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赵白石的人设,正直爱民又有点儿迂腐,吴漪前期也很讨喜,单纯可爱,又做的一手好菜,是个周莹的小迷妹。非常不喜欢编剧强行让赵白石也爱上周莹,编剧那套“优秀的女人人人都爱!”的嘴脸真是够了,虽然存在这种可能性,周莹和赵白石前期的矛盾冲突也特别有看点,但能不写成全剧所有男人都围着女主一个人、都为女主无条件默默服务、牺牲的玛丽苏狗血剧岂不是更好。难道增加剧中其他高人气人物的支线故事不会让剧情显得更加丰满和好看?就像三生三世剧版白浅和夜华的爱情固然美好,但凤九和东华帝君的有缘无分更让人唏嘘。难道非得让凤九也喜欢夜华,然后各种陷害白线,就能表现出女主的清丽脱俗?
也有人觉得赵白石性格压抑,吴漪是大家闺秀,两个人出于身份教养,都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一起会比较沉闷没什么看头,我不这么认为,正是这种禁欲的人才更容易产生矛盾、纠结和火花,就看编剧这么写了?要是我,我就这么写,把赵白石和吴漪写成互相爱慕,互相扶持的一堆恩爱夫妻,成为剧中的一股清流,寄托无奈现实中的一种理想,儿孙满堂,幸福长久。
赵白石是读八股科举出身,为官多年,深受程朱理学和封建思想压迫,根本不会喜欢周莹那样的女子,相反还认为她离经叛道、不守妇道,即使因为周莹烧罂粟和办机器织布局的义举而大为改观,对周莹也仅仅是敬佩和欣赏,只有吴漪这样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又温柔贤惠的深闺女子才能真正打动他的心。
我希望他们一开始因为一些意外相识(从劫匪手中救下一见钟情或者吴泽喝醉,看吴漪照顾吴泽的贤惠样子心生好感,或者撞见吴漪学周莹做一些可爱的动作,喜欢吃吴漪做的菜),彼此互有好感,但碍于性格和身份都不敢表白,二叔为吴漪定了亲,而吴漪一心只喜欢赵白石,她没办法急的只掉眼泪,而吴漪和周莹关系最好,把她的烦恼告诉了周莹(剧中本来吴漪的爱情烦恼就应该咨询周莹,而不是找八竿子打不着的千红,有问题不都找闺蜜吗?)。周莹的古灵精怪,不按常理出牌,套路赵白石最后娶了吴漪,当然不能用下三路的手段。
吴漪如愿嫁给赵白石,婚后赵白石对吴漪一直相敬如宾,虽然心里很爱她,但这个闷葫芦怎么会亲口说出。因为公务繁忙聚少离多,吴漪觉得赵白石对自己很冷淡,又从未表白过,认为赵白石根本不爱她。恰巧因为机器织布局的事,赵白石和周莹走的很近,吴漪看到一些场景产生误会,又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对周莹产生隔阂。(比如改成机器织布局被砸,赵白石为保护周莹受伤,他其实是因为周莹是吴漪家人才这么拼命,袖中塞着周莹给的样品行价,被吴漪误会私情)
吴漪的人品不会干陷害周莹、损害吴家的事,她可能心灰意冷离书出走,祝福赵白石和周莹。赵白石发现吴漪走后方寸大乱,被人陷害遇险,吴漪离家出走后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得知赵白石和周莹因为机器织布局官商勾结牟利双双被打入大狱又返回营救,因为心急和奔波发生早产危险,生死关头她想赵白石托付给周莹,赵白石却深情表白从来只爱吴漪一人,在吴家和沈家的共同妥协付出下,赵白石和周莹都平安出狱,吴漪的孩子也保住了,小两口重修旧好,开始过上没羞没臊的撒狗粮日子。
此后,不重点描写吴赵的故事,只是在主线之外偶尔写两口子的互相扶持和共同成长。赵白石委身王爷,开始玩弄权术,极度厌恶自己,吴漪就是他的依靠和港湾,每次在他不堪疲惫时给与关怀和无条件的支持,而吴漪也和周莹冰释前嫌,关系越发好了,在周莹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先进思想,学习时政,学习洋务,更加展现自信成熟的魅力。最后,帮助周莹平凡吴家冤案,推翻王爷,劝说哥哥放弃保皇,赵白石深知官场的黑暗,厌倦了钩心头角尔虞我诈,辞官回乡,和吴漪一起在周莹开办的女子学校任教,一世太平幸福。
写完了,因为对剧情气的吐血,发泄出来就好多了。
最赞回应
