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记者的设定有个严重bug(含剧透)

私享史 2018-04-28 21:35:38

起先,在观众不知道记者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有一处情节有疑问:当钟小年告诉记者可以通过接下来的新闻来证明他是钟小年时,记者马上打开了广播,而广播正在播报钟小年微博的新消息,然后记者就信了钟小年。——此处不能排除的一种可能是,对讲机那头的人刚看到钟小年发了微博,马上跟记者联系,正好利用了播新闻的时间差,记者并不应该由此就相信他,除非记者是个傻瓜。更严密的编故事应该是让那条微博在钟小年跟记者“预言”之后才发出。

当然,最后编剧告诉了我们,记者就是幕后玩家,那么以上的疏漏可以合理解释了,记者不过是借势相信了钟小年。然鹅,更严重的bug出现了。既然记者是幕后玩家,他“正好”救到钟小年的过程完全是他在假装,那么,他何至于在开车寻找钟小年的过程中表现得那样救人心切,还要一直听钟小年的提示?事实上他应该完全知道出口在什么地方啊!他可以在通话中装腔作势来骗钟小年,但从观众视角看到的记者真实反应和内心戏(包括他之前拒绝了钟小年两次的演法)完全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此处,编剧为了欺骗观众,连人物表演的合理性都不要了。反过来讲,为了在揭晓谜底之前长时间欺骗观众,对于记者这条线,应该有另外一种讲故事的手段。

既然记者是幕后玩家,他一开始煞有介事演独角戏假装出外景正在录影的记者,就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这是在把观众当弱智才有的剧本写法。其实可以把他设定成一个真的混入媒体工作的假记者,带着一个不知情的助理一起出外景,这个不知情的助理充当了观众视角,本片中记者营救钟小年的那些假装性表演才有了合理性。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Lololooo
    2018-04-28 22:04:58 Lololooo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赞(138) 来自 豆瓣App
    >
    小菲二二
    2018-04-28 21:48:25 小菲二二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赞(102) 来自 豆瓣App
    >
    伯约
    2018-04-28 22:28:58 伯约

    同意,记者在野外对讲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

    赞(63) 来自 豆瓣App
    >
    顾七七
    2018-04-28 21:45:14 顾七七 (啦啦啦啦啦)

    记者一出场我就觉得是boss,因为看演员表,我觉得已经没有别的演员可以演boss了。。。但是这部片子细节不严谨,逻辑有bug呀。。。编剧已经放弃解密了嘛,还是觉得解密不是重点。。。

    赞(40) 来自 豆瓣App
    >
    過眠症
    2018-04-28 22:02:43 過眠症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赞(11) 来自 豆瓣App
    >
顾七七
2018-04-28 21:45:14 顾七七 (啦啦啦啦啦)

记者一出场我就觉得是boss,因为看演员表,我觉得已经没有别的演员可以演boss了。。。但是这部片子细节不严谨,逻辑有bug呀。。。编剧已经放弃解密了嘛,还是觉得解密不是重点。。。

赞(40) 来自 豆瓣App
>
顾七七
2018-04-28 21:45:42 顾七七 (啦啦啦啦啦)

圆不了,我觉得就是bug

赞(8) 来自 豆瓣App
>
小菲二二
2018-04-28 21:48:25 小菲二二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赞(102) 来自 豆瓣App
>
顾七七
2018-04-28 21:50:23 顾七七 (啦啦啦啦啦)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这一段我也在想他怎么就知道就是这个通风口,但是还是觉得编剧试图骗过观众,但是没顾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了。。。

赞(2) 来自 豆瓣App
>
私享史
2018-04-28 21:53:01 私享史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是怎么回事。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后玩家应该有的表情和内心戏。

赞(7)
>
小菲二二
2018-04-28 21:56:04 小菲二二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是怎么回事。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后玩家应该有的表情和内心戏。
... 私享史

大概就是要演给观众看吧(๑˙ー˙๑)

赞(4) 来自 豆瓣App
>
過眠症
2018-04-28 22:02:43 過眠症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赞(11) 来自 豆瓣App
>
Chen
2018-04-28 22:04:41 Chen

