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到最后,肯定是娴妃和魏璎珞的对决了。结局已知,不过魏璎珞沾主角光环罢了。说起初衷,魏璎珞进宫目的,给姐姐报仇,再进宫目的,给皇后报仇。而娴妃又做错了什么?哥哥母亲被算计死掉,阿玛被太后算计死掉。她的一切行为和璎珞一样,也是报仇。说真的相比魏璎珞,更喜欢娴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我全家都被你们害死,还不许报复吗?那就太虚伪了。开始以为太后害死他爹是真的为了大清和皇上,然而是为了自己娘家人的私情,这谁能忍?更希望她能把太后扳倒复仇成功。
不希望娴妃败给魏璎珞!
> 去延禧攻略的论坛
演到最后,肯定是娴妃和魏璎珞的对决了。结局已知,不过魏璎珞沾主角光环罢了。说起初衷,魏璎珞进宫目的,给姐姐报仇,再进宫目的,给皇后报仇。而娴妃又做错了什么?哥哥母亲被算计死掉,阿玛被太后算计死掉。她的一切行为和璎珞一样,也是报仇。说真的相比魏璎珞,更喜欢娴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我全家都被你们害死,还不许报复吗?那就太虚伪了。开始以为太后害死他爹是真的为了大清和皇上,然而是为了自己娘家人的私情,这谁能忍?更希望她能把太后扳倒复仇成功。 |
> 去延禧攻略的论坛
最赞回应
娴妃挑动纯妃害死富察皇后,就是最大原罪。
富察皇后不死,她能当继后?
弄死高贵妃,还有些道理,弄死纯贵妃,嫁祸魏璎珞,就洗不白了。
弄死纯贵妃,主要还是有儿子的纯贵妃(皇后之下唯一的贵妃)可以威胁到她继后的地位。
纯贵妃死了,最受宠的就只有令妃了,一旦令妃有子嗣,就会成为新威胁,所以现在就开始提前布局了。
手段高超的人是怎样的,就是明明为了自己,做了恶事,别人还同情,还不愿相信。
这就是所谓的“大伪似真”。
以娴妃的段数,她的调拨,能是小事?
这是看不起她啊。
没听到纯贵妃死前说的一二三吗?
把他人当棋子,不过是怕脏了手留下隐患,但其目的却是要一击必杀,每次调拨都在关键点上。
对纯妃的动作也心知肚明,给予方便。
继后是什么目的?
就是要除掉富察皇后,然后她好上位。
说富察皇后伪善,人家真没欠她啥,以娴妃才智会想不明白,这根本成不了不共戴天之仇。
就是人偏激过头,怨天尤人,迁怒别人,宁可她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她。
娴妃之所以这么处心积虑,就是为了当上皇后,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作为绊脚石的富察皇后必须死,“伪善”什么的只是借口。
继后对纯贵妃的事一清二楚,所以才能这么快“审”出真相,明明是诬陷令妃的事,哪会这般容易牵出几年前七阿哥的陈年旧案来。
她扳倒纯贵妃后,示恩于魏璎珞,要她投靠,魏璎珞喝破继后的伪善,直指她是为了自己私心才这么做。
继后因而认为魏璎珞会成为大敌,开始了解决魏璎珞的布局。
能消去首尾不脏手,就是好人了吗? 请不要被其手段蒙蔽,因为这看似无害的手段,都是起杀心后的布局罢了。
这就像说话“九真一假”,是说谎的高级境界一样,不能因为真话比例多,谎话就成了真话。
继后并没有败给璎珞,她败给了皇上
娴妃和魏璎珞都一样的人,睚眦必报,但是娴妃手下倒下了很多无关者。
严格来说也不能说完全是被人害的黑化:
首先娴妃独善其身不参与宫斗,本来一直都是无事的,但他的弟弟牵扯进了案子成了被人害的把柄。
其次娴妃弟弟刚出事的时候,如果娴妃拉下脸来去求皇帝,他弟弟的罪过本不算大属于是被牵连进取的那种。
然后他父亲被人套路了,弟弟病死牢中,母亲自尽了,严格来讲高贵妃就是套路娴妃的父亲贿赂官员的罪出出气,主要悲惨于她弟弟病了诊治不及时而死于牢中。
说白了谁想要独善其身的前提是没有把柄,娴妃一直以为自己父亲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也不认为自己家族会犯罪,因此她不需要靠山,所以才有清高的资本去置身事外而未选左右逢源。
而且剧中的情节中她母亲、弟弟身死后娴妃虽然恨高贵妃但并未立刻黑化,是到了知道皇后派了御医又召回之后才彻底黑化的,说白了高贵妃本就是小人,被小人害了时受害人心理多少有些承受能力,但当以为圣洁的皇后娘娘是假圣洁时,三观彻底毁了,之后的作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复仇了。
而事实上皇后起码在剧中算是无辜的吧!但被算计的最狠了,而且这中间除了尔晴之事外都有娴妃的助攻。
特别是娴妃在剧中害主角就完全不是复仇了,而且主角几乎威胁不到娴妃的地位,尔晴也和娴妃无任何关联,娴妃除掉主角为的不过是未雨绸缪巩固地位消除未来可能的威胁罢了,而且纯妃已经被贬为答应了,娴妃为了在坑一把主角,又直接把人勒死了。
算起来主角在剧中才能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吧!起码在本剧中几乎没有任何黑点,如舒嫔这种屡次装逼的小杂鱼、欺主的琥珀和锦绣主动招惹主角时,主角也几乎就是按照对方的伤害程度给予还击,并未专门去下狠手,睚眦必报中尚有些度,当然这些都是剧情需要,所以说仅在剧中女主是个好人!