把赵吴CP当做一个友爱的副线来写,其实会让此剧更丰富饱满些。这两人都是闷骚型,下厨品菜、吟诗作对,文绉绉地共同商议大小事务,刚好与周沈的风格有个对照。笔墨也不用多,精巧有趣就行,关键时刻还能有些背景描述可从这二人口中流出。要我下笔就这么写。
赵白石最大的理想是为国为民,但前提首先是忠君,他虽然是当时污浊吏治下的一股清流,正直清廉,但难以摆脱长期封建思想压迫下的愚忠,他想过改革,但从没想过变法。他从前隶属洋务派,不可能单单是因为老师的指引,像他这样有思想有主见的人物,肯定是觉得洋务派的做法和理念与自己的政治观念比较吻合,而洋务运动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赵白石即使发现官场和吏治的黑暗,还是虚与委蛇继续沉浮其中,还是说明有当时历史的局限性。
归根结底,编剧后面写的还是有点儿小我了,赵白石最后投靠王爷,套路杜明礼,杀死自己的老师,可以说主要还是为了周莹,是为了情爱,并没有在他的理想崩塌之后重新建立新的信念,或者说已经放弃了生存、为官的意义,只剩充当周莹的保护伞。如果他觉悟够高的话即使不参加革命,也不会继续和清狗继续同流合污,他本身也多次表明极端厌恶这样的自己。
周莹是一个有见识有理想的人?也许在历史中确实如此,但在剧中表现出的却是一个江湖郎中靠着坑蒙拐骗发家,小手段心眼、套路致富的奸商嘴脸。她的理想就是发财,她都从来没有去试着理解深爱着的沈星移的思想,也没有支持过他的理想,所以到后期两个人才会渐行渐远。她从来想的就是报仇、振兴吴家,而历史上周莹之所以被后世传颂的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在剧中都是一笔带过,知世界而未走出世界,未学习也无变化,怎么能见识气度不凡。
吴漪最初的人设虽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但内心深处却十分渴望自由和平等。她显然和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不同,她能崇拜特立独行的周莹就是说明是一个能够接受不同思想和事物的人,并不是老封建。编剧应该写她在其兄长的影响下,自觉学习新思想,渐渐成长为不输周莹的独立自信的新女性,让赵白石心生爱慕更好。
也许是偏见吧,比起未受教化的愚民,我觉得从小读书,识文断字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更容易学习进步。你觉得呢?
我也赞同楼主的观点,难道整部电视剧除了大女主,其他人连爱情都不配拥有吗?那么多人喜欢周莹了,把赵白石好好的,完完整整的连人带心都分给吴漪不好吗?
赵白石会欣赏有胆识,有气场,有抱负的女人,会成为蓝颜知己,成为战友,成为同盟。但其骨子里传统程朱理学的因子,会让她可以开诚布公的对周莹说做老婆的话你不是我的菜。从开局的人物性格来说,赵吴是最该情投意合的一对。剧本的编剧思路极其混乱,为了爱而爱,为了虐而虐,所以才会有赵爱上周的狗血。
这样就又是一个千篇一律的人设!赵白石的性格看上去像一个书生,像苏轼林逋那样,貌似需要个有文学修养的妻子,但其实他的性格比这要复杂的多。赵白石他的最大理想是为国为民,改变世道。这一点和王安石像,所以他最喜欢的并不是知书达理的贤淑小姐,而是一个有见识气度不凡有理想的人。
挺好的呀
这样就又是一个千篇一律的人设!赵白石的性格看上去像一个书生,像苏轼林逋那样,貌似需要个有文学修养的妻子,但其实他的性格比这要复杂的多。赵白石他的最大理想是为国为民,改变世道。这一点和王安石像,所以他最喜欢的并不是知书达理的贤淑小姐,而是一个有见识气度不凡有理想的人。
赵白石最大的理想是为国为民,但前提首先是忠君,他虽然是当时污浊吏治下的一股清流,正直清廉,但难以摆脱长期封建思想压迫下的愚忠,他想过改革,但从没想过变法。他从前隶属洋务派,不可能单单是因为老师的指引,像他这样有思想有主见的人物,肯定是觉得洋务派的做法和理念与自己的政治观念比较吻合,而洋务运动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赵白石即使发现官场和吏治的黑暗,还是虚与委蛇继续沉浮其中,还是说明有当时历史的局限性。
