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射雕已播过了大半,群众对黄蓉人选的选择是惊人的一致,李一桐演出确实很惊艳,本人也很漂亮。。。。作为金庸迷,也看了以前版本,窃认为桐蓉儿已经成为经典。。
李一桐在访谈中也提到,对以前版本看的不多,是在读原著的基础上对黄蓉的理解,这点要赞下。整个访谈过程,李表现的很到位,看不出是个新人。。。
射雕热播后,估计李会有一定名气,但是即使李的外形条件很好,距离一线的女明星肯定还有很长的距离!
要明白,武侠剧真正捧红的女明星,着实不多,我的记忆中好像当下的一线女星很少是从武侠剧出名,至于半妖倾城之类的非主流剧最多给新人一个露脸的机会!
那么,出一线女星最多的是哪类剧?相信很多群众都知道,是宫廷剧,而且是大型宫廷剧。。。。如周迅的大明宫词、赵薇的还珠、孙俪的甄嬛传。
于正拍一些脑残剧还可以,但是离主流的大型宫廷剧,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李一桐有机会入正午的团队,琅琊榜、伪装者多好的剧本和制作,希望有好的团队能赏识李一桐的努力和潜力!
一个演员,一辈子能够遇到,得到,并且塑造*一个*这样经典\美好的角色,已经实属不易;(剧还没播完且保守点说)如果还成功了,足矣。更何况还在刚出道这么年轻的时候,更是幸运,幸福,全让她占了。若是我娃,得让她赶紧去演几部烂片,把人品先还回去点儿再说LOL
出道就是高峰其实不是很好,以后难有突破。
说的比较对,但私以为得到一个好的角色比得到一次大红的机会更可贵。因为几十年后再看,作品是留的下的,一时的出名什么也留不下。
好的角色能让人耳目一新,好的演绎才能让人难以忘怀——而,大红大紫,不过是凡尘中扭曲的追求,试想如今所谓的大红大紫的演员、歌手,几个能在时间的浪淘沙中长存?我们完全可以等着看那些没有作品、靠炒作和水军撑起来的戏子能红多久——真正的成功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演绎艺术家。
听你说话感觉你好像标准很高,但你给疯狂动物城打3星,给17版打四星?这样打分公平么?
我主要觉得李一桐有当一线的实力,自身也有那种有气场,有射雕的起点,如果加上正午这样的团队,一定有很好的前景,跟于正混有点亏~~~~
说道作品的话,周迅在大明宫词 孙俪在甄嬛传都是秒杀李一桐,17射雕的成功更多是找到了李一桐身上的特质,而不是出色的演技。。。。。她有很好的潜力,需要是好的导演和剧本。。。
标准降低太厉害了。前几年李晨、马苏、陈赫、娄艺潇、张俪这一批不说演技了,起码都是原声,现在的全是配音。论演技,17版4个人和这一批根本没法比。别说和这几个了,和张智尧、王媛可这几个也没法比。你看看张纪中倚天第6集王媛可一开头的那种水平,一比什么都出来了。当然和那种笑不像笑、哭不像哭的鲜肉比,李一桐算是合格的。
跻身一线估计不太容易,外形条件好,不能算是一个优势,因为现在女演员外形条件好的太多了,就算是不好的,也可以去整容或微整形。跻身一线的话还是要靠作品和实实在在的演技说话。否则的话,也会是又一个接接烂剧的小花而已。
用配音怎么了,嗓音不适合就要用配音,当年周迅不用配音的后果又不是不知道。
有的人就是没事找事,拼命找黑。
嗓音不适合当然要用配音
她的嗓音跟周迅有的一拼,如果她用原音,别人我不敢说,我就看不下去
还有,三国演义诸葛亮,西游记的孙悟空还用配音呢,你敢说唐国强、六小龄童不是一线演员
呵呵,这也不是核心的问题,李欣汝也用配音。我感觉李一桐的演技是合格,但总感觉有点简单或者说肤浅,我一看老是下意识的想评价她的演技,不像演技好的演员,把我吸引住了,我不会有意识的去观察他的演技。还是亮点不够亮,艺术就是这么残酷,差一点都不行。
奥斯卡好像演员必须用原声才能获奖,中国不讲究,但唐国强、六小龄童只是特例,大多数以前的演员都用原声。
标准的烟嗓!
