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城海龙屯的剧评 (35)

大明之翊 2018-04-03 09:38:51

《土司遗城海龙屯》背后 | 我们抢救历史,遭点冷落不算什么转自微博:月隐传奇

2012年4月,李飞带领他的考古团队来到海龙屯,900个日日夜夜、21600个小时驻扎在这里,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探寻。那时的考古队员们心情是无比忐忑的,海龙屯背后的主人杨氏一族的多个墓葬已被盗掘,现在的他们是在与盗墓团伙赛跑,抢救历史已刻不容缓。2014年,纪录片《土司遗...  (展开)
NANA 2018-03-31 18:12:17

十六世纪末日式铁炮向明朝的传播 ---从万历朝鲜之役到播州杨应龙之乱

该论文最初发表于《 東洋学報 / The Toyo Gakuho 》84(1), 33-54, 2002-06 ,作者久芳崇。才疏学浅,只能翻译大概。 明朝的火器,根据《筹海图编》等记载是由1.葡萄牙2.倭寇带来的。但17C初开始明朝的火器普及情况并不清楚。经研究推测在朝鲜之役前明军使用的还是旧式铁炮,远...  (展开)
福豆儿 2018-05-13 22:18:51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的纪录片,探讨下《土司遗城海龙屯》价值何在?

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引起了各界不少关注。特写此文深度剖析一下,为什么说是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吃瓜的片子,也探讨下良心制作往往遇冷的根本原因。 1对古代武器、旗帜、服饰的复原。 这一点我想我就不用深度分析了,目前对此剧最大的关注焦点几乎...  (展开)
七凉_ML 2018-04-02 10:24:57

今朝只悦《土司遗址海龙屯》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播州到遵义,历史的齿轮带着杨应龙转过四百多年的光影,剧组一行人跟随考古人员走过了四年拍摄征程的光景。 从“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到“过眼落花应有恨,傍人飞絮自多情。”时光一晃四百年,杨应龙怎么也不会想到,昔日的海龙屯如今已经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海...  (展开)
不花钱没有月下 2022-06-01 11:49:53

《铁血兴亡录》纪录片的补充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就两集,没头没尾的,意犹未尽啊。杨应龙vs李化龙,一方霸主和朝廷将军,头再硬也是鸡蛋碰石头。 如果对于播州杨氏家族历史不太了解的话,会觉得片子没头没尾的。于我个人而言,算是对《铁血兴亡录》的补充。 这部纪录片主要以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战役”为切入点,通过的雄...  (展开)
惟愿家人幸福 2018-03-31 10:27:07

转自@漢家林府评《土司之城~海龙屯》

《土司之城~海龙屯》第二集出现明代军旗,不再出现姓字旗,而且纪录片中明代汉服也还原有模有样,不再像以前那些纪录片电视剧乱来,而且也详细介绍了明代火器,这样的考究是非常有良心的,这部纪录片在新世纪考究方面跨出的一大步,与以前那些粗糙而不严谨的纪录片形成鲜明的...  (展开)
冲鸭 2020-10-09 08:43:51

西南土司的代表

其实在杨铿墓之旁的旁边有一座年代早于明代的大墓,所以这两座亳州土司墓葬里的墓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政治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在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任命当地豪族担任首领,世代传承沿袭管理地方行政,于是他们的墓葬也是这一点的见证,非...  (展开)
我家有只乖小咪 2019-01-20 22:02:20

家族兴衰,朝代更迭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纪录片的封面总给我一种冷嗖嗖的感觉,但是出于对这种题材很感兴趣,我鼓起勇气看完了,然后我好后悔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看,这部片子真的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播州杨氏家族的兴衰。从古城遗址入手,讲述古墓发掘的经过,接下来就引出墓主人杨价(jie一声)...  (展开)
五年白糖 2018-08-21 09:44:57

有剧情的考古纪录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内容有剧透) 从纪录片频道火过来的考古纪录片,很像以前看过的《探索发现》,这类考古题材的纪录片中国应该是擅长的,但是大多数都是从古墓发现,挖掘,探寻墓主人身份,以及通过出土的高规格文物来说明这次考古的重要价值。 但是这部《海龙囤》是先通过发现一个区域的防御...  (展开)
友黔人@君动口学 2018-07-20 16:07:27

以史为镜看过去

海龙屯是一部大型考古探索历史纪录片,还原出一个统治遵义长达725年的杨氏土司家族与四个中央王朝相互依存的历史原貌。 很多历史名城的景区,如遵义,到景区看得不只是美景,还应感受一下该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纪录片向世人展现景区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海龙屯》做到了...  (展开)
双鱼座 2018-07-05 11:06:22

