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群Gay。。。。。 把这片推荐给学妹看后,她们宿舍人的集体观后感…… 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代沟问题呢?还是她们宿舍人耽美看太多了乜? 0 有用 15回应
强辩团长很好看的人都是被催眠者 应该说团长并不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片子。段奕宏的表演夸张得根本不像一个人,张国强完全是本色演出,张译基本属于可以无视的那种角色。剧情拖沓,剪辑混乱,经常为了所谓表现人物性格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虽然我不是《士兵突击》的FANS,但这部片子比士兵差远了。勉强算个中上等吧(这还是看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上) 团长的流行,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大众传媒对舆论的控制力量~~~团长还没有出来时,各大电视台和报纸的持续轰炸,掉足了观众的胃口。同时,基于士兵突击的信誉度,观众陷入了一种自我催眠的狂热感中。团长还没有出来就时它的百度贴吧帖子就超过了30万~~~ 最可怕的是,团长播出后, 强辩团长很好看的人都是被催眠者 应该说团长并不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片子。段奕宏的表演夸张得根本不像一个人,张国强完全是本色演出,张译基本属于可以无视的那种角色。剧情拖沓,剪辑混乱,经常为了所谓表现人物性格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虽然我不是《士兵突击》的FANS,但这部片子比士兵差远了。勉强算个中上等吧(这还是看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上) 团长的流行,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大众传媒对舆论的控制力量~~~团长还没有出来时,各大电视台和报纸的持续轰炸,掉足了观众的胃口。同时,基于士兵突击的信誉度,观众陷入了一种自我催眠的狂热感中。团长还没有出来就时它的百度贴吧帖子就超过了30万~~~ 最可怕的是,团长播出后,绝大部分观众不能接受这是一部平庸的电视剧的现实。为康导辩护,为兰小龙唱赞歌,打压其它有反对意见的网友。可悲~~~~当然,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太常见啦! 一小撮人通过大众传媒控制舆论导向,大部分观众不仅盲目接受这样的控制,并且最终为了维护这种控制而沦为打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鲁迅先生说过嘛,中国很多人喜欢要么做奴隶,要么做奴隶而不得。 天生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换一个词就叫——贱! ...展开 0 有用 133回应
剧中你最烦谁?哪个角色让你最恶心? 最烦何书光,张立宪次之,可惜李晨了,连带着我对他都有点膈应了 0 有用 29回应
推荐《凤凰大视野 中国远征军》 总共十集,看了之后,百感交集。 1942年2月,中原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共出动兵力103000人,阵亡官兵56480人。 此次作战只有孙立人带领一千多人救出7000多名英国士兵的仁安羌大捷令人意外欣喜外,更多的是惨烈,杜聿明带领4万多精兵撤退野人山,只有8000多人走出来并进入印度(主要是环境太恶劣了,当地人都不敢进野人山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死啦死啦怒江西线的溃败就是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中英美盟军各自为战,互不听命,没有协调,没有统一的指挥,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英军特别可恶,只关心自己士兵的生命,经常打乱整个战略布局独自撤离了,把 推荐《凤凰大视野 中国远征军》 总共十集,看了之后,百感交集。 