归根结底,编剧后面写的还是有点儿小我了,赵白石最后投靠王爷,套路杜明礼,杀死自己的老师,可以说主要还是为了周莹,是为了情爱,并没有在他的理想崩塌之后重新建立新的信念,或者说已经放弃了生存、为官的意义,只剩充当周莹的保护伞。如果他觉悟够高的话即使不参加革命,也不会继续和清狗继续同流合污,他本身也多次表明极端厌恶这样的自己。
周莹是一个有见识有理想的人?也许在历史中确实如此,但在剧中表现出的却是一个江湖郎中靠着坑蒙拐骗发家,小手段心眼、套路致富的奸商嘴脸。她的理想就是发财,她都从来没有去试着理解深爱着的沈星移的思想,也没有支持过他的理想,所以到后期两个人才会渐行渐远。她从来想的就是报仇、振兴吴家,而历史上周莹之所以被后世传颂的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在剧中都是一笔带过,知世界而未走出世界,未学习也无变化,怎么能见识气度不凡。
吴漪最初的人设虽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但内心深处却十分渴望自由和平等。她显然和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不同,她能崇拜特立独行的周莹就是说明是一个能够接受不同思想和事物的人,并不是老封建。编剧应该写她在其兄长的影响下,自觉学习新思想,渐渐成长为不输周莹的独立自信的新女性,让赵白石心生爱慕更好。
也许是偏见吧,比起未受教化的愚民,我觉得从小读书,识文断字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更容易学习进步。你觉得呢?
赵白石会欣赏有胆识,有气场,有抱负的女人,会成为蓝颜知己,成为战友,成为同盟。但其骨子里传统程朱理学的因子,会让她可以开诚布公的对周莹说做老婆的话你不是我的菜。从开局的人物性格来说,赵吴是最该情投意合的一对。剧本的编剧思路极其混乱,为了爱而爱,为了虐而虐,所以才会有赵爱上周的狗血。
特别同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还是肤浅得很。把赵白石当成男主写,仿佛更有看头。如果女主周莹改变一些,她代表商界。而赵白石代表政界。比现在男主原是纨绔子弟,因为女主而进步成长更有看头。你们认为呢?
楼主写的深得我心,其实一开始我也以为依照赵白石的人设应该是会喜欢吴漪的,救吴漪那段我也觉得他俩应该一见钟情的,从此过上辛福快乐的日子,然后和楼主想的差不多。结果老赵愣是爱上周莹从此万劫不复。但是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改变不了我爱老赵的初心,哈哈哈哈哈
我还是感觉就算那样写,吴漪就是一个思想有进步的新时代女性,然而仍然是普普通通千篇一律的正面角色。如果把周莹写得进步一些,好一些,那我们应该会非常喜欢她这个传奇的,性格经历与众不同的商人姑娘,江湖妹子了。赵白石后期既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又是一个披着狼皮的羊。性格复杂
比性格单一的千篇一律的正面角色好很多。沈星移前期虽然纨绔,败家,但心地善良,仍然是一个正面角色,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正面角色。性格属于成长型。而赵大人也是性格复杂型,前期单纯耿直,后期亦正亦邪。我认为赵白石更有看头。
赵白石这个角色,比较憨厚,有点像金牛座又有点像摩羯,虽然不算鲜明,但是个人觉得还是蛮好的,挺睿智的,也沉稳,比起吴甹的暖男在某些方面更聪明,比起沈星移的霸道总裁他爱的很内敛!
沈星移是性格成长型,赵白石的性格则复杂得多。由前期的单纯耿直,到后期的亦正亦邪。不变的是他仍然爱国爱民。
把赵吴CP当做一个友爱的副线来写,其实会让此剧更丰富饱满些。这两人都是闷骚型,下厨品菜、吟诗作对,文绉绉地共同商议大小事务,刚好与周沈的风格有个对照。笔墨也不用多,精巧有趣就行,关键时刻还能有些背景描述可从这二人口中流出。要我下笔就这么写。
楼主深得我心哪~
棒
楼主想的太美好了,我的愿望比较低是希望剧中人别死了能活着就行
在剧中能活下来的人,命是真的硬啊
非常赞同
想看你写的拍成剧!
