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杀人犯 第二季的剧评 (19)

想養柴犬可人兒 2018-10-24 20:01:02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案件上诉整理及分析+暗戳戳吐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长评整合了第二季案件上诉进展、辩方策略分析、个人看法、暗搓搓吐槽四五部分,嫌太长跟着大标题★走吧。 第一部分.总结Steven Avery案件上诉进展: ▲ 纪录片中有关Kathleen为Steven新上诉动议提供的策略支撑点及细节: 策略一. 新证据(新科学检测,如对骨头、血迹检测...  (展开)
海.德 2018-10-20 17:16:27

关于《制造谋杀犯》第二季的一些梳理

理性本身不会产生行为,所以哪怕是记录片后面有一个目的在驱动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主要是回过头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来考查你这个过程有没有偏颇。 第一季结束后,美国媒体提到了几个steve有罪有力证据,并且其中不少在这些媒体看来是被这个”不公正“的纪录片故意忽视没有加入...  (展开)
Mary Smith 2020-10-10 17:25:02

完全无关的点:Kathleen阿姨的整个衣橱都好好看

是的,我很浅薄。日理万机的Kathleen阿姨,在Law & Order前线不懈战斗之余,也没有忘记给我们带来一场充满女性力量的视觉盛宴。Kathleen阿姨的着装风格,有点类似傲骨贤妻里Diane Lockhart,剪裁廓形中规中矩,但是用色大胆(相对于着装保守的律师界),配件突出,喜欢职场...  (展开)
DOCO热纪录 2018-11-01 10:12:47

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他曾被13万群众请求特赦!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2015年,纪录片《制造杀人犯》第一季在Netflix上线,刚和观众见面就引发了强烈而长效的讨论—— 13万群众在白宫官网上为男主角艾弗里请愿,请求总统特赦; 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NBC电视网等纷纷跟踪报道; 艾弗里的辩护律师迪恩·斯特朗和杰瑞·布丁成了美国的国民偶像。 ...  (展开)
grapezhan 2018-10-22 23:34:39

把纪录片的魅力演绎到极致

这部剧最让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所有的人不是“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现实中的人。讲的也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事,现实中的事。人有缺点,事有缺憾。 这第二季更是让人欲罢不能,现实永远比你想象的极限更加戏剧化,我是一口气10集看下来的。 kz这个娘们气场太强大了...  (展开)
kyle1111 2018-11-03 20:01:32

S2 碎碎念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KZ明显是位精明女强人,确实接了S案子为了名,新的一季可以说是KZ的宣传片,从这个角度KZ是成功了。但这本就无可厚非,且KZ也是用心在帮助S。其实凭KZ的经验,从一开始她也不看好这个案子吧。但整个过程,坚信案子会被推翻、S终将自由比用数据客观分析结果成功的几率更加重要。...  (展开)
jr 2024-05-22 23:58:29

关于不利于steven的一些证据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看了下豆瓣上的评论,总结了一下上面说的一些对斯蒂文不利的一些信息,我只摘抄那些看起来确实不利的点,有一些我排除了,因为不值一驳,例如引擎盖下面的DNA证据,他们声称这个证据不可能是警察栽赃的,我觉得这就不值一驳,为什么不可能?本纪录片都已经直接指着警察的鼻子...  (展开)
Redux 2019-02-15 22:59:35

有必要吗

在2005年11月23日发行的《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标题为“Freed by DNA, Now Charged in New Crime(因DNA重获自由,现今面临新指控)”的报道。新闻中的当事人是一名叫做Steven Avery的42岁男子。他背负性侵罪名坐了十八年冤狱,获释后随即状告当地政府要求千万赔偿,却涉嫌谋杀再...  (展开)
晚来风定 2018-11-04 07:26:23

真相还要等多久?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Netflix2015年底出品的大热纪录片《制造杀人犯》(Making a Murderer)第一季引发的风暴余波犹在,时隔三年推出了第二季。 从观影角度讲,第二季没有第一季的跌宕起伏毫无冗余。第一季十年磨一剑,大量的资料报导,庭审录像,控辩双方对证人的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三方不经预演的...  (展开)
24帧一秒钟 2023-10-31 09:33:59

