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第10集] 谁能告诉我这集是在说什么?

job方式即可 2018-01-14 14:12:27

一个未来的卡夫卡式的寓言?

对电子化世界趋势的批判?

对看似民主实则独裁的批判?

对每个人麻木不仁的批评?

看到最后,那个唯一的候选人似乎是故意说要杀光其他人,然后测试有没有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反常,这样这些人就成了异类,要被杀死?

为什么所有人看到广告牌上的吊尸也不害怕?觉得习以为常?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只会顾左右而言他,不说事实?

为什么听到这句话而被吓了一跳的人就成异类了要被杀死?

这个实验未免太轻率了吧。

如果说其他人都太麻木,对候选人的话不在意的话,他们麻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电子化虚拟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吗?还是高压独裁下的丧失人性?

所以这集是在说只有主角才有人性吗?能对那句话产生反应?


赞
转发 1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redefine
    2018-01-20 07:58:12 redefine (me in this city)

    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的现实写照
    一些人在侮辱中死去。
    大众对zz的不闻不问,假装不存在。

    赞(60)
    >
    北炎不楠菲
    2018-01-16 12:34:28 北炎不楠菲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先第一看一下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很有力的讽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选举,本质的揭露了选举的实质。你手里有选票又有什么用,还是要从寡头政权里选择他们内定的那几个代表己方利益的“候选人”。你真的有选择吗?你有什么选择?

    然后第二个暗喻,当你看清楚本质后,你会质疑,焦虑,烦躁,家人认为你有点敏感,同事认为你过于紧张,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你会被送往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告诉你社会没问题,是你的问题,p用都没有,然后公司也会开始对你进行各种评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等。

    第三阶段,你彻底脱离了“群众”对社会已然绝望,家庭同事关系破裂。你要揭露这个虚伪世界的本质,你要反抗,你想要唤醒民众。你变成了真正的“others”。国家警备力量认为你是个威胁,群众认为你是个反社会的疯子,心理医生认为你无药可救,妻子对你彻底绝望,朋友认为你成了精神病,你被社会抛弃,指责,成了反面教材,你其实已经“死了”。

    赞(44) 来自 豆瓣App
    >
    crazyeggegg
    2018-01-16 15:33:29 crazyeggegg (一隻在混沌裡的meэw-angry G.)

    the others ....意味著:有自我的人,覺醒了的人。

    all ? 意味著統治者的統合唯一意識。

    你不能有獨立意識,否則你不能被 控制。

    有了自我,你就是他們眼中的‘怪物’。

    赞(22)
    >
    北炎不楠菲
    2018-01-16 12:46:05 北炎不楠菲

    还有很多所谓的小暗喻,如你所说的虚拟的社交网络人物代替了现实中亲人的关系,还有很强烈的性暗示,例如成人影像看多了会影响夫妻生活。男主角一直生活在监视里,暗喻了人民生活没有隐私,每个人都在被监视中。(例如斯诺登揭露的棱镜),还例如当别的“other”被打倒时,主角的同情。主角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还有很多细节暗示,例如主持人(代表电视,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自由,是不是也是愚民“元凶”的推手之一,帮助散播,美化统治者的政策和言论,巩固统治。最终,看透这一切的人就是异类就是“others”,会被当做反面教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赞(18) 来自 豆瓣App
    >
    littlelee
    2018-01-18 18:52:05 littlelee

    公然宣布kill the others以观望民众反应。咬文嚼字的道德批判者,持反对意见的政治激进者,看清民主式独裁的清醒者都会有所反应,而在有所反应之后试图传播自由思想或甚至奋起反抗者就是the others。剩下的不明所以、薄志弱行亦或大智若愚者对当局没有任何威胁,以此实现“思想大一统"。如果把others的概念进一步扩大, 所谓的民主政权和愚民可以判定任何反对多数人意见,妨碍多数人利益或不符合多数人观念的人为the others。

    个人觉得影射的现实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是民主政权,比如讨论里有人提到的“说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以及当今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可以是娱乐效应,比如微博热点与网络暴民的舆论压制和道德审判;可以是种族主义,比如美国的世界警察角色和白左背后的白人至上主义。

    赞(14)
    >
爱恩彬
2018-01-14 20:47:37 爱恩彬

看完之后,一脸懵逼。

赞(4)
>
北炎不楠菲
2018-01-16 12:34:28 北炎不楠菲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先第一看一下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很有力的讽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选举,本质的揭露了选举的实质。你手里有选票又有什么用,还是要从寡头政权里选择他们内定的那几个代表己方利益的“候选人”。你真的有选择吗?你有什么选择?

