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剧开头,大成末年,哀帝近小人远贤臣,作为诸侯的闽国公宁世征趁机叛乱,推翻大成窃国。导致原来的大成忠良顾衡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跳崖,本就是私奔回不去娘家的秋明缨丧夫丧子,顾衍痛失妻儿带着一批想活命的下属被迫跳槽,大成皇子长孙弘和旧部国破家亡,跟女朋友月泠被强抢了家园流离失所,心态逐渐扭曲,种下后面的复仇种子。
宁世征叛乱途中,来到大悦国的日落族部落,见到神女雅乐欲占为己有,就威胁其部落交出。导致雅乐放弃了青梅足马的占璧,与凌英姑姑背井离乡。也许雅乐与宁世征也曾相爱过,但被常氏做妖,宁世征疑心自己被绿,把她关起来,恨自己一辈子雅乐心里就装不下别人。
宁世征有个早逝的皇后,因忌惮常氏所以对常贵妃冷漠,害常贵妃得不到爱所以要很多很多权力,要娘家也有很多很多权力。跟王氏一时兴起后就不理人,二十年后自己想找回寻常的夫妻感情才想起她,像施舍一样,把王氏晋升为顺仪,封宁齐为魏王。妃子们全都死了,他又找了月泠想安享晚年。他在爱情只有索取,自己的回报都属于恩赐,从没想过自己有错。
宁世征最爱是自己和自己的事业,不爱妻子,不是好丈夫,造就有缺陷的原生家庭,生了一群心智不健全的富二代,个个都缺父爱。
太子为得到父亲的认可,跟父皇都是阿谀奉承,只有他舅舅常海忠心于他,只有对常海说真心话,也只有常海对他说:我早已把你当作自己的儿子。结局乱箭穿心。宁世征也就悲哀了一阵,认为太子罪有应得。
二皇子始终把自己归类到常氏阵营,也就是说他跟父亲是对立的,为了保全常氏,他可以谋逆。进了宗正寺悔改,临死了,父亲都不见他。在宁世征看来也是罪有应得吧。
三皇子最正派,第一集就死了,也是太子死后得以沉冤得雪,宁世征才想起宁乔的好,在此8年,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错杀了宁乔。
五皇子比较笨,被用来试探太子而被杀死,没见宁世征有半点心理变化。
七皇子很小就被发配边疆,母亲在夹缝生存,父亲对这对妻儿不管不问,只是朝野中楚王势力渐渐大了,常氏一派他又不喜欢,把他们俩母子找回来而已。整个立储过程,没给宁齐任何资源,就让他到中书省学习文件,之后到户部实践,再派辛子砚指导一下。从宁齐的行为来看,也没把宁世征看作父亲,最爱的是自己的母亲,只是他太着急,母亲死后,最后的父子之情他也不想演了。结局是宁齐疯了,宁世征对他更加认为是罪有应得,还没旁边的宁弈痛心。
邵宁公主是宁世征唯一给予父爱的孩子,因为她不可能觊觎自己的权力,但却因儿子们争权而死,此时此刻宁世征依然没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只是说不追究了,自己倒成了好人似的。
十皇子打酱油,年纪小,又明确表示不要权力,宁世征也没让他参与政治,倒是保全完好。
本剧主角六皇子宁弈,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越远的人所生后代越聪明越漂亮。宁弈,异族混血儿长得好看,聪明过人,8岁前母妃盛宠,自然锋芒毕露不听话,想干嘛就干嘛,父皇都宠爱着。从追逃大成遗孤的剧情分析,皇帝肯定是承诺过什么,例如追逃成功就立太子立重臣啥的,这催化了太子哥哥在宁弈谈判时抢先一步而当了太子。而宁弈重伤昏迷期间又发生了诬陷雅乐的事。
等他醒来,荣华富贵没有了,母亲和凌英姑姑不见了,父亲对自己冷漠了(怀疑被绿了,但双生蛊不敢杀),只有三哥宁乔关爱他。过了10年,宁乔被害,宁弈被关进宗正寺。8年后,皇帝了解宁弈重情,把他当枪使而放出来,利用宁弈对太子、对常氏的恨、对正义的诉求,清理了朝廷。又利用宁弈对凤知微的情,平了金狮和大悦边境之乱。
在被迫认可宁弈的过程中,皇帝失去了好多子女,老了也累了,也想像普通人家享受天伦之乐,同意宁弈自贬,放了雅乐,同时立宁齐储君,赶紧平息皇权之争,保全剩下的儿子们。他的一生,全都是宁世征从保全自己的事业得以后继为出发点,又想有子女有老来伴。他自私自利多疑,造就了晚年。他是真正因皇权,孤独终老的那一位(赵渊,是他仅有的亲人了),也确实是绝情绝义坐稳江山那一位。
宁弈渴望的父爱,父亲曾给予过又被父亲夺走了。宁弈渴望的兄弟情谊,在父亲的权力下,宁乔被杀了,而其他兄弟姐妹则恨不得杀了宁弈。宁弈渴望的母亲,被父亲关了20年,最后是宁弈自己放弃所有而求父亲还回来的。宁弈渴望的爱情,被父亲斩断了,送给别人做王后。宁弈最痛恨的皇权,被父亲利用父子之情和理想抱负,硬是塞到自己手里,从此他也要绝情绝义了。
