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是文牧野长篇处女作,上映以来即收获了大量好评,而他也凭借着这篇处女作斩获“三金”大奖。
这部剧的其中一条线索就是程勇内心的蜕变。起初,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唯利是图,贩卖假药只是为了赚钱,后来经历了吕受益的死和黄毛的死和那些没药吃的人的绝望和痛苦,促使他内心发生了转变,这也导致他最后2000元进价但500元卖出,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一开始他是绝对不可能干的。
另一条线索就是法与情的冲突,法律严格,走私药物是明令禁止的。用来突出这一线索的主要人物就是曹斌,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场他与主人公程勇的冲突,这也提现了他的直率和鲁莽。对于这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点,一是老奶奶抓着他让他不要在找贩卖假药的人了,这一情节使曹斌内心受到了触动,二是黄毛的死,程勇对他说:他只是想活命,他有什么错,这也引发了曹斌的思考也促使他内心的转变,所以他向上司说他没有能力继续干这件事。但法律是严格的,即使程勇的初心没有错,但走私罪和贩卖假药罪从根本来说就是错的,最后他还是遭受了牢狱之灾。
说到最后程勇遭受牢狱之灾,就不得不提到全剧的泪点,最后程勇坐牢车时,与其他人不一样,道路两旁聚满了病人,对于他们来说,程勇算得上是“救世主”,他知道自己大批量卖药迟早会被抓到,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他自己本身不是白血病人,但看到那些病人的脆弱的生命,他自己内心受到了触动,所以他担上了这个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这部剧采用了主角团五人这种常规的手法,设计了两个反派,一个是卖德国格列宁的假药贩子,他其实就算一个“小丑”,他一开始跟程勇一样,就是个纯粹的商人,但最后在审问他时,他没有供出来程勇,或许他也受到了感染,自己内心也发生了蜕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他说的: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确实如此,有句老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也告诉我们在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时候,还有许多的问题。另一个反派就是李乃文,他售卖天价的药,两三万一瓶,白血病人根本吃不起,他没有人性,他知道白血病人的脆弱和痛苦,但他依旧这么做,这也侧面衬托出了主人公程勇的伟大,凸现的人性的光辉。
小人物的悲哀是这部剧让人值得思考的地方,剧中吕受益没钱买药,最后不想连累家人,选择自杀。在这个世道上,像这样的小人物数不胜数,没钱没势没权难道就不配活着吗?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世事变迁中,我们只顾着发展,却忘了还有一群人,他们还处于一种落后的阶段。剧的末尾,格列宁被列入医保,普通人也吃的起了,这也映衬了国家对普通人的关照。而对于我们来说,能做到的就是努力的活着,自我救赎。
马克思告诉我们,穷病是可以解决的,列宁告诉我们,资本家是可以吊路灯的。
那对于那些每天九九六和零零七的那帮社畜们何其不公??他们只是想通过比别人努力,拼命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有错吗??还资本家.你看看中国有资本家吗??
俗话说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普通人就因为想太太平平的过普通日子,所以就活该被资本剥削和压榨。毛泽东说过阶级斗争不能停,资本不会因为你停止对他们的斗争而停止剥削你。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社畜们把老板都吊路灯上,你看还有谁敢提什么996?权利都是自己争取的,你不要,人家就拿走了。现在虽然还不是起来反抗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等。不要熄灭心中之苗,星星之火,早晚燎原。
抛开电影我想说一下徐峥,从团队和制作上来,筹备初期你们并没有花自己的钱做这个电影,反而赚钱。所以不要再到抖音上去说谁当初没看上你们电影穷,因为你和他们一样都是要从项目里面捞钱的。
而且从制作上来看,这个电影用不上多少钱。
利用民众对政府的愤怒引起共鸣,不能说明你们为未来电影奠基了什么,这种以小博大还狂赚30亿的好事儿都让你占了。
而且再多抖音营销都洗不去你和你老婆Tst传销的影响。
陶虹信誓旦旦的说:你们非得吃那口肉吗?
我想说,资本家看了都自愧不如,你们捞了大半辈子钱,连老百姓吃口肉都不让了。
果然,穷是一种很厉害的疾病,不管精神还是物质的,都能让一些人违法乱纪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