然后第二个暗喻,当你看清楚本质后,你会质疑,焦虑,烦躁,家人认为你有点敏感,同事认为你过于紧张,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你会被送往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告诉你社会没问题,是你的问题,p用都没有,然后公司也会开始对你进行各种评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等。

第三阶段,你彻底脱离了“群众”对社会已然绝望,家庭同事关系破裂。你要揭露这个虚伪世界的本质,你要反抗,你想要唤醒民众。你变成了真正的“others”。国家警备力量认为你是个威胁,群众认为你是个反社会的疯子,心理医生认为你无药可救,妻子对你彻底绝望,朋友认为你成了精神病,你被社会抛弃,指责,成了反面教材,你其实已经“死了”。

赞(44) 来自 豆瓣App
>
北炎不楠菲
2018-01-16 12:46:05 北炎不楠菲

还有很多所谓的小暗喻,如你所说的虚拟的社交网络人物代替了现实中亲人的关系,还有很强烈的性暗示,例如成人影像看多了会影响夫妻生活。男主角一直生活在监视里,暗喻了人民生活没有隐私,每个人都在被监视中。(例如斯诺登揭露的棱镜),还例如当别的“other”被打倒时,主角的同情。主角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还有很多细节暗示,例如主持人(代表电视,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自由,是不是也是愚民“元凶”的推手之一,帮助散播,美化统治者的政策和言论,巩固统治。最终,看透这一切的人就是异类就是“others”,会被当做反面教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赞(18) 来自 豆瓣App
>
北炎不楠菲
2018-01-16 12:54:16 北炎不楠菲
还有很多所谓的小暗喻,如你所说的虚拟的社交网络人物代替了现实中亲人的关系,还有很强烈的性暗
还有很多所谓的小暗喻,如你所说的虚拟的社交网络人物代替了现实中亲人的关系,还有很强烈的性暗示,例如成人影像看多了会影响夫妻生活。男主角一直生活在监视里,暗喻了人民生活没有隐私,每个人都在被监视中。(例如斯诺登揭露的棱镜),还例如当别的“other”被打倒时,主角的同情。主角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还有很多细节暗示,例如主持人(代表电视,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自由,是不是也是愚民“元凶”的推手之一,帮助散播,美化统治者的政策和言论,巩固统治。最终,看透这一切的人就是异类就是“others”,会被当做反面教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 北炎不楠菲

当然了,很快就会被大家遗忘。

赞(1) 来自 豆瓣App
>
crazyeggegg
2018-01-16 15:33:29 crazyeggegg (一隻在混沌裡的meэw-angry G.)

the others ....意味著:有自我的人,覺醒了的人。

all ? 意味著統治者的統合唯一意識。

你不能有獨立意識,否則你不能被 控制。

有了自我,你就是他們眼中的‘怪物’。

赞(22)
>
杠子头也讲道理
2018-01-17 07:06:33 杠子头也讲道理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先第一看一下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很有力的讽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选举,本质的揭露了选举的实质。你手里有选票又有什么用,还是要从寡头政权里选择他们内定的那几个代表己方利益的“候选人”。你真的有选择吗?你有什么选择? 然后第二个暗喻,当你看清楚本质后,你会质疑,焦虑,烦躁,家人认为你有点敏感,同事认为你过于紧张,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你会被送往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告诉你社会没问题,是你的问题,p用都没有,然后公司也会开始对你进行各种评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等。 第三阶段,你彻底脱离了“群众”对社会已然绝望,家庭同事关系破裂。你要揭露这个虚伪世界的本质,你要反抗,你想要唤醒民众。你变成了真正的“others”。国家警备力量认为你是个威胁,群众认为你是个反社会的疯子,心理医生认为你无药可救,妻子对你彻底绝望,朋友认为你成了精神病,你被社会抛弃,指责,成了反面教材,你其实已经“死了”。
... 北炎不楠菲

