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四集,整体感受是幼儿园对孩子影响太大了,尤其是这个大李园长,教育理念有点过于自我和强势。
比如一一那集,小朋友可能就是属于大家常说的内向型性格,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一个人玩,但大李一直给孩子强调她的“特殊性”-喜欢自己玩,还反复问为什么?孩子就是喜欢自己玩,怎么了呢?怎么就必须每个人都一样?居然说:妈妈以后老了,你怎么办???3岁小朋友,就是喜欢自己玩会,就被这样贴标签?后面一一按大李想法找到了好朋友,又被她说喜欢用朋友炫耀?那不是你引导的吗?你告诉她你自己玩不好,需要找朋友一起玩,那孩子找到了,怎么会不给你炫耀??
比如梁昊天和刘嘉阳那集,既然这么讲究平等自然的氛围,为什么要在还在那么小的时候,形成一种“刘嘉阳是最好的,我们大家都喜欢他,没有人不喜欢他”奇怪的调调?难道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大李站出来引导大家的时候吗?这样对刘嘉阳不是一个好的经历,也导致了梁昊天身边一直有个被大家仰望着的人,他自己心里会有点失衡。
再比如第一集的柔柔,为什么老要强调她的特殊性,无限放大和告诉孩子:“你跟别人不一样!”,客观的看影片中呈现的内容,并没有发现太多特殊性,反而大李过于强调某些行为,孩子也会给自己贴上刻板印象:我就是这样,我跟别人不一样!
这么一说确实有一点,相较于中国传统教育,大李的确对孩子有点深挖了
这个院长出过一本书,这书还挺出名的。我看了开头几页,就不想再看了,太主观了。
但她能开出一个和传统学前教育不同的幼儿园,这也是种突破。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