娴妃和魏璎珞都一样的人,睚眦必报,但是娴妃手下倒下了很多无关者。
娴妃手下倒下谁了?除了教唆纯妃害皇后,没有别的黑点了吧。所以说璎珞还是主角光环,这样的人一路上位,敢说没一个无辜人被她害?辛者库那个太监就是她和袁春旺暗杀的。
她的动力并不单纯是报仇,还有谋求皇子,谋取后位,未来还有皇位,所有挡路的人都得放到。
哥哥和母亲很无辜么?
那是她听了前半句以为是皇后召回太医,后半句其实是纯妃出的主意她没听见,才害死了皇后
神马?这是武。。武媚娘吗?我觉得她最多就是想报复太后,挑拨母子关系,让母子二人相互怨恨。太后是不能被制裁的,只能被冷落和遗弃。
我喜欢佘诗曼,所以我希望魏璎珞去死
她哥哥算不上无辜,自己犯了法,但罪不至死,是高贵妃和纯妃间接害死的。
娴妃挑动纯妃害死富察皇后,就是最大原罪。
富察皇后不死,她能当继后?
弄死高贵妃,还有些道理,弄死纯贵妃,嫁祸魏璎珞,就洗不白了。
弄死纯贵妃,主要还是有儿子的纯贵妃(皇后之下唯一的贵妃)可以威胁到她继后的地位。
纯贵妃死了,最受宠的就只有令妃了,一旦令妃有子嗣,就会成为新威胁,所以现在就开始提前布局了。
手段高超的人是怎样的,就是明明为了自己,做了恶事,别人还同情,还不愿相信。
这就是所谓的“大伪似真”。
太后太坏了,以国家大义忽悠皇上,实业是袒护自己娘家人。所以支持娴妃。
嘉嫔必须死更多是为了四阿哥的抚养权和表现母爱吧,七阿哥必须死是为了除掉皇后取而代之吧,令妃从未害过她,何来报仇一说,也从未手软吧,为的是夺盛宠生嫡子,继承皇位吧。继后家里的遭遇确实可怜,不过如果她始终保持之前那种不参加看戏状态,这个皇后也能当下去,嫡子继承皇位也不是不可能,令妃也只能是个宠妃,可是她没有,父亲的死冲昏了她的头脑,没有可用棋子只能自己上场,最有下场就是废后,无祭享,还连累了自己的孩子。说什么武媚娘,就她想上位,没别人了吗?大清后宫,大清王朝不能争取吗?你回去看一下继后封后那一集,穿上朝服她说的话。
继后是很可怜,但是并不无辜。
嘉嫔死,难道不是为了给他哥和娘报仇?嘉嫔是高贵妃手下,给高贵妃出主意害她家人吧。七阿哥是纯妃害死的吧,她确实利用了人心,但是纯妃连自己闺蜜孩子都害,还赖得了别人?人家吹两句风你就去害人?她没黑化时就是独善其身,结果呢?家破人亡,依然不斗争想把皇后位子坐稳,纯妃第一个不答应。她爹被太后皇上一起设计死后,她对整个皇室心凉了,所以黑化2.0,没啥说不过去的。
继后并没有败给璎珞,她败给了皇上
挑拨这个事算个小黑点,但是你想想,那是纯妃自己坏,人家啥也没干吹两句风你就害闺蜜的孩子,还能赖着别人?再有就是她误听皇后叫回太医的事,对皇后有了恨意,认为她伪善。再说纯妃,自己做的坏事败露了,皇后主持把真相审出来而已,又能怪谁?杀纯妃嫁祸璎珞,是因为她恨皇上。
确实不是无辜,但这种黑化,我觉得很合情。如果都被皇室和后宫里的人害这样了,还默默无闻继续善良,不是无能就是伪善。
后妃失宠死不是最大的惩罚,为了争取四阿哥的抚养权使用苦肉计也是为了报仇吗?嘉嫔不死她心里难安。之后发生的种种她都是幕后推手,拉纯妃下场后纯妃每一个动作她的了如指掌,给予配合,适时出言挑拨,而且她早就看出纯妃的性格缺陷才加以利用的。又利用令妃除掉纯贵妃,每个部分已经都给观众呈现的差不多了吧。这是人家有智慧,不服不行,但是也完全不用赞扬做的对吧。
你这也太偏心娴妃了吧,那璎珞做的不过也就是为姐姐和皇后报仇,都是她最亲的人,她又做错了什么呢
是很合理啊,人物塑造有血有肉,有前因有后果。但是并不赞同“同情她,就赞同她的做法,还让她伤害更多人“。
你往后看,剧情是她帮太后斗倒了娴妃,为了保住终极靠山。太后是什么人?为了自己娘家人,用国家大义忽悠皇上,害死娴妃阿玛,全剧最可恨的就是她。璎珞是主角光环所以没啥黑点而已,都是别人害她她接招。那如懿传里换成娴妃主角光环,令妃就有黑点了。😂
个人情感带入,最烦太后,希望她能赢太后而已。整个剧里说实话,每个有黑点的女人,也都有自身悲剧,娴妃因仇黑化,纯妃尔晴高贵妃,都为情所困而黑化。太后则是为了娘家人利益,用国家大义忽悠皇上,害死人家阿玛,这个太可恨了。
海兰察 也说杀娴妃她父亲。怎么解释
最新的一集太后跟继后说过这件事,涉事就她爹是软柿子,清朝虽然是皇权为重,但是宗室是根基,盘根错节谁也不敢动,只能牺牲她爹,只能说儿媳妇还是外人啊。是做的不对,但是如果能够忍辱负重利用皇上和太后的愧疚稳定位置,生育嫡子上位也不是不可能。可惜她没有。只能说说皇家无情,你可以想一个好办法保全她爹看看。