超喜欢吴漪,也很理解她
同意!其实周莹这个江湖出身,性格经历与众不同导致她在商场上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眼光,大胆,做事有魄力,不按套路出牌,才能力排众商,走上陕西首富,写的好确实非常有看点、出彩。可惜编剧着重突出她的特立独行,看不出成长和层次,20岁的莽撞叫初生牛犊不怕虎,40岁还横冲直撞就有点儿那啥了。我更希望周莹本身是非常渴望学习的,只是以前流浪江湖没有条件,后来因为进了吴家东院,系统学习经商之法,学习待人接物之道,逐渐成为成熟精明的商人,我觉得发小财可以靠运气和小聪明,但要是能长久占据首富之位必定是有过人的智慧和才能。剧里周莹都知道让怀先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努力,而且作为吴家大当家,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整个吴家的形象和吴氏企业的品牌,她那么重视吴家,怎么能那么糟践?最后见慈禧那段更是跟玩似的,不忘初心并不是表现在言行的幼稚出格。
后期把前面他这个人最大的特色克己复礼都丢了,就剩放飞自我了。
编剧应该是看琼瑶长大的,愣要赵大人说出“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你”这种对白。虽然觉得任重演得还不错,也还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就感觉性情有点变异
我也赞同楼主的观点,难道整部电视剧除了大女主,其他人连爱情都不配拥有吗?那么多人喜欢周莹了,把赵白石好好的,完完整整的连人带心都分给吴漪不好吗?
喜欢这种的 最讨厌所有人都喜欢女主 韩剧一般就经常男三女三的爱情线最可爱讨喜
喜欢这一对,编剧对他们的安排实在是……心里更喜欢你的剧情
同意。後面的劇情中,覲見慈禧不拘禮節的橋段跟現實脫節,大概是編劇為了滿足觀眾看趙周二人互懟而設的吧。
吐槽的打开新方式
不管怎么安排人物总归比现在拍出的这版强。这个剧明明有很多机会走向大格局,但是每次又会被编剧狠狠地拉回来。
比如写赵白石明明可以是看透了清末官场的黑暗认清了自己一直敬仰的老师却是那般面目,原来的信念被彻底摧毁了才让其后来思想上巨大的转变,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当赵设计让杜刺杀自己的老师后,老师问为什么其会变成这样时,他却回答因为他发现自己原来很无能连自己爱的人也保护不了,我的天,这个剧情简直low到爆了,楼上那个谁说的赵为国为民远大抱负的,编剧在这儿给你们打脸呢,人家赵大人不过是个情种,做什么都是因为对周莹这突如其来坚定不移的情爱。
再比如这个结尾,明明这个吴泽就是多余的,且不论一个读书人一个拿了个棍棒就想行刺多滑稽,居然为了这个多余的人物让沈星移这个本剧到最后一集前立的最好的并能大幅度拉高本剧格局的人物最后为他而死了,为周莹而死,说到底还是为情爱而死,按照前面的铺陈沈星移可以各种死法但不该这么死他应该为国而死为理想而死,放着这样个现成的大格局不要,编剧就爱在自己意念中的小情爱里沦陷,你说你能怎么办。
说实话这种缺乏逻辑缺乏人性全部视角和社会背景考察下的情爱,哪怕在编剧心里感动了一亿遍,观众看了也是无动于衷没有说服力极其乏味厌恶,甚至会为编剧这般舍本逐木感到可惜可笑。
反对
葱田花花,你写的很不错。
好棒,我也很看好白漪夫妇 ,结果编剧来这么一招。楼主啥时候写个同人来安慰一下我
前期挺喜欢吴漪的,后期陷害周莹的时候好伤心,这个编剧把每个人的结局都写得那么悲,后期完全看不到一丝光芒,感觉很压抑
赞同,整部剧感情线太单调,都让女主占完了,反而没意思,后期结局又反转的太快,结局太仓促。。我从一开始就站赵和吴CP的,看到他救她的镜头激动了好几天,联想了两人各种恩爱戏码,结果越看越失望😔
如果这样写的话我肯定会二刷那年花开 然而最初我最喜欢的白莹cp到了最后几集甚至一度没了兴趣想要弃剧 演员什么的演技是真的没挑 不足的大概就真的是编剧问题了 好好的电视剧硬要来个玛丽苏 也是没脸看第二遍
同赞成赵白石和吴漪的CP,周莹和赵白石咋看咋别扭,而且吴漪这种温柔的大家闺秀和赵白石的呆板无趣挺配的,吴的温柔可以软化赵的刻板印象,赵的稳重专一又深得吴的倾心信赖,其实生活中很多夫妻都是赵和吴的缩影,这样的平淡真实其实更能引起观者共鸣,可惜编剧不知道不走心还是受玛丽苏小说影响太深,硬是让赵白石这么讨喜的角色喜欢周莹,后期剧情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听到赵对周表白我只想给编剧寄刀片
别闹了,大女主都是一个原因:漂亮。你们想多了
不错的编剧,我也比较反感全部男主都喜欢周莹的设置
喜欢楼主的桥段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作品可以反映一个作者的心理。这部剧女作家捞到一个女强人,就幻想所有男人不顾一切的爱她帮她,而她明明心已经出轨,还自立贞节牌坊。所有为她解围的男人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保护她,作者已经把自己幻想成周莹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必然让剧情变得小气,可笑
编剧水平就是这么次,赵和沈这两个人物写好了都可以非常出彩,荡气回肠。不过那样女主就不出挑了。
继续写啊,更喜欢这个版本!!!!