周迅是烟嗓,她到不是烟嗓,但是也不好听,不符合黄蓉角色
我听过,就是烟嗓吧?
她本来就是科班出身,靠个人领悟毕竟有限,自己也说就是在生演,一直这样会比较消耗,还是要找到一些技巧。应该找机会去进修学习(利用空档期),不过实战也是最好的学习,在靠谱的剧组和制作班底里,自然每天都有机会跟有经验的老戏骨们讨教偷师,比专门去学习纸上谈兵没准儿进步更快。两相结合最好。不过前提是她真的热爱演戏,不然还是想干嘛干嘛去,享受生活从此退隐山林也很好。
上面打错:非科班出身(第一句话漏了一个“非”字)
可能我年龄大了,对人比较苛刻,就是只看结果,不喜欢听理由。经典的女演员半路出家的太多了,奥黛丽赫本、费雯丽、翁美玲一大把,李欣汝也是半路出家。。但是28岁的人,应该对生活有所领悟的,表演的深度还是有所欠缺。演员这个行业就是“best or nothing”,就成名作来说,李一桐确实不够出彩,比较尴尬。可能我要求太高了。
姚晨、赵薇、胡一菲、陈美嘉、李欣汝、孙俪、马伊俐、张俪、杨幂,和她们的成名作一比,差距都出来了。
对于超级赛亚人老兄的观点,真只能呵呵了,说演员不该配音,结果别人说六小龄童、诸葛亮用配音,又说这只是特例。
那这个特例也太多了,周星驰、孙俪、杨幂、赵丽颖、刘诗诗...
根据你的意思,他们都不行了。
哦,现在又说不是核心问题了...
在你心中,赵丽颖、刘诗诗和杨幂是一个水平的?杨幂和孙俪是一个水平的?孙俪和周星驰是一个水平的,你的水平我也是呵呵了!周星驰的电影在香港是原声,懂不懂?孙俪甄嬛传的配音,是季霈霖模仿孙俪的声音配的,明不明白?自己水平次了,就别出来汪汪了。知道为什么把你加到黑名单里么,因为你的水平真的太次,和你交流是我的耻辱,滚!
除了秦海璐这一级别的(称得上是有演技),你举例的这些人在我眼里都没有区别。周迅算是有灵气的,但跟秦海璐在一起也被比下去了,但比姚晨赵薇孙俪强。孙俪要是没配音,那台词还不如李一桐。她也很勤奋,跟章子怡一样,只是不觉得有什么灵气。她们都不属于秦海璐那种多面手,而只是在碰巧遇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才能出彩。
孙俪在玉观音的演技,秒杀李一桐太多了。秦海璐的小眼睛,确实不符合主流审美,注定她没有轰动性的角色,老百姓几个知道秦海璐的。就同样的形象来说,秦海璐和吴倩莲一比,真的不怎么样,至于李一桐,能和这些人比么?那个人敢说李一桐演技可以和和孙俪比?是桐蓉粉丝就承认,但明明是粉丝还要装客观就不好了。
姚晨的成名作是《武林外传》,孙俪的成名作是《甄嬛传》。成名的时候前者也都二十七(2006)了,后者都二十九(2011)了。
玉观音呢?
姚晨长得比秦海璐还不好,成名晚可以理解。
2005年,孙俪主演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
以为你很了解这个行业,看来还是高级粉丝啊!孙俪的成名作是《甄嬛传》?我服了!