很晚了早点睡吧
无能和软柿子只她扣的帽子而已,不抢乡绅的粮就是无能了?掠夺乡绅的粮去补皇亲的粮就叫有能力?都是粉饰太平。只能说太后见识短,你想想为啥嘉庆继位后,太清就走下坡路要玩完了,就是这些烂到根了。雍正那种敢杀的作风虽然得罪人,但是是对的。太后和乾隆的思维,真不如雍正。说是宫斗剧,实则编剧埋了一点政治见解。
以娴妃的段数,她的调拨,能是小事?
这是看不起她啊。
没听到纯贵妃死前说的一二三吗?
把他人当棋子,不过是怕脏了手留下隐患,但其目的却是要一击必杀,每次调拨都在关键点上。
对纯妃的动作也心知肚明,给予方便。
继后是什么目的?
就是要除掉富察皇后,然后她好上位。
说富察皇后伪善,人家真没欠她啥,以娴妃才智会想不明白,这根本成不了不共戴天之仇。
就是人偏激过头,怨天尤人,迁怒别人,宁可她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她。
娴妃之所以这么处心积虑,就是为了当上皇后,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作为绊脚石的富察皇后必须死,“伪善”什么的只是借口。
继后对纯贵妃的事一清二楚,所以才能这么快“审”出真相,明明是诬陷令妃的事,哪会这般容易牵出几年前七阿哥的陈年旧案来。
她扳倒纯贵妃后,示恩于魏璎珞,要她投靠,魏璎珞喝破继后的伪善,直指她是为了自己私心才这么做。
继后因而认为魏璎珞会成为大敌,开始了解决魏璎珞的布局。
能消去首尾不脏手,就是好人了吗? 请不要被其手段蒙蔽,因为这看似无害的手段,都是起杀心后的布局罢了。
这就像说话“九真一假”,是说谎的高级境界一样,不能因为真话比例多,谎话就成了真话。
那个太监没有杀 打晕运出宫了。你真的认真追剧了吗?
这个要说起来就深了,说娴妃他爹有德无能,那都是扣帽子。剥削乡绅补皇亲的亏空就是有能力?太后乾隆加上海兰察,都是没见识的人。太后跟乾隆讲,不要学雍正,杀了一堆贪污的皇亲和官员,导致政权不稳。其实呢?看看历史,嘉庆继位后实际大清亡国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就因为怕政权不稳纵容皇室利益剥削乡绅,烂到根了。雍正可比他们娘俩有见识多了。
严格来说也不能说完全是被人害的黑化:
首先娴妃独善其身不参与宫斗,本来一直都是无事的,但他的弟弟牵扯进了案子成了被人害的把柄。
其次娴妃弟弟刚出事的时候,如果娴妃拉下脸来去求皇帝,他弟弟的罪过本不算大属于是被牵连进取的那种。
然后他父亲被人套路了,弟弟病死牢中,母亲自尽了,严格来讲高贵妃就是套路娴妃的父亲贿赂官员的罪出出气,主要悲惨于她弟弟病了诊治不及时而死于牢中。
说白了谁想要独善其身的前提是没有把柄,娴妃一直以为自己父亲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也不认为自己家族会犯罪,因此她不需要靠山,所以才有清高的资本去置身事外而未选左右逢源。
而且剧中的情节中她母亲、弟弟身死后娴妃虽然恨高贵妃但并未立刻黑化,是到了知道皇后派了御医又召回之后才彻底黑化的,说白了高贵妃本就是小人,被小人害了时受害人心理多少有些承受能力,但当以为圣洁的皇后娘娘是假圣洁时,三观彻底毁了,之后的作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复仇了。
而事实上皇后起码在剧中算是无辜的吧!但被算计的最狠了,而且这中间除了尔晴之事外都有娴妃的助攻。
特别是娴妃在剧中害主角就完全不是复仇了,而且主角几乎威胁不到娴妃的地位,尔晴也和娴妃无任何关联,娴妃除掉主角为的不过是未雨绸缪巩固地位消除未来可能的威胁罢了,而且纯妃已经被贬为答应了,娴妃为了在坑一把主角,又直接把人勒死了。
算起来主角在剧中才能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吧!起码在本剧中几乎没有任何黑点,如舒嫔这种屡次装逼的小杂鱼、欺主的琥珀和锦绣主动招惹主角时,主角也几乎就是按照对方的伤害程度给予还击,并未专门去下狠手,睚眦必报中尚有些度,当然这些都是剧情需要,所以说仅在剧中女主是个好人!