如果写成吴漪和赵,其实表现不出赵白石这个人物的成长过程,从固守到开放,从迂腐到圆融,从克制到表达。这个人物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冲突性就没了
我也认为赵白石更有嚼头更丰满更立体,可以挖掘更多。他做男主的话,弱化沈那条线。就把他塑造成纨绔子弟。后期赵投靠王爷,俩人纠结好好虐一把。或者lz那个版本,但是不同意误会梗,吴大家闺秀夫妻相爱的话不会误会的。副cp不要展开太多,点到为止。比胡杜多一点就好。不然主线模糊。
其实图尔丹最适合周莹,性格脾气合三观一致,不喜拘束不拘小节热爱自由。
这剧就千红和韩三春是副CP吧?其他男人围着女主转,其实赵和吴才配,让他俩郎才女貌,但吴漪被卷进斗争连累早逝,让赵开始改变,不是更有悲剧意义么?
看到清流,儿孙满堂,不想看下去了,你懂的
喜欢这样的剧情,这样发展更是好
这部剧死人死得异常快,可是不懂编剧干嘛把吴漪给弄死,而且都不留个孩子给老赵
反对楼主这样改。另一位楼主分析得很好。让赵白石喜欢上周莹是作者对他的仁慈。如果,真如你这样写,喜欢赵白石的人肯定会减少很多。很多人都是喜欢他那股隐忍。如果,没沾上女主的光,再好的人设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的。就像好演员得需要好电视剧捧一样。很多很好很好的人设,因为电视剧不出名,所以……就像这部剧应该感谢孙俪带红了任重。
写得真好!非常不喜欢现在的剧作或通俗小说总喜欢写男性角色都爱女主、女性角色都嫉妒或害女主,把女性角色写得这么狭隘,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我去看耽美了,爱也好撕也罢,都是男男之间,不用看那些对女性角色的狭隘塑造
非常同意,真是怒其不争,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其他烂剧连讨论的必要都没有,可怜编剧把一手好牌打烂。
多谢夸奖!