《玉观音》我认为是演砸了的。海岩剧的神来之笔是陆毅版电视剧《永不瞑目》里的欧庆春,也是大胆启用非科班出身的新人,却成功塑造/还原了一个原著中的经典形象。由此证明演技是可以调教的(遇到好的导演和对手戏演员),形神兼备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属于硬件。
《玉观音》那小说原本就挺扭曲的,角色也都不讨喜,我认为那部剧里的亮点是佟大为,虽然小说里也不怎么样,但是他演的不让人烦。
郭靖黄蓉考演技的地方都还在后面
被人说中了弱点开始骂人了,这恰恰暴露了你的素质!
我列举的例子不过是说明用配音的演员多了去,自己的嗓音不适合,就要用配音。
我的意思是她们一个层次?
不知道是你的逻辑思维有问题,还是你的心灵太多卑微,无法正视美好的东西。
看结果的话她还算可以了,在现在武侠据低迷环境下炒一下热度也算成功了。射雕吧关注人数增加了一倍,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啥叫粉丝?李一桐的作品我只看过这一部,她之前的作品我不会去看,因为根本不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也知道于正的戏不靠谱,她之后的戏估计我也不会去看,因为也不是我喜欢的题材。我祝福这个演员能好好的,并且感谢她带来这个经典角色的还原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坚持。无论将来她选择继续走演艺道路还是就此退隐,只要她自己喜欢,我都看得开。也希望她心愿达成。
说秦海璐演技差的可以看下榴莲飘飘,很不错的!
玉观音还看不出孙俪的演技,我当时看玉观音就是觉得剧本有意思,很扯人的剧本,孙俪很有特质,第一眼感觉不一样,但是谈不上演技超群,真正演技好的是在甄嬛传!
射雕这样的剧本对于女主角的限制太强,因为大家对剧情很熟悉,容不得你有过多的发挥和解读,李一桐之所以适合黄蓉这角色,主要还是人物与演员的特质高度契合!半妖倾城中,就演的很一般~~~
说实话,我看射雕根本就不关注演员的演技和剧情,主要还是看演员自身的特质。。。比如赵立新演的洪七公,他再怎么老戏骨,也演不出那种丐帮帮主的感觉,反而他在大明王朝1573中演商人,演的多棒!!!
是啊,周迅演技好吧,但是03射雕一开口就出戏让别人怎么看下去
是的,一个人的演技是不是好,我觉得就是根据结果推论出来的。
六小龄童演技好不好?几乎所有人都认可,这就是好。
赵薇呢?《还珠格格》演之前,她也是新人,可农村的大妈大婶都喜欢,这就是演技好的证明。
一个人演技好,是他或她的角色深入人心,或者能打动人。
很多年没有看到眼前一亮的演员(指连续剧),当初看大汉天子的黄晓明、大明宫词的周迅、玉观音的佟大为、孙俪,以及幸福像花儿的邓超,一看演员的特质,就有种强烈的感觉,他或她会红~~如今看到李一桐也是给我这样的感觉,所谓杨幂、姚晨虽然是准一线,都没有让我有这种预感。。。
一个好的剧本和团队太重要了,在碰到山影、正午前,难道你会拿胡歌跟陈坤、黄渤、黄晓明(虽然我觉得黄也很烂)一线明星比,但是拍完了琅琊榜、伪装者,胡歌整个的演艺层次都提升了!