他本来也知道他是钟小年啊

赞 来自 豆瓣App
>
Lololooo
2018-04-28 22:04:58 Lololooo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赞(138) 来自 豆瓣App
>
长夜的风雪
2018-04-28 22:05:51 长夜的风雪

钟小年有一次用无线电联系记者的时候,曾雨雇的人在吃面,桌子上的无线电就泄漏出了钟与记者的对话,从这儿开始就知道记者有问题了

赞(6) 来自 豆瓣App
>
伯约
2018-04-28 22:28:58 伯约

同意,记者在野外对讲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

赞(63) 来自 豆瓣App
>
私享史
2018-04-28 23:05:45 私享史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只解释第一句。说简单一点,如果编剧再给野地出外景的假记者配一名不知情的助理(代表观众视角),他的表演才是合理的。

赞(8)
>
威廉兔子
2018-04-28 23:11:40 威廉兔子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赞(7) 来自 豆瓣App
>
任逸帆
2018-04-28 23:17:21 任逸帆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威廉兔子

这个后面记者解释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豆子
2018-04-28 23:18:05 豆子 (离时代远远 没人间烟火)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句“谁那么缺德” 你自己坐电梯放了个屁 你会不会来一句谁那么缺德

赞(4) 来自 豆瓣App
>
威廉兔子
2018-04-28 23:19:20 威廉兔子
这个后面记者解释了
这个后面记者解释了
任逸帆

可能我忘了,请给个提示,另外让钟小年发现监控室的意义是什么呢?身为幕后黑手,降低风险,增加可控性才是最应该掌控的不是嘛?

赞(1) 来自 豆瓣App
>
任逸帆
2018-04-28 23:24:59 任逸帆
可能我忘了,请给个提示,另外让钟小年发现监控室的意义是什么呢?身为幕后黑手,降低风险,增加
可能我忘了,请给个提示,另外让钟小年发现监控室的意义是什么呢?身为幕后黑手,降低风险,增加可控性才是最应该掌控的不是嘛?
... 威廉兔子

就是他找的人,想当于障眼法,徐峥追这个人的戏,记者是故意开车拦的徐峥,放炮那个人

赞(4) 来自 豆瓣App
>
過眠症
2018-04-28 23:25:36 過眠症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句“谁那么缺德” 你自己坐电梯放了个屁 你会不会来一句谁那么缺德
... 豆子

那么记者这个人物在钟小年被囚时的表现就存在合理性啊,因为就如你说的“他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以达到欺骗观众的目的。但是楼主似乎认为这样就丧失了合理性,所以我才问楼主所认为的“合理性”是什么。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威廉兔子
2018-04-28 23:28:27 威廉兔子
就是他找的人,想当于障眼法,徐峥追这个人的戏,记者是故意开车拦的徐峥,放炮那个人
就是他找的人,想当于障眼法,徐峥追这个人的戏,记者是故意开车拦的徐峥,放炮那个人
任逸帆

让他发现监控室存在的动机呢?其次,复制床的邮寄地址不应该放在大山附近么,寄到胡同里是要闹哪样?

赞 来自 豆瓣App
>
youbingyi
2018-04-29 00:01:23 youbingyi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句“谁那么缺德” 你自己坐电梯放了个屁 你会不会来一句谁那么缺德
... 豆子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赞(9) 来自 豆瓣App
>
billinter
2018-04-29 00:18:43 billinter

完全同意,这是国产电影处理这一类问题的通病,参考《烈日灼心》和《毒战》,都有类似的问题!

赞(6)
>
kkjin25
2018-04-29 00:35:31 kkjin25
让他发现监控室存在的动机呢?其次,复制床的邮寄地址不应该放在大山附近么,寄到胡同里是要闹哪
让他发现监控室存在的动机呢?其次,复制床的邮寄地址不应该放在大山附近么,寄到胡同里是要闹哪样?
... 威廉兔子

没说是邮寄地址啊,可以是下单地址,送货地址可以完全是另一个地方。京东都可以这么操作。

赞 来自 豆瓣App
>
郫县豆瓣
2018-04-29 03:41:22 郫县豆瓣

楼主说的很棒,我也有这个疑问,这个拍的真是为了悬疑而悬疑,一点不尊重人物的基本原则。一个人没事还自己演上了,难道是精分?

