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分析的角度总是这么与众不同,脑瓜疼······)
近日二刷天盛长歌DVD版,在第17集,小马夫、珠茵姐姐前后脚的领了饭盒,看第二遍依旧香菇蓝瘦,心里堵得慌。
不过,在本集的尾声部分,楚王宁弈来到青溟,告知辛子砚珠茵仙逝消息的回忆杀中,是他为珠茵入殓的一组镜头。短短不足1分钟(42:33-43:20)的戏码,却出现的多处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习俗的道具和画面,真心为道具组和编剧大大的考究点赞:
1. 铜钱和米饭: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一直讲究“死者为大”,所谓“厚葬”,古代丧葬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礼制都非常完备。 在丧葬的停尸仪式中,需为逝者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同时,家里人还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一枚铜钱,这叫做"含口钱"。《天盛长歌》的这段丧葬仪式,特别给了铜钱和米饭特写镜头。



2. 玉猪龙or玉蝉
汉代人认为玉石能使尸骨不朽,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玉琀和握玉。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至于死者手中的握玉,在西汉中期以前多作璜形,系用玉璧改制而成,到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为玉猪。死者手握玉猪的习俗,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都很流行。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虽然其作用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议,但普遍被认为是重要的宗教礼器。(有兴趣的妙仔可以搜索B站《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第五集 “红山玉龙”了解更多,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65012 )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天盛长歌》楚王宁弈为珠茵入殓时,将一件玉器塞入珠茵姐姐手中握着,从形状上非常接近玉猪龙(环状,有玦的圆孔),雕刻上又好似玉蝉,足见宁弈对珠茵姐姐的敬重和礼待。


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宁弈在为珠茵入殓时,吟诵的正是这首诗。来自晋末宋初著名田园派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组诗作品《拟挽歌辞三首》,一共有三首诗,这是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第三首诗正是写下葬的情形。诗文的意思是: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这段悼词倒也是对应之后,珠茵姐姐的最后一程,“已随天水河而去,往后沿着这大川、大海,去看看这天下有多大”······

最赞回应
越看越觉得自己没文化。再来几篇!
点赞,之前也有位妙仔,分析了这处的用心。楼主用心啦,更详细,mark
为什么不能二刷,又不是只有男女主线能看。你get不到的别人偏偏能get很多,各花入各眼啊。
你没时间就不要再按键盘了,为你着想。不必浪费时间在此地,也不要打扰到别人。谢了
嗯,每个细致的场面都跟捡了宝似的
点赞,之前也有位妙仔,分析了这处的用心。楼主用心啦,更详细,mark
越看越觉得自己没文化。再来几篇!
剧组和妙仔都很用心
有人告诉我,这段也是DVD特供,跟马球步打一样,TV版里都没有,果然还是70集DVD版好啊!
看的真细致啊,一部戏好看就在于细节,就算大家不会直接注意到,但潜意识里都会觉得看起来很有质感很舒服是有原因
凤母死的时候,楚王还有一个跪地击掌的礼节,算是大礼了。
嗯,每个细致的场面都跟捡了宝似的
而且是楚王宁弈亲自入殓,就他的身份来说,足见对珠茵的尊重礼待。
谢谢提醒,二刷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一下。
这剧还能二刷啊,好多线都是快进看完,强烈请求单剪一个男女主线出来,前后附上剧情简介就好。实在嫌剧情逻辑有问题,节奏太慢,幸亏演技颜值服化道摄好。如果说细节考究,演技剧情好,其实可以看《贞观之治》。
为什么不能二刷,又不是只有男女主线能看。你get不到的别人偏偏能get很多,各花入各眼啊。
主要是没时间......现在的网文动辄拍70集,老人家表示以前看金庸也就40集,天龙八部,谁与争锋......
妙啊
你喜欢别剧,就去别剧讨论区泡着啊,打扰人家讨论天盛长歌做什么。人家就是喜欢看天盛长歌,也爱看其他优秀剧,不行吗?不喜欢就不打扰,做不到吗?
笑死,本剧跟那网文有9成不一样,为什么要按网文的标准来要求电视剧的集数?
你没时间就不要再按键盘了,为你着想。不必浪费时间在此地,也不要打扰到别人。谢了
这些细节又一次表明我上一个没文化的人,喜欢这剧,喜欢妙仔们的分析贴,受益匪浅。
这个跟琅琊榜里是一样的 好像礼仪指导是同一个小哥哥吧
去年人民的名义50集我都觉得注水 40集就够了 唯独天盛不够看100集才刚刚好 都是个人喜好不同吧也不强求一致
合理讨论才是喜欢一个剧的应有态度吧
有个豆友建议分上下两部,每个50集,上部讲翻案、平闵海,插入男女主感情增长线,下部讲大成复国,金狮、大悦,插入人生观天下观。感觉这个建议蛮好的,既不会太长,也不会铺太开。
有道理 这样确实就比较从容了
这个建议我觉得合理,可惜因为天盛要上卫视播,这样的操作在发行上有难度,也确实可惜。
《大军师司马懿》的两部,效果还可以,比天盛这样仓促剪辑好很多。哎可惜天盛这么好的戏剧冲突、服化道摄和演员,最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白月光不大恰当吧,朱茵应该是三哥宁乔的红颜知己,后来成了宁弈辛子砚的同盟。宁弈应该是当作姐姐和战友一样的敬重吧。
珠茵透露过三皇子出事时她年纪还很小,所以我推测她和三皇子没有接触过。
楼主这篇写的太好了!求继续发掘这些细节
学习了!
珠茵姐姐的图真是越看越美丽
是我的白月光啊!哈哈哈,多好的姐姐啊……
是的,所以天盛最可惜是选错了卫视平台(当然也可能是根本没得选……),发行团队面对的压力可能比我们相信中大很多。
哈哈,其实细节已经写过很多了……
来了
珠茵应该比三哥小不少,感觉最多和宁弈差不多大,有可能还小点
我也觉得朱茵是宁弈的战友,在宁弈心里没有性别……宁弈第一次看到的“女孩子”是凤知微,别的都是掩人耳目的道具。
根据珠茵在总角时听大人谈血浮屠的事,她最多也就比凤知微大一两岁,或者就几个月
是的,应该没大多少。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