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先服用毒药再点火,或者先上吊再点火。我感觉既然他选择这种最可怕的死亡是为了惩罚自己吧?
那为什么又同意女儿先掐死自己呢?
感觉这里有逻辑bug
作者为了硬生生凑上菜菜子杀父的罪名硬生生加了这个桥段。
或者干脆说菜菜子遗传了妈妈的自私,最后为了一己私利杀了父亲会更合逻辑吧?
比如先服用毒药再点火,或者先上吊再点火。我感觉既然他选择这种最可怕的死亡是为了惩罚自己吧? 那为什么又同意女儿先掐死自己呢? 感觉这里有逻辑bug 作者为了硬生生凑上菜菜子杀父的罪名硬生生加了这个桥段。 或者干脆说菜菜子遗传了妈妈的自私,最后为了一己私利杀了父亲会更合逻辑吧? |
所以阿部宽到底查了护士什么?(HI)
沉重的亲情(豆友OTvp2BK5BE)
我以为日历是父亲决定每个月住哪个桥洞下(最帅江湖骗子)
凶手安乐死了爱自己的父亲,却放过了毁掉自己人生...(Electric)
为什么横山一俊的同事没有发现他被人顶替了?(Dumbledore)
开场10分钟我老婆就通过日历看穿了一切...(傲月苍狼)
最赞回应
你是不是在搞笑,死了怎么点火,还没死一样痛苦……
我并不觉得这一段是BUG。书我也看过,但只就电影的场景来说吧。
一方面,父亲当时的那个状态,是极度紧张而忐忑的,他对被火烧死这件事委实充满了恐惧。他只是实在找不到快速而可行的方法,在道子尸体被发现前走完这一步(他的体力和善后能力完全不能跟十九年前杀老师时相比),才出此下策的。所以女儿过来要帮他向前一步的时候,他本能上是很难拒绝的……
另一方面,的确,按电影里父亲爱女儿的程度,他的理智应该能让他阻止女儿做这件事。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对女儿“绝对好”的选择,我相信父亲是能够做的。但当女儿走向前来时,父亲也就应该明白了,无论是他自行结束生命,还是让女儿动手,女儿都不会活得好的。若任由他在自己面前被火烧,女儿会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她一定会懊悔自己什么都没做,即便不是亲手弑父,却比弑父更痛苦(自己旁观着让父亲替自己下地狱,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当女儿亲口说了每次都是爸爸来承担、这次由我来承担时,父亲就该明白女儿的决心了,这是女儿做出的选择。她虽然亲手弑父,但她得以和父亲一同分担“罪孽”——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这样反而能让她少了几分心理上的压迫。而且,父亲应该是有信心,认为自己被火焚后警察就不会轻易查到这中间的关联(事实上,没有加贺与松宫的关系,一开始两具尸体都没有被联想到一块),因而在他的判断里女儿被法律制裁的可能很小。
当然,父亲未必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得那么清楚。但只要他摇摆,不知该不该成全女儿,再加上他对自焚的恐惧,就足以让他不坚决反抗。一边是犹豫的父亲,一边是心意坚决的女儿,所以女儿成功了。。。
其实,如果按理论来说,比如父亲不跟女儿坦白自己杀了两个人,比如他能靠寄信的方式跟女儿告别、自己默默去死,这些显然都会对女儿更好,让女儿没那么大心理负累,安安稳稳过成功的后半辈子。只是,父亲也是个人啊,是人就会挣扎、就会有软弱,也就会“犯错”。
同理,不可能完成犯罪的手法——先自杀再放火,他想不到,也是正常的事啊。不是说你有足够的爱,你就能完全作超人。
简单的说,就是爸爸为了保护女儿,选择了他最害怕的死亡方式活活烧死,但是这种方式能保证自己最大限度的抹灭个人信息(死了再设置机关点火不放心,他不想让女儿知道所以不叫人帮忙)。女儿是因为父亲快要点火的时候想起爸爸说过害怕被烧死,所以不忍心看他用这种方法去死,就帮他换一种死法。这个时刻,女儿没有考虑明哲保身,父亲也明白女儿最后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的心情,两个人都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条件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对方,说实话这个地方是最感动到我的地方。
“先上吊再点火”是个什么骚操作,把绳子烧断吗?😂太可爱了你
他是要保证烧掉指纹跟脸的啊…一定是要从身上开始烧,你说个在那种情况下可以自己先死再从身上烧的办法
你是不是在搞笑,死了怎么点火,还没死一样痛苦……
你才是搞笑吧,稍微动点脑筋就可以办到的事情……我真的....词穷了……
他是要保证烧掉指纹跟脸的啊…一定是要从身上开始烧,你说个在那种情况下可以自己先死再从身上烧的办法
“先上吊再点火”是个什么骚操作,把绳子烧断吗?😂太可爱了你
「先自杀再放火」你是认真的?
