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熏大叔是否与二嫂离婚?
想看懂大结局,不能忽略了一个重要角色——三叔 朴基勋
“三叔”——他才是掌管整部剧走向和结局的钥匙的人~!

有的朋友说,三叔 朴基勋(宋清晨 饰)的大结局有点小失望,感觉是个败笔。
因为除了三弟外,剧中几乎每一个角色的结局,都是一次成长和蜕变,唯有三弟保持“丧气满满”的本色,似乎没有任何改变。
基勋在剧中的设定是“朴东勋的弟弟,一位梦想着做电影导演的落魄潦倒的穷汉。”最后女友尤拉在其调教下,成功蜕变成为影视明星,广告片约不断,而他依旧是母亲眼里“高学历的白痴”。
导演本人以“细节”著称,剧中的暗线和隐喻也是需要多看几遍才能参透的。


【三叔是剧中关键角色】
【原因1】:三叔(三弟 朴基勋 )的功能有点像“剧透”或者“旁白者”,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
三叔更像一个“观众视角”或者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很像一个导演在说戏,或者是一个提前了解剧情的观众在剧透,充当了“吐槽”和“气氛调和”的担当。
【举例1】二叔和 至安 第一次吃饭喝酒被三叔撞见,误打误撞地被误解为“二哥对二嫂不忠,和公司女职员搞暧昧地下情”,还有预言自己会被明星女友甩等等神之预测…都被三叔言中。可见三叔是个“明白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
【举例2】三叔的吐槽担当,还提现在其强大的直觉和“预言”能力——让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二嫂出轨的事儿,是因为三叔的一句玩笑话:“二嫂,二哥把门打成那样,不会是因为你出轨才让二哥那么冲动吧……”
【举例3】三叔见证了男主朴东熏和 至安的感情变化。从开始目击到 二叔和 至安在酒馆的第一次“约会”,到鼓励二叔 发短信感谢 至安,再到最后二叔离婚后提起是否还和 至安 有联系等等……的一系列神助攻。三叔在二叔和 至安 的关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润滑和催化作用。


-----------------------------------------------------------------------------------------------------------------------------------------
PS:说句题外话,金元锡导演很善于在其作品中安插“解说+活宝”的角色。
毕竟剧集里的人物关系庞杂且为了推进剧情发展,就十分需要这样的角色进行调节和解析,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和活跃气氛。如果没有这种角色会让整部剧显得松散、压抑,甚至中途弃剧。
例如在金导另一部高分青春职场韩剧《未生》中, 男配角外贸商社新职员韩石律就相当于《我的大叔》里三叔的角色,被誉为“狗壁”,集“八卦、自恋、活力、义气、好色……”等等复杂搞笑的性格于一身的可爱角色,在集团内上下楼不同空间场景游走,不断分享公司的各个“八卦情报”,起到推进剧情和串联众多角色的作用。(“八卦”行为,类似于至安的“窃听”行为,便于快速推进人物关系和剧情)
------------------------------------------------------------------------------------------------------------------------------------------
《我的大叔》16集的信息含量之大、需要破译的细节之多。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的大叔》完结后的讨论热度仍然不减,豆瓣评分逆天上涨到9.4分、直追豆瓣最高分韩剧的原因了。
因此,讨论最热烈、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大叔是否和二嫂离婚、至安是否和大叔在一起”的问题。
如果我们知道三弟在剧中的扮演的“职能”,就很容易解锁出导演隐藏在剧中的细节密码。
东熏叔已离婚【细节1】:
三弟问东熏——和“她”有联系吗,在母亲面前,只字不提“李至安”这个人。