由富一代缔造的悲剧,被富二代完美继承。 宁世征为了完成帝王任务,背负窃国之名(本来有大成哀帝的戏,全删了,不知道原本为何灭国),治世有功(天盛子民貌似生活不错),前朝多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自己的妻子们都不在了,唯一想老来伴的庆妃是个间谍,子女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搞了一辈子,连个皇孙侄子都没有。从家庭角度,是个可怜的父亲。
最赞回应
宁弈重情义,不一样,所以会更可怜。老皇帝可以为了江山牺牲其他,不悲痛,而宁弈未来为了江山理想作出牺牲时,会很痛。
听你一说,觉得现在的中东王子们好像就是这样。本剧教育我们父爱对原生家庭的重要
说的很对,他一切的悲剧都来源于他父亲,他所爱的一切都被他父亲剥夺了,最后给了他一个冰冷的王座,也是他自己舍去一切得来的。看似王子很富有,其实心灵很贫瘠
恐怕不止富一代,也不止官一代。隋之前中国的高级官员基本出身门阀世家,普通人是不要想的。所以才有“乱世出英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说法。正是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才使非世家的孩子有机会步入国家统治中心,直接结果是上层有了新鲜血液更了解下层,而下层有了表达诉求和提升社会阶层的途径而不造反。总之,上下层有了交流通道,保持了社会稳定。所以中国王权时期才会这么长、官僚机构运转才会这么有效(相对)。本剧参考了唐。唐承隋,其时门阀势力依然强大。唐高祖跟隋炀帝就是表兄弟,他们都是世家出身。联系本剧,就能理解天盛帝为什么在最后会说选择魏知做无双国士,并封第一位女巡按是他做得最正确的事。
倪大红老师真是我国表演事业的瑰宝,估计坤哥过20年也可以了
准确来说,官一代更加合适
宁弈跟他不一样
对了,想多问一句,这条那么长,可以发长评了
发这里跟发长评有什么区别?可以重复发吗??
宁弈重情义,不一样,所以会更可怜。老皇帝可以为了江山牺牲其他,不悲痛,而宁弈未来为了江山理想作出牺牲时,会很痛。
可以吧,我试试复制发出来
说的很对,他一切的悲剧都来源于他父亲,他所爱的一切都被他父亲剥夺了,最后给了他一个冰冷的王座,也是他自己舍去一切得来的。看似王子很富有,其实心灵很贫瘠
听你一说,觉得现在的中东王子们好像就是这样。本剧教育我们父爱对原生家庭的重要
中东王子没那么悲催吧
恐怕不止富一代,也不止官一代。隋之前中国的高级官员基本出身门阀世家,普通人是不要想的。所以才有“乱世出英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说法。正是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才使非世家的孩子有机会步入国家统治中心,直接结果是上层有了新鲜血液更了解下层,而下层有了表达诉求和提升社会阶层的途径而不造反。总之,上下层有了交流通道,保持了社会稳定。所以中国王权时期才会这么长、官僚机构运转才会这么有效(相对)。本剧参考了唐。唐承隋,其时门阀势力依然强大。唐高祖跟隋炀帝就是表兄弟,他们都是世家出身。联系本剧,就能理解天盛帝为什么在最后会说选择魏知做无双国士,并封第一位女巡按是他做得最正确的事。
哇,又见课代表了,那我还真是改错名。我是从现代角度看的,宁世征在创业过程,把别人大成家抢了,一群大成故人被迫流离失所,他作为丈夫和父亲,也非常自私。有你们从其他角度理解,真让我开阔了眼界啊
中东某国还是兄终弟及,想想有多混乱吧
本剧主角六皇子宁弈,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越远的人所生后代越聪明越漂亮。宁弈,异族混血儿长得好看,聪明过人。
看楼主这段表述本是姨母笑,但一想到结局,对宁弈心痛到无以复加。
何止混血儿宁弈,早产儿宁晟也悲,有个吝惜父爱的爸爸,孩子都可怜。同心痛
即使是这样一位父亲也被倪大红老师演绎的让人恨不起来,更多的是可怜!叹息!
倪大红老师真是我国表演事业的瑰宝,估计坤哥过20年也可以了
宁世征在叛乱过程中娶的雅乐么?宁弈和宁川去抓顾衡时是6岁,那这场仗至少打了6、7年?快赶上抗战了。。。
宁弈当年8岁。封建时代的起义不能跟抗战相比
抓顾衡时时6岁,雅乐被抓时才是8岁
👍
宁世征自己早已给自己做了注解:“当得了这帝王之人必是那无情无义之人”。
病句太多看的眼花缭乱😅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