他若没问题,那导演编剧就有问题,若导演编剧没问题,就真如兄台所言
而且男乘务员熟悉王超的固定行程,知道他会带大豆酒,如果结局是男乘务员和周新雪是恋人关系,那感觉更合理了。
我也觉得是修改过的,很明显
对的,感觉有条线被砍了
我也觉得是要把男乘务员抖出来的节奏呀
我也觉得是修改过的,很明显
吉他若没问题,那导演编剧就有问题,若导演编剧没问题,就真如兄台所言
对的,感觉有条线被砍了
吉他又不是关系户,给那么多镜头不合理
我也觉得是要把男乘务员抖出来的节奏呀
而且男乘务员熟悉王超的固定行程,知道他会带大豆酒,如果结局是男乘务员和周新雪是恋人关系,那感觉更合理了。
应该是有乘警也参与了,但那样不会过审
倒是没注意乘务员这段。我还以为乘警在最后报告的时候会说有个乘客发生意外,因为过敏导致死亡什么的。。。。。。不过这样的话更没法过审了……
按照广电规定男乘务员不能设计成凶手么
我觉得男乘务员喜欢跟他一起的女乘务员啊
不清楚,因为广电没有标准。万一男乘务员是凶手,也许广电认为坏人太多了,会让人觉得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不允许过审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结局比较自然
是的,乘务员穿的是制服,代表中国铁路,必须是正能量百分百的好人,这是广电一贯的独立思维!
肯定少了,男乘务员肯定有问题的。
确实有问题,前面女乘务员说的那句话太突兀了。
男乘务员喜欢的是女乘务员啊我感觉,晚上女乘务员去取电筒,他眼神特别关心地目送了
我也觉得那个吉他应该有剧情才对,女乘务员取手电还特意说了一句那个吉他,感觉是个很刻意的线索,然而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原来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