我更希望编剧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让人完成成长,难道只有儿女之情才能让人成长、成熟、改变?赵白石被自己理想灯塔般的老师嘲弄,本来就足够让他清醒顿悟,完成他理想信念的崩塌和重塑,非得来个爱周莹、保护周莹才改变的,也太狭隘了吧。沈星移也是因为爱周莹才开始改变的,为什么就不能因为父亲的失望,家人的否定,世人的眼光,而励志重新做人?后期他通过在学堂打工学习,树立了救国思想就很不错,我更欣赏通过经历、学习自我完成成长的人。而不是周莹这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女人是一座学校,所有的男人都得爱上他才能长大。
沈星移是全剧塑造最好的角色,性格饱满有层次,阅历丰富成长明显,本来他的觉醒把全剧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结果结局被乱入的吴泽一棒子打回原型,死的莫名其妙。按剧中展现的内容,我觉得后期沈和周已经在思想上南辕北辙,只能渐行渐远,怎么可能灵魂合一?最后还不如写沈星移远赴海外寻求变法图存之道,周莹理解并支持,暗中资金支持星移的行动。
同意,赵的表白让我心疼演员(´;︵;`)
非常同意,与其搞那么多矫情感情戏,不如多思想交流进步
说得对。这个剧的人物塑造虎头蛇尾,除了赵白石和沈星移,人物成长都匮乏,赵和沈也结尾草率。好好的线索和大格局不幸落入玛丽苏和撕逼俗套,本来可以提升一个档次一个思想境界却后劲乏力,草草收尾,可惜。
如果赵吴一见钟情,郎才女貌的话,又落入了俗套,不可取,赵白石恐怕真没有现在那么多人关注和喜欢
喜欢楼主的创作,赵大人和漪妹妹好好安排就不会落入俗套,比现在的剧情好多了
好多人老是说赵白石是禁欲系角色,然后他在剧中的种种表现实在是与禁欲系角色的一般表现根本不一样,在我心里,这根本就是名不副实。而且前期官场小白到后期玩弄权术于鼓掌之中的变化实在是缺少铺垫,编剧后期为了给周莹政府方面的庇护,给赵白石的挂开得太大了
非常同意。本来女富商在吴、沈两家、洋务、保守、变法、革命的时代背景中沉浮,这个设定和线索非常好,非常有可能写出大格局和时代众生相的史诗级好剧,结果落入玛丽苏和撕逼俗套,人物成长乏力,女主到最后还显得莽撞不成熟。编剧的格局还是不够,本来沈星移、赵白石的变化成长是很丰满很出彩的,周莹也可以在时代大环境里写得更立体,结果到最后又都陷在小情小爱里,把本可以立起来的人物格局草率掐死了……太可惜。
像你这么写就很无聊了
非常同意
这部剧本来就不应该以爱情为主线,赵白石不写感情戏都完全可以,为了吸引观众,把吴赵作为一个有爱的支线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即可。你说的好像所有的角色为了增加镜头和戏份都要拼命和主角扯上关系才行,明明可以多线叙事、多头并进。
可怜我吴聘少爷
这个创意好,换一个男主,以赵为线,的确可以加深剧的深度。
喜欢这个精炼的总结,赞成👍
楼主这么说,是因为你不了解赵白石,你不知道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朝廷官员。他是那种外冷内热型的。其实他的本性是和周莹一样的人。但他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礼数的约束。但他内心深处是很渴望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当遇到周莹,他内心的被压抑了的愿望又
所以,当遇到周莹,他原来会讨厌她,但后来却会那么喜欢她。
人都是表面一个样,内心又另一个样子。赵白石表面上是个谦谦君子,有修养,思想也比较封建,但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越是墨守成规的性格,内心越向往着叛逆。而周莹的存在,就是赵白石内心的映射 放荡不羁,敢于突破,把那些他想做却不敢做,甚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毫无忌惮的去放手执行。这就是赵白石会爱上周莹的原因,也是所有男主爱周莹的原因。其实,周莹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而又有哪个人会不爱自己。
分析很到位,但现在很吃亏的地方在于,这些点需要看得很仔细的人才会欣赏得到,很多人匆匆一看就过了,所以得出赵爱周不合理的结论。
火烧罂粟的片段剪辑得很好,能看出这件事,周莹的做法给赵白石带来的心理冲击,其他事件拍得就匆忙了,周对赵的影响要靠观众自己脑补。
对的。每个人注重的点都不一样。赵白石的爱太隐忍。还是最喜欢沈星移这样的。丝毫不掩饰。哈哈哈
你这么编,是很多人都能猜得到的才子佳人的剧情。观众只会赞同但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无法为之动容。没意思了。
并不是所有男主都因为或主要因为这个喜欢女主的。吴聘从周莹骗了他,对之又爱又恨,他喜欢周莹的可爱有才华。沈星移在她做丫鬟时对她有好感,因为和他一起玩,因为与众不同,因为玩不过她,在那年的梨花落时喜欢上周莹的,因为……赵白石是火烧罂粟时对她有好感的,打了她板子之后喜欢她的。王世钧是从学徒房开始喜欢她的,喜欢她的聪明。
赞同
@葱田花花 ,我不想为了提升本剧的质量而改变赵大人。赵大人既可爱又可怜又可敬。就算让这部剧变成10分,变成世界收视率名列前茅,也不想改成这样,不想改变赵大人。我要是编剧,就算没一个观众看,我也要写!