赞(10) 来自 豆瓣App
>
Ytiiq
2018-04-29 06:57:13 Ytiiq
只解释第一句。说简单一点,如果编剧再给野地出外景的假记者配一名不知情的助理(代表观众视角)
只解释第一句。说简单一点,如果编剧再给野地出外景的假记者配一名不知情的助理(代表观众视角),他的表演才是合理的。
... 私享史

没错,必须是女记者。再多一条感情线。后来记者被捕入狱助理怀孕了去看他,说要等他回来。剧终

赞 来自 豆瓣App
>
迷路的小麋鹿
2018-04-29 07:46:57 迷路的小麋鹿
让他发现监控室存在的动机呢?其次,复制床的邮寄地址不应该放在大山附近么,寄到胡同里是要闹哪
让他发现监控室存在的动机呢?其次,复制床的邮寄地址不应该放在大山附近么,寄到胡同里是要闹哪样?
... 威廉兔子

完全同意,同问~把真实地址留下,太明显的暴露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feiji345
2018-04-29 07:47:40 feiji345

同意楼主的观点,不可能说为了骗观众这样演就是合理的,观众又不是电影剧情里面的一部分

赞(3) 来自 豆瓣App
>
feiji345
2018-04-29 07:48:57 feiji345

这个bug太严重,简直是整个剧情的坍塌

赞(5) 来自 豆瓣App
>
💭
2018-04-29 07:52:57 💭

而且当时场景里面就他一个,他还装作完全不信钟小年,有必要吗?这是在欺骗观众

赞(3) 来自 豆瓣App
>
kkjin25
2018-04-29 10:06:19 kkjin25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记者身份也是真实的呀 他是需要工作的,自然需要录节目,但又要对讲 所以不能离太远 只能在那附近录

赞 来自 豆瓣App
>
A余俊
2018-04-29 11:52:23 A余俊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钟小年说了通风口,他不知道通风口在哪?

赞 来自 豆瓣App
>
Luorunya
2018-04-29 17:28:22 Luorunya
而且当时场景里面就他一个,他还装作完全不信钟小年,有必要吗?这是在欺骗观众
而且当时场景里面就他一个,他还装作完全不信钟小年,有必要吗?这是在欺骗观众
💭

一是演给观众看,二是演给钟小年看……

赞 来自 豆瓣App
>
wqdwqdong
2018-04-29 19:22:19 wqdwqdong

悬疑片不合理的地方多了去了,好莱坞也不能例外。大家还是宽容些吧。这部片子整体来说还是及格的。打分有点过低了。反正电影院看的都很津津有味,很多人跟着猜剧情。

赞 来自 豆瓣App
>
士官甲
2018-04-29 19:38:37 士官甲

心疼那个被记者找来上镜一秒钟然后被万元捶死的人。。。很无辜啊

赞 来自 豆瓣App
>
淡秋
2018-04-29 22:02:18 淡秋

一个财经记者对财经风云人物求救漠不关心,哪怕是假的,也应该去求证的,况且离的又不远。一点也不合理。

赞(3) 来自 豆瓣App
>
淡秋
2018-04-29 22:17:30 淡秋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为了悬疑而悬疑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玥玥
2018-04-29 22:43:54 玥玥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是怎么回事。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后玩家应该有的表情和内心戏。
... 私享史

为了骗徐峥饰演的喷人物啊,他要表现成一个路人才能让徐峥上当,不然怎么能拍到后面的私密内容。徐峥这么聪明的的人物,如果一开始就答应,能不被识破吗?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玥玥
2018-04-29 22:45:56 玥玥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Lololooo

大概是定时吧,科技这么发达,他肯定是个技术控,这种较简单的技术对他来说应该比较简单吧

赞 来自 豆瓣App
>
玥玥
2018-04-29 22:47:05 玥玥
只解释第一句。说简单一点,如果编剧再给野地出外景的假记者配一名不知情的助理(代表观众视角)
只解释第一句。说简单一点,如果编剧再给野地出外景的假记者配一名不知情的助理(代表观众视角),他的表演才是合理的。
... 私享史

如果配不知名的助理,他就不好行动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一叶清澄
2018-04-29 22:49:43 一叶清澄

记者农业频道出外景是为了搞笑么,放在剧里他拍这段给谁看啊,这里刻意

赞(2) 来自 豆瓣App
>
玥玥
2018-04-29 22:55:03 玥玥

引出曾雨他爸这个人物的故事,增加故事的完整性,也道出曾雨的目的,也摆脱自己的嫌疑。床邮寄到胡同也是为了今天的这一幕,增加了许多戏剧性,当然对于曾雨来说只是一种报复

赞 来自 豆瓣App
>
蓝天
2018-04-29 23:23:30 蓝天

记者怎么知道钟小年会调节到他的对讲频道?

