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最近看的电影里面比较好的电影了。很真实,也很有触泪点,虽然我并没有被感动到。就是在那个快要落泪的阶段,诶,影片的叙事居然结束了,说明影片在节奏的把握上面还差点功夫。
从叙事逻辑上来说,以地震发生为分界线,分别讲述新民小学足球队准备足球比赛的过程,汶川地震的发生在行文逻辑里面是个很重要的点。但是其实在地震那一段,可以拉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渲染吧,但是这一段怎么拍,确实很有难度。拍不好就是败笔,拍的好就可以增色不少;前面的铺垫部分可以适当的减少,太长了,感觉前面都可以截出来完全做一个另外的励志小短片了。
此外,我觉得用那个足球作为话外音的主角是个很有新意的东西,也能够体现出一些思考。但是我觉得还挺败笔的,主要是那个声音感觉和电影的风格不符合,让人很容易出戏。找个更加低沉的声音比较好。
相比于最近上映的《中国医生》,《破门》这种以小见大的真实故事才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破门”不仅仅破的是那个足球的门,更重要的是心门,这个心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汶川地震之后,能够顽强组织足球比赛,能够;第二个是站在历史的维度,去重新审视当时的情况,去面对那场灾难,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了。
在那个山窝窝里面,更加可以关注到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和质量确实和城市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更加敬佩那些愿意去支教的老师。我一直觉得传授知识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的,更别说教书育人了。
多一些“匹夫有责”的人吧,遇到一个好老师真的不容易。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