1942年2月,中原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共出动兵力103000人,阵亡官兵56480人。 此次作战只有孙立人带领一千多人救出7000多名英国士兵的仁安羌大捷令人意外欣喜外,更多的是惨烈,杜聿明带领4万多精兵撤退野人山,只有8000多人走出来并进入印度(主要是环境太恶劣了,当地人都不敢进野人山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死啦死啦怒江西线的溃败就是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中英美盟军各自为战,互不听命,没有协调,没有统一的指挥,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英军特别可恶,只关心自己士兵的生命,经常打乱整个战略布局独自撤离了,把远征军的两翼暴露给日军,在这一点上不如美国人表现的好一些(相对的),再综合飞虎队的大力帮助,所以导演对那名坠机的美军飞行员显示了尊重。 1943年至1944年,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中国军队阵亡18000人,歼灭日军48000人; 这场可以说是抗战史上空前的大胜,在电视剧中没有。 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发起反攻。中国军队阵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 沙盘模拟战是真实发生的,,任哪个聪明的将领都没有办法,易守难攻,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日军把整座山都挖空了,母堡、子堡互相支援组成一道纵横交叉的火力网道,这样的伤亡比例,我相信远征军尽力了。 电视剧从怒江攻守之战中跳出来审视整个中国的问题,更加深刻了。 最让我纠结的是入缅作战的远征军死后也得不到很好的安葬。而死在缅甸的英国军人有很体面的墓地;从七十年代起,日本人开始来到缅甸,找寻阵亡官兵的遗骨,当年在缅甸战役中日军投入30多万兵力被消灭18万多人。后来,这些战争遗族为他们在曼德勒、密支那等地修建了大量的镇魂碑和慰灵塔。日本人连他们阵亡多少匹战马都有了刻碑,而我们远征军军官姓名都无人知晓。六十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当时的缅甸政府铲平了所有的远征军墓地(得知这个消息,在台湾的孙立人将军非常难过。不论以后是担任要职还是被软禁三十多年,每年到了清明,孙立人都要在家中的院子里为这些阵亡将士烧一些纸钱。临终前孙立人一再嘱咐家人,以后无论如何也要为他们重建纪念碑。 ) 在云南的保山、腾冲等地,至今仍然健在的远征军老兵已经不多了。他们中很多是外省籍的人,抗战结束后,当地人把他们留在这里。现在这些老兵散落在滇西各地,大多贫困交加,晚景凄凉。至今,在云南省滇西地区的老兵仅剩262人(当年的远征军历经内战死掉一批人,49年后每一次政治运动倒下一堆人,因为他们曾经是国军),他们的平均年龄83岁...... 我看过对那些远征军老兵的采访,真的是晚景凄凉,非常悲惨,他们不该是这样子的结局。大家谁有钱了建个纪念碑吧,为那些孤魂野鬼,或者尽力资助那些老兵吧,做这种事情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也算我们没忘记这些英雄们,虽然这个做法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 ...展开 0 有用 3回应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 悲伤主义与入世界哲学的PK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几个月来一直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媒介被人比较,也被相同或不同的电视迷所喜爱。