说实话,周迅不是很适合演黄蓉,她身上有很复杂的情绪,你看她的表演,层次感是很强的!周迅的演技在于镜头感很强,你需要什么情绪,她马上就可以做到。。
说道角色,黄蓉15 16岁初涉江湖,感情是很简单的,是一种朦胧的初恋情感继而升华,觉得让周迅演整个角色有些简单了。。。。
我都很久没看电视了,最近看的就是孙俪的《甄嬛传》,那个时候还去关注了孙俪,孙俪到台湾,人都喊她“嬛嬛”。
现在看到李一桐也让我心动,希望她能借这个机会,火起来吧。
周迅演神雕黄蓉应该不错
我觉得他自相矛盾了,前面刚说“best or nothing”,后面又不同意别人的分类标准。一个演员如果还需用配音来帮助塑造角色,那无论如何是算不上“best”的,甚至连专业演员都算不上。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说大部分演员都是掉入“nothing”那个筐里。然而好的都是一样的,不好的却是各有各的问题,因而这筐里当然可以进一步再分半斤八两。张国荣六小龄童孙俪都用过配音,那里面区别也大了。孙俪赵薇姚晨这些都属于台词很烂根本没法听的,周迅虽然用的自己声音但效果非常糟糕平铺直叙像在背书念经。章子怡一直拍电影标准比较高一直用自己声音但效果乏善可陈,《我的父亲母亲》里面的角色因为台词少所以很出彩,扬长避短是聪明不是取巧,作为成名作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赵丽颖杨幂刘诗诗这些我连评价的意愿都没有,因为完全没兴趣也根本未曾关注过。
是的,分析得很准确。
角色深入人心有很多因素,演技只是其中一方面。因为还有前面谁提到的,分为诠释经典角色和塑造新角色两种情况。前者由于先入为主的因素,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失败,因为对形神兼备要求比较高,有时候甚至高于对演技的要求。
你这个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的,不过大部分人就是觉得他演得好,我个人觉得,很多人往往是先喜欢这个角色再分析的,而不是先分析了这个角色有多好,然后再喜欢。
是这样的,所以只能这些人里互相比比而已,我前面说那个欧庆春也是用配音演员的。对于观众来说,看到最大限度满足自己心目中想象的角色或者符合剧情的呈现,往往就够了。因为各种条件都天然符合的时候太难遇到,等到了。因而那些表演与声音的配合都不过只是为作品服务的。而谁称得上是真正的演员,则是另外一个话题。
对。对于观众来说,配音和化妆等一样都只是塑造角色的手段
孙俪要是没配音,那台词还不如李一桐。这句话让我误会你是粉丝。可能我比较喜欢坏女人,所以不喜欢李一桐的这个好黄蓉。正如“芭布多哥”所说的“17版黄蓉多机灵古怪的姑娘,活活演成了穆念慈,那真是贤惠又懂事,温婉又善良。”仔细想想,我喜欢的都是坏女人:胡一菲、殷素素、还有83版最坏的黄蓉,呵呵,这也是偏见吧。
我的标准就是观众能长时间记住这个角色,见了演员喊角色的名字,比如华妃娘娘。这就是BEST。
那不是演员的错,是编剧整的烂剧情。剧本里没有的内容,她也没法演出来,她演出了不同于导演的理解,也会被剪掉或者弃用。
女人不够坏就没有味道,哈哈。通过坏来衬托好,可以使好的更好,也让角色有层次、有深度,完美的角色太假,观众没有共鸣。对比是常见的手法。举个例子,殷素素是怎么关爱张无忌呢。“他梦到了儿时的事情,虽然是母亲,也常常捉弄他,故意伸足绊他跌一交,等到他摔痛了哭将起来,母亲又抱着他不住的亲吻,不住说:“乖儿子别哭,妈妈疼你!”张无忌难受了才更知道妈妈对自己的爱有多深。这其实还是个剧本的问题,演员受限于剧本,而不是剧本受限于演员。
我一直说,剧本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只要剧本好,演员差点都行。我觉得即使剧本足够好,李一桐的演技也不很好。她的演技还是太肤浅、太平铺直叙,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动作,撅嘴、叉腰之类的。让我感觉像个小妹妹,但不是有魅力的女人。对,就是杨幂宫锁心玉的感觉,但杨幂的表情、肢体比她复杂的太多了。
他老在提殷素素,我怎么一点影响都没有,没他提醒,甚至还忘了她是张无忌的娘