所以你说的这点恰恰是娴妃的合理性啊,她唯一的黑点是助攻纯妃害皇后对吧?为什么害皇后,因为她偷听误会皇后假圣洁,这是很大打击。除此之外,她设计谁都算是死有余辜吧。魏璎珞不是说她有毛病,而是主角光环太假,个人不喜欢而已。太后本剧最坏的人无疑,她为得到终极靠山,和太后一起扳倒娴妃,个人对此很无感。
跟她个皇上的爱没啥关系,以前她家人没死,乾隆只爱富察皇后时,她也好好的不争不抢。我就要问了,她丈夫的妈,害死了她亲爹,她为什么不能报仇,你这是什么逻辑呢?难道老公比自己亲爹重要?总拿富察皇后和娴妃比,富察皇后家庭幸福,娴妃是真的死了全家。另外说到他爹的死,我觉得你是被太后洗脑了。我粘一下之前的回复。。
————————————
这个要说起来就深了,说娴妃他爹有德无能,那都是扣帽子。剥削乡绅补皇亲的亏空就是有能力?太后乾隆加上海兰察,都是没见识的人。太后跟乾隆讲,不要学雍正,杀了一堆贪污的皇亲和官员,导致政权不稳。其实呢?看看历史,嘉庆继位后实际大清亡国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就因为怕政权不稳纵容皇室利益剥削乡绅,烂到根了。雍正可比他们娘俩有见识多了。
我觉得娴妃是一个可以把自己都可以骗倒的高段位宫斗者。娴妃说自己和富察容音都是真心爱皇帝,但我看来,娴妃只是在欺骗自己很爱乾隆,她一直爱的都是自己。两个皇后的爱区别可大了:娴妃可以各种害皇帝的妻子,儿子,甚至皇帝非常孝顺的太后,但是他们可都是乾隆最爱的人啊;可富察容音不一样,她就是那种就算丈夫被其它女人抢走都不会去害别人的人,也不会伤害丈夫的其它小孩,丈夫作的诗即使不怎么样,她也会记下来,她是一个包容和理解和保护乾隆一切的女人。但娴妃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利益,可以无情的伤害任何人,也可以利用爱她的人。娴妃的父亲和娴妃也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迂腐不知变通,所以她父亲就算这次不死,下次也会死,而且确实一个无能的人,太后的话不一定没有道理,太后的私心不一定小气到只是为了护犊子,而娴妃看不到这一点,思维就不会变通,容易走极端。娴妃的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很有问题,感觉是圣贤书看多了,不讲究实际,女儿嫁给皇帝,怎么可能独立于世,不受牵扯,娴妃的妈妈是个讲求世俗利益的人,可偏偏碰到了如此迂腐的丈夫和女儿。娴妃给乾隆做贴身衣物,乾隆根本不在意,她竟然没有反思自己,感情的付出都是一厢情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乾隆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就像你老公最需要的是和你谈心和沟通来增加感情,结果你却只会一直做家务而忽视人家的内心需求,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迂腐,或者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恋。但要娴妃承认自己对皇帝的感情其实和其它将恩宠作为筹码的妃子并无不同时,是一种长年的自我欺骗时,可能会让她崩溃,毕竟她一厢情愿持有这个错误的观念这么久,对乾隆这么的“爱”给她带来了优越感,让她觉得自己很高尚,与众不同……所以,娴妃,从头到尾都认不清自己的所谓的“爱”!她和她的家族都严重缺乏了自省的能力,明明和其它宫妃没什么不同偏偏要认为自己对皇帝的爱最纯洁,最无私;明明自己当官没什么能力和手腕,却觉得自己很清白,爱民如子……后期娴妃当皇后十年,所做的无非是想尽办法提拔自己的家族成员,扩大自己的家族权势,这才是她真正的“爱”之所在,她对乾隆的“爱”是抽象的,后期反对乾隆召幸扬州瘦马也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因为有失皇室体面。所以不难理解,一个号称“深爱”乾隆多年的女人,为何得不到乾隆哪怕是施舍的爱,因为这份爱太抽象,乾隆根本就感受不到。娴妃到底是一个最最高级的“骗子”,骗倒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不自省,连自己都叫不醒自己!