赞(3) 来自 豆瓣App
>
Ajangelr
2018-04-30 00:01:58 Ajangelr

导演把观众当傻币

赞(3) 来自 豆瓣App
>
邓
2018-04-30 00:25:59 邓

第六个问题我觉得很好理解啊!看完电影我觉得钟小年本质不坏的,他内心对曾广文的死一直都挺愧疚,这一点从他做噩梦、心神不宁,到说“没想到会逼死他“都可以看出来。哦对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开始屏幕上闪过的钟小年那些短信记录,有一条好像是钟小年要买一束花,去给曾广文扫墓。这应该是导演埋的一个点吧,能看出来虽然不是他直接杀害了曾广文,但他内心一直在忏悔,后面曾雨能原谅他我觉得也是一个道理。

赞(2) 来自 豆瓣App
>
Nemo猪碌
2018-04-30 22:33:01 Nemo猪碌

还是编剧不严密

赞 来自 豆瓣App
>
朝二一
2018-04-30 23:18:25 朝二一 (实践自由 独立)

那里有两个出风口,记着天然知道是哪个出风口!这是破绽

赞(1)
>
周音
2018-04-30 23:34:16 周音

记者救援的戏就是欺骗观众啊,这种翻转剧情用这种方式欺骗观众的片子还少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朝二一
2018-04-30 23:36:33 朝二一 (实践自由 独立)
内容不可见

我特意留意了记着,因为记着拿着小型录像机,并且很多是记者群的镜头,并没有拍到那名记着。这中间的间隙还是有时间发那几条剪短短信的。

赞
>
銘逹
2018-05-01 02:49:06 銘逹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楼主的问题没毛病,好的悬疑片应该是有误导也要有暗示。像记忆大师里的段奕宏,一开始没那么好猜,也有各种误导,但是一旦揭示出来你会发现角色各种反应的合理性。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小阳慢半拍
2018-05-01 03:58:01 小阳慢半拍

个人拙见,展现给观众的当然要真实的表演了,要不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幕后玩家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陈鸿滨
2018-05-01 08:22:27 陈鸿滨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威廉兔子

最后不是说了吗,雇来掩饰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ginachueng
2018-05-01 14:08:35 ginachueng

赞一个,我说怎么完全不合理,原来编剧不明白什么叫合理

赞 来自 豆瓣App
>
尹二美
2018-05-01 14:59:37 尹二美 (一条有意思、有味道的狗子。)

感觉录一天的量,只播了一个小时

赞 来自 豆瓣App
>
丶丶凡丶丶
2018-05-01 14:59:44 丶丶凡丶丶

确实 记者出场一会儿就猜到他是曾广文的儿子了 主要人物太少 悬疑感不强

赞 来自 豆瓣App
>
锯弦monk&练猫胡
2018-05-01 15:57:56 锯弦monk&练猫胡

没错!故弄玄虚,这画面没出现还好,尼玛,出现了最好告诉我他就是凶手,那他这段是装给谁看

赞 来自 豆瓣App
>
stefanie
2018-05-01 17:23:50 stefanie (梧高凤必至 花香蝶自来)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钉木板子就是要增加人物内心的刻画铺垫啊,通过第一次费心费力拆了木板子以为可以逃出去,然后发现是水泥墙,绝望程度递增,一锤暴击。

赞(4) 来自 豆瓣App
>
Mumu
2018-05-01 18:02:45 Mumu (追随伊凡·谢尔盖耶维奇)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可能为了让跑步机厂家满意出场时间……