称得上好演员得基本满足三点:1。不用配音。像张涵予杨立新秦海璐黄渤这些,你跟他们提说用配音演员那是对他们的侮辱;2。在此基础上曾经塑造有深入人心的角色;3。有不止一个成功塑造的角色,也许不都深入人心,但能够准确把握对角色的理解并且在过程中体现并诠释一定的跨度和深度。孙俪不符合1;赵薇的小燕子符合1和2,但小燕子属于本色出演,台词烂反而是对角色的准确还原,她在努力但无论如何不符合3。台词是硬伤。周迅略难归类,她是基本满足3个条件的,但是射雕里那个蓉儿是个败笔,不光是声音本身的问题,而是台词念的太没感情了,有的戏能混过去,但这个角色,属于挑战失败。其实她的戏我只看过并认可《李米的猜想》,她其余角色譬如《大明宫词》我是假设大众评判靠谱。章子怡属于比较聪明的演员,所以挑选角色时候会选择适合自己,既有多样性又不容易自曝其短的。《卧虎藏龙》基本也是本色出演,我不喜欢那角色但也不得不承认是成功的诠释,据说李安为了她把剧本都改了。而《我的父亲母亲》我是很喜欢的。我对不喜欢的题材或者演员一般不看,因此没有更多素材可以评判,只好降低了对上面#3的要求(只要一个以上深入人心的角色,其实应当更多些的)。
华妃娘娘用的是自己的声音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她的确是比孙俪更成功/优秀的演员。《甄嬛传》毫无疑问也是她的成名作。我看过她的访谈,本人跟角色反差很大,所以也不是本色演出。
配音是为角色而用,唐国强的台词功底很好的,但是三国的一些片段就是不让他用,比如诸葛亮吊孝,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出师表,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前面部分。其他地方用原音。但是诸葛亮这个角色至今没人超越
为啥不让他用自己声音?那后来用了谁的声音?
陆毅诠释的诸葛亮(还有苏东坡)也很经典啊。
那差远了,没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还有后期的憔悴,一种独木难支的感觉
那你是先入为主被电视剧误导了。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才27岁,唐国强拍94版三国的时候都四十多岁了。
徐涛,给董卓配音,也不是后期,前后期都由是参插的
不是先入为主,他前面还有李法的诸葛亮,当时也是经典
太早了没有看过。唐国强年轻刚出道的时候也是“奶油小生”,其实也就相当于当年的“陆毅”。94版三国的经典是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老师。
可以对比的,很多桥段网上通过对比,就不是先入为主的事了,比如:空城退敌、骂王朗、火熄上方谷、七星灯续命的对比视频,网上都有。
陆毅演的诸葛亮出山到去世,都是一直闷闷不乐的感觉。
但是他超越了李法曾,在民间迅速代替了李法曾的位置,陆毅没有超越唐国强
你混淆了两个概念,BEST是演员演技,还是BEST角色塑造。就角色来说两者都成功,但是华妃娘娘是完全靠自己,甄嬛还得感谢配音。两者还是有区别。当然我们当年看的所有香港电视剧和电影都是配音,也一样有经典角色。
二次突破对演员特别是女演员非常困难。本色演出比较取巧,但经典角色大部分也不是本色演出。至于章子怡,我是看着她成长的,呵呵。高二的时候看了她代言联想电脑的新闻发布会,我靠,估计联想的人要吐血了。章子怡就是那典型的蠢女人,智商低,情商更低,印象中她是最蠢的。这几年终于消停下来了,谢天谢地。
因为她最坏,但是有最好。年龄大了,我不喜欢黄蓉了,喜欢贤妻良母型的。
那是你思维定势,从第32还是33集开始他们一直在密室疗伤,身体基本原地不动,全靠眼神在演,都是面部表情近景特写,哪儿来的什么叉腰嘟嘴?前面夜探赵王府,棒挑欧阳克,怎么会没有肢体?后面还有落英神剑舞,正好可以跟甄嬛的惊鸿舞比比。射雕还有个劣势是有不少蓝幕特效情景,对新人演技也是一个很大考验,得有一定想象力和技巧,甄嬛传好像没这个问题。
我觉得若是换做关晓彤肯定是那种看着就能把那种“坏”演出来的,比较接近所谓“本色表演”,年龄状态和那种锋芒也比较类似,但蓉儿这个角色还有其他的层面,她就未必能处理的好了。另外她个子实在太高了,平时看着画面养眼,但后面好多背着抱着的戏,那俩大长腿可往哪儿搁啊LOL蓉儿这个角色对于李一桐来说并非本色出演,但她的演绎受到了剧本的局限,我们因而没能看到她能把坏演成什么程度,但她诠释了很多其他层面(后面还有机会呈现更多),包括不属于她自己本色的部分。能调动起这些说明还是很有潜质的。当然角色本身写的太出彩了,编剧这么胡搞也不能遮掩风采,看小说的都入迷武侠梦更不要说有机会去亲身演绎身临其境了,特别是对于读过原著的人来说,如此沉浸珍惜这个机会才能让人投入更多热情去演绎,这比光努力还重要。
那你是看错了剧。神雕里的黄蓉就是贤妻良母型的。
关晓彤长得太一般了,再说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超级赛亚人(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355278/
就是黑83版黄蓉最起劲的人,你们真的跳出了翁美玲的影响么?
