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里跟各位粉丝辩论之前,我并没有讨厌这个综艺到非要吐槽的它的地步,我只是带着娱乐的心情在看,没有特别注意很多东西(比如那个延时绝杀其实我之前就没有注意)。只是当我发现这些实锤之后所谓的粉丝们的逻辑和素质真的让我觉得我再装傻看下去跟他们就分不出来了...
大致上 他们的言论可以归为
1.体育不可能造假
咱先不说它本质上市综艺,即使是体育假球黑哨兴奋剂丑闻就不断。相对较为干净的NBA,也每年因为裁判主场哨明星哨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控制比赛是存在的,只是不是那么直接的方式而已。或者说它帮助了某一方的胜负,但并不一定可以决定某一方的胜负。
然后再说电视电影技术层面的东西,想通过剪和拍来把比赛变得精彩不要太容易。一个很帅的投篮动作但是没进球,其实是可以剪接一个进球的镜头的。或者直接把无聊的部分去掉,或者直接在时间长短上做手脚。造不造假咱不说,但是最起码是有可能得吧?怎么就不可能了呢?
2.综艺你看个娱乐
综艺到底看个什么?
所有可以再电视或者荧幕上放东西,其实本质上都是真人秀,基于它真的程度 大致可分为
现实世界 ——新闻节目(如新闻联播,财经报道)~~~~体育比赛(如NBA,奥运会)~~~~纪录片——综艺节目(明星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如跑男,这就是系列)—剧情片(电影电视剧).
新闻,体育,纪录片,原则上来说,越真实越好,但节目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总会在叙述手法上稍加修饰,所以还是有别于真实世界的。跟假新闻假球的性质不一样,原则上来说,这类节目是绝对不允许假的,观众对于假也是零容忍的。
再说剧情片
电影电视剧创作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词语,一个叫代入感,一个叫“不可见性”.即观众在看此类作品中“不可见的”被带入剧情之中,因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因为主人公的喜悦而喜悦,所以任何破坏这两项的东西都会为电影大大的减少分数。但是将现实世界的时空缩放进影视作品中,其实是弱化了事件本身的冲击力,所以需要艺术再创作进行夸张处理从而表达导演的一些想法。因为它是缩放的,所以必然会被夸张。电影肯定脱离不了生活,有现实参照,但它可以从前到后都是编的,你能说这叫造假吗?
再说综艺
这里重点说所谓的真人秀综艺,到底什么是真人秀?
自此类综艺在中国风靡之后,有剧本无剧本的讨论和批评从来就没有停过。我可以确切的说,为了节目的戏剧效果,此类综艺或多或少都有控制的成分,切其成分一定比第一类节目高的多。但是观众是来看什么的,既不是来看生活中的琐事,也不是来看剧情片的。他们希望的是“真实发生有戏剧性的事件“。这种诉求,其实本质上是跟第一类新闻记录类节目一样的。比如,乔丹退役打棒球归来依然是你爸爸,比如詹姆斯从新回到骑士拿到总冠军...(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自乔丹以来的NBA,越来越综艺了...他不至于打什么假球,但是裁判问题和宣传问题每年都被球迷看在眼里,虽然裁判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你不可否认会起效果...也许我们看到的早就不是真实的詹姆斯科比了..)
但是,它的创作过程可不是任由“真人们”发挥,而是在尽量真的基础上,又尽量的充满了矛盾冲突和戏剧高潮。比如一次歌唱比赛,夺冠大热门被淘汰,比如相亲节目,屌丝逆袭女神。
说白了,真人秀是一种为了符合观众最“真实的追求”进行创作的节目。真和秀都不能丢掉,只有真平平无奇,无聊透顶。只有秀又丢掉了真实感。
所以我们吐槽的实锤(下方链接,感谢C.J.)都是些破坏了我们“真”得感受的东西。
都知道电影是假的,但是逻辑不通,人物动机不明确的时候我们还要吐槽。(有人说电影不用在意这些细节,却看不见电影的钱和技术都花在让电影越来越真上)别说比电影真实程度要求要高的真人秀了。
用最简单的比喻,魔术都知道是假的。穿帮了还是好魔术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