眼下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马上来了,两派的FANS们开始在网络上闹得凶猛,特别是在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上,简直到了势如水火程度。段奕宏和孙宏雷这两个性格演员被中国的电视迷放置在了批判的天平两边,玩起了人气翘翘板。 本人对电视剧其实不感冒。但这次很想发表意见,毕竟太懒,平时对这两部剧和朋友也聊得过多。因此不做赘述。就把我在网易专题跟帖的观点转过来,略加修饰: 立意:《团长》高出一大截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 悲伤主义与入世界哲学的PK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几个月来一直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媒介被人比较,也被相同或不同的电视迷所喜爱。眼下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马上来了,两派的FANS们开始在网络上闹得凶猛,特别是在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上,简直到了势如水火程度。段奕宏和孙宏雷这两个性格演员被中国的电视迷放置在了批判的天平两边,玩起了人气翘翘板。 本人对电视剧其实不感冒。但这次很想发表意见,毕竟太懒,平时对这两部剧和朋友也聊得过多。因此不做赘述。就把我在网易专题跟帖的观点转过来,略加修饰: 立意:《团长》高出一大截 《我的团长我的团》走的是精英观众路线,本不适合于电视剧的市场规则。不过本着追求和创新的创造观念,反而值得尊敬。《团长》一剧直面战争,挖掘的是残酷的不堪以及不朽的激情,政治上的立场又如此单纯。我们似乎不用看完整部剧,甚至是只需一个镜头,就能感觉到那些散兵游勇在一路逃亡中,身遭山河破碎,记忆纷沓。该剧奔着寻找灵魂而去,也引发了中国年轻人对特殊年代,被遗忘的历史的缅怀。而《潜伏》多少表现出不良的后热症(比如厚黑职场等)。 技术:《潜伏》成熟而游刃有余 《潜伏》是大众电视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美剧”对国内观众和电视从业者多年熏陶后出现的技术类作品。情节紧张,节奏扣人心旋,《潜伏》带来的首先是技术突破-----技术在不动声色中的舞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技术突破不是指使用了特技或花费巨大去造场景。而是导演和编剧对电视剧的故事、氛围游刃有余的把握,对电视吸引力的挖掘以及电视机外观众的心态的深度把握。简单地说,《潜伏》会讲故事,会逗(兜)着观众走。《团长》在此处的处理上是明显弱于《潜伏》。 穿透力解读:《潜伏》扣人心扣人心弦 《潜伏》火正逢其时。中国很多观众一直在盼有类似孙红雷这样演员的出现,也一直在盼望有类似《24小时》、《越狱》这样斗智斗勇的电视剧出现。《潜伏》满足了观众的双重期待。不得不说,该剧的导演对权利、人性日常性格特征的挖掘有独特处,对情节的编排与运筹更是纯熟。电视剧前三集特别好看,刺杀汉奸过程也的确符合阴冷的暗杀风格。后来女主角出现,在紧张逼仄空间中带来缓和因素,甚至添加了黑色喜剧效果。故事环境的塑造紧凑自然,人性张力的步步探索且大胆。《潜伏》中还描写了几种爱情,革命之爱,对立之爱,偷情之爱,关怀之爱,培养之爱。只是,都受制在制度与现状的禁锢,受制于斗争的无情。总体来说:《潜伏》试图用人去作为一种情感的战争工具,以谋略、虚饰,幻想和迷信的描绘,在压抑中表现了人性对现实和未来的无奈。对历史的唏嘘! 穿透力解读:《团长》仿如民族史,荡气回肠 《团长》能诞生本就是奇迹。对电视市场来说,去表现一群邋遢的军人如何纷纷战死,丝毫不讨好主流。需知很多年轻人,就是玩网络游戏都主动选择韩式那种千笔一律的唯美风格(WOW那种深厚美术的设计都会诋毁为丑)。在伪娘的市场中跳出一堆衣冠不整的大老爷们真是很让路人吃惊。对历史来说,教科书和周遭环境早已选择遗忘,壮烈的悲怀在仅仅几十年后,国人就陌生不识。现在《团长》要领着这被历史遗忘的小姑娘,给她扎上羊角辫子,给纸醉金迷的社会回叙往事。仅此,足够让我们对《团长》剧组和投资商投以深厚敬意。 