海龙屯观影后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从海龙屯建设之初到杨氏土司755年的统治终结,以及现代考古文化的元素相结合,使得整部影片具有很高的观影价值。 影片起初以考古文学拉开帷幕,其中考古队寻找古墓、挖掘古墓、与盗墓贼争分夺秒的艰险历程让观众产生一种紧张以及期待的心情,给海龙屯蒙上...  (展开)
火锅狂魔 2018-06-28 23:32:15

土司遗城海龙屯

整体非常不错!服装方面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我对明朝的历史了解不多,这也算填补了一些空白,以及海龙屯和合川钓鱼城能联系在一起我很激动呀!这一条线的历史在我脑海中能连起来了~对于改土归流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平播得胜图那里做的太好了!神还原!然后就是我也觉得是讲...  (展开)
大大半 2018-06-25 13:17:51

今儿想来了,晚来的影评

突然想起来今年看的纪录片之一,手贱想哔哔下。 就是海龙屯。 从小我就是深度热爱各种的考古,哈哈也可能是因为家乡里就有一座这样很大的墓地。其实是我对历史文化更感兴趣。 强势安利,不煽情,不乱造,不鸡汤。只讲述埋藏于泥土,之下的历史真相。 纪录片以悬念的方式,使我...  (展开)
不作死的六娃 2018-06-21 15:35:17

优秀的作品,唯认真尔

被身边的人安利了这部纪录片,原本并没有任何的期待,但是在看完了这部不长的片子后能够理解了为什么这部没有任何大腕明星和宣传的纪录片能够与迪斯尼团队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一起获得百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以前都说认真你就输了,这话颇为玩笑,然而事实上要一直坚持认真才...  (展开)
幻临七海 2018-06-01 12:16:07

该如何解读《土司遗城海龙屯》?

看了评论区的评论,实在忍不住才写此文。 一,有人说,这部剧这么短很多事情都没交代清楚,比如最基本的“海龙屯”名字由来剧中就没说,更别说播州杨氏历朝历代的过往。 我七海实在看不下去这种观点。首先,土司遗城海龙屯是根据考古进行为基础拍摄的,就是说,连考古学者都不...  (展开)
独行侠 2018-05-19 00:23:42

今年必看纪录片

这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电影历时4年拍摄制作完成,绝对良心制作。 该片从土司遗址海龙屯的考古工作入手,根据逐渐完成的考古成果以及不断涌现的新考古线索,陆续构建还原出一个统治遵义长达725年、历经四个中央王朝的杨氏土司家族的兴盛与衰亡。 即使你不懂土司文化,但当你跟随着...  (展开)
超爱芒果的 2018-05-18 17:00:48

是什么就是什么,支持考据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不能为了“戏剧”效果瞎扯淡

从b站看到有些弹幕很有趣,说历史部分少,但是考古本来就是一个漫长过程,比起看胡编乱造的历史故事,咱们跟着考古学者一步步的慢慢揭开真实历史面纱不是更有意义吗?也是这种考古与历史结合新型纪录片的价值所在吧?往往考古学者研究一个遗址要好多年,这个程度的信息算多了,...  (展开)
超爱芒果的 2018-05-18 16:57:18

《土司遗城海龙屯》宋代王宫还未发掘,仅明代一朝就信息量爆棚

大概是因为本片需要根据考古出土实物讲考据故事,而现在海龙屯考古工作主要是在明代新王宫和城墙,宋代王宫至今还没有开展考古工作的缘故吧,也不能全篇拿着民间没依据的传说编故事,纪录片还是需要严谨才有价值,有理有据的方式支持,其实作为一个考古爱好者非常期待海龙屯老...  (展开)
婆婆山德彪 2018-05-11 21:56:22

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

《遵义府志》载:“隆庆五年,烈死,子应龙请袭,命予以职。万历元年(1573年),给应龙宣慰使赦书。” 即自万历元年(1573年) 始,杨应龙便成了播州的主人。 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平播战争结束,杨应龙自焚身亡。 一、关于影片中提到的“进贡” 据史料记载,自万历元...  (展开)
算命不信命 2018-04-02 11:37:51

三刷海龙屯

看完片子我最喜欢一句话 :流水的皇帝,不变的播州,觉得这个家族很帅气!皇帝变我都不变。杨应龙对正妻及其一家确实渣,但是从他是正二品骠骑将军也证明他是个骁勇善战的人。人都是多面的,他的功抵不了过。朝廷可以和朝鲜谈和,确要发动比对外战争更多的兵力去讨伐杨应龙,一...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5条)

订阅土司遗城海龙屯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