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思慧,一个可怜的坚强女人,因为女儿的患病,被丈夫抛弃,最后委身夜店去做钢管舞女郎。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时候,女儿的生命是她生活的希望,在这种压迫生活下,她是最快同意程勇的想法的。之所以把她放在第一个,是因她的内容让我对本片第一次触动,团建时候的她被经理要求上台表演,从她一开始的不敢拒绝,害怕得罪,到后来在台下对经理的发泄报复似的要求,这种日子这何尝不是她以前所经历的,女儿是她在黑暗生活的光源,是她用尊严、生命、汗水去换来的希望,她可以为了女儿,站在聚光灯下,供人们玩乐,穿着自己厌弃的廉价情趣内衣。程勇不是她领进家里的第一个男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女儿面前她是伟大的,在生活面前,她是渺小的。她身上是有病,是生活拖累出来的穷病。作为女人她知道风尘的生活在狭小环境中带给她女儿的并不是公主的生活,她只是希望孩子活下去,可在这种生活中,活下去的意义又怎么顾得上呢。
2,吕受益,一个有文化的名字,因为自己的病,他想过去死,不愿意拖累家人,不愿意耽误妻子,在得知妻子怀孕的时候,他开始谋求生活的捷径,他的生活开始有了为之奋斗的人,孩子是他的希望。绕过大多数人所服用的“真药”去试验“假药”,片中可以看出,他是吃过这个印度药的,在所有病友声讨药企的时候,他冷漠的吃着饭,因为他知道有便宜可用的药,所以他开始谋求药物渠道,他给了程勇一个商机,也给了他一线生机。一开始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药物,并不愿意触碰法律,可眼前的利益,不仅能让他免除病痛的缠绕,也能给家庭带来可观的收入,他“沦落”了,加入了五人帮,开始了与生活斗争。是生活的压迫让他成为所有人中先找到“假药”的途径的人,也是生活的压迫让他成为五人团中第一个因为病死去的人。死是他成就家人最好的方式,在第一次割腕到后面的自杀,这是一个男人,负担不起家庭的生活,他不愿意家庭的经济被自己拖垮,不想家里的顶梁柱变成累赘。没有程勇的帮助,他没有继续在生活在法律的边缘,选择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等死,可是任何一个能活下去的人,为什么要选择死去。他为了希望去死,只是他的生命却是家人的希望。
3,刘牧师,God bless you,牧师的心中的神是谁?是程勇?是上帝?是格列宁?或者是他自己。他是基督教徒,一个宗教人士,程勇最开始给联系他的时候,他很清楚这是犯法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上帝”,神父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以神为中心的人,他依然坐在那里听着程勇的话,同意去与程勇一起“狼狈为奸”,是因为程勇带来了上帝给不了他的药,救人犯法与遵纪守法中,他选择了救人。他上台去揭露张院长的假药时,与小组其他四人因为利益、名声受到影响去揭露的初衷是不一样的,因为张院长卖的是真正的假药,片中多次的对话可以看得出,刘牧师心中装的是所有的病患,他不愿意看到有人受骗,程勇不是药神,刘牧师却是真正的牧师。
4,黄毛彭浩,理完发的他,像极了我的一个老朋友,他也是个flag小王子。黄毛是所有病友里面唯一一个没有戴口罩的,也是唯一一个不怕死的,黄毛从小离开了家里在社会上与朋友闯荡,他出场时的眼光是凶狠的,说的话并不多,在他第一次抢来的药后他没有自己藏起来,而是分给了病友,片中他生活的地方充满了血腥、尸体和臭气,可他身上却是透漏着着侠义气息,在夜场团建与领班冲突时候,他是第一个准备动手的,在与张院长打架时候,他也是第一个去动手打保安的,他的台词不多,气场却够强大,眼神中永远充满了坚决,这样铁血侠义汉子在片中也有柔情的时候,第一次是在码头与程勇谈话的时候,第二次是以为躲过了警察的追击的时候,可是他还是死了,“开一下又不会死”这句话讽刺一般的贯穿着黄毛的出场,在片中两次逃脱,都在以为逃脱的时候,意外却先到来了。他的命是并不属于他的,是集体的,他也不知道父母在老家如何,只是在他认可的程勇说服下,剪去头发买票回家,只是这趟车是开往死亡的车。
5,曹斌,虽然不是主角,只是一个与程勇相爱相杀的角色,出场时候的他是准备为了姐姐去打程勇的,爱憎分明,明明知道打了以后会有处分的,可还是家人为重。警察这个职业对于我来说有时候真的是很反感,可法与情的抉择,谁又能公平的去衡量这个标准,当曹斌知道所谓“假药”真相时候,因为领导的条框,他选择了职责,继续追查,可是当他马上能够破案时候,老太太的请求,让他心软了,良心与职责,这次他选择了良心。在他申请不要跟进“假药”案的时候,局长对他的批评,他再一次选择了职责,后来,黄毛死了,曹斌彻底崩溃了,画面转换了,他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在接受着程勇的控诉,最后彻底背处分撂挑子。“咱哥俩找地方喝一杯”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有通风报信的意味的,却被拒绝,第二次是告诉程勇,有医保了,病人不需要你了。
6,徐峥,不管是现实中的陆勇还是影片中的程勇,他的出现在影片中是贯穿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线,他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有着共同点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个出现中年危机的男人,因为“假药”改变了生活,因为生活各方面的压力,选择了触碰法律,他清楚的知道法律,可还是为了生活去了印度进货,印度的社会一团乱,落后的生活,穷苦的人民,可是在这里大家有药吃,比起来所谓繁华的上海,大家没钱吃药,孩子只能看着妈妈在房间接客,病人只能去药企门口做无为的控诉。程勇的第一笔钱在安排父亲的手术,后来父亲好了,他的生活也用钱走向的正轨,于是在张院长的威逼利诱下,他选择了金盆洗手。其实他是一直害怕被抓的,他是一开始抵触这种方式的,存在侥幸的心理去卖药,可当他知道卖假药获罪判刑的时候他害怕了,片中也出现了讽刺的一幕,张院长没有被抓,也没有判刑,他卖了十几年的面粉药没有出事,可是在他卖有用的印度药的时候,却被通缉。后来警察来店里时候,发现了“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的锦旗,这个锦旗也暗示了故事最后的结果。程勇在这次被查店后,选择了放弃,因为这次的威胁是他真切体会到了的。因为吕受益的离去,他选择再次冒着风险卖药,后面再到赔钱进药,以及被抓的时候,他都是一人承担,让我第二次触情的场景是他拦住了警察的去路,即使被警察按在地上也是一脸平静,可是当病友们被反抓的时候,他脸上开始出现扭曲狰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团队作案,最后入狱只有他一人,在病友的目送下,做了三年狱。最后程勇说的那句,“我有罪,我应该收到惩罚,只希望明天的日子会更好”,这压根就是一句过审的句子,还有那么多日子,明天,是个苍白无力的日子。
“人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病的根源是什么,药企代表维护公司利益,警察为了社会稳定,程勇为了自己家人,谁都没错,那错在哪呢?
楼主最后一句灵魂发问,突然觉得应该再拍出一些药企代表的难言之隐,片中有点反派化了
对,但是站在他的立场,正常手段捍卫自己的利益。
错在哪里?决定生命的路口如何选择,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的最优选择?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