《团长》几乎拥有中国电视剧中最多的悲凉情怀。悲凉到失控,麻木的混沌。整部剧对白中没有一个“爱”字。嘲讽、嘲弄、嘲笑,不友好是对白的情感基础。甚至,对死去的好友、战友、袍泽兄弟,大多数角色表现出的是漠不关心,是无所谓。在插科打诨人物关系中,穿插了对国民性格的透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内心地火的扑捉。恰如余华著名小说《活着》,《团长》也是通对死亡的不停实验,对生命的不停毁灭,整体地传递出国家与山河之爱,传递植在骨髓里的兄弟情。 国破山河在,《团长》这部电视剧的野心太大,大到了想去做一部有着经典小说灵魂的电视剧,大到了想去做一部历史的思考之书。从兰晓龙的书和电视剧里,我分明看到《团长》在试图剖析几千年里大中国氛围中培养的那些人,继续着散漫与惰性的习惯,在残酷的时代格局中去接受欺辱、压抑、死亡和痛苦的思考,并最后显示出骨子里的韧性。至此,《团长》太过珍贵,也太过可惜。 演员表现:《潜伏》专业,凝重举轻《团长》本色,疯魔成性 《潜伏》呈现给了观众一种新的喜悦,为电视剧行业贡献了一些本来不知名的好演员。吴站长、李涯、戴笠的扮演者,皆血肉丰富,把属于他们的角色部分的影响力辐射到整部剧。孙红雷和姚晨的表现算敬业到位,但也隶属在这个整体中。这些个人表演能力极强的演员们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把时局和禁忌刻画得细腻入微。可谓学院派表演。 《团长》的演员更象一批山里走出来的村民。用接近无掩饰的状态去表现战争的狼狈。角色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如同故事线一样,看起来一盘散沙,却颗颗相依。每一个演员都仿如生活中熟悉的人士,只是他们生不逢时,被命运推到了厄运的边界。如果在和平年代,“不辣”会是你乡下远房的表弟;“兽医”小时候最爱讲老掉牙的故事给你听;“烦了”则是在网络上絮絮叨叨的愤青;“迷龙”将在生活中与你发生冲撞,然后成为你酒桌上的任何一个东北兄弟。“阿译”这个死白领金领则会提着笔记本每天下午兜到星巴克喝咖啡。龙文章,我们的团长呢,大家可见过现在那些疯狂的年轻领导人,他们通常在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在地下酒吧做乐队主唱。或者早早创业,开着牧马人去流浪。一言以蔽之,《团长》演员无工而有功力,基本都是本色表演。 如果鄙人来评奖: 《团长》的编剧摸到了国民性在历史中的多样特征,给兰晓龙颁发最佳编剧。 《潜伏》的导演在狭小的人事空间里展现出了波澜壮阔的斗争,荣获最佳导演。 《团长》主演段奕宏,人物刻画无处不疯魔,演绎了战争的歇斯底里,以及人类处于精神种种临界点的表现。颁发段奕宏最佳主男角。 《潜伏》以严谨的构思、缜密的表演,节制的渲染,使得中国电视剧整体表现得到了一个大的提升。应颁发最佳电视剧银奖。 《团长》全部人马本色出演,意指人性,探索残酷,反省国民性。重建和重现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和不死精神。颁发最佳电视剧金奖。 总评: 《潜伏》因为成功而接近毁灭。 《团长》因为死亡而看到希望。 ...展开 0 有用 5回应
团长中人物的名字有讲究 我——孟(梦)烦了(liao):我有七窍玲珑心,我明白太多,所以我刻薄一切,只因我失了魂丧了魄,我宿命我投降。没文化的兵渣子叫我“烦啦",叫得没错,因为只有在梦中我的烦恼才会终了。 我的团长——龙文章:和许多他偷来的东西一样,这个冒牌团长的名字也不可靠。作者之所以让他姓龙,名文章,是因为他本不是个现实中的人,时髦一点讲,他是作者写文章的时候穿越回去,要召回所有龙的传人的魂,让一溃千里的人心拢起来。 师长——虞(愚or虞?)啸卿(孝轻?):一开始我认为他其实姓愚,为国愚忠,空有满腔热诚,却注定满盘皆输。等南天门生死之战打响了,我才看明白原来他的确姓虞啊,尔虞我 团长中人物的名字有讲究 我——孟(梦)烦了(liao):我有七窍玲珑心,我明白太多,所以我刻薄一切,只因我失了魂丧了魄,我宿命我投降。没文化的兵渣子叫我“烦啦",叫得没错,因为只有在梦中我的烦恼才会终了。 我的团长——龙文章:和许多他偷来的东西一样,这个冒牌团长的名字也不可靠。作者之所以让他姓龙,名文章,是因为他本不是个现实中的人,时髦一点讲,他是作者写文章的时候穿越回去,要召回所有龙的传人的魂,让一溃千里的人心拢起来。 