我推崇翁美玲的演技,但我不是翁迷,我一直试图摆脱她的思维定势
这么多读了原著的几十遍的原著控们,你们为什么没有思考过黄蓉的身高问题?
豆瓣上那么多人,就没一个人说这5版的黄蓉都太低了?
原著那一段说黄蓉必须是娇小玲珑了?
李法曾演诸葛亮的时候年纪多大?你拿三十多岁的演员跟四十多岁的演员饰演的同一角色去比较本身就不够公平,特别是原著其实更年轻。
黄蓉太主动了,现在我喜欢温顺型的。
原著里没那么主动。这版编剧胡改和靖哥哥演员的温吞才造成的这种印象。你去看看我贴的“情话boy靖哥哥”。
咋不主动?“眼见暮色四合,渐渐的白雪、湖水、梅花都化成了朦朦胧胧的一片,黄蓉慢慢伸出手去,握住了郭靖的手掌,低声道:“现今我甚么都不怕啦。”郭靖道:“怎么?”黄蓉道:“就算爸爸不要我,你也会要我跟着你的,是不是?”郭靖道:“那当然。蓉儿,我跟你在一起,真是……真是……真是欢喜。”黄蓉轻轻靠在他胸前。郭靖只觉一股甜香围住了他的身体,围住了湖水,围住了整个天地,也不知是梅花的清香,还是黄蓉身上发出来的。”
这还不主动。还带动作呢?真的和赵敏有一拼!
我并没看过你这帖子,哪里侵犯你版权了?如果哪句话碰巧接近也纯属巧合LOL。原著没说娇小也没说高挑啊,人家选个娇小玲珑的后面背着抱着的戏好拍好看些,又有何不可?
没说你侵犯我版权啊。时代变了,黄蓉高挑点还是好。老觉得黄蓉娇小还是不敢跳出83版的牢笼。艺术还是要突破,模仿的再好也是赝品。影视剧还是不要抄,17版用83版的音乐,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想起了83版,害我又把83版看了一遍
胡一菲、曾小贤抱一块儿咋不顺眼了?
而且李一桐1.65米也并不算娇小玲珑,只是这版靖哥哥比较高。
我靠,你真相信她是1.65米?1.60都不错了。骨架明摆着呢?