这里有个细节:朴母问 朴东熏 ,把孙子和儿媳送走了吧?感觉是在让东熏“守活寡”
很多观众会误以为,朴母的潜台词是“东熏和儿媳还没有离婚,以为守活寡其实还是在一起的”
其实这里有一个细节,大家呼略了——就是东熏身边的兄弟姐妹、同事好友都知道了二嫂出轨的事实,但唯独只有一个人不知情——那就是三兄弟的母亲。只有母亲是从头至尾蒙在鼓里的。
所以,才有了三弟和东熏在沙发上的“黑话暗语”——三弟问“和她联系了吗”,其实不敢直呼“至安”姓名,是因为母亲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存在。侧面也反映了小区人的善良:为了维护朴母最后一点尊严和骄傲,集体隐瞒了这件事。此时的时间线是——东熏叔送走妻儿,应该还没有创业。所以也是对未来和对母亲如何交代,内心产生了压抑是痛哭的诱因之一吧。
另外,三叔在母亲抱怨后,对大叔问出“还联系至安吗,她过的怎么样”,其实就很鲜明的暗示二哥和观众们:你的感情现在是真空期了,你自由没有任何世俗的非议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聊聊“她”(至安)了?这出戏导演实在是功力深厚,不知道高出国内影视剧导演多少个段位,兄弟间的对话,也是兄弟间的默契、三弟对二哥的关心的一个侧写。

东熏叔已离婚【细节2】
三叔和东熏叔聊电影——《无人知晓》,该片 讲述了东京一个单亲家庭,四个兄弟姊妹被母亲抛弃后,独自生活的故事 。
如果说之前的“暗语”导演过于含蓄,那么三叔给二哥聊这部电影这个逻辑线索就已经很鲜明了,这就是意有所指,兄弟间的安慰,不会像女人那样婆妈,那一点也不酷。三叔导演劝解人还是很有水平的——二哥可以看看我推荐的这部电影,开始我也不爱看,但你耐下性子看下去,会对你有启发的。
假设我们反推,如果东熏叔和二嫂没离婚,三叔突然有的没的聊这么一部小众且主题丧丧的电影,未免太不合时宜了。也完全没有必要。





东熏叔已离婚【细节3】——回想三弟说孩子,失声痛哭。
当东熏叔想着三叔说“孩子是有自己的力量,人类拥有自我治愈能力”的时候,东熏叔失控痛哭。请注意,东熏叔只有2次痛哭经历——一次是和妻子摊牌知晓出轨之事时,一次就是这次不明就里的看着妻儿照片、听着三弟说的电影而痛哭。
导演表达的十分的含蓄——潜台词有 且只有一种解读,那就是:妻子一定是与东熏叔离婚了,孩子和母亲一起去海外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前妻与至安选择逃离的动机很类似——因为无地自容,已经没有颜面继续呆在当地的朋友圈了。只能“死去重生”远走他乡寻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儿子未成年跟随母亲远渡重洋学习深造。虽然母亲是过错方,但一来前妻是律师孩子判给她抚养没有压力,二来母亲在海外考取法学学位,经济无压力也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前程。
东熏叔和前妻选择和平分手,但共识应该是夫妻双方选择离婚后继续对母亲隐瞒。大叔的儿子也不会因为众人皆知的“出轨母亲”而遭受童年阴影,那么,选择优雅的离开(和平离婚,不是夫妻,但都还是孩子的父母)是最优选择。
而东熏叔之所以失控痛哭,不是因为有的观众解读的“孤独”,而是孩子面对的“单亲家庭”让他无法释怀,没有父爱的孩子何尝能体会出这里的滋味?大叔最清楚……而且还在瞒着母亲感到压抑,所以痛哭。

三叔是剧中关键角色
【关键原因2】三叔的饰演者,是当之无愧的“影帝级”演员。
宋清晨( 三叔 朴基勋扮演者 )获奖经历:
2011 第八届马克斯电影最佳电影奖最佳男配角演员奖
2011 第二届年度电影奖发现奖
2010 第3届导演选择奖最佳男新人奖
2010 第六届大韩民国大学电影节最佳男新人奖
2010 第八届大韩民国电影大赏新人男演员奖。
2010 第7届大钟电影最佳男配角奖。
2010 第30届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最佳男新人奖
2010 第9届釜日电影奖新人男演员奖
2015年4月24日,凭借《道熙呀》,获第5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男配角奖"。
所以,要知道 三叔的扮演者可是响当当的,获奖无数的大影帝。
说“三叔的结局有点草率、不开森”的朋友可以想下,如果导演让影帝扮演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那未免是太大材小用了。