那剧中的主角令妃有何死有余辜之处呢?娴妃都是皇后了有何没有黑点的理由去害女主呢?
而且难道因为误会害人,这种行为就不是错误了吗?
就比如曹操“宁我负人”的原因杀了别人一家,因为怕睡梦中被人靠近就自导自演“梦中杀人”而无辜的害死一个内侍,这种行为就不算黑点了吗?
你说太后是恶人,那乾隆是不是恶人?
动不动就要人杖毙、动不动就打人八十板子、为了维护弘昼差点杀了女主这些就不提了,就说他自己的后宫勾心斗角,他乾隆能说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吗?那他为何惯着高贵妃呢?说白了渣男皇帝媳妇太多、儿女太多、宫女太多、太监太多、侍卫太多,死几个根本没感觉,只要不死他喜欢的皇后和高贵妃乾隆都懒得理后宫的事。
可是主角、娴妃、皇后等等却都是为了争的就是这个恶人人渣的宠爱而斗的你死我活,这样看来还有啥好人吗?
反之要是乾隆能够洗白,那太后为了自家亲戚的安慰冤杀一个自家的臣子,君要臣死吗?又有什么可以说是恶人的呢?那弘昼干的恶心事比太后的亲戚可恶多了吧?乾隆没有维护自己的弟弟吗?旗人压迫汉人的恶心事多了,乾隆没有维护旗人吗?
那个时代的皇亲国戚的思想,放到当代的普世观之下,都他娘的没有几个好东西。
官官相护还只是潜规则,但“亲亲相隐”可是古代很多朝代都立法要求的。
女人不读书,不看史,很多道理就和她说不清楚。太后和海兰察和乾隆的政治觉悟比娴妃高很多,娴妃和她父亲政治觉悟不高,没有自知之明,她父亲的能力更适合早早辞官,无能就无能在这里,不识时务,所以被灭掉内因最重要。富察家的政治觉悟明显就高多了,所以家族才能兴旺这么久。
大清王朝覆灭不包括这个原因吗?这证明继后所做一切都有道理?她是为了皇位造反,不是为了反封建,没那么高尚。她的痛苦是痛苦,别人的不是?她的家人是家人,别人的就不是吗?七阿哥是他的仇人吗?皇后有帮助你的义务吗,况且也确实帮了忙,只是没起太大作用,这是罪吗?要用母子两条命去尝?太后最坏?目前为止太后除了对先皇后管理后宫不善表示过不满,推继后父亲挡刀(皇上也有这个意思只是让太后说出来而已,可以参考皇上对令妃说的话),这些在继后做的事前,是小巫见大巫。
到后面,娴妃更是无可奈何,被逼上了绝路,她一直不想对皇子动手的
太后做的事,比这剧里任何一和女人都恶心。你理解不了就算了。所有的女人黑化,不是为了仇就是为了宠,这是女人的悲剧性。而太后,以国家大义某私人利益,联合皇上杀清官。呵呵多了不说,这剧情把乾隆娘两这么写,是有意戳出大清亡掉的因在哪。你可以和雍正比一比,太后评价雍正的那番话,就是最大的讽刺。
娴妃这种人就是你帮他吧 他觉得欠了你人情 不要你帮忙 你不帮他吧 他又闲你不帮他然后记恨你
恶心的不行
还有高贵妃 那么坏的一个人 临死跳个舞又各种圈粉泪奔 坏人卖个惨就成了有魅力了 某些人一点立场都没有
谋杀嫔妃皇子不恶心,谋求皇子不恶心,谋害皇后不恶心,挑拨后宫不和不恶心,破坏太后和皇上感情不恶心,这样的人如果篡位成功不恶心?这样的人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如果我是乾隆也第一个杀皇后他爹,皇后名下有皇子,五阿哥都那么大了,四阿哥比他还要大哥一两岁吧,自古皇上都会忌惮外戚,这个人是无能,是庸碌,谁能保证没有人会借由他接近皇后皇子?只要他一死皇后再没有直系亲属,旁系的不会那么忠心。明珠,索额图就是先例。为什么乾隆重用富察氏,因为富察氏没有皇子,如果二阿哥还活着距离的时间应该十几岁了吧,乾隆会让傅恒领兵?皇后他爹一死短时间没有什么可以威胁皇帝通知的力量,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庸碌的人不会有太重要的职位,想抓这种把柄不是时时都有的,错过一次再不会有了,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想到这么深,宗室还会感谢皇上,为了保护他们牺牲的自己的岳父,会更加忠于皇上,一死百用。而且皇上太后即便不对,也不是你兴风作浪的绝对理由。
皇后母亲和弟弟死了,除了高贵妃有点责任以外,跟其他人根本没有关系,富察皇后害她什么了她要除掉,纯妃也没害她也除掉,为了夺走嘉嫔的儿子把嘉嫔亲手杀了。这样跟魏璎珞怎么会一样,魏璎珞作为主角确实做的每件事都是正义的,就算是算计别人也是别人先害她的,也没置别人于死地。
宫斗戏里 最大的敌人其实是皇帝
你大概没认真看剧,嘉嫔是被娴妃亲手杀死的,这不是黑点吗?纯妃在冷宫也是被她下手杀死的,还想嫁祸给令妃,这不是黑点?你是被娴妃洗脑了,相信了她那一套复仇理论,娴妃弟弟死掉是因为入狱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弟弟入狱也是咎由自取,严格来说并不是任何人害的,母亲是失去儿子而自杀。其实娴妃就是一个失去亲人性情大变,变得极端偏激的人
令妃不是主角关环,是历史光环。
完全同意
佘诗曼的粉丝都这么喜欢给她拉仇恨我也是很不能理解的
古人对身后事非常重视,难以理解的爱能让人死后不得安生。
黑化合理就能被原谅么?合情合理的杀害无辜就不用负责?首先声明昨天我也被继后圈粉了,也非常心疼她,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继后走到最后那个地步,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不管是被谁逼的黑化的,反正最后已经不能算无辜了,心疼归心疼,但是她的结局,跟魏璎珞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跟皇上都没有什么关系,她弟弟和母亲的死不无辜,父亲虽然冤枉,但毕竟卷入了利益集团,太后才是彻底让继后黑化的导火索,这里面有很多无奈,你可以说这是造化弄人,但是扯女主就很不应该了。
驻颜珠是毒吗?
