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明日 短评

热门

99 西楼尘 看过 2018-07-03 10:22:56

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来不及做,吃那家小店的炸生蚝、剪短脚趾甲、参加毕业典礼,可生命的倒计时码在头顶已濒临尾声。少年对死亡充满好奇,老人对生存满是疲惫,女明星对死亡情绪复杂,音乐家对生存无波无澜。第一次听说有死亡这回事,孩子哇哇大哭,抗议生命犯规。吹灭104根蜡烛,这人生还得走下去啊。

68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18-02-25 19:05:24

很喜欢这部泰国散文电影里面的好几个段落,导演的想法和设计清晰又明确,一开场手持拍摄四个女孩的闲聊,到后来替补女演员在固定长镜头下的情绪涌动。

32 寒枝雀静 看过 2019-01-09 21:58:51

2.5 / 每个段落单独拎出来都还不错,尤其是窄画幅内的调度甚是迷人。但是实质的内容完全是短片体量,组合在一起就是空洞的N次方。对“死亡”试图进行平等超然的数据式或金句式概括恰恰抹杀了死亡本身的复杂性,连虚无本身也是如此的轻薄。所能想象的对东方生死观最扁平单一的呈现(大概和一篇微信推送效果相仿)。想回头再去看看《布米叔叔》。

45 欢乐分裂 看过 2019-01-07 16:28:05

诚如村上所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亡是日常的一部分,当观众以提前知晓结局的方式回溯生的寻常,会感知到惋惜之外的惊栗——死亡如此突如其来,宛如呼吸般正常。从普通人对“死亡”的理解出发,撷取前一天的光景,我们既痛心又欣慰地看到他们曾如此饱满充实地活过,如此说来,死亡亦不足惧。第一场结尾清洁工安然收拾,天台姐弟对话,情人间对死后的安排,长镜哭戏,越拉越远的安静离世,每段都自带亮点,切入点与爆发点都很有力量。

31 木卫二 看过 2018-03-31 01:14:29

时间码,正方画幅,短片组合到记录采访,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依然像篇关于死亡的命题作文,出自同一个人的短片集。最喜欢序幕的“你不知道哪一个会死”,姐姐拍照完全是《36》重现,一镜到底实现得最好的是女星殒命。音乐家溘然长逝,又完全是河濑直美附体。死亡很严肃,拼贴玩的志趣还是很浓。

5 大中祥符八年春 看过 2020-11-05 16:29:34

70分钟的片 比两个小时还漫长 节奏这么慢 近景长镜头被滥用 描写日常生活对主题表达完全没有意义 真是又臭又长 无语 想往文艺片靠 也不是用这么低级的装逼方法吧

14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8-12-11 23:36:48

形式上比较新,不像是电影,更像是大数据的影像化,将伪纪录片与短片集式叙事结构结合起来,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想象主角们最后的时光,引发关于死亡的思考。很多时候,死亡是随机的,但更多的是关于生命中重要而美好的时刻,和它们转瞬即逝的本质。

25 勾狗够 看过 2018-02-18 00:22:15

Very Sad Pictures Ltd.

19 谢飞导演 看过 2019-03-05 15:44:37

SAFF节竞赛片。泰国导演的创新之作,混杂故事、纪录、文献研究等多种元素,探讨死亡主题。长镜头别开生面,不少精彩闪光处,不仅在外在形式,还在内涵上。总体单薄了些,是其缺点。

45 胤祥 看过 2018-02-20 09:14:59

#Berlin2018# 9分但是绝对要送五星。真是耳目一新的作品,调动了各类视听和媒介元素,又装在一个极其漂亮的结构里面,特别克制但是情感极其的充沛,某些段落极其感人。另外自带时间码实在是太体贴了。想想发个年度十佳都不为过啊。

10 海带岛 看过 2019-02-23 22:57:04

拍得真美。已死之人仍在你脑中踱步,只不过每一个动作都在倒计。镜头太温柔了,但每一寸又都指向死。回忆死者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心情。

8 vivi 看过 2018-02-14 19:14:15

3.5 娓娓道来的人间故事,每秒2个,分秒的时间换算成死亡的数字,也诞生出希望。

8 半个桃李林檎 看过 2017-12-17 19:53:10

加入GDH以后,导演第一次独立筹资拍电影,很多旧作的梗,合作过的众多女星友情客串。他的作品大多源于亲身经历或思考,而这一次把目光瞄准了死亡,或者说死亡来的前一天。那些手持摄像所刻画的,是不同个体的平淡日常,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第二天要死去。本想引导观众思考,但似乎又给出说教意味的结论

4 何倩彤 看过 2018-03-21 02:19:42

有針對死亡和無常的抒情,但沒有探索,更難言討論。都是老生常談。雖然淺薄,但也算是一部使人有好感的作品。死亡觀很「國際化」,沒有任何宗教信仰、鬼神傳說、在地社會文化的介入。

5 哪吒男 看过 2020-04-04 13:15:41

在一生一死之间,深奥繁杂的伟大命题里,穿插肤浅粗糙的表演。不就是所谓的人生?

3 Tilda Li 看过 2018-02-21 08:59:32

泰式小清新,以碎片式的散文电影方式,记录四个女生好朋友高中睡衣派对上的对谈和四人后来人生轨迹上的片段。开头不间断的表针音效和全程不断闪现的计时器,提示着观众每分每秒都有新的生命死去,穿插关于死亡的访谈。一部带有实验性的视觉作品,虽然不免有些刻意。

7 徐若风 看过 2019-01-06 23:09:41

很漂亮的形式姿态,看出了《湄公酒店》的感觉。PPT电影也许最适合用这类极度轻的质感去拍,那么,单薄反而可能会成为优点。轻盈透亮,谁不喜欢呢?

52 嘟嘟熊之父 看过 2019-01-04 21:23:22

如墨水滴在宣纸上,以极为私人与间接的手法晕染出最宏大的影像质感。缺席的逝者与在场的生者共同勾勒出死亡飘忽不定的虚无感与触手可及的实体感。死亡以回忆、亲历、忘却三种释义,完成其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自证。

1 qw0aszx 看过 2019-01-13 02:19:30

胜在轻盈,把持得当同时又懂得及时变换手法 ★★★☆

16 字母君 看过 2018-06-16 00:31:06

人固有一死,没有重如泰山,一定轻于鸿毛,有着范桑特式的宁静感。拼贴的另一种高级玩法(据导演所说形式这次对照的是“唱片”),“如何把几个学生作业体量的短片整合成一部杰作”的教科书。镜头设计在《36》一场一镜的基础上全面升级,生活质感极强的表演让情绪感染力达到了顶峰,拍得云淡风轻我却全程泪流满面,时间码和跳表计数的设计简直太残忍了。 与第一段买啤酒类似的故事我也写过,可是看到他最后的收尾我真是跪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