还好意思提「逻辑bug」这个词……
只要身上有汽油肯定会烧到的啊
我真的不想解释那么多啊,你们大家是推理片看少了吗?密室杀人案那种那么高难度的都能办到,这真的不是难事
可能我没说清楚,意思是先自杀,火再烧到自己身上,懂吗?
我去,现在豆瓣的人智商都肿么了?我可能是没表达很清楚,但意思大家应该理解吧,哪怕是爸爸先自杀,女儿再放火,女儿也没杀人啊!所以弑父的桥段真的很牵强
我可以理解女儿在最后说的,爸爸这次轮到我来救你来亲手做这残忍的事情,但是爸爸对她的爱不比她少啊,爸爸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隐藏女儿杀人的事,怎么可能让她最后杀自己呢?难道他觉得这就不是杀人了?是个法盲吗?
算了我对混了这么多年的豆瓣失望透顶,居然没人get到这个点,都在想一些傻乎乎的问题,唉,可能是我老了
女主的罪名是年轻时候错失杀人
杀父才是的呀,年轻那起随着他爸爸被火烧死已经没有任何证据了
你真开玩笑
因为女主错失杀了人,女主父亲才放弃自杀,冒名顶替了死者,伪装成跳海自杀,查案都把过去的所有案件都翻了一遍了,既然女主父亲最近才死,那十多年的所谓的死怎么解释。
这都说没证据……
即便就是查出是她父亲,但是当年女主杀人的证据也是没有的呀,可以说是他爸爸杀了那个面包车男而不是她啊?是她爸爸杀人然后更换身份也是说得通的呀。十几年前的事,难道找得到线索?她爸之所以最后要用火烧自己的办法就是为了消灭线索,只有他自己死了这件事才能过去
看了其他帖子,我基本已经找到答案了。其实是电影导演故意把这对父女唯美化后产生的bug,原著更中立的刻画父女其实也有自私的一面,所以女主弑父有一大半成分是女主真的想这么做
再去找个地方跳海不好么?
哈哈哈别生气嘛~之前回复你是因为想到用蜡烛烧绳子自救的一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梗,觉得挺可爱的呵呵呵。说回本片,我也无法接受女儿掐死爸爸的这段,既然父爱伟大到为保护女儿而隐姓埋名一辈子,那么临死前再让女儿背上自己的一条人命真的没事吗?不担心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吗?如果怕被警方查非死不可的话,应该先自杀,再让女儿放火~反正人死了也是要家属负责火化的不是?
这样安排的桥段,小说或者电影才有张力!另外我们都不是剧中人,生活经历都不一样,如果不是女主想起小时候爸爸说过的那一句话,也就不会出现这一幕了。
个人感觉,这个时候不是考虑有没有bug,甚至都不是考虑是否还有逻辑。本格兼具社会性,还要加上人性,才是丰满的作品。博美和爸爸做的这些事,看起来残忍的,甚至有些我们以旁人的眼光去看觉得傻或者费解的,换位思考一下,那个时刻,他们只是想给予对方解脱、赎罪或者是说能让对方平静一点轻松一点的安慰。本作涉及的基本都是冲动犯罪,普通人在那个犯案时刻没有那么多心思缜密,紧急时刻的做法更能反映人性,是在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生活经历综合影响下的结果,也是作品值得品味的地方。
简单的说,就是爸爸为了保护女儿,选择了他最害怕的死亡方式活活烧死,但是这种方式能保证自己最大限度的抹灭个人信息(死了再设置机关点火不放心,他不想让女儿知道所以不叫人帮忙)。女儿是因为父亲快要点火的时候想起爸爸说过害怕被烧死,所以不忍心看他用这种方法去死,就帮他换一种死法。这个时刻,女儿没有考虑明哲保身,父亲也明白女儿最后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的心情,两个人都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条件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对方,说实话这个地方是最感动到我的地方。
我并不觉得这一段是BUG。书我也看过,但只就电影的场景来说吧。
一方面,父亲当时的那个状态,是极度紧张而忐忑的,他对被火烧死这件事委实充满了恐惧。他只是实在找不到快速而可行的方法,在道子尸体被发现前走完这一步(他的体力和善后能力完全不能跟十九年前杀老师时相比),才出此下策的。所以女儿过来要帮他向前一步的时候,他本能上是很难拒绝的……