皇上算哪门子无辜啊,容音绝望之时把她绑起来,嫡皇子死了没有深究,倒为令妃忙不迭,看不出皇帝对先皇后有多深情
那尔布的案子该不该杀表面是犹豫挣扎,结果倒被令妃说破他还是想杀的,如果不想杀,除了暗度陈仓,也能想别的办法解决
乾小四真的作为男人担不起深情,作为君王没有拨乱反正的勇气,被周遭桎梏,最终毁了他子孙的大清
拉仇恨?她需要你们这些人的仇恨?别搞笑了
你这脑回路。尸身不腐才是真爱啊,正所谓“虽死犹生”,木乃伊,水晶棺了解一下。
嗯嗯,你家阿舍就是厉害,最好最后弄死所有人当女皇,可以了吧?
笑话,不过是选择,是拨乱反正冒政变风险进行清洗,还是为巩固当前利益把祸根遗留子孙后代.
选择后者的皇帝一定程度上更在乎自己朝代的江山,和太平盛世的虚名
政治觉悟?帽子扣太高了
哈哈太后跟乾隆讲那一番话,确实洗脑。但是看看历史就知,大清的烂根子就是从乾隆那里开始的。编剧这里绝对是暗暗嘲讽这对母子。乾隆这个人,心里只有他自己,女儿之情不谈。政治上,他只想自己名垂千古,给大清留下的祸根他能不知道?
不谈剧情来讲,就佘诗曼本人根本用不着你们仇恨
我喜欢娴妃只是个人喜好,没说她完全干净。娴妃是宫里唯一谁也不讨好,凭自己手段宫斗的。太后害她爹,她不care皇帝,单挑皇室。而不是像璎珞一样,演了半部大女主独立女性,最后还是靠哄皇帝赢得一切,又投靠心思狠毒的太后。没劲。说实话,富察皇后希望璎珞做她自己,她也根本没做到。
不喜欢魏璎珞,喜欢娴妃不可以吗?女主演了大半部女权,连富察皇后都被她的特立独行圈粉了,结果呢,还不要要靠哄皇帝上位。而娴妃一个人凭本事和智商宫斗,你害我全家,哪怕你是皇上亲妈,我也要单挑你。说实话,富察皇后想要成为的人,不是魏璎珞,而是娴妃。城墙那段你好好想一下。
可以啊,所以为什么喜欢娴妃就要拉上魏璎珞踩呢?
你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富察皇后还是跳楼自杀的呢?魏璎珞还跑去报仇干嘛,偏不偏激?
娴妃败给的不是魏璎珞,是皇上,是她自己,是整个封建王朝
可以啊,不是还有很多人喜欢希特勒吗?但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谁不是凭本事宫斗,凭本事收买人心,凭本事勾引男人,怎么有的人就该被整死呢?
她为什么跳楼,三个孩子都死了,有的死的不明不白,她的一生从未害过任何人,可是别人一直想至于她死地。没有纯妃,娴妃,尔晴的操作会有后来的结果吗?娴妃报仇就是有理,别人就不行?
噗 听你这么一总结 娴妃更像是个反社会疯子
娴妃好独立啊 苦肉计是演给自己看的
魏璎珞就是主角光环太大了
是的。我喜欢娴妃正是因为她身上有一种独立女性的精神,皇上太后母子,对娴妃就是摧残,她没有像璎珞一样讨好皇上,只是凭自己能力为她爹的死,挑战皇权,我喜欢。
没心思辩论,富察皇后想成为的人,不是璎珞,而是是娴妃。可以爱憎分明,可以不看丈夫脸色。你懂就懂,不懂就算了。
呵呵站在太后立场,娴妃就是反社会份子。太后是什么东西?为了自己娘家人让清官去做替罪羊。美其名曰为了大清稳固。哈哈哈他和乾隆这个玩法,嘉庆上来就注定亡国了。可笑。
冲鸭!!!我们娴妃!!!!!