因为觉着是曾xx后人的报仇,所以记者很可疑,毕竟各种巧合。但正如lz说的,为了在观众面前叙诡,记者被塑造成了表演型人格……那就变成变态型犯罪了……所谓合理,难道不就是看上去普通的表现,换一种视角可以有别的解释?比如记者窃听男女主,还比较合理,即便观众看到他丢窃听器进男主裤兜,也可以解释为他执着于独家新闻,男主推门而入,他很淡定地摘下一只耳机,你说他在房间戴耳机干自己的事儿完全可以。但是在男主视角以外,记者只需要迷惑观众而不是演给观众看,否则观众就只能自动脑补让逻辑合理化了。比如就算记者在树林里录新闻也许是以防男主不信任他要证明神明,然而,男主那会儿有人救就阿弥陀佛了,还管是东方西方的神……找出口救男主那段儿倒是可以解释为他明知故问,所以对两个出口目标明确,但表演上的迷惑性远弱于救人的急迫感,可能演员和导演达不到那种水平吧……

赞(1)
>
cherry ben
2018-05-01 19:01:12 cherry ben (1)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我也在质疑他怎么知道就是那个通风口

赞 来自 豆瓣App
>
美乐蒂小兔几
2018-05-01 19:18:14 美乐蒂小兔几 (幸福就是想睡就睡。)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记者发布会,boss一直举着摄像机拍男主,谁发的短信????
Lololooo

有个假的幕后玩家,是田雨的同伙。

赞 来自 豆瓣App
>
美乐蒂小兔几
2018-05-01 19:37:48 美乐蒂小兔几 (幸福就是想睡就睡。)
钉木板子就是要增加人物内心的刻画铺垫啊,通过第一次费心费力拆了木板子以为可以逃出去,然后发
钉木板子就是要增加人物内心的刻画铺垫啊,通过第一次费心费力拆了木板子以为可以逃出去,然后发现是水泥墙,绝望程度递增,一锤暴击。
... stefanie

因为这个屋子在地下

赞 来自 豆瓣App
>
俞桑
2018-05-01 19:45:08 俞桑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最后还原幕后大boss做这一整个局的手法,看过《厨子戏子痞子》吗?这部剧最后就是从开始到最后用另一种表现方式还原了一下剧情,让观众能更清楚的明白和理解到底为什么他是幕后设局的人。

赞 来自 豆瓣App
>
郑军
2018-05-01 20:34:02 郑军 (郑军)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威廉兔子

被唐一棍子打死的那个人

赞(1)
>
熊熊爱妞妞
2018-05-02 01:27:00 熊熊爱妞妞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钉木板我觉得纯属故弄玄虚,增加悬疑感

赞 来自 豆瓣App
>
youbingyi
2018-05-02 18:08:14 youbingyi
钉木板子就是要增加人物内心的刻画铺垫啊,通过第一次费心费力拆了木板子以为可以逃出去,然后发
钉木板子就是要增加人物内心的刻画铺垫啊,通过第一次费心费力拆了木板子以为可以逃出去,然后发现是水泥墙,绝望程度递增,一锤暴击。
... stefanie

嗯,比较合理的理解应该是幕后操控者曾雨故意玩弄钟小年。

赞
>
大菠萝
2018-05-02 21:41:47 大菠萝 (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

帖子里一些人的智商好像宛如一个智障

赞(1) 来自 豆瓣App
>
飞机
2018-05-03 02:31:14 飞机

钟小年怎么被绑架而又是怎么在被绑架的过程种不被发现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草莓成熟没
2018-05-03 10:26:36 草莓成熟没

真的是bug

赞
>
银狐1982
2018-05-03 10:59:35 银狐1982

徐峥逃出后整个电影就崩了,不要细究,全是bug。

赞 来自 豆瓣App
>
ooooooh
2018-05-03 12:36:12 ooooooh
大概就是要演给观众看吧(๑˙ー˙๑)
大概就是要演给观众看吧(๑˙ー˙๑)
小菲二二

演给观众看?哈哈哈 笑死我了

赞(3) 来自 豆瓣App
>
ooooooh
2018-05-03 12:37:45 ooooooh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句“谁那么缺德” 你自己坐电梯放了个屁 你会不会来一句谁那么缺德
... 豆子

