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榜二是架空,出现内阁也没关系,但还是分享一下
以下摘自百度:
内阁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春秋晋国,晋文公回国后,组建三军六卿,由晋国六卿掌管军政要务,六卿实行世袭制,按照“长逝次补”原则,轮流执政,晋国由此而强,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先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
秦朝以后,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度被长期废除。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期间,因担心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而架空君权,决定以谋反罪名废相,之后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作为秘书兼顾问组织代之,本意为将其权力降低,事实上由于君主的信任,权力可以与宰相相比,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首辅制臻至成熟;历代著名的大学士包括张居正等。至清代其权力始消减,部份首辅权力转移至南书房,而自雍正时期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在政治决策上的地位。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