解释的非常好,看完了完全懂了,谢谢。

赞 来自 豆瓣App
>
littlelee
2018-01-18 18:52:05 littlelee

公然宣布kill the others以观望民众反应。咬文嚼字的道德批判者,持反对意见的政治激进者,看清民主式独裁的清醒者都会有所反应,而在有所反应之后试图传播自由思想或甚至奋起反抗者就是the others。剩下的不明所以、薄志弱行亦或大智若愚者对当局没有任何威胁,以此实现“思想大一统"。如果把others的概念进一步扩大, 所谓的民主政权和愚民可以判定任何反对多数人意见,妨碍多数人利益或不符合多数人观念的人为the others。

个人觉得影射的现实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是民主政权,比如讨论里有人提到的“说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以及当今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可以是娱乐效应,比如微博热点与网络暴民的舆论压制和道德审判;可以是种族主义,比如美国的世界警察角色和白左背后的白人至上主义。

赞(14)
>
橙子
2018-01-18 21:28:17 橙子 (Right first time, every time.)

这集太好看了!

赞(4)
>
wanglin
2018-01-19 15:19:32 wanglin

成为异类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阶级敌人无从辩解一样。“本片表明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污蔑和恐惧”。

赞(8) 来自 豆瓣App
>
忧郁的艾迪
2018-01-19 22:20:54 忧郁的艾迪 (守夜人军团首席吐槽官)

看完之后很难受,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人类社会那个层面的逻辑

赞(5)
>
redefine
2018-01-20 07:58:12 redefine (me in this city)

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的现实写照
一些人在侮辱中死去。
大众对zz的不闻不问,假装不存在。

赞(60)
>
盖伊·福克斯
2018-01-21 13:33:48 盖伊·福克斯

the others 说白了就是和自己观念不一样的人,都是另类。第十集的确很震惊,只能这样说,也许我们也是the others

赞(1)
>
Mask
2018-01-22 01:00:58 Mask

好多过度解读

赞
>
momo
2018-01-23 23:22:00 momo (说说说)

ren min min zhu zhuan zheng

赞(12)
>
Sylor
2018-02-17 22:59:58 Sylor (真理都掌握在你们手中)

用咱们的话叫 一小撮敌对分子

赞(9)
>
starry
2018-02-21 16:46:41 starry

政府只需要愚民。不想要反抗分子

赞(3) 来自 豆瓣App
>
不求上进的梳子
2018-02-26 20:09:21 不求上进的梳子

你们看昨晚新闻联播了吗?!

赞(8)
>
vitriol
2018-03-09 17:12:50 vitriol

主要还是男主角玩火自焚,咎由自取。这已经超越一般关注政治的人了,这是一个以参与政治为生活唯一任务的人,看到什么都要抱怨一番,觉得啥都不对劲,但对到底该怎么解决又没什么清晰的思路,自己的行为的动机糊里糊涂,对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也不过脑子,又想搞事情,又胆小怕事,又爱嚼舌头。这集主要是让人们知道要好自为之。

赞(2)
>
甲壳虫Beatles
2018-03-09 22:48:52 甲壳虫Beatles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
政治(应该映射的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就是愚民的把戏,通过洗脑浑噩大部分人来获取支持和权利。 首先第一看一下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很有力的讽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选举,本质的揭露了选举的实质。你手里有选票又有什么用,还是要从寡头政权里选择他们内定的那几个代表己方利益的“候选人”。你真的有选择吗?你有什么选择? 然后第二个暗喻,当你看清楚本质后,你会质疑,焦虑,烦躁,家人认为你有点敏感,同事认为你过于紧张,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你会被送往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告诉你社会没问题,是你的问题,p用都没有,然后公司也会开始对你进行各种评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等。 第三阶段,你彻底脱离了“群众”对社会已然绝望,家庭同事关系破裂。你要揭露这个虚伪世界的本质,你要反抗,你想要唤醒民众。你变成了真正的“others”。国家警备力量认为你是个威胁,群众认为你是个反社会的疯子,心理医生认为你无药可救,妻子对你彻底绝望,朋友认为你成了精神病,你被社会抛弃,指责,成了反面教材,你其实已经“死了”。
... 北炎不楠菲