哈哈哈 你这个比喻很贴切 这个电影就是一个人坐电梯放屁也要装一下

赞(2) 来自 豆瓣App
>
淡秋
2018-05-03 21:51:37 淡秋
为了骗徐峥饰演的喷人物啊,他要表现成一个路人才能让徐峥上当,不然怎么能拍到后面的私密内容。
为了骗徐峥饰演的喷人物啊,他要表现成一个路人才能让徐峥上当,不然怎么能拍到后面的私密内容。徐峥这么聪明的的人物,如果一开始就答应,能不被识破吗?
... 玥玥

如果徐峥真的聪明,这个时候就应该知道他就是幕后玩家了。一个财经记者,对财经风云人物求救漠不关心,即使是假的,离的那么近,也会积极去求证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auspicious
2018-05-05 15:14:20 auspicious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理解你的意思 我也觉得如此

赞 来自 豆瓣App
>
木头小白
2018-05-06 23:33:48 木头小白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boss在野外空无一人的地方假装农业财经记者,假装给谁看的?难道他知道有很多电影院观众在屏幕前看他,所以要骗一下?明显是编剧编不出来搞这种故意骗观众的

赞(3)
>
燕子很忙很忙
2018-05-06 23:34:47 燕子很忙很忙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
请一并解释他前两次挂掉和钟小年的通话,在明明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脸完全不知情的路人状,是怎么回事。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后玩家应该有的表情和内心戏。
... 私享史

明明很反感这个通话又不换频道,明显在吊小年的胃口,为什么一个人还拿着对讲还一直开着,这也符合剧本,因为他知道那附近的地段不会有人没事拿对讲玩,小年想换频道的话也只能收到自己的频道,但是必须在三公里以内,所以假扮记者,可能是为了不被当地人觉得奇怪,总要做做样子拍点什么吧。至于人物表现很紧张应该是真没料到小年这么极端的手法逃生,个人理解,总体觉得还是很合理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燕子很忙很忙
2018-05-06 23:43:51 燕子很忙很忙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
假记者曾雨在地下密室附近说自己是什么农业节目记者(所谓自己演给自己看)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导演想要给观众一个障眼法而出现的bug。另外一个小问题是:既然想要复制出钟小年的卧室,窗帘外钉那么多木板子有什么意义?直接水泥墙不完了么?
... youbingyi

自己拍应该是为了不让当地人觉得奇怪这个人在这干啥,所以随便拍点东西路人就不会觉得这人是傻逼了。木板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绝望,直接水泥墙就一点逃生的欲望也没了,应该是为了给小年心理打击用的,另外如果水泥墙不可能一夜就造出来吧,木板另一方面是为了迷惑小年让他认为自己还在自己家,用木板才合理啊,水泥墙小年岂不是一下就猜出来这不是自己的家了么。

赞 来自 豆瓣App
>
random
2018-05-09 12:53:47 random
就是他找的人,想当于障眼法,徐峥追这个人的戏,记者是故意开车拦的徐峥,放炮那个人
就是他找的人,想当于障眼法,徐峥追这个人的戏,记者是故意开车拦的徐峥,放炮那个人
任逸帆

是的没错

赞 来自 豆瓣App
>
星Sieben
2018-05-09 15:04:36 星Sieben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不要强行解释了,他就是幕后黑手,他有必要一个人开车在野外到处跑?还生火吃烧烤,一个人演独角戏有意思?能不能有点逻辑

赞(3) 来自 豆瓣App
>
Michael
2018-05-29 10:08:28 Michael

楼主吐槽得很对啊,这的确是本片设置障眼法时手段幼稚的地方……

赞 来自 豆瓣App
>
寒羽良
2018-05-29 10:21:38 寒羽良

同意,记者是最大的bug,装给观众看

赞 来自 豆瓣App
>
王捣蛋
2018-05-29 11:53:19 王捣蛋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这个真的太硬了,巧妙一点的设计可以达到“观众当时看是一种理解,看完知道真相回看之前记者的所作所为会有另一种理解”,这应该是题主想表达的合理性吧。

