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这老太太家怎么藏着这么多幅字?按照茶道的要求,茶室的「掛け軸」需要随季节更换(类似俳句中的季语),内容要与季景相扣,所以要像搜索引擎的「Logo」一样不停更新。
资源有限,截图很糊,轻拍。
第八分钟(老太太说是新绿的季节,五月左右):

“薰风自南来”,出自唐文宗李昂、柳公权《夏日联句》:
(李)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柳)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十五分钟,“叶叶”,第二个是省文符号。是「👴」的意思(不是

什么?觉得不像?且看草体「AKA.」变体假名:

(意外发现,变体假名「𛂧」已经被收录进「Unicode」了!)
所以,是「はは」也就是妈妈「👩」的意思吗(不是
经大佬提醒,这幅书法还有仨字:

连起来是“叶叶起清风”。语出南宋智愚禅师《衍、巩、珙三禅德之国清》(收入《虚堂和尚语录》卷七,“禅德”——有道的禅师):
谁知三隐寂寥中,因话寻盟别鹫峰。 相送当门有修竹,为君叶叶起清风。
二十分钟,“风”。

好的,又被奇怪的布局坑了,连上左边六个小字是“风从花里过来香”,《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七(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载:
上堂。“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从前先圣岂不发真归源,如何十方虚空至今尚在。”又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幻沤既灭,虚空殒无。三有众生从兹殄悴,四生九类如何得无。”又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如何得复清净本然。既复清净本然,云何却见山河大地。大众,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边流去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好大哥。归堂。
……不过我真的不懂“好大哥”是什么意思……
二十三分钟(小暑):

“清流无间断”,《嘉泰普灯录》卷第一(襄阳府广德第二代义禅师)载:
僧问:“如何是古佛心。”曰:“千年历日虽无用,犯着依前总灭门。”问:“如何是广德境。”曰:“清流无间断,碧树不曾凋。”
二十八分钟:

“掬水月在手”,语出中唐人于良史《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也可以查到南宋末时人朱少游的一首诗,以之为题(朱诗仅传世两首,《芭蕉》和《掬水月在手》):
十指纤纤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姮娥。 不知李白当年醉,曾向江边捉得么。
……“捉得么”哈哈哈……
三十一分钟(立冬):

啊这,被大头全程挡住。幸亏禅语有限,大佬认为是“松无古今色”,《五灯会元》卷十八(潭州大沩祖瑃禅师)载:
僧问:“如何是沩山家风?”师曰:“竹有上下节,松无今古青。”
传入日本变为“松无古今色,竹有上下节”。
三十八分钟(正月):

入镜不全,感觉是“(春入千)林处处花”,语出南宋居简禅师《化阄拈千手大悲像》(收入《北涧居简禅师语录》):
秋澄万水家家月,春入千林处处花。 为问大悲千手眼,不知明月落谁家。
传到日本有了“春入千林处处花,秋沉万水家家月”和“春入千林处处莺”的版本。
四十四分钟(大寒):

“日日是好日”,《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载:
示众云:“十五日已前不问尔,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代云:“日日是好日。”
四十九分钟:

“梅花薰彻三千界”,出处未明。有类句“一点梅花蕊,三千刹界香”,《重续日域洞上诸祖传》卷第三(总泉寺栋室梁禅师傅)载: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物外独骑千里象,万年松下击金钟。”问:“如何是直指单传一句。”师云:“木人抚掌,石女点头。”问:“如何是曹洞宗要。”师云:“明月芦花不似佗。”问:“转凡入圣时如何。”师云:“一点梅花蕊,三千世界香。”
这可能是一个日本本土出典,因为《重续日域洞上诸祖传》我只能在日文网站上找到。