师长——虞(愚or虞?)啸卿(孝轻?):一开始我认为他其实姓愚,为国愚忠,空有满腔热诚,却注定满盘皆输。等南天门生死之战打响了,我才看明白原来他的确姓虞啊,尔虞我诈的虞。深陷乌七八糟的人事中,他对家国的孝道原来只是不可承受之轻。 副师长——唐基:一手把虞啸卿从男孩变成男人的老人,放入煌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里,他代表的是官场的基石。华人不又叫唐人么? 机枪手——迷龙:来自东北,是条迷路的黑龙,他的哲学很简单,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女人——小醉:“喝醉的醉,小醉姓陈。” 这是她自己的介绍,也是他对于梦烦了的意义。让他沉醉的柔弱。 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写了。欢迎大家补充。 P.S.这种类似红楼梦的起名法,把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浓缩在名字中,让炮灰团的故事更加宿命。不知道这个写法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讲法?比如什么春秋笔法啊,南北笔法啊。我挠破脑花子也没想出来。所以上面很啰嗦得写了很多。 ...展开 0 有用 5回应
为何电视剧只有小说的85%——主要角色的归宿 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团剧也无法免俗,当龙团长带着他大半的亲随走下南天门的时候,团剧也在一片热烈的拥抱中走向了尾声。有不少人觉得团剧最后没有对团员们的将来做一个交代,多少有点遗憾,而从硝烟未散的南天门下来后没有半分钟,孟烦了就变身成了一个耄耋老人,而团员们也都一个个转世复活,实在有些突兀。看完小说后,我终于明白了导演的苦衷,不是他不愿意,小说中这个结局,是在没法拍。下面我就简要列举一下主要团员的最终结局(剧中已经牺牲的就按下不表了)。 丧门星:随龙团长再次住进散兵集中营,过上团剧开始时炮灰们无所事事的生活。后随团员整体授勋,继而参与国军的后续战 为何电视剧只有小说的85%——主要角色的归宿 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团剧也无法免俗,当龙团长带着他大半的亲随走下南天门的时候,团剧也在一片热烈的拥抱中走向了尾声。有不少人觉得团剧最后没有对团员们的将来做一个交代,多少有点遗憾,而从硝烟未散的南天门下来后没有半分钟,孟烦了就变身成了一个耄耋老人,而团员们也都一个个转世复活,实在有些突兀。看完小说后,我终于明白了导演的苦衷,不是他不愿意,小说中这个结局,是在没法拍。下面我就简要列举一下主要团员的最终结局(剧中已经牺牲的就按下不表了)。 丧门星:随龙团长再次住进散兵集中营,过上团剧开始时炮灰们无所事事的生活。后随团员整体授勋,继而参与国军的后续战斗(书中没有细说是南下还是北上了) 不辣:在南天门上断了腿,胜利下撤时大部队没有带上他,而是把他留在了南天门上的死人堆里(不是龙团长他们没有带上他,而是龙团长以为大部队已经把他送到伤病医院去了)。不辣命大,又赶上遇到了好人,居然靠着米汤活了过来,然后单腿独自跳回了禅达。不辣回禅达后没有去找炮灰们,而是过上了正宗的乞丐生活,后来还收养了一个日本兵(就是那个一枪打掉龙团长钢盔的那个)。后来被烦了发现,但拒绝归队。之后烦了费尽力气为其申请了一个乘车回湖南的机会,但由于不能带上他收养的那个日本兵,放弃了回家的机会,继续在禅达的乞丐生涯。自称要单脚跳回湖南,有无实现不详。 迷龙:下山后立马闯祸并因此丧生。炮灰们刚下南天门,日军空袭就到,迷龙护家心切,急飞奔回家照顾妻子,同归的还有烦了。不巧国军一防空炮位就设于迷龙家门口,炮长怯战欲逃,迷龙情急之下枪毙炮长。不料炮长大有来头,因此开罪了军部高层,惹下杀生之祸。龙团长及时赶到,一眼便知此祸甚巨,无奈之下当着迷龙老婆的面生生打断了迷龙的大腿,并已伤病的名义将其关进了炮灰营。龙团长看似严惩,视为保护,很快迷龙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标上了价码,炮灰团只能在迷龙所在的帐篷外建起了人肉岗哨,二十四小时与欲取迷龙性命的其他国军“弟兄”们对峙。