啧啧 你有雄才伟略 不当主席可惜了 天妒英才啊 让你只能刷豆瓣 心疼
我觉得娴妃跟皇后自杀其实关系没那么大,但编剧明显想把这事安她身上。我觉得要实现这个计划,必须要十分十分十分了解纯妃的脑回路,娴妃说一句“七阿哥继承大统的可能性最大”,然后纯妃就要干掉七阿哥了,然后尔晴就告诉皇后被皇帝上了,然后皇后就自杀了,然后她就上位了?这不是人,这是预言家啊。
所以我的理解是,娴妃干掉高贵妃之后,除了皇后之外,能跟她相提并论的只有纯妃,她希望把纯妃的目标转向皇后,但是纯妃脑回路不正常,一下子把皇后干掉了,然后她才意外上位的。
至于魏璎珞,说她复仇不牵连其他人那是扯淡。自始至终魏璎珞靠的只有两个字,“靠山”,前面是皇后,后面是皇帝,所以才能针对性地干掉对手。在没有靠山的时候,她使的那些个法子,但凡失败,就肯定有人牵连其中。从这角度讲,她跟娴妃真的区别不大。
娴妃让纯妃争宠有个孩子,有了孩子又挑拨她干掉七阿哥,大家都知道七阿哥是皇后最后的希望。娴妃当了皇后之后一直不肯生育只等令妃干掉纯妃才肯开始谋划生育,说明她了解纯妃想要自己孩子上位,并且害死七阿哥事。娴妃是很可怜,也有理由,但是更该严惩。
我的意思是,这些事情太小概率了,这么多极小概率事件的叠加才造成了娴妃上位。所以我认为娴妃上位充其量是意外收获。
这是人家谋划来的,是人家的智慧,她和纯妃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白说的,自从她母亲去世后,就一直非常后悔没有争得盛宠,没有获得更高地位才保不住家人,再后来做了皇后可是还是没有能保护住自己的父亲,才会想着造反的,自己做太后,儿子做皇上的。
封建王朝世袭几千年,我就没听说过一个皇子是在幼年时期因为皇位竞争力比较大而被妃子谋害的。娴妃是怎么预料到纯妃脑回路如此不正常、尔晴会补刀、皇后会自杀的?这三个事件都是极小概率事件,谁会用这样的法子
就剧谈剧不牵涉历史,古装剧只是个引起兴趣的引子,别当人,真的感兴趣就去看纪录片,名家讲坛,搜集史料,别和剧混淆。
我说的可不是历史,而是正常人的正常做事法子
很多剧里的人还可以上天遁地呢,可是正常法子?
剧就是剧,只要符合剧中的世界观就行,铡美案,现实中其实包公铡不到陈世美吧?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可能除了纪录片,所有剧都有能推翻的点。
我就喜欢看这种闲操心的讨论,虽然很扯淡,但我竟然看完了各位的发言。
就说剧中娴妃不是靠着设计讨好太后(替太后挡蝙蝠)当的贵妃吗?之后设计替乾隆挡铁汁当上皇后。
娴妃谁都不讨好的时候,直接导致的是她的弟弟、母亲都死了,没有得到乾隆宠爱时,证明她就算是皇后都保不住没有贪污的父亲。谁都不讨好的情况之下,她拿什么去宫斗?就像女主直接搞死一品忠勇公夫人尔晴时,靠着乾隆的宠爱都直接毛事没有,反之因为避子汤失了宠爱,之后直接啥也不是了。
封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女权斗士或许只有武则天一人,她为何执意要做皇帝呢?甚至为此搞死自己亲生儿子,为的就是彻底不服命运被男人左右的状况,哪怕是她做太后,哪怕是她亲儿子做皇帝,也会让她被男人掣肘,在古代特别是宗室中,只有皇帝才有可能摆脱刻意讨好别人的需求,而且也是有可能!
升迁渠道在皇帝和太后手中,后宫的人不讨好这两人,她们靠自己拼什么?所谓的靠自己本事,这个本事还不是讨好皇帝、太后喜欢的本事吗?
皇帝把妃子当玩物,有本事的妃子同样把皇帝当棋子,比的就是谁能笑到最后罢了!
历史上令妃最后成为贵妃管理后宫十年,乾隆都没有立她为后,到死也不过追封个皇贵妃,直到她儿子登基才算赏了一个皇后的追封,这还是他儿子愿意给乾隆当好几年傀儡换来的皇位,可见一切的最后权利都在别人手中把控时,所谓的个人本事最重要的地方还是如何讨好那个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的赏识罢了!