赞 来自 豆瓣App
>
王捣蛋
2018-05-29 11:55:46 王捣蛋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
boss是在自己演给自己看啊 是逻辑的合理性 比如说你很多人的电梯里放了个屁 你需要演一下来上一句“谁那么缺德” 你自己坐电梯放了个屁 你会不会来一句谁那么缺德
... 豆子

很多人面前放个屁那样说是掩饰给别人看,并不是演给自己看,恰恰如果真只有自己一个人,才懒得说这屁谁放的,那么可能你所说的,就是这个记者孤身一人放了个屁,然后在那也不知道掩饰给谁看

赞(2) 来自 豆瓣App
>
方一
2018-05-29 12:44:31 方一

哪个正常人接到别人的求救会当成恶作剧,肯定先报警了再说了。这记者演的失败!太失败!

赞(2)
>
MrZongli
2018-05-29 15:33:51 MrZongli

同意

赞 来自 豆瓣App
>
MrZongli
2018-05-29 15:35:43 MrZongli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最bug的是在帽檐胡同里,钟小年追的到底是谁
威廉兔子

为什么要去帽檐胡同?

赞 来自 豆瓣App
>
猫爷
2018-05-29 15:52:06 猫爷 (每天一部电影 阅览一部人生)
记者一出场我就觉得是boss,因为看演员表,我觉得已经没有别的演员可以演boss了。。。但是这部片
记者一出场我就觉得是boss,因为看演员表,我觉得已经没有别的演员可以演boss了。。。但是这部片子细节不严谨,逻辑有bug呀。。。编剧已经放弃解密了嘛,还是觉得解密不是重点。。。
... 顾七七

哇,看电影这么认真啊。

赞
>
TONYG
2018-05-29 17:11:33 TONYG (一名胡写想法的电影导演)

电影艺术本身便是通过构建一个“虚假”的世界,来影射真实的感悟。观众去看任何剧情片之前,便知道电影讲的是一个“虚假”的故事,但大家之所以能沉浸在这份“虚假”中,并且在“虚假”中感受到真实,最终移情到角色身上的重要原因,便是“虚假”的故事中包含着内部的真实。这部电影欠缺的就是记者的行为逻辑性,故事早早的融入他的视点,以期待迷惑观众,然而却忘记了角色自身的动机、行为甚或是逻辑。更悲剧的是,这么大的人物建构失误出现在了boss的身上,这就将故事的基石完全崩塌掉了。然而,从置景、美术、摄影而言,电影已经很用心了…值得鼓励。徐峥老师的戏……怎么说呢……人物的深层次维度实在欠缺,而且 台词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关2哥
2018-05-30 20:01:53 关2哥 (华夏三国、日本战国文艺爱好者)

其实可以把他设定成一个真的混入媒体工作的假记者,带着一个不知情的助理一起出外景,这个不知情的助理充当了观众视角,本片中记者营救钟小年的那些假装性表演才有了合理性。

——————————————————————————————————————————

带助理的这个设定好。既能表现出紧张的表演来迷惑观众,又很具合理性。

赞
>
amos.chen
2018-06-01 19:43:08 amos.chen

和楼主同感,这是电影最大的bug,知道他是幕后玩家后我就在想,他做的那么多毫无意义的事,到底是给谁看呢!完全是为了悬疑而悬疑

赞(1) 来自 豆瓣App
>
amos.chen
2018-06-01 20:33:08 amos.chen

其实从他个人视角来看,在主角逃出来之前,他们之间只有对讲机的联系,主角对他一无所知,他完全可以等在自己设定的出口附近,悠哉悠哉,吃着火锅唱着歌,等主角出来

赞(2) 来自 豆瓣App
>
松香
2018-06-01 21:45:23 松香 (寂寞的人还在墙上看花)

其实也不只这部电影这样,比如,“一次完美的逃亡”,话说回来我也觉得这样故意在镜头前给观众看特别刻意,其它BUG什么的问题都不大。

赞(1)
>
郭可羡
2018-06-02 23:09:14 郭可羡 (你骂我我就骂你)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
个人看法,记者去营救那段,记者开始并不知道小年所说的信号是什么,他其实没有在找 而是直接开去的通风口。救人心切是因为记者没想到小年会用这么极端危险的方式做信号,他没想小年死,所以知道是放火让烟从通风口出来的时候明显慌了,他必须救钟小年啊。有个细节,就是记者到通风口处,有两个通风口,他过去就直奔其中一个叫小年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去用车打开了那个通风口的门。我猜这个细节应该也是个伏笔。
... 小菲二二

很赞 终于解释清楚了我的疑问!