三叔是剧中关键角色
【关键原因3】:三叔与明星女友的感情故事,很有可能就是“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三叔某种意义上说,就象征着“导演”本人。
因为有图为证:三叔宋清晨 发福时候的照片 简直和《我叔》导演本人金元锡神之相似!而且要知道
看看导演年轻时与三叔演员的照片,就都清楚了:








所以说三叔结局的“烂尾”的朋友也不必过于纠结,一方面导演本人或者编剧们是对自己职业和圈层现象的自我解嘲;
另一方面如此处理也更显导演功力——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需要对比的。如果都是满血复活的成长励志,没有三叔这一类角色做反衬,那才叫做真正的过狗血和烂尾了。
另外,无论是东熏大叔和三叔的爱情结局,没有“烂尾”的另一力证是,三叔重新开始写剧本这场场戏,这也被剧迷们津津乐道的。三叔剧本特写: “不是诺丁山,是后溪山”。
而写剧本这个桥段,除了让观众对三叔和明星女友的爱情有一丝期待外,这又是三叔作为“旁白剧透”职能的一个有力证明。
导演的结局为了降低主流舆论对整部剧价值观的争议,大结局做了“含蓄”处理。
因为毕竟大叔和至安的年龄差距20年如同父女不伦恋,且有婚内暧昧之嫌。
如果直接至安与大叔“开车撒糖”,势必会让大结局走向失控,最终车毁人亡。
但导演在大结局里处处留下“密码和暗扣”,等待观众们去破解。用《诺丁山》这个电影做类比,不但体现出导演和编剧的自信(不怕别人说),更重要的是希望给整部剧定下一个"基调",告诉观众们:没错,你们看的确实是一部爱情片,《我叔》的故事内核与《诺丁山》电影的一样,是一个关于跨越地域和阶级的纯爱故事。至于官方发布会 李智恩和大叔强调“这不是一部爱情剧”的原因应该有多种,例如考虑IU的偶像定位和粉丝情绪等等。

电影《诺丁山》讲述的是一位到英国拍片的好莱坞大明星安娜,偶然跑到诺丁山的小书店买书,竟然跟个性腼腆的老板威廉擦出爱情火花,然而这段跨越地域和阶级的爱情能够躲过狗仔队的纠缠而获得美满结局。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故事架构和人物设定与《我叔》非常相似:比如小书店老板离过婚,与女明星的超越阶级和世俗的爱情等等,和《我叔》很相似,但《我叔》也有创新和区别,应该是导演和编剧对经典的戏仿和致敬。
总之,很明显,导演选用“最佳男配角影帝”宋清晨扮演“自己”(不得志的穷导演三叔), 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也有势在必得“百想大赏”最佳导演的勃勃雄心(目前金导只有过最佳导演提名)。
估计明年的百想大赏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女主角等等奖项,《我叔》会是大热门,立贴为证。
希望三叔宋清晨是个“福将”,让金元锡导演和朴惠英编剧因此剧名利双收吧~!
最赞回应
老三没有烂尾呢!他也开始写剧本了,和宥垃并不是没有机会啊。
所以二嫂是去美国了,对老太太的说辞是「念书」,实际上就是分居/离婚,这也与之前二嫂说「等东勋整理好了就离婚」呼应。这一集里东勋一个人在家哭,也是为自己曾经幸福的家庭破碎而哭,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放下。我非常喜欢三弟人设,也喜欢这个演员。他和宥拉的结局也是开放式的,但我相信他们会在一起。
奇勋大智之人。大叔说是至安让他想死的时侯坚持活下去,无法呼吸的时侯有法呼吸,“加油”之类的却连谢谢都无法说出口。奇勋对大叔说:“这种程度的可以说谢谢了,说吧”。然后大叔就默默的说了声:“谢谢,谢谢你来到我身边。”奇勋是懂二哥的。至安逃跑时,奇勋知道二哥伤心要陪二哥一块伤心。至安回来,第一个打电话给二哥。至安开始新生活,奇勋问二哥她过的好吗?有没有打电话。说明奇勋知道至安在二哥心中的份量。三哥写的剧本就是反映后溪生活的,只要观众感觉《我的大叔》成功的话,那么奇勋就成功了。
终于有人说老三这个点了 比较同意LZ的观点。
(孩子们有自己的力量,人类都拥有自我治愈的力量)是在开导男主。
虽然父母亲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伤痛,还是要相信孩子迟早会理解父母的决定。
老三没有烂尾呢!他也开始写剧本了,和宥垃并不是没有机会啊。
挺棒的,可以接受n