龙文章拿着还冒着热气的军功和自己被踩得稀烂的颜面向虞师座求情,望能换取迷龙一命。虞师座的努力最终换来迷龙由虞师的人枪毙,龙团长认命。行刑时,龙文章不忍迷龙死于其他人抢下,遂抗命自行枪毙迷龙,虞师座对此未予追究。自此,迷龙的妻子和儿子与龙文章结下深仇。 迷龙妻子上官念慈:目睹龙文章对其夫断其腿,取其命,因此结下深仇。龙文章欲解心结,上门道歉,上官端上毒药,龙文章一饮而尽。在烦了和全民协助的救治下未死。后有数次上上官家道歉,上官皆以毒药待之,而龙也每次如数服下,又在烦了和全民协助的救治下活过来,直至最终上官念慈告诉龙团长,毒药已尽,我原谅你了。后携子搬离禅达,最终目的地不详。 克虏伯:交代不多,但其之死令人敬仰。龙文章将被行刑时,克虏伯是行刑队成员之一,但龙文章在正式行刑之前乘人不备,吞枪自尽。龙文章自尽枪响刚息,另一枪声响起,另一边的克虏伯也用准备行刑的枪打穿了自己的脑袋。克虏伯原准备在行刑是乱枪扫射行刑队和监刑队,再随龙图长一起上路。 张立宪:与剧中不同,张立宪没有再南天门杀生成仁(何书光倒确实死了),南天门之战后成为龙文章的死忠。南天门之后张立宪对当官已无兴趣,但对小醉痴心不改。另一边却小醉对烦了一往情深,可惜醉心一片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烦了无情打击之下,小醉最终还是接受了张立宪,随后二人在禅达终老。 林译:后为国军高级军官,参与东北国共大战。在最后的战斗中,林译以数十残兵,凭一孤堡,拒原本势如破竹的解放军数日之久。孟烦了作为被俘国军高级军官,入堡劝降。林译与烦了在堡中叙旧饱饮之后,林译让部下挂出白旗,集体归降。烦了出堡后,发现林译未出,随后堡内传来一声枪响。 孟烦了:后为国军高级军官,参与东北国共大战。后被俘,终老于禅达。 龙文章:龙文章的很多事情在上面已经提到和描述过了,除毙迷龙,喝毒药外,龙文章之死过程如下。虞师座之后平步青云,一路高升。虞师座一直认为龙文章是一难得人才,又处于急需用人之际,遂与高官相诺(虞师座开出的价码是整个虞师,不可谓不大)。龙文章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但在授勋仪式上,龙得知今后的敌人不再是日本人,而是共产党,刚被点燃的热情被彻底扑灭,并在军部大元全数列席的授勋仪式上大呼无法打赢共军,当即被押送禁闭室。虞师座仍不死心,亲往禁闭室望龙文章收回之前的言论,龙文章不为所动,虞师座无奈签下枪毙令。行刑前,龙文章偷偷将火柴头的火药填在了其脖子上挂着的空壳弹(正因为是空壳弹,押解宪兵认为不会造成危害,未予扣留),在行刑前虞师座借用那支南部,虞师座退下弹匣后将其交给龙文章。龙文章偷偷将空壳弹装上枪膛,饮弹自尽。 ...展开 0 有用 7回应
{经典}台词集合处 上联:烦啦烦啦 下联:死啦死啦 横批:烦死啦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也要这这裤衩干死小日本儿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那也得是中国裤衩 传令官,给我站到一巴掌闪到的范围内! 孟烦了:我们的墓碑上面都写着“这是一群只有裤衩的中国士兵”...... 他虽然长得像牛魔王,但确实是吃草的!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万年的小日本不变样,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不上,炮兵轰。炮兵轰完,在步兵冲。就这2个战术,愣是占了你半个中国,你说气不气 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王八盖子。。。。。 湖南个锤子 {经典}台词集合处 上联:烦啦烦啦 下联:死啦死啦 横批:烦死啦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也要这这裤衩干死小日本儿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那也得是中国裤衩 传令官,给我站到一巴掌闪到的范围内! 孟烦了:我们的墓碑上面都写着“这是一群只有裤衩的中国士兵”...... 他虽然长得像牛魔王,但确实是吃草的!