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启到底爱不爱安如,这个问题48集以前还能争论,48集之后应该是没有悬念了。那元启到底是何时爱上安如的呢,是闹市上的惊鸿一瞥,还是王府里的日日相处?我看不出来,个人觉得两人间应该加一段剧情,安如做了元启母亲常做的菜,或者安如给元启补衣服让他想起他的母亲,莱阳太夫人可能不是好人,但她肯定是位好母亲。假如元启透过安如看到了他的母亲,那他对安如的感情会更好理解。
第二,平旌起兵勤王,一声令下,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看的很激动,但还是觉得缺点什么,平旌说长林两个字代表的是两代人的忠骨,所以旧部才会云集响应,纷至沓来。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拿长林令牌的是萧平旌,是带领他们一战换来十年和平的少年将军,是痛斩二十万敌军的天才统帅。长林忠骨让他们相信平旌的品性,甘州大捷让他们相信平旌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换一个人,换一个二世祖来,或者是没有去厉过沙场的人,将士们还会来吗?肯定不会。所以我希望看到勤王过程中平旌军事能力的展现,现在仅仅展示了平旌的号召能力武功水平,未免不够痛快,整部戏的高潮太平了。
最赞回应
皮筋的军事能力已经多次展现了。灭大渝的二十万大军,看出东海之战的端倪,还有平时的军演推理,这些都是他作为天才军事家的表现。
有道理
后面剧情发展太快,有些地方连接有点梗,大概是剪多了,如果多几集交代清楚更好一些
是的,主角线的展现不够,主要着墨在造反的铺垫了。
不要再给反派加戏啦
皮筋的军事能力已经多次展现了。灭大渝的二十万大军,看出东海之战的端倪,还有平时的军演推理,这些都是他作为天才军事家的表现。
他最大的能力没能用在他人生中最闪亮的时刻,这就是所谓的遗憾
一方面嫌主角戏少,一方面还要给元启加戏,另一方面嫌情节发展慢,磨叽。。。
不是太快。是元启的剧情太拖沓,过度铺垫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吃个螃蟹吃七八分钟,莱阳王府那些事太多。还有练成那个高的武功,目测只是最后两集解决荀飞盞自己让萧平旌解决,基本用处不大,这些其实都可以少拍点,多拍点主角如何勤王的情节。一声令下,就集结了大军,解决了元启,真心太平淡了。
前面一直到37集都挺高能的。一开始柿子受伤牵出林奚,平旌下山,长林府日常。濮阳璎暗中阴谋,害死柿子,平章阵亡……我就不说萧平章死的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后来越来越高能,平旌因大哥的事情心结太深,那种压抑的情绪也感染者屏幕前的我,那种又着急又痛苦的感觉简直难受,终于在老王爷去世那一集全面爆发,我期盼着怀化将军的成长,满怀期望平旌的发挥......呵呵呵呵,从37到47基本酱油了
勤王这一战,说实话关键点就在于发现谋反和召集军队,军队到了以后反叛军本就没啥可挣扎的了,无论是实力、军心、指挥都逊色太多,没什么好表现正方的军事能力的,随便打打就能赢,所以关键点戏里都说了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