三弟秒懂,知道离婚了
所以二嫂是去美国了,对老太太的说辞是「念书」,实际上就是分居/离婚,这也与之前二嫂说「等东勋整理好了就离婚」呼应。这一集里东勋一个人在家哭,也是为自己曾经幸福的家庭破碎而哭,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放下。我非常喜欢三弟人设,也喜欢这个演员。他和宥拉的结局也是开放式的,但我相信他们会在一起。
终于有人说老三这个点了 比较同意LZ的观点。
(孩子们有自己的力量,人类都拥有自我治愈的力量)是在开导男主。
虽然父母亲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伤痛,还是要相信孩子迟早会理解父母的决定。
离婚是肯定的,不过朴母真的知道了吗?三个版本翻译的差距太大了,哎,想学韩语。
韩迷翻译的是“孤独老人”
凤凰天使“守活寡”
小玩剧“单身汉”
不过,像之前大哥下跪还有大哥藏私房钱可以看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她不太会把儿子的痛苦直接出来。
还有母亲每次都是十分心疼地看着大叔,我觉得她应该是猜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孩子之前还跟大伯说“你以后一定会遇到好女人的”,不要担心,这熊孩子思想很开放。
听说这个演员是第一次演电视剧,以前是走忠武路啊,我太喜欢他演的老三了,非常圈粉。
有两点不对:
1、大叔跟妻子摊牌,并没有哭,只是干嚎,眼中都没有泪水。
2、导演曾凭借《未生》获得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另外他并非编剧。
有道理,两人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基础了,非常注重内心深处感情的人实在难以面对感情的背叛
老太太不知道,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她了,为了不让她伤心,都没说。
不过看母亲说的话应该是大概猜到儿子的婚姻状况了。
这都不重要,反正肯定离婚了,就是当时第一遍没看出来,还得反复推敲。。。
分析的很有道理,令人信服,尤其是大叔为什么哭。另外,离婚在后来大叔办公桌上的照片也能看出来。最后,这就是一个开放的结局。
老三这个演员演技真的好 在这部片子里好的非常明显了
很赞 好开心 大叔和至安的新开始
老三的春夏秋冬几个镜头,快速交代了和明星女友为什么分手的始末——女友成名了,想帮助三叔拍电影,但三叔因为天气热、不愿意吃苦等原因拒绝了。后来是排斥女友的朋友圈,应该是出于自卑,不愿意拖女友后退。第三个镜头是冬季,三叔电话劝前女友不要哭,离开他这种男友没什么好难过的。另,三叔写的不是剧本,应该是给前女友写的指导意见,或者是电影里的BUG穿帮镜头的记录。
老三写的剧本翻译成疑,有豆友说是诺丁山和后溪地,如果准确,应该算是非常美好的暗示了
有几点不对的
1大叔跟妻子摊牌那里没有大哭只是干嚎,不是痛哭流涕那种
2三兄弟不是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父亲是在三兄弟风头劲的时候去世的,这里在三兄弟去吃生鱼片的时候聊到
3其实结合《无人知晓》那部电影的剧情,我觉得三弟安慰二哥说孩子也有自愈能力有点不合适,百度了一下那部电影,悲伤、教育、反省意义居多吧,不可能是说孩子被抛弃也没关系,孩子自己的命运就是那样来安慰二哥吧?
不过说三弟带着观众角度和一些隐喻意义在,我是同意的。
其实这里面的每一对人物关系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呼应关联着的,都是互相的参照。
韩迷和小玩剧都是把这个当剧本翻译的。嗯,我觉得老三和宥垃并没有被拍死。
赞楼主的分析!
老三不是因为热不愿吃苦而不拍电影吧,😂😅
老三写的是剧本,我记得在前几集里提过他年少成名拿过很有名的编剧奖,后来当导演失败了。剧里最后他重新拿起笔,是开始重新尝试,也是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三弟的人设真的很棒,非常非常喜欢他和宥拉。
这分析很棒啊
我低沉两天的心被这个贴治愈了,表白二向箔,真的特别好。我圆满了。人生剧确认合格。
大叔泪奔有么有这样的思绪在里面:至安离开后,不见半点联系,是否她像孩子那样的用独特的力量自我治愈要和他相忘于江湖?