“清风万里秋”。《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六(滁州瑯琊山觉和尚语录)载:
问:“九夏赏劳,谁人得荐?”师云:“周秦汉魏。”进云:“与么则昨夜一声雁,西风万里秋。”师云:“静处萨婆诃。”师乃拈起拄杖云:“在天则清,在地则浊,在人则神,在物则灵,且道在山僧手里唤作什么?”良久,云:“拄杖子。”
传入日本变成了“昨夜一声雁,清风万里秋”。
五十二分钟(立秋),“泷”。

「瀧/滝/たき」在日语中指瀑布。
六十一分钟,阵亡。

经大佬氪金眼考证,是“不离当处常湛然”,语出初唐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过于长,不引全文了):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也符合下面的达摩曾经“一苇渡江”的事迹。达摩本人在日本则是寓意家内平安、祛病消灾的吉祥物。
七十二分钟(立春前一天):

“不苦者有智”。立春前一天在日本称为「節分」,意思是季节更迭的一天。这一天被认为会滋生邪气,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人们要举行撒豆驱邪的仪式「豆撒き」,一边撒豆子一边喊「福は内、鬼は外」,顾名思义,这句话是指“妖魔鬼怪快离开,福缘快到来”,不过,根据汉字与假名的对应规则,这句话也可以写作「不苦者有智、遠仁者疎道」(其中「者」对应「は」是义训,《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所使用的假名中都能见到这个对应),文字游戏之后又多了一层含义。
八十七分钟,“听雨”。

一个介绍本片挂轴的日文网页(网址:https://heart-to-heart.jp/6834.html#i-8)收录了一句未出镜的禅语:莫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饥。《嘉泰普灯录》卷第二(隆兴府法昌倚遇禅师)载:
冬夜,与感首座吃果子。师拈起橘曰:“这个滋味何似黄龙。”云:“更须尝过始得。”曰:“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云:“末代禅师多虚少实。”又拈橐子曰:“这个作么生尝。”云:“须是和尚始得。”曰:“一个橐子早不奈何。”云:“饶人不是痴汉。”岁夜吃汤次,感云:“昔日北禅分岁,曾烹露地白牛,和尚今夜分岁,有何施设。”曰:“腊雪连山白,春风逼户寒。”云:“大众吃个什么。”曰:“莫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饥。”云:“未审是什么人置辨。”曰:“无惭愧汉,来处也不知。”
注二笔。一则吃果子就罢了,何问生尝橐子?橐子即托子,佛门称高台之茶托为托子,自然是不可以吃的东西。二则“昔日北禅分岁,曾烹露地白牛”,和尚怎么吃牛?露地,是门外的空地,白牛,是清净之牛,露地白牛是《法华经·譬喻品第三》中出现的对佛法的比喻,不是真的吃牛肉,“昔日北禅分岁”其实还是没的吃。这俩人就是在互开玩笑。
二二年四月,再补一条露地白牛相关语录(这里看到:https://zhuanlan.zhihu.com/p/80415147),《古尊宿语录》卷四(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载:
师问杏山:“如何是露地白牛?”山云:“吽吽。”师云:“哑那?”山云:“长老作么生?”师云:“这畜生。”
……笑死。
提及的语录原文可以在知识图谱网(网址:https://cnkgraph.com/)中找到。
最赞回应
哇!谢谢你哦!我还以为只有我认真写了讨论帖(关于棚物的)。正想做一辑关于挂轴的,没想到你已经做好,而且还做得这么细致!太感恩了!我明天做个道具讲解好了。
手动点赞。
妙啊
妙
赞
哇!谢谢你哦!我还以为只有我认真写了讨论帖(关于棚物的)。正想做一辑关于挂轴的,没想到你已经做好,而且还做得这么细致!太感恩了!我明天做个道具讲解好了。
共同建设中文网络嘛😁
又想起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很棒!
感谢!
谢谢,这么多好诗词,心境自然~
dd
太棒了!非常感谢!!!
真是有心人!
大功德。
好贴心,学习
我就知道有人讲这个!
我看的时候也很在意这些卷子的内容,感谢整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