你再往前看啊,不是靖哥哥给蓉儿留的糕点吗?还有前面送貂裘黄金小红马什么的。物质上感情上都是前期投入啊LOL还有夸她像雪山上的仙女神马的。
舞蹈学院录取是有身高标准的。
不认识这俩人。
被动的女人是这样的:轻轻移身到殷素素身旁,想在她耳畔讲一句话,哪知殷素素适于此时转过脸来。两人两下里一凑,张翠山的嘴唇正好在她右颊上碰了一下。张翠山大吃一惊,待要分辩此举并非自己轻薄,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殷素素满心喜欢,将头斜靠在他的肩头,霎时之间充满了柔情密意,但愿这船在汪洋大海中无休无止的前驶,此情此景,百年如斯,忽觉张翠山的口唇又凑在自己耳旁,低声道:“殷姑娘,你别见怪。”殷素素早羞得满脸如一朵大红花一般,也低声道:“你喜欢我,我是很高兴。”
不是男人还没行动,自己就表态,就行动。
看看17版射雕的发布会,和穆念慈一比什么都清楚了。
很多镜头对手戏她还是踩着箱子拍的呢,那又怎样?俩人骑马的镜头拍上半身特写镜头的时候也没骑马,拍戏本来就是造梦空间,只不过让你醒的时候也能看到。不要与现实混淆。她个子再高再矮,也跟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没丁点关系。
那会儿两人是两小无猜仅是玩伴根本还不涉及男女情事,到很后来还有一段说俩人出门都睡一个屋子也不觉得有何不妥。这段本版射雕拍了,但是播出时被剪了。原著郭靖“开窍”是在密室疗伤的时候看见程陆两人在打闹,这段本版射雕不知道是没拍还是也被剪掉了,那里郭靖是主动的。然后本版温吞郭靖在后面的两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情节(也是他主动)里像被催眠不知道眼睛是在看哪儿,总之也没有拍好,所以也不是蓉儿扮演者的问题。原著这里贴一小段吧:…星光微弱,黄蓉在小镜中瞧不清二人身形,只是微笑着倾听,忽然郭靖在她耳边轻声问道:“你说他捉得住程大小姐么?”黄蓉轻笑道:“一定捉得住。”郭靖道:“捉住了便怎样?”黄蓉心头一热,难以回答,却听陆冠英已将程瑶迦捉住,两人搂抱着坐在板凳上,低声说笑。…
你们确定这不是双重标准?周迅演《大明宫词》的时候都1999年了,孙俪演《甄儇传》都2010年了,都是演了好多年的戏了,能跟李一桐第2部作品比?你们怎么不拿周迅1991年的出道作品《古墓荒斋》和孙俪2002年的出道作品《玉观音》来比?李一桐在新射雕里的表现,纵然不如上面两部里的周、孙,我觉得差距也没那么大。要比就得拿相对客观一点的条件来比。一个只演了两年戏的和一个演了十年戏的比,功力能在一个水平线上?我让李一桐演十年戏的作品(当然前提是她够努力,十年后能达到象周迅、孙俪那样的水平)来秒周迅、孙俪演两年戏的作品,不一样把她俩秒了?
用不用配音,这个得看角色的需要,一切都要为角色服务,能用就要用,不能用坚决不用。虽然提倡演员尽量用原音,但是也不能绝对化。如果演员的原音不适合角色而要坚持强用,让观众分分钟出戏,03版黄蓉塑造的失败就是原因在此。当然你也可以说你觉得周迅的原音很好你听得习惯,那我没办法,我跟那些听不惯的人的品味一致,达不到你那么高的境界。
看他拥抱的样子,很不自然,看来杨旭文平时还是比较老实的。
王处一见了他这副骄横的模样,心头更气,向郭靖道:“小哥,你跟我来。”郭靖道:“我要等我的好朋友。”刚说得这句活,只见黄蓉从人丛中向上跃起,笑道:“我没事,待会我来找你。”两句话说毕,随即落下。他身材矮小,落入人堆之中,登时便不见踪影,却见那三头蚊侯通海又从远处摇叉奔来。
是的,我能想起的几个两人拥抱的镜头都很不自然,开始还觉得可能是身高差造成的画面不协调(动作没设计好),但后面换了姿势,也还是别别扭扭的。
哈哈哈哈哈,果真如此。赞。
台词(注意不仅仅是声音特质)是角色塑造和演员演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占十分之三四;其它十分之三四是演员表演(除台词部分),另外十分之二三是演员外形(纯硬件条件),假设剧本中表演素材相对平衡的话。如果演绎的是经典角色的话,那么演员外形的比重可能会占十分之四,台词功力和演员表演(除台词部分)各占十分之三。如果我们要评估几个需要配音的角色当中演员本身的演技(即除台词部分的表演)能打几分,那么应当把声音关掉,只看字幕并结合演员表演的画面,来做比较。
你还在啊,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