我要是编剧,没人接我的剧本,我就把它写成小说。出版社不要我的小说,我就把它放到网上。网上也封杀我,也没人看,我也要写。就算把它埋进土里,我也要这样写,我也不要舍弃赵大人这个角色,我也不要那样改变!!!
我也喜欢剧里的赵大大,改了就不喜欢了
支持!合理,三观也正
楼主分析的赵白石这么详细。
怎么不仔细分析一下周莹跟吴漪呢?这属于信息不对等啊。
喜欢一个角色,然后强行简化其他角色。
修改的剧情是笔者主导,而不是角色主导。
这样失去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了。
还有你说的“从小读书,识文断字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你得看读的是什么书啊~
清朝的教育体系是为了封建统治服务的。旨在禁锢思想啊。。。
楼主,你这么改了之后是另一部戏,跟现在的这部戏没多大关系了。
楼主并没有因为喜欢赵白石强行简化其他人而强化赵白石,就是男二该有的样子。反倒是本剧的编剧在后期不断强化赵白石,开挂一样的升迁,出发点却都是爱周莹,狗血到家。
那是你所谓的某些观众认为的男二该有的样子。
而不是赵白石自己的样子~
这楼里已经证明了大家希望看到的赵白石的样子,楼主说的有理有据,倒是你反对可并没说出赵白石作为男二该有的样子,只是在这里喊口号。
跟你简单点说吧,让赵白石跟吴漪在一起。
就像长辈帮忙相亲一样。看似门当户对很合适。但实际上只是旁观者认为的合适。
到底合不合适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人物行为遵从人物内心。
赵白石是什么性格特点,吴漪是什么性格特点,周莹是什么性格特点。
赵白石平时都在干什么,吴漪平时都在干什么,周莹平时都在干什么。
周莹在赵白石心中是什么样的,吴漪在赵白石心中是什么样的。
以上这些全都忽略。根本不可能理解真正的赵白石的内心世界。
又何来的合理?
想让赵白石跟吴漪在一起,除非换个赵白石。
楼主分析了赵白石和吴漪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教育背景,这是这里大部分观众众看出来的,你的一句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要乐死了!你是当事人吗?那你的理解不也是你自己的看法吗?连大部分观众都代表不了,而且到现在你也没分析赵白石吴漪周莹真正的性格特点啊!一堆问号是想让我替你回答吗?😓
楼主分析的赵白石的性格特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但这也只是分析了性格。
但是对于周莹的分析,我不敢苟同。我不知道楼主是怎么分析出来。明显是看剧的时候跳过了很多情节。或者是选择性的忽略了很多细节。如果对于周莹的分析也能像赵白石这样,这么用心,我觉得不会分析成这样。
对于吴漪的分析也是过于片面了,也是丢失了细节。
吴漪在嫌弃千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楼主并没有看到。二婶在初期评价周莹是什么态度。这都能反映吴漪的成长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
为什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都出在二叔家。就不好好想想吗?
看剧是自己看剧,我都帮你分析好了,你还看什么剧,光看我分析就好了。
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周莹这个主角的主角性格特点,只说别人不注重细节。吴漪是为赵白石这条线准备的,她这点笔墨全在编剧的笔一哆嗦而已,那你看看吴漪一开始看到周莹踢腿江湖气不是嫌弃是羡慕并欣赏喜欢,在周莹沉塘时她和吴哲第一个站出来挺周莹并能明辨是非,对千红态度很正常吧!即使现在一个游走于妓院类的人大家也是会带着些许异样眼光的。这样一个善良对新鲜事物渴望、知书达礼,但在面对爱情时又有点不够开放用做菜和诗传情,多么符合楼主的思路,反倒是编剧后面一路把她和赵白石写崩。而且父母怎么了,二叔是比较开明的,虽然和周莹立场偶有不同。沈家那样还出了沈星移呢!历史上很多家庭的儿女同时出现了国民党,共产党,汉奸呢?能证明家庭教育什么?