私意两人之间的爱情更能影响大叔的心境,大叔一边想念一边患失患得的画面更得我心:)
抱抱
很中肯
提醒楼主你还没有给这部剧打⭐️⭐️⭐️⭐️⭐️呢!是不是忘了
还有一句话似乎也能证明他俩离婚了,就是三弟让二哥搬回来住,因为只有他们知道二哥已经离婚,但被妈妈打回去了,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
同意lz说的,大叔跟二嫂是平静分居后离婚的,
但大叔独自采购速食品之后在家痛哭那段我觉得更多是对死去的婚姻,破碎的三口之家以及之前压抑的人生的情绪释放,对至安的情绪夹在其中但不占特别大的份量。
这个分析也非常有道理,跟以前的东勋告别,重生,突破自己
我也特别喜欢老三,性格也喜欢,演员演得也特别好
三弟是全剧从始至终最为清醒的一位,始终带着一切了然于胸的淡定
“不是诺丁山,是后溪山”,小玩剧版本,敲定。
亲 首先信号不是自编自导 导演金元锡。编剧是金恩熙,其次,金元锡不仅拿过最佳新人导演,而且也已经凭借未生拿过了最佳导演,
信号是有编剧的,不是这个导演自编自导…这个导演在信号里也只是导演
分析的很对,之前看剧翻译有误,忽略了这个细节
感觉这部剧都是细节
老三落魄的不是爱情,而是他的事业,一生想做导演,却失败了,最后经历了那么多,又提笔开始写剧本,说明他打破了自己以前的心结,也是成功的开始了。
老三这条线倒是真正的开放结局,他和崔宥拉的矛盾主要在于他愿不愿意重新开始拍电影。
而且崔宥拉还是经常去静熙家,也没听说有新男友什么的,老三开始写剧本后这条线的可能性倒是增大的
楼主你分析的三弟这块,其实很有道理
问题在于 剧情前面的铺垫 很足,到结尾需要观众去猜,这让人很难忍
比如在前面剧情里导演编剧出了一道题,这道题很复杂,但 答案是x=2
那过了很久到了结尾,是不是就应该直接用x=2这个答案呼应前面的剧情,直接告诉给我们观众呢?
编剧导演干了什么事,他们在结尾处又出了一道题,(x-2)*(x-8)=0的一个解就是前面的答案。
羊驼啊,那答案是x=2吗?还是干扰项x=8呢
神剧不是等于神经剧啊!
我觉得是因为对剧播初期的恶评,使编导用保守(但又指向性明显)的方式结尾,确实就是这点小问题了。
我想到之前许鞍华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对导演来说,作品最大的掣肘是「观众要看」,哈哈哈哈哈,real耿直。
我看完最后一集觉得编导埋的所有梗都完成了呼应。但你看看评论区有多少到结局还要高喊「男女主不是爱情,让21岁的至安当后妈好恶心,不离婚才是好剧」的人,就能理解编导了。
我觉得他们在这个限制下已经最大程度地完成了作品,有缺点但没遗憾。
用保守的方式结尾没错,但指向性一点都不明确
我倒觉得倒不是导演受观众的掣肘,而是导演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戏弄观众,显得自己好像很有水平。
日本一个漫画家叫富坚义博,画漫画一停刊就是好几年,但他水平也超高,所以大家都在容忍他
他的形象就是“我就这么画了,你来打我呀?”
你和信望爱和1900三位跟我看完十五集一模一样,就是心态崩了,哈哈哈哈,但我看完十六集反而又神奇地全部想通了。我还蛮喜欢你们,所以一直试图解释我这个观点转变的原因,但好像没什么用,跟我前两天心态一毛一样,只能希望你们不久后也能明白吧。不然这么爱的一部剧,结尾感觉不爽,真的会很愤怒很伤心
老三写的是剧本无疑,之前就有诺丁山的梗,后面剧本名《不是诺丁山,而是后溪山》就呼应上
你的想通,是宽恕了导演和编剧,为他们隐晦的表达找到了自己期望的理由。恭喜你可以和自己和解,你把纠结也放下了。和尚放下自己的负疚感也是这样。
但我们是认为隐晦这表达本身就是不对的。
这个是最美的结局了,叔单身了,安已经变成阳光美女,春日偶遇,安找到至爱的声音,情深款款,叔年青帅气,创业顺利,看到安变美了,心花放,感谢她把他释放,画面爱意满盈,相约续缘,要注意,在汉城,两人都是独居,但叔有间很大的空房子呵。。。
大叔,还有很大的办公室呢。
尊重下人设好吗?
大叔也是人啊,他给深爱的人很便宜租住他的客房不行吗?永运让她拖欠租金不行吗?
分析的很有道理!
好贴
👍!
这么好的帖子怎能不顶
其实很多人包括我都是这么想的,二嫂让捎啤酒回去,就是要和大叔喝两杯然后说,勾麻耐,东勋,咱们分手吧!