另一方面,的确,按电影里父亲爱女儿的程度,他的理智应该能让他阻止女儿做这件事。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对女儿“绝对好”的选择,我相信父亲是能够做的。但当女儿走向前来时,父亲也就应该明白了,无论是他自行结束生命,还是让女儿动手,女儿都不会活得好的。若任由他在自己面前被火烧,女儿会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她一定会懊悔自己什么都没做,即便不是亲手弑父,却比弑父更痛苦(自己旁观着让父亲替自己下地狱,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当女儿亲口说了每次都是爸爸来承担、这次由我来承担时,父亲就该明白女儿的决心了,这是女儿做出的选择。她虽然亲手弑父,但她得以和父亲一同分担“罪孽”——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这样反而能让她少了几分心理上的压迫。而且,父亲应该是有信心,认为自己被火焚后警察就不会轻易查到这中间的关联(事实上,没有加贺与松宫的关系,一开始两具尸体都没有被联想到一块),因而在他的判断里女儿被法律制裁的可能很小。
当然,父亲未必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得那么清楚。但只要他摇摆,不知该不该成全女儿,再加上他对自焚的恐惧,就足以让他不坚决反抗。一边是犹豫的父亲,一边是心意坚决的女儿,所以女儿成功了。。。
其实,如果按理论来说,比如父亲不跟女儿坦白自己杀了两个人,比如他能靠寄信的方式跟女儿告别、自己默默去死,这些显然都会对女儿更好,让女儿没那么大心理负累,安安稳稳过成功的后半辈子。只是,父亲也是个人啊,是人就会挣扎、就会有软弱,也就会“犯错”。
同理,不可能完成犯罪的手法——先自杀再放火,他想不到,也是正常的事啊。不是说你有足够的爱,你就能完全作超人。
人有一万种死法,请不要较这个真
楼主,想太多了。他可能并没有那么在意死法,都要死了,没心情搞那么复杂,同意女儿掐死自己,可能是想成全女儿对自己的帮助,减轻女儿日后的愧疚。我觉得导演主要是来虐心的,不是来烧脑的
这和烧脑真的扯不上半毛钱关系,而且让女儿掐死自己能让女儿有赎罪感日后的日子更好过?这是什么荒谬逻辑?
换位思考,自己再爱一个人为了他去死,有别的方法可以死为啥一定要选自己最害怕的方法?还要拖最爱的人下水?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就是编剧欠交待了某些内容。否则真的就是牵强附会了!
emmmm 大致不是大家看少了 是你看多了😂
感觉其实楼主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觉得选择其它方式自杀进行的时候点火自焚,这个很难诶……而且没死的时候自焚一样很痛苦吧……技术上来说这也不是一个自杀新手可以掌握的…_(:з」∠)_
哈哈哈哈哈
理解得很细腻,感谢解答了我的疑惑
感谢解答了疑惑
最开始我也没明白,看到这贴里面有几位的分析后有所理解:1.父亲血案在身,同时也躲累了,想要自我了结之时被跟踪而来的女儿发现慌了手脚。而作为获得了父亲用半辈子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换来正常生活的女儿,她深知着父亲所承受的这“地狱般的生活”,所以当父亲终于熬不下去时,她选择了理解,并想要帮助他完成这最后的心愿(就像在生活中,我们不愿看着最亲的人在所有努力都尽之后依然忍受病痛的折磨,如果合法大概率会选择安乐死这种心情吧)日本人这种细腻的情感有时候是很微妙的。2.女儿的坚决使得父亲动摇了,犹豫之际没有贯彻“全部为了女儿好”这一信念,也满足了女儿最后的请求,让女儿送他最后一程,让从小被奉献的女儿也能为他做些什么,不让她遗憾,这也是爱。而且从这样让女儿成为了杀人凶手的失误中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信念强到冷酷贯彻一生的人,他会犹豫,他会犯错,这种人性的缺陷反而使得父亲这个人更加立体,但至于对这个推理片来讲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3.自焚应该是他能想到的能最大化消灭证据的方法了,所以啊,即使是他最怕的方式,为了不给女儿的未来留下隐患,他依然去做。。。4.“拖最爱的人下水”见1.2.