说明家庭教育很重要啊,父母对不同的孩子的教育态度,深深影响了儿女的三观啊。早期的家庭教育,很难一碗水端平,于是造成了先后出生的子女,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现在很多心理学都在研究,二胎心理学。至于你说的人生走向的问题,跟后天的教育以及生长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但是吴漪是一个生长在大院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影响她的都是她周围的人,主要是父母。
还有你说的吴漪前期对于周莹的态度。她是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根本不涉及到自己。
而对千红的态度,显示出在事件涉及到自己时的反映了。为什么周莹不嫌弃千红。
而且嫌弃也是有表现跟不表现之分的。
你也说了,吴漪擅长做菜。赵白石根本就对美食没多大兴趣。他俩连最基本的共同语言都没有。
还是跟我之前说的一样。你所不满意的并不是剧情。是赵白石还有吴漪这两个人。
想让他们之间有更好的关系,除非换人。当然换了人,整个故事也变了。
这就像是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你想象的样子,所有事情都应由你来主导,事情的发展也必须符合你自己的预期。这样非常幼稚。
我不满意赵白石和吴漪的人?真是自以为是!一开始很喜欢赵白石,吴漪出场更是很喜欢还有春杏,觉得男配女配一对很完美。怎奈编剧偏要往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配都很我的玛丽苏狗血路线上走,可惜!
如果是剧里的赵白石跟吴漪。
让赵白石喜欢上吴漪,基本是不可能的。
让赵白石不喜欢周莹,基本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周莹跟吴漪在赵白石心中的分量,天差地别。
我不想再谈什么玛不玛丽苏的问题了。都谈烂了。
反正恨女主的男性跟喜欢女主的女性都被选择性忽略了,非要强行往上面靠。
而且光从喜欢的人多少上就能判断玛丽苏的话。那所有的明星都是玛丽苏原型了。
可笑
周莹比吴漪有本事,比她优秀,在禁鸦片时就可以看出赵白石对她的爱国之心非常欣赏。周莹我行我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想法与众不同,对外冷内热的赵大人是一个很强的冲击。赵大人对周莹始于钦佩。赵大人一心都是他的理想,一心想做一番大事业,他的审美不是美女,也不是佳人,而是一个与他内心最重要的东西相通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周莹。他关爱灾民,周莹对待赈灾非常不遗余力
他想要禁鸦片,周莹一把火烧了鸦片而不计损失。他想要实业救国,周莹一心开办陕西织布局。他原来一心都是他的理想,也没考虑自己的婚姻。周莹这样的女子突然闯进了他的生活,而且那么不一样,那么优秀,那么聪明,那么关爱百姓。这和赵大人的价值观太像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肯定也是轻女色的。在他的书本里,女性都是那样子的。他也不太重视爱情,他被灌输的审美观就是女子要贤惠。赵大人认同了这个主流价值观,虽然赞赏这样的女性美德,但这样的女子只会让他满意,而不会让他动心,让他对这样的人会有爱情即激情。就像我,我找人过日子,我会选吴聘那样的,只因为他更适合我。但我所能动心的是赵大人这种人。不过,周莹和赵大人还是很合适的,当然只是性格上,礼法上是不被认可的。
爱情没有原因,两个人哪哪都合适,可是就是没有爱情。爱情不是相似相溶,而是化学反应。
其实,我想说,苏编剧说如果她是周莹的话,可能会选择沈星移,因为这样痴情的人很难得。但她个人偏爱赵白石。这点观众也是分析的出的。所以,编剧在赵白石身上花的功夫肯定不少。
有一类人,他们对爱情和友情的要求很像。就是有共同话题,志同道合。我就是这种人,赵大人为什么不能是这种人呢?
赵大人再说一遍,他不是个文艺男,不是特别喜欢吟诗作对写文章。他是个政治男,喜欢做大事。为什么要找一个和自己文学素养相当的人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赵大人有可能甚至最应该喜欢吴漪。可是,可是,他先遇到了周莹。生活就是这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很难。赵大人又那么钟情,只怪吴漪出现太晚。我感觉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这点也很好很有价值。
我最爱什么?我最爱吃,所以我喜欢会做饭的老公。至于,文学素养嘛,不重要,那不是主要矛盾。我最想做出一番事业,你竟然这么有本事,我喜欢,文学素养有没有无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我奉为信仰的东西,你竟然和我在这方面有相似之处,我真是太喜欢了!文学素养嘛,我不在乎。
总结,1:赵大人非常有理由喜欢周莹,因为那里面的女性周莹和他的信仰最接近。2:赵大人对吴漪是认同赞赏,没法动心,没法有充满激情的爱情。因为你会的做饭,酿酒,吟诗,可这都不是我所信仰的,我的真爱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