老三之前跟宥拉坦诚自己才能不足 这里的分手除了成全宥拉更好的发展 也有坚持自己没有真正才能的原因 但是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 重新把他和宥拉的爱情故事写成剧本 诺丁山和深渊女 也预示了他和宥拉未来的可能吧
没错,从老三关于孩子的言论以及大叔哭泣这几组镜头切换来看,应该是离婚了。大叔妈妈的话也印证了。还有重头戏片尾的相遇,如果没有结果,干嘛重逢呢。
多谢,考据的有误,已经调整了
虽然我之前也有关注三叔这点,但是楼主给了我一些新的视角。
我认为三叔举电影例子,“一开始看到孩子借钱,恨不得打破电视去照顾他们”,到后面发现“孩子都有自愈的力量”,里面的孩子我觉得指的是至安;
还有看电影那段,尤拉的台词我觉得是对三叔说的,“就算这家伙是混蛋,也会热烈地爱下去”,最后三叔也开始写剧本了,所以我坚信三叔这对是吃糖了,哈哈
我在信望爱那位亲故的贴里回了两层,发现了现在再怎么解释都是不会被接受的。既然能发长贴表达不满,这不是别人解释就能被说服的,还是要靠自己想通。这种开放性结局,特别是有CP争议的,肯定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的,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有道理,确实隐晦的说明离婚了,不过开放式的结果能让更多人接受,也避免韩国主流媒体的批判。应该说是最佳选择了。
啊哈哈哈哈!楼主被发现了!快快评分,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总分提高9.4吧!
唉唉 虽然我也很支持CP线,可是两个人的年龄差确实不太容易消化啊~要是大叔35 估计接受的人就多了
奇勋大智之人。大叔说是至安让他想死的时侯坚持活下去,无法呼吸的时侯有法呼吸,“加油”之类的却连谢谢都无法说出口。奇勋对大叔说:“这种程度的可以说谢谢了,说吧”。然后大叔就默默的说了声:“谢谢,谢谢你来到我身边。”奇勋是懂二哥的。至安逃跑时,奇勋知道二哥伤心要陪二哥一块伤心。至安回来,第一个打电话给二哥。至安开始新生活,奇勋问二哥她过的好吗?有没有打电话。说明奇勋知道至安在二哥心中的份量。三哥写的剧本就是反映后溪生活的,只要观众感觉《我的大叔》成功的话,那么奇勋就成功了。
很对
老三的形象和导演照片神像啊~老三的确说出了导演想说的话~
感觉大家对离没离婚有争议应该是翻译的问题?我把那段又拿出来看了一遍,妈妈问男主是否把孩子妈送走了,然后问什么时候回来,男主回答下下周,妈妈说为什么要去这么久,男主说想多去了解下孩子的学校,妈妈说为了了解学校去那边是对的,但是为了孩子学习把老公变成孤独的老人是不对的,我看到的是这个版本,这随便怎么看都是没离婚啊,所以很奇怪为啥会有这个争论
再顶一下二向箔这篇
男主说的是再了解下志硕妈妈的学校,老太太回的是「什么该死的书又要念」
真的是翻译问题,如果这么解释再前后想想应该是明白了,谢谢
生活已经很不易了 那还有时间谈恋爱
大叔可能离婚了,但推理的地方逻辑不全对:可以另一种解释。1、三弟不是谈李至安打电话,也可谈二嫂打电话,因为三弟对二嫂不满,可以不说称呼;2、谈电影,也可以是建议大叔离婚的意思;3、家中的痛哭可以是离婚的理由与“不想离婚”因为三弟的话形成对等的力量,而纠结等复杂情感。
1 三弟说的"她"就是指至安,因为第一,二嫂刚被送上飞机,不存在打电话说过的怎么样,第二,之前有许多次三弟都用“她”来指代至安,所以一说他,大叔就知道问的是安。2 三弟讲电影的目的是告诉大叔,人类有自愈能力,即使是孩子,也是能够经历伤痛自我痊愈的。就是让大叔做出自己想做的选择就够了,不必怕伤害别人,大家都会痊愈的。3 大叔自己哭的那场戏官方有解释: 大叔为自己全部的委屈和伤痛痛快哭一场。
非常赞成楼主所说,无人知晓明明就是暗指大叔的孩子,怎么可能指至安呢,看了电影就知道,更何况至安年龄多大了,自我治愈也不靠谱。
写得好!用心!赞一个👍
写的太棒了,超级喜欢!!!!!!!!!!!!!!!
