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 短评

热门 最新

112 渐远丶 看过 2018-04-04 03:08:12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 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 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100 jacoxu 看过 2017-10-30 23:04:28

第100位标记。除最后10分钟烂尾,这部电影非常棒!为上学区,这里有更多的"素材和方法"。但阿三能拍出如此戏剧的作品,讽刺,然不失幽默,夸张,然令人动容。赞!

59 杨三月_ 看过 2018-04-04 12:51:21

近两年看过最好的印度电影,将中产阶级的尴尬、上流社会的虚伪、下层社会的无助通过孩子上学这一件小事揭露得淋漓尽致。不仅是讽刺教育,更是讽刺社会。但影片不光赢在题材,剧情、笑点设置甚至歌舞都很棒。新宝莱坞式或者说好莱坞式的电影果然更和我的口味。 PS.女主真美啊&中国真的拍不出来!

68 盲忙 看过 2018-04-06 17:25:40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114 搬砖侠 看过 2017-10-31 11:45:20

又是印度电影拍出了我们不能拍的现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教育方能改变命运,入学查三代,语言划分阶级,用喜剧的手法来剖析了中产阶级所遭遇的社会歧视和对印度教育体系的拷问,很多场景和细节都让人感同身受,不过,这样的电影也注定无法跟《摔爸》那样的伟大的作品相比较,整体还是可以一看的

72 天马星 看过 2017-11-09 22:18:12

非常标准的、成熟的新宝莱坞商业制作,剧作、节奏和表演都极扎实,影片的教育话题只是一个切口,实质上反应的是政客偷窃穷人的食物,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的教育权利的贫穷、阶级和分配不均问题。不过影片揭露了现状,但限于商业片属性,不可能深度批判,因而也就落俗了。可以给7分

80 巴喆 看过 2018-02-08 23:03:57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37 Vivian 看过 2017-07-05 22:37:51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iPhone

30 恶魔的步调 看过 2018-04-05 21:18:48

现在在我们电影院中的印度片就像是我们电视上的韩剧一样受观众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人们总是倾向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

43 方枪枪 看过 2017-11-14 15:42:53

3.5,整体很工整的揭露印度教育现实的片子,当然在这之外也谈到了很多其他社会问题,比如贿赂和腐败,阶级之间的有色眼镜等等。最后十分钟有点烂尾。当然,最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和我国现在崇尚商业成功人士的社会现实不同,印度对商人却还是类似于士农工商的看法,这点,简直是太清流了。

39 岛上的夏奈 看过 2018-04-04 15:15:48

女主长得太像打雷姐了,中国感觉删了很多,一开始的爱情故事是怎么回事,那个看似像是前男友的男人又是怎么回事?

35 张腾森 看过 2018-04-06 20:13:40

结尾有点假了,真的有既得利益者愿意为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牺牲自己的特权从而来给儿女上一堂“什么才是正义”的课吗?真正的有钱人恐怕会让孩子学怎么像自己一样利用规则吧。片子真正出彩的地方是把学区房、摇号、走后门、教育商业化等现象拍了出来,片中富人阶层的虚伪和中产的焦虑俨然我国的镜像

49 开膛手贝塔 看过 2017-11-22 21:49:10

穷人不一定都是善良的,富人也不一定是为富不仁的。

19 nothing传叔 看过 2018-04-18 22:56:05

贫民窟大叔出现的那一整段,非常出彩,特别印度,但电影最后的解决方式实在不敢恭维,小资的天真和左派幼稚病暴露无遗。。。

32 橘猫爱吃鱼 看过 2018-04-22 07:29:30

比起《神秘巨星》的中产阶级,《摔跤吧!爸爸》中的乡村旧习俗,这次告诉你印度富人与穷人是什么样。

35 可乐李 看过 2017-10-31 07:50:35

尽管出发点和内容都没啥问题,但是作为电影文本并不好

27 明安 看过 2018-04-05 19:48:51

整部电影都好似暑假去发展中国家旅游了一次后的 privileged white kid’s personal statement

40 猪头妖怪 看过 2017-12-27 01:20:05

单纯从电影的角度看,虽然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主题,这部还是有太多太多有待提升的地方。但长远来看,印度电影人一定会继续产出真正杰出的作品,正如他们已经做到的那样。因为他们有既有畅所欲言的权利,也有直面现实的良心与勇气。

15 诸葛若见 看过 2018-03-26 11:37:55

用喜剧来讽刺印度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固化严重,让人感触颇深。关于孩子教育,都不想输在起跑线,要买学区房,要让孩子上好学校,中国人表示太有共鸣。幸好拉吉夫妻仍残余了热血,不仅仅是精致利己的中产阶级。富人装穷引发笑点,赤贫阶级的悲哀,让人悲喜交加。喜剧后面,还有深思

25 null 看过 2017-11-10 13:23:40

同样是白左,这部的立意就比《天才枪手》那种蠢货电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对了,印度人确实是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