笑哭了 自杀了怎么烧自己😂
我觉得,如果怕烧死,其实也可以选炸死,煤气罐之类的
这个解释的很好啊
来来来,你来演示一个怎么先自杀再放火烧自己……
因为是文学所有会有一些戏剧性
呃 笑的那些人 买个煤气罐 做点计时装置 然后女儿来了更方便了 让女儿后面烧了更好啊 唉 然后直接把以前那个案也背下来 这样女儿就不会有污点了
我之前也觉得 如果父亲先服毒自杀,再让女儿纵火烧尸毁尸灭迹 是最万无一失的对策....女儿仍旧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但假如是这样,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吧……
就是这样,父女俩个都已经身心俱疲。父亲想最后为女儿解决了麻烦,女儿也想为父亲承担一些痛苦。什么各种计划其实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简单点结束就好。其实简单的手法如果不是各种巧合,也不是那么容易侦破的。
……
看情感片子不要用柯南思维考虑了吧,楼主太理性,不应该看这部片子
不是我太理性,而是这个点是整部剧的精华所在,但是却牵强的让人有点略失望,感觉是为了设计这样的悲剧而设计这种方式的自杀,刻意的太过明显,如果只能用这种方法自杀,不妨再加点别的因素来限制会更合情合理一点啦。
至于那些说死了怎么自焚的人,我觉得这种推理片不适合你们看,我真的懒得解释了哈哈。
另外我说怎么陈年八股的文章被挖出来,原来现在院线上映了....
只有心中常怀悲情的日本人才会写出“掐死你即是报恩”的情节吧
除去烧死能够毁灭指纹和脸,他爸爸起初觉得烧死最痛苦,然而过了这么多年,能够用烧死来结束自己,证明这些年他所承受的远远比烧死更加痛苦!
这不符合人性啊,难道说谁内疚就要用自己最害怕的死法自杀,那大家都去五马分尸好啦
这段是女儿口述的。先说女儿掐死父亲,和前面第一次自杀时的话相呼应,似乎合情合理。
但我的疑点在,父亲会同意?感觉上可能是父亲看到女儿来了,从放火自杀到先自杀女儿再发火。感觉女主应该也崩溃了,一个女人掐死一个不反抗的男人感觉难度还是很大的,她也想了结吧,说谎的可能性很大。
不用这么较真吧,如果要较真我觉得掐到一半,父亲忙喊停:“乖女,先别掐了,原来掐死也不比烧死舒服多少啊。”,这样也挺真实的
看这么多评论 你说的最有道理!!
这个楼主这个脑回路...
父亲选择烧死,是因为这是他认为最可靠的消灭所有痕迹的方式,但自己又最害怕这种方式,女儿知道父亲必死,帮他避开了他最害怕的死亡方式,这是女儿在那个情况唯一能帮父亲的。多么浅显的逻辑啊,楼主啊,看电视别玩手机
哈哈哈笑死了
父亲完全可以自首,女儿有什么罪。
他那个小棚子怎么上吊啊?😂😂
对那里简直哭死我,松岛菜菜子和小日向文世的演技太神了,我也跟着嚎啕大哭
我觉得这是社会推理,比较偏重真实;不是本格推理,你说的那种密室杀人啊、完美犯罪啊,在现实中都很难实现。先上吊再点火,还得保证烧掉面部指纹特征,操作难度多大,有点儿偏差就失败了,很有可能死了但没完全销毁指纹;先服毒再点火,肯定毒发之前先烧死了,一样痛苦。
26年,过了追溯期了,而且确实没有证据,只知道这个人死了,根本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确认是父亲还是女儿杀的,再加上当时十四岁的少年buff,26年前这件事真的不算数,抓女主是弑父。
延时装置呀,这有啥难的,提前试验几遍能打着火就行呗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拨开迷雾,找到真相,而不是女主是否有罪,其实女主和她父亲一样,心里藏了太多的秘密,即使逃脱了法律制裁,也不会活得幸福。反倒是真相大白后,她的身心才能得到救赎,就像影片的名字“祈祷落幕时”一样,恐怕她自己都抱着期待的心情而非想要逃避。
所以,讨论女主是否能脱罪,是舍本逐末,没有多大意义的话题。既然你执着于此,简单说两句也不妨。第一,虽然女主亲手勒死父亲,但被害者出于自愿,这跟谋杀不同,最后量刑也会酌情考虑;第二,即使如你所愿,毁尸灭迹同样也是犯罪。而且调查她这么做的动机时,同样会牵扯出之前的事情。包括防卫过当,包庇罪等等,无论如何,她都难逃法律制裁。
女主戴着十字架,是基督徒。推测其父也是。基督徒不能自杀。
这一段是很不合理的,原著也是如此。
要理解日本人的变态心理,我也觉得不合乎中国文化的忠孝仁义的思维,但想到是日本的,也就说的通了。
楼主还是先去理解日本文化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