樓主講得很透徹 很符合導演的風格
三弟講的一番話,跟和尚好友講的類似,都要大叔:做自己想做的就好,別再自我犧牲了
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三弟這個人是導演最大的隱喻
有道理~和尚这条线也很重要,不过交代的有些隐晦。
一直感觉和尚活的好“虚伪”,爱花草爱万物就是不爱静熙。让信众放下执着,自己却多年来一直不敢回小区。
感觉和尚出家是出于厌世,不敢面对的东西太多,也并没有比尘世间的人通透多少
這裡面我也是最喜歡老三的演技
然而并没有演出来
导演其实不需要写剧本吧
个人觉得没有离,最后一集有一个镜头,大叔办公室的桌上有三张妻儿的照片,如果真的离婚了,我想他不会把照片摆在这么显眼的位置
是个新颖的解读~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感谢提醒,怒打五星⭐⭐⭐⭐⭐~。真的以为打过了,失误失误
“三万岁的少女”_真是好名字,一看就是铁粉~
😊😊😊
这部剧不获奖是不可能的吧 去年的秘密森林 今年的我的大叔 TVN每年一部经典剧真是厉害得不行 中国的电视剧已经和人家差了二十年想想都伤心
我记得之前宥拉有一次去兄弟清洗店找老三的时候,老三有讲到过诺丁山,最后写剧本写到不是诺丁山,是不是有什么隐喻。
楼主写的很棒,但我还是觉得没有离婚。。
主观上,“孩子有力量”说的是至安,“人有自愈的能力”说的是东勋。男主哭可能是回想起自己,至安和妻子的这一段往事。另外我觉得东勋对至安也是有感情的,但是为了家庭必须埋没这些感情,懂事的至安也没有再联系自己,为可能失去了这样一位懂自己的朋友感到难过与痛苦。但是他知道,这是对自己,对至安,对妻子最好的选择。
客观上,大结局咖啡店至安听见大叔的声音,大叔提到了“孩子他妈”。和至安相遇灿烂的笑容,这是填补了他心中的空白。
存在不同的看法,虽不认同,但尊重。得到治愈就好。
同为临近中年的同龄人只能说,经历过类似的阵营的背叛,(不是简单的出轨,而是默许敌对方陷害自己)基本信任完全崩塌,不离婚不算治愈,还是闭眼自欺欺人凑合过日子,对俩人都是牢笼,二嫂也不乐意不幸福,孩子在美国受教育更不用担心什么。东勋的哭是为自己,进行的一场发泄,放下,自愈(包含了这一路走来的很多人或事情不单指某一个人),15集结尾预告里面有一句话虽然16集没演被剪掉了,‘拥抱住最初的自己,一次也没拥抱过的自己,哭了’具体记不清了但就是这个意思。
借用豆友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有些人陪过一个渡口,或一段路,终点不同就会分开,并非要执拗的走完一生,下一段路也许有另一个志同道合的旅伴。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张婚书是否完整,而是灵魂的力量和救赎自愈。当认清是个错误的选择时,结束它是正确且有勇气的,而不是固执的坚持错下去咬牙走完一生。
请见谅,共同探讨,各抒己见而已。
你好,谢谢你的见解与分享。我的年纪与剧中的至安相近,22岁。在至安的身上产生了很多的共鸣,对于大叔的共鸣则主要是家人的幸福。大叔的心境作为一个孩子理解尚浅,抱歉。
这会是我人生的一部剧,大哥东勋三弟至安,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共鸣。愿您找到自己的幸福。
大叔这样的灵魂伴侣,知己,亲人都不要,观众都不答应啊,没有结果治愈个毛,反而伤更深,还不如过原来的日子,原来只是失去个不爱你的女人而已。
导演因为社会舆论,用偌丁山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我猜你也是至安的同龄人,还很年轻。等你经历过各种尔虞我诈,到了40左右,会理解大叔能碰到一个至安这样纯粹的为自己着想的心灵,是多么的可贵,现实中很难遇到,所以大叔才会动摇哈哈。
中年人虽然不太会冲动,会有很多妥协和隐忍,但也有不能触碰的底线,比如我觉的会离婚是由于背叛和陷害,不仅仅是感情淡了变心了那都不算啥。不一定经历过才能体会,职场中的背叛和陷害也很多,亲近的人倒向敌军阵营,更何况是家人背后捅一刀,感觉很难翻篇再过下去了吧。也祝你幸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