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女主竟然只用69天的时间,从一模结束到高考,从大专生的成绩直升到清北成绩!!!
编剧是不是没经历过高考?怎么不带脑子的?
你让我等疯狂备考365天的芊芊学子羞愧的无地自容!!
你将传说中的高考蔑视得体无完肤!!
最终全剧竟然只有女主一人考上北清。。。
我真的好气哦拜托
惊!!女主竟然只用69天的时间,从一模结束到高考,从大专生的成绩直升到清北成绩!!! 编剧是不是没经历过高考?怎么不带脑子的? 你让我等疯狂备考365天的芊芊学子羞愧的无地自容!! 你将传说中的高考蔑视得体无完肤!! 最终全剧竟然只有女主一人考上北清。。。 我真的好气哦拜托 |
像韩剧《请回答1988》吗?(糙米糖)
有没有李渔和杨夕的代餐文(momo)
花彪PK李渔,你们喜欢谁?(南巷清风)
黄澄澄和李渔扮演者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还都出生...(晾衣场)
就喜欢这个,自然、讨喜,敢爱敢恨,演员长得也漂亮(BILL)
杨夕高考500分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佳夜茫)
最赞回应
哈哈,可能是有点夸张了。不过北清大学也是虚构出来的,不是清华北大。杨夕体育生吧跑步的可能政策不一样,而且这故事背景是90年代的也不知道那时候高考制度是啥呀的。我猜花彪应该也是考上了的,最后那封信就是暗指。
我也是这个想法,就算清北是普通一本,一个专科垃圾仨月上一本。我不信,我笑了,真不是随便写俩题就能铺垫这么多分的。整个基础架构都不行,最后能挣扎个末流二本就可以烧高香了
知道北清不是清华北大,但是全剧就一直在铺垫北清是最好的大学…
莘莘学子
为了情节缺少现实支撑就是这样,在很多青春校园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想信参加过高考的都知道,对于高考分数而言越往上越难涨,750分的总分,你一个400分实力的可能三个月能涨到500分,但即使再花半年的时间你也涨不到600分,更别说清北这类680分的了,能上清北的基本都是高一就非常突出了
哈哈,可能是有点夸张了。不过北清大学也是虚构出来的,不是清华北大。杨夕体育生吧跑步的可能政策不一样,而且这故事背景是90年代的也不知道那时候高考制度是啥呀的。我猜花彪应该也是考上了的,最后那封信就是暗指。
知道北清不是清华北大,但是全剧就一直在铺垫北清是最好的大学…
可能突出一下花彪说的“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最能创造奇迹吗?是相信奇迹的人”不过剧中的结局可能太过美好了吧,一般来说还是不太可能的。不过电视剧也终究是电视剧,肯定是比现实要理想的。
对啊,令我最失望的就是结局过于戏剧化了💔
我也是这个想法,就算清北是普通一本,一个专科垃圾仨月上一本。我不信,我笑了,真不是随便写俩题就能铺垫这么多分的。整个基础架构都不行,最后能挣扎个末流二本就可以烧高香了
是经过高考苦痛的人😭
为了情节缺少现实支撑就是这样,在很多青春校园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想信参加过高考的都知道,对于高考分数而言越往上越难涨,750分的总分,你一个400分实力的可能三个月能涨到500分,但即使再花半年的时间你也涨不到600分,更别说清北这类680分的了,能上清北的基本都是高一就非常突出了
对的呢,所以个人认为这种过分夸张的情节毫不需要甚至有点拉低档次害
莘莘学子
谢谢纠正
《龙樱》讲述一间破烂高中内一群被称为垃圾的不良学生考东大的励志故事 也没见评论区里挑些真实不真实的~
是最后竟然就女主考上了你说气不气
97居然高考不分文理科,96年都3+2了
其实也不用太在意,我第一次高考二本没考上,大专因为志愿填太好也没上,不好的大专不想上,复读第二次考上一本211的大学
可是你是复读一年时间,女主是几十天,这差别很大的。况且剧里一直渲染的是北清是最好的大学,听名字也能意识到是和北大清华对标的概念,211和北大清华,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吧
都叫清北了,明显就是在对标清华北大啊,而且剧里也说了是男主男二那种学霸梦寐以求的学校
这不是必然的么,不然电视剧拍啥?拍他们化身做题家?那就变成纪录片了
但凡真的面临高考,怎么会整出电视剧里那些花里胡哨的操作,更何况这还是上世纪的高考
我把北清默认为暨南大学,感觉还好接受一些,认作中山,我觉得都不能理解…
高考是很痛苦,但是也有不少平时成绩不咋地的人却能破天荒地考得很好,相比剧里后期拼命学习上一本的女主,这结果其实也不算什么
98年之后大学才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大学的难度不亚于现在的985.......
清华大学96年全国一共录取也就2000出头........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