本剧女主不是女权斗士,剧中表达的女主只是不想不愿被人任意欺凌而逼出的反抗。
但一定程度上女主又代表了一定的女权主义,她为何不愿去做富察的妾氏,因为她真心爱过富察所以无法接受去做对方的妾。那她为何愿意做皇帝的妃子呢?因为这是她得到一定权利地位去复仇的唯一出路,起码在剧中女主复仇成功前她是不喜欢皇帝的,也不削去获得皇帝的宠爱,更不在乎什么后妃的荣耀,甚至深深的鄙夷后宫妃子们讨好皇帝的那种无奈悲催。甚至女主为了进宫复仇,连自己死后进不进的祖坟都已经不在乎了,这个在古代人心中的重要可是超重的。
所以说女主代表了一定的女权,但女主本身并没有为女权去做斗争,她的反抗只是为了顺从自己想要的痛快活法罢了!直到皇后算是彻底让女主感恩,甚至为了给皇后复仇而做出违背自己心意的一系列举动。看着剧情中的意思,女主最后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乾隆,一个爱上拥有至高权势男人的女人几乎也就和女权平等绝缘了吧!
娴妃开始时就是那个时代女性三从四德的表率,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想,静静的守着自己所谓的本分,是现实告诉她什么都不争之后就会什么都失去,所以黑化的娴妃可以说变成了什么都想要,可以说抛开历史就算娴妃做到了武则天的帝位,娴妃代表的也不是女权斗争,娴妃代表的就是欲望的斗争。看似都是为了掌控命运不被人操控,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或许可以说前者是不服被人掌控命运,后者是不想被人掌控命运,或许可以这么形容吧!
这么善良没害过人的富察皇后都能被她说成“伪善”,继而布局纯妃去间接害死,娴妃不坏还有谁坏?用魏缨络斥责尔晴的话说:谁的生活不苦,把自己的苦难加诸皇后娘娘身上,她欠你了吗?楼主能发这样的贴子,认真看剧了吗?
喜欢一个演员就可以支持这个演员饰演的坏人角色和角色的坏行为????什么三观!
就是这样。
娴妃拿捏住了剧中那么多角色,看来也拿住了楼主。
再理
娴妃煽动纯妃算计皇后,害死七啊哥,间接性害死皇后,明知道皇后已经差不多是姐姐。恩师了,按照魏璎珞的个性必须报仇。如果魏璎珞不报仇,那魏璎珞的前期人设就崩了。
娴妃是主要凶手,为什么呢,皇后身体不好还是冒着差点难产的危险也要剩下七啊哥,说明这个啊哥对皇后的命还重要。皇后可以不去跟嫔妃争宠,不害那些嫔妃,反而保护她们,皇后还说还把她们儿子当成自己孩子看待。前期皇后因为失去永涟,就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中途双腿又废了,所有她对儿子是固执到就算豁出去性命也要。连腿废了,也要坚强站起来练习。当她发现永琮没气,心已经绝望死去了。所以接下来不是疯就是自杀。如果死的不是啊哥,就算是其他人甚至是皇后本身,只要啊哥还活着,只要她还有一口气,残废也会活下去,皇后肯定不会自杀。
我的意思是,谁能想到纯妃直接会干掉七阿哥。
就凭皇上爱的是璎珞,娴妃就输了啊
其实就是前期自己想给皇上太后树立她是贤良淑德,不争宠,随性的人设而已,结果家人遇害实在装不下去了,才认识到这样装下去不行,必须有权力在手。(在皇宫善良正直都行不通,她没有错,错就错在认识不清,要是家人没有死前早点筹谋就可能救她家人,但是她把家人死算在皇后,纯妃身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娴妃是最了解纯妃的人,有意引导,故意在她面前还强调嫡子才是最有继承大统的人(原话不太记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就能猜出纯妃一定会弄死七啊哥,这有什么想不到的。恰恰是七啊哥才是纯妃的重点下手对象。
私以为女主和娴妃本质上没什么差别,唯一不同是娴妃因为母亲弟弟的死,比女主更向往权力。
从富察皇后的角度来说,娴妃和尔晴并无实际分别,都是受过皇后照顾却又恩将仇报害死皇后的人。
搞笑咯 魏佳氏没死就是皇贵妃 地位在太后 皇帝之下
娴妃这种借刀杀人看似双手没沾满鲜血,可是更招人恨啊。
不过娴妃没生出孩子,确实招了报应,以至于被皇帝遗弃。
她会料到纯妃会有所行动,但能想到会直接干掉皇子?纯妃的做法已经匪夷所思,娴妃能料到她的做法,更加匪夷所思
不好意思,作为观众,娴妃在纯妃面前故意强调嫡子才是继承大统的,我已经猜到纯妃肯定对七啊哥下手,因为纯妃有自己孩子,她不会让七啊哥成为她的永容对手。这点洗不白。也不接受强行洗白。
没说洗白,我更多的在表达编剧的不高明
段位高就是借她人之手消灭敌人,现在故意扶持魏璎珞,借魏璎珞之手铲除纯妃,但是魏璎珞也不傻,重点是皇上喜欢她,除了期待拉下纯妃,还有期待魏璎珞和娴妃的算计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