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比imdb高了2分

阿弥 2019-06-16 18:47:34

咋回事?又要被人外面的人说:豆瓣看到外国电影自动加1分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sdfsfsdfsdfsfd
    2019-06-16 19:40:22 sdfsfsdfsdfsfd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会给这电影打多少分?

    赞(73) 来自 豆瓣App
    >
    天策上将
    2019-06-16 21:40:20 天策上将 (野豬力量注入!)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网站噢,反苏、反俄是郑智正确!(手动滑稽)

    赞(36) 来自 豆瓣App
    >
    愁摩愁
    2019-06-16 19:11:53 愁摩愁 (气从雨后有时作,身在人间无事忙)

    意识形态的差异应该是绕不开的一大因素。。

    赞(26) 来自 豆瓣App
    >
    碎玉屠龙
    2019-06-16 21:25:00 碎玉屠龙

    在美国,反俄势力特别强

    赞(20) 来自 豆瓣App
    >
    【未来】
    2019-06-25 01:56:45 【未来】

    因为真实的慕尼黑决赛是争议和传奇并存的一场比赛。苏联一路走向胜利的传奇色彩自然不容置疑,最后那三秒中展现的技战术水平也是足可载入史册的。但是,苏联用近乎耍赖的方式帮自己队要到了将近6秒的加时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特别是第二次三秒时的理由是“计时器不准”,即当时电子屏上的计时器没有重新设置到3秒后开始计时,而是直接沿用了比赛时的计时从53秒记到50秒(当时的计时器和终场哨声还是独立的),所以可能存在其实是从52.99秒记到了50秒,但屏幕上显示53秒到50秒,这种“3秒没给够”的可能。这个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以此为由要再给3秒则实为比较过分的要求。所以这场比赛的争议性和它的传奇性一样永载史册,对于直接相关的双方来说,这样一部影片出现评分上的差异化是很正常的。但抛开这一点,电影本身的情节、情感、人物架设乃至拍摄手法都维持着一个极高水平,苏联队在那次比赛上展现出的精神和水平也是无法改写的传奇,所以给高分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赞(15) 来自 豆瓣App
    >
愁摩愁
2019-06-16 19:11:53 愁摩愁 (气从雨后有时作,身在人间无事忙)

意识形态的差异应该是绕不开的一大因素。。

赞(26) 来自 豆瓣App
>
sdfsfsdfsdfsfd
2019-06-16 19:40:22 sdfsfsdfsdfsfd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会给这电影打多少分?

赞(73) 来自 豆瓣App
>
碎玉屠龙
2019-06-16 21:25:00 碎玉屠龙

在美国,反俄势力特别强

赞(20) 来自 豆瓣App
>
天策上将
2019-06-16 21:40:20 天策上将 (野豬力量注入!)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网站噢,反苏、反俄是郑智正确!(手动滑稽)

赞(36) 来自 豆瓣App
>
泡泡奶豆的姐姐
2019-06-23 19:55:57 泡泡奶豆的姐姐

这片子美国观众看了肯定情绪复杂啊……不是据说美国一直拒绝承认这块银牌么……

赞(1) 来自 豆瓣App
>
【未来】
2019-06-25 01:56:45 【未来】

因为真实的慕尼黑决赛是争议和传奇并存的一场比赛。苏联一路走向胜利的传奇色彩自然不容置疑,最后那三秒中展现的技战术水平也是足可载入史册的。但是,苏联用近乎耍赖的方式帮自己队要到了将近6秒的加时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特别是第二次三秒时的理由是“计时器不准”,即当时电子屏上的计时器没有重新设置到3秒后开始计时,而是直接沿用了比赛时的计时从53秒记到50秒(当时的计时器和终场哨声还是独立的),所以可能存在其实是从52.99秒记到了50秒,但屏幕上显示53秒到50秒,这种“3秒没给够”的可能。这个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以此为由要再给3秒则实为比较过分的要求。所以这场比赛的争议性和它的传奇性一样永载史册,对于直接相关的双方来说,这样一部影片出现评分上的差异化是很正常的。但抛开这一点,电影本身的情节、情感、人物架设乃至拍摄手法都维持着一个极高水平,苏联队在那次比赛上展现出的精神和水平也是无法改写的传奇,所以给高分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赞(15) 来自 豆瓣App
>
MonkeyKing
2019-06-26 21:34:50 MonkeyKing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会给这电影打多少分?
... sdfsfsdfsdfsfd