选谁还真不一样,倒是某地选谁还真没什么区别

赞(3) 来自 豆瓣App
>
烸恩巳
2018-03-29 01:16:21 烸恩巳

不是预言哦,是真的,在某国很快就要实现了

赞(9) 来自 豆瓣App
>
砹韧
2018-04-08 10:31:28 砹韧 (人像摄影@北京)
你们看昨晚新闻联播了吗?!
你们看昨晚新闻联播了吗?!
不求上进的梳子

没啊,所有人都没看到

赞(2) 来自 豆瓣App
>
Doris
2018-05-01 17:50:47 Doris

这集让人心冷

赞 来自 豆瓣App
>
水中月
2018-06-08 23:17:08 水中月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后也不会断绝。

赞
>
北炎不楠菲
2018-06-10 07:01:15 北炎不楠菲
选谁还真不一样,倒是某地选谁还真没什么区别
选谁还真不一样,倒是某地选谁还真没什么区别
甲壳虫Beatles

我的意思是,不管选谁,他代表的也是背后的那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恒古不变,万世循环。还真以为那几张选票把你变成主人了?

选谁不一样,不代表你真的有“选择权”,你所选择的那些人选,根本不是你的“选择”。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管⁢⁢理⁢员
2018-12-19 15:57:49 管⁢⁢理⁢员

1984。

赞(5) 来自 豆瓣App
>
NeoCobra
2019-03-08 11:16:16 NeoCobra (也好)
主要还是男主角玩火自焚,咎由自取。这已经超越一般关注政治的人了,这是一个以参与政治为生活唯
主要还是男主角玩火自焚,咎由自取。这已经超越一般关注政治的人了,这是一个以参与政治为生活唯一任务的人,看到什么都要抱怨一番,觉得啥都不对劲,但对到底该怎么解决又没什么清晰的思路,自己的行为的动机糊里糊涂,对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也不过脑子,又想搞事情,又胆小怕事,又爱嚼舌头。这集主要是让人们知道要好自为之。
... vitriol

别逗了 男主的不理性表现都源自于那块手表对他个人激素水平的精准控制 用科技手段把你逼成疯子

赞(3) 来自 豆瓣App
>
a Captain
2019-06-01 23:21:31 a Captain

想表达的东西我懂,但是剧情太蠢,不合逻辑,强行讽刺

赞 来自 豆瓣App
>
德鲁塞
2019-07-18 19:15:30 德鲁塞

说得是白色恐怖
更通俗点让你理解的话就是未来的“红卫兵”

赞(3)
>
枫叶
2019-11-27 22:58:22 枫叶

原著是外星人钓鱼破球人的 设定背景是外星人占领了大量普通人身体 没被侵入的普通人会对被吊死者起反应的 他这电视剧一改就纯zz影喻了 过多解读也没意思他有些改的也不咋样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namie
2020-05-05 21:12:50 Monamie
原著是外星人钓鱼破球人的 设定背景是外星人占领了大量普通人身体 没被侵入的普通人会对被吊死者
原著是外星人钓鱼破球人的 设定背景是外星人占领了大量普通人身体 没被侵入的普通人会对被吊死者起反应的 他这电视剧一改就纯zz影喻了 过多解读也没意思他有些改的也不咋样
... 枫叶

真的,看的过程觉得还不如原著呢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的论坛

第10集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看着男主老王和东契奇(hachan)

资源去哪里找(起风了)

女儿怎么会这么蠢(搞笑的包谷)

人类的乡愁(真我如是)

很不合理(真我如是)

图书管理员小哥的演员是谁(小雪蠕动!)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