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万年的小日本不变样,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不上,炮兵轰。炮兵轰完,在步兵冲。就这2个战术,愣是占了你半个中国,你说气不气 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王八盖子。。。。。 湖南个锤子,你个锤子 康丫拿花插在不辣的身上 不辣说:你再给我插草我插死你。 康丫又拿了把更大的继续插,说:你插死我吧! 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接着轰.炮兵轰完,步兵接着冲. 你要让我来啊,谁不愿意来啊,哪个犊子才不愿意来啊, 你们家的墙又高,四处搭炮台啊,就怕你爹用洋炮啊~~~~~~~~ 烦啦(在收容所):咱不说死的,咱们说活的,说吧,咱们那儿有一机枪手…… 迷龙(在二楼):别说我!!!! (众人溃逃) 阿译:“保持队形”!! 一堆国军说:同志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还有很多经典的 大伙都来说说 别憋着~~~~ ...展开 0 有用 66回应
我已经不敢往下看了。。 刚才看剧组人员采访 看到郝兽医死时的情景和最后一集的几个镜头 特别是扮演老太爷的演员是抗日战争中真正的军人 一个跟人讲他泡到了师长女儿这件事时还会脸红的老人 真快哭死了 不过看到阿译在那跳街舞又很想笑 0 有用 5回应
台湾引进这部剧的可能性有多大? 听某位网友说,片中的川军团是孙立人的下属部队。 0 有用 14回应
> 去 我的团长我的团
[已注销] 4902天前
一群Gay。。。。。 把这片推荐给学妹看后,她们宿舍人的集体观后感……
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代沟问题呢?还是她们宿舍人耽美看太多了乜? 0 有用 15回应
树先生-芒格 4902天前
强辩团长很好看的人都是被催眠者 应该说团长并不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片子。段奕宏的表演夸张得根本不像一个人,张国强完全是本色演出,张译基本属于可以无视的那种角色。剧情拖沓,剪辑混乱,经常为了所谓表现人物性格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虽然我不是《士兵突击》的FANS,但这部片子比士兵差远了。勉强算个中上等吧(这还是看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上)
团长的流行,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大众传媒对舆论的控制力量~~~团长还没有出来时,各大电视台和报纸的持续轰炸,掉足了观众的胃口。同时,基于士兵突击的信誉度,观众陷入了一种自我催眠的狂热感中。团长还没有出来就时它的百度贴吧帖子就超过了30万~~~
最可怕的是,团长播出后, ...展开 0 有用 133回应
iUp 4919天前
剧中你最烦谁?哪个角色让你最恶心? 最烦何书光,张立宪次之,可惜李晨了,连带着我对他都有点膈应了 0 有用 29回应
🔱 4923天前
推荐《凤凰大视野 中国远征军》 总共十集,看了之后,百感交集。
1942年2月,中原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共出动兵力103000人,阵亡官兵56480人。
此次作战只有孙立人带领一千多人救出7000多名英国士兵的仁安羌大捷令人意外欣喜外,更多的是惨烈,杜聿明带领4万多精兵撤退野人山,只有8000多人走出来并进入印度(主要是环境太恶劣了,当地人都不敢进野人山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死啦死啦怒江西线的溃败就是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中英美盟军各自为战,互不听命,没有协调,没有统一的指挥,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英军特别可恶,只关心自己士兵的生命,经常打乱整个战略布局独自撤离了,把 ...展开 0 有用 3回应