所谓程序正义就是耗时耗力的人治

1. 社会阶级和外貌正相关:几乎每集都会感叹:凯瑟琳律所的律师们颜值都好高啊! 2. 真·法律科普纪录片:如果说第一季的主角是埃弗里一家,那么这一季的主角只能是凯瑟琳,她如何找出检方陈词里的漏洞并逐个击破,简直堪比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里面的律师,让这部本来...  (展开)
麦克阿里 2018-10-25 11:19:06

脑补下布兰登审讯时的心理活动

看完第二季来回顾下。 尝试还原下智商69的16岁傻大个布兰登在没有律师陪同下单独接受两名资深警察“问讯”的部分场景。(脑补了下当事人心理活动) 警官:我知道你隐瞒了真相,我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你做了一些我们觉得发生了但你不想告诉我们的事儿也没关系,只要你坦白承认你做...  (展开)
Dcr 2020-08-28 03:28:31

不到一定的年龄我真的觉得看这部剧是浪费时间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1. Steven是个真男人。无论有罪无罪。难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先是顶着冤枉和污名坐牢18年,刚出来享受2年的正常生活又进了监狱,到现在已经13年,让我震惊的是每次和律师或者妈妈的电话中他都是积极乐观,渴望生活,热爱生活,好像这13年的牢狱生活对他没有任何负...  (展开)
春夏秋冬 2019-12-30 10:15:09

第一篇剧评献给此剧

简言之,现实比虚构更残酷。 评论里很多人更赞第一季,因为围绕一条主线有始有终,庭审实录精彩过任何影视作品中的庭审。但这一季从多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实:没有了虚构作品里主角光环的加持,想纠正权力机构的集体错误,极难;错得越严重越难翻案。从这个意义...  (展开)
诱导师 2018-11-16 00:05:25

制造我们想要的真相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从剧集的名字就不难看出主创们对于这个案子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第二季里体现为相较于第一季的力求客观公平,变为了略显主观情感的麻木煽情,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不强势精明的金牌女律师Kathleen Zellner的光环,相信如果《制造杀人犯》如果能够进行到第三季,她仍然会是最重要...  (展开)
我小小骨头 2018-10-28 02:26:27

两个问题:警察移动车辆和被害人日程表

关于事实如何,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个人的想法也在信息不断补充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假如史蒂芬艾弗里犯犯罪了”到“假如史蒂芬艾弗里没犯罪。” 但是有两个问题,就这么两个问题,我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个问题不只是辩护律师的间接想像,而是有目击...  (展开)
Rorfield 2018-10-23 11:15:20

第二季到目前为止一些让我不适的地方

其实从评分和接受度可以看出,第二季和第一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先说说第一季印象深的一些优点: 1、最精华的地方是庭审现场,对证人的交叉询问。有几个证人在感到压力时候眼神躲闪、吞口水、手无处安放,这是电影很难表现出来的细节,而且也不是能剪辑出来的。 2、塑造了非常...  (展开)
未注销 2018-10-21 10:07:42

[更新到E07]Steve案+Brendan案每集进展+分析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一季Steve的案件重点在于从证据层面翻案。不同于第一季时两位一审律师采用的“警方栽赃”的辩护策略,Steve的新律师Zellner用的是“新证据+Brady violation+一审律师辩护不力”的三大理由,尽力为Steve申请重审。而侄子Brendan的案件的上诉重点则是“口供非法+律师辩护不力”...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电影派 2018-10-25 11:15:17

震惊全美的纪录片,黑暗到担心你不敢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宝宝们在三年前看过一部叫《制造杀人犯》的纪录片,现在一定依然印象深刻。 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实在太过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 派爷想不到还能等来它的后续——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Making a Murderer Season 2(2018) 故事的主角,斯蒂文·艾弗里,一个普通小镇里智商只有70...  (展开)
流量君 2018-11-05 09:53:51

坐30年冤狱,他成了著名的“强奸犯”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记得星爷的《九品芝麻官》吗? 片中官二代常威杀了戚家老小,还把罪名嫁祸给了张敏扮演的戚秦氏。 虽然是喜剧,但还是看得人火冒三丈。 而现实中,冤假错案也是数不胜数,有些人因此断送一生。 内蒙古的呼格吉勒图,1...  (展开)

订阅制造杀人犯 第二季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