赞 来自 豆瓣App
>
Jangol
2018-06-03 04:41:15 Jangol

跟我想的是一个点,记者一个人在野外这些戏纯属欺骗观众,就是要让观众知道他有一个记着身份,而从演员角度出发简直就是Bug!谁没事一个人在没有人的地方来假装自己是个记者,知道自己的目的直接有个对讲机一样可以玩出效果后面营救再出现不更合理吗?那些野外的戏简直就是演给观众看,很跳戏

赞(2) 来自 豆瓣App
>
琪琪
2018-06-04 18:18:42 琪琪
同意,记者在野外对讲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
同意,记者在野外对讲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
伯约

md 有道理 简直把观众当傻子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赤姓老者
2018-06-05 19:14:28 赤姓老者

听记者说他不好钱,就要采访。我就知道这记者他是有问题的。果然记者是boss顿时索然无味。

赞 来自 豆瓣App
>
Fanze
2018-06-10 02:59:29 Fanze

你的分析是对的,只能说编剧很不够聪明,其实里面有些戏份直接省略会更好。这样合理性也解释得过去。

赞
>
版王
2018-06-10 03:48:45 版王
自己拍应该是为了不让当地人觉得奇怪这个人在这干啥,所以随便拍点东西路人就不会觉得这人是傻逼
自己拍应该是为了不让当地人觉得奇怪这个人在这干啥,所以随便拍点东西路人就不会觉得这人是傻逼了。木板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绝望,直接水泥墙就一点逃生的欲望也没了,应该是为了给小年心理打击用的,另外如果水泥墙不可能一夜就造出来吧,木板另一方面是为了迷惑小年让他认为自己还在自己家,用木板才合理啊,水泥墙小年岂不是一下就猜出来这不是自己的家了么。
... 燕子很忙很忙

你这也是扯淡,木板墙也是弱智设定,只为了欺骗观众。
我在你家窗户玻璃上糊上木板,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你心里没点避暑?

赞 来自 豆瓣App
>
龌龊后纯情
2018-06-12 13:14:51 龌龊后纯情

是经费不足,记者和天台电视机人不是同一个人物。哈哈😄

赞 来自 豆瓣App
>
天天快乐
2018-06-15 19:28:21 天天快乐

希望出个重新剪辑版,特别是钟小年和记者在一起的部分,没有悬疑片boos呼之欲出或结尾大反转的效果

赞
>
地瓜叶子
2018-06-22 14:43:04 地瓜叶子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
不明白你所指的“人物表演的合理性”是什么。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欺骗观众?况且之后记者对夫妻俩的拍摄和监听就有暗示这名记者的可疑之处(尽管他名义上是对钟小年进行独家跟拍,但从天台的语音证明这只是掩饰的手段)。如果记者在钟小年尚在被囚之时便表露出你所说的那种“合理性”,那么悬念性就有所减弱,观众发觉这名角色的异常之处。但是,如果让观众占据上帝视角,即改变叙事策略,让幕后黑手的身份提前为观众所知,这才能满足你所说的要求。
... 過眠症

你的逻辑有问题,记者是boss,他完全没必要在野外装腔作势,又没人看着他,直接在出口坐在小凳子上喝酒打电话好了,这一套戏在电影里是毫无意义的,完全就是拍给观众看的,楼主的观点没错,记者身边应该有个人不知情的第三人才合理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mo
2018-06-25 11:02:16 momo

赞同楼主观点

赞 来自 豆瓣App
>
light blue
2018-06-28 13:33:41 light blue

记者?开吉普?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 去幕后玩家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统计一下这片子的BUG吧(多环芳烃PAHs)

谁开枪打伤了记者(财从四面八方来)

为什么爬到管道的尽头就是外面了(nana)

徐峥被关了几天?怎么活下来的?(帅肉)

这个房间复制的程度有点过分?(刹车坏了)

求问复制一个房间这个概念还在哪部电影中出现过?...(汀文)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