王二仙 4937天前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 悲伤主义与入世界哲学的PK 《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潜伏》,几个月来一直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媒介被人比较,也被相同或不同的电视迷所喜爱。眼下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马上来了,两派的FANS们开始在网络上闹得凶猛,特别是在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上,简直到了势如水火程度。段奕宏和孙宏雷这两个性格演员被中国的电视迷放置在了批判的天平两边,玩起了人气翘翘板。
本人对电视剧其实不感冒。但这次很想发表意见,毕竟太懒,平时对这两部剧和朋友也聊得过多。因此不做赘述。就把我在网易专题跟帖的观点转过来,略加修饰:
立意:《团长》高出一大截 ...展开 0 有用 5回应
lukkamoon 4967天前
团长中人物的名字有讲究 我——孟(梦)烦了(liao):我有七窍玲珑心,我明白太多,所以我刻薄一切,只因我失了魂丧了魄,我宿命我投降。没文化的兵渣子叫我“烦啦",叫得没错,因为只有在梦中我的烦恼才会终了。
我的团长——龙文章:和许多他偷来的东西一样,这个冒牌团长的名字也不可靠。作者之所以让他姓龙,名文章,是因为他本不是个现实中的人,时髦一点讲,他是作者写文章的时候穿越回去,要召回所有龙的传人的魂,让一溃千里的人心拢起来。
师长——虞(愚or虞?)啸卿(孝轻?):一开始我认为他其实姓愚,为国愚忠,空有满腔热诚,却注定满盘皆输。等南天门生死之战打响了,我才看明白原来他的确姓虞啊,尔虞我 ...展开 0 有用 5回应
白开水 4981天前
为何电视剧只有小说的85%——主要角色的归宿 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团剧也无法免俗,当龙团长带着他大半的亲随走下南天门的时候,团剧也在一片热烈的拥抱中走向了尾声。有不少人觉得团剧最后没有对团员们的将来做一个交代,多少有点遗憾,而从硝烟未散的南天门下来后没有半分钟,孟烦了就变身成了一个耄耋老人,而团员们也都一个个转世复活,实在有些突兀。看完小说后,我终于明白了导演的苦衷,不是他不愿意,小说中这个结局,是在没法拍。下面我就简要列举一下主要团员的最终结局(剧中已经牺牲的就按下不表了)。
丧门星:随龙团长再次住进散兵集中营,过上团剧开始时炮灰们无所事事的生活。后随团员整体授勋,继而参与国军的后续战 ...展开 0 有用 7回应
Kyri 5077天前
{经典}台词集合处 上联:烦啦烦啦
下联:死啦死啦
横批:烦死啦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也要这这裤衩干死小日本儿
就算你们身上只剩下个裤衩,那也得是中国裤衩
传令官,给我站到一巴掌闪到的范围内!
孟烦了:我们的墓碑上面都写着“这是一群只有裤衩的中国士兵”......
他虽然长得像牛魔王,但确实是吃草的!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万年的小日本不变样,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不上,炮兵轰。炮兵轰完,在步兵冲。就这2个战术,愣是占了你半个中国,你说气不气
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王八盖子。。。。。
湖南个锤子 ...展开 0 有用 66回应
seemoreglass 5094天前
我已经不敢往下看了。。 刚才看剧组人员采访 看到郝兽医死时的情景和最后一集的几个镜头 特别是扮演老太爷的演员是抗日战争中真正的军人 一个跟人讲他泡到了师长女儿这件事时还会脸红的老人 真快哭死了 不过看到阿译在那跳街舞又很想笑 0 有用 5回应
伪大的双峰~疯~ 5166天前
台湾引进这部剧的可能性有多大? 听某位网友说,片中的川军团是孙立人的下属部队。 0 有用 14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