棒子要是拍个日韩世界杯的电影……卧槽这画面太美。

赞(4)
>
mi密🇨🇳
2019-06-29 18:37:58 mi密🇨🇳

人之常情嘛,正常,不过某些豆瓣用户甚至比人家还有感情。豆瓣反苏反共的气氛太明显了

赞(2) 来自 豆瓣App
>
蘅芜
2019-06-30 16:06:55 蘅芜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
假如韩国拍了个很不错的韩国男篮亚运会赢中国的电影,韩国票房冠军,把这电影放中国,你感觉我们会给这电影打多少分?
... sdfsfsdfsdfsfd

理解,哈哈哈

赞 来自 豆瓣App
>
低眉
2019-06-30 16:48:08 低眉 (茶烫,吹吹~~)
棒子要是拍个日韩世界杯的电影……卧槽这画面太美。
棒子要是拍个日韩世界杯的电影……卧槽这画面太美。
MonkeyKing

太给中国足球队长脸了吧,有那资格吗。除非美国拍个和中国女排的电影,那才符合地位吧。

赞 来自 豆瓣App
>
Only One
2019-06-30 23:19:41 Only One

这部电影里有好多地方在黑美国😂😂再加上美俄的关系...所以,你懂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天策上将
2020-01-13 22:00:09 天策上将 (野豬力量注入!)
人之常情嘛,正常,不过某些豆瓣用户甚至比人家还有感情。豆瓣反苏反共的气氛太明显了
人之常情嘛,正常,不过某些豆瓣用户甚至比人家还有感情。豆瓣反苏反共的气氛太明显了
mi密🇨🇳

每个网络论坛都有自己意识形态定位,豆瓣的定位就是精英主义右派聚集地……

赞 来自 豆瓣App
>
Noora
2020-10-04 22:08:07 Noora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网站噢,反苏、反俄是郑智正确!(手动滑稽)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网站噢,反苏、反俄是郑智正确!(手动滑稽)
天策上将

我还寻思跟那足球运动员郑智有啥关系,后来一想,明白了鹅鹅鹅鹅鹅鹅

赞 来自 豆瓣App
>
jam
2023-10-05 23:04:36 jam
因为真实的慕尼黑决赛是争议和传奇并存的一场比赛。苏联一路走向胜利的传奇色彩自然不容置疑,最
因为真实的慕尼黑决赛是争议和传奇并存的一场比赛。苏联一路走向胜利的传奇色彩自然不容置疑,最后那三秒中展现的技战术水平也是足可载入史册的。但是,苏联用近乎耍赖的方式帮自己队要到了将近6秒的加时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特别是第二次三秒时的理由是“计时器不准”,即当时电子屏上的计时器没有重新设置到3秒后开始计时,而是直接沿用了比赛时的计时从53秒记到50秒(当时的计时器和终场哨声还是独立的),所以可能存在其实是从52.99秒记到了50秒,但屏幕上显示53秒到50秒,这种“3秒没给够”的可能。这个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以此为由要再给3秒则实为比较过分的要求。所以这场比赛的争议性和它的传奇性一样永载史册,对于直接相关的双方来说,这样一部影片出现评分上的差异化是很正常的。但抛开这一点,电影本身的情节、情感、人物架设乃至拍摄手法都维持着一个极高水平,苏联队在那次比赛上展现出的精神和水平也是无法改写的传奇,所以给高分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 【未来】

说六秒的,这不是带节奏吗?就算两次都给三秒,那也是三秒,而且第一次就不成立,因为该给3秒的只给了一秒,真正合法的就是最后给的3秒。电影里还给美国队美化了,当时看场上,美国队完全是懵的,没去干扰发球,也没有及时落位干扰接球,最后被苏联人接到后还能顿一下,轻松打板进,早年还小的时候看到这个片段,不知道调表的内情,感觉就是美国队都放弃了才被逆转的。这给的三秒还是后场发球,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有运球组织过程,这样都能被精确地长传到位,美国队自己的责任别赖裁判。

赞(1)
>

> 我来回应

> 去绝杀慕尼黑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删减了什么内容?(Ben)

希望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也会有这一天(夜*雨)

还有类似热血电影吗(天庭一养马官)

队医的那个像耳麦一样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是用于...(尘世木兰)

参加奥运会的美国队不是美国最高实力吧?([已注销])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