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究竟他有没有杀人

15% 2016-01-25 20:41:42

1、如果SA没杀人,真是让人对整个制度灰心丧气,痛恨万分,个人和国家集体制度相比简直是大象和蚂蚁的区别。

2、如果SA杀了人,其实更可怕。如果SA和他侄子能一直那么完美的掩饰和抵抗,无法不让人对人性心寒。
3、虽然我只看了该纪录片,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SA杀了人。这部片子太具诱导性了,控方包括该镇上的居民的声音都没有在这部片子里面出现。为什么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都觉得SA就是犯人,我觉得这点应该说清楚。当然另一方面,两位导演的目的是让大众关注这件案子,采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起大众的反应。希望这样的关注能还原事实一个真相,毕竟还有那么多疑点。
4、SA的爸妈太让人心疼了。SA出狱不管会不会尽心照顾她俩,但至少是种陪伴和安慰。但现在他们只能相互扶持,孤独终老。
5、SA的妈妈长得像尤达大师。亲切好感。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里拉
    2018-01-14 05:19:43 里拉 (To disremember.)

    “如果SA和他侄子能一直那么完美的掩饰和抵抗,无法不让人对人性心寒。”
    楼主确定看完了整部纪录片?SA智商70,侄子更笨,连家庭作业都是全靠猜才能写出来,而且在监狱里他俩人完全没有任何沟通机会,怎么串供词?录像里面两个 detective对这个智障少年的诱导性提问还不够明显?

    “虽然我只看了该纪录片,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SA杀了人。这部片子太具诱导性了,控方包括该镇上的居民的声音都没有在这部片子里面出现。为什么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都觉得SA就是犯人,我觉得这点应该说清楚。当然另一方面,两位导演的目的是让大众关注这件案子,采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起大众的反应。希望这样的关注能还原事实一个真相,毕竟还有那么多疑点。”

    首先--楼主有没有听说过innocent till proven guilty?辩方不像检方,没有资源调查其他嫌疑人,而且法院在开庭前就禁止辩方律师提及任何其他嫌疑人的名字。检方给不出甚至一件干净的证据,如果证明不了有罪SA应当依法被宣判无罪释放。如果法院跟警方背后有什么勾当,辩方律师和纪录片制作团队是调查不出来的。

    其次--“这部片子太具诱导性了” 绝对的客观是个不存在的东西,但是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纪录片里罗列的辩方证据足够构成一段可以证明SA清白的叙事,辩方律师的逻辑相当连贯,相比之下检方的叙事漏洞百出。录像带里那些逼供的对话才叫诱导性。“镇上的居民的声音都没有在这部片子里面出现” 围观群众和居民的采访在纪录片里出现了无数次楼主真的有看完?

    其三--"为什么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都觉得SA就是犯人,我觉得这点应该说清楚。" 为什么美国人民16年选出来一个种族歧视、天天在推特跑火车成为世界笑柄的红脖子当了总统,美国精英阶层到现在都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全世界各地的中学最常见的霸凌手段是排挤个体?为什么文革的时候这么多人妻离子散跟家人朋友划清界线?为什么Eichmann在战后审判时候说自己不是法西斯自己只是在执行命令?

    赞(36)
    >
    小精灵
    2016-01-26 20:23:17 小精灵 (ISFP)

    楼主确定10集全部看完了?如果全部看完了还有这个想法,那我只能怀疑你是否和男主角的远房亲戚一样智商欠费了。

    赞(23)
    >
    小精灵
    2016-01-26 21:07:59 小精灵 (ISFP)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 15%

    这个纪录片里到处都有另一方的声音。警官、男主傻缺侄子的辩护律师、记者。警察找各种男主相关的亲戚、女友的质问性诱导对话,如果真的凶手是男主,用得着反复找那个傻缺侄子做假证吗?你仔细看他那个傻缺侄子和警察的对话视频。如果警察说:恩,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他们,我们说实话好吗?来谈谈911,开飞机的那个是你吗?那个傻缺会犹豫几秒,然后说:yeah. 还有各种前后牛头不对马嘴的证据,血迹,钥匙,指纹,语音信箱......没有一个证据是直接证据。

    赞(17)
    >
    X杰
    2017-10-14 08:33:12 X杰 (其实我是活跃的死尸啊啦啦啦~)

    在看到这个案子时,再对比Jinx,就觉得异常愤怒。
    面对穷人,即使是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其杀人,检方和法官就能直接判入狱。
    而面对富人,有能力请最好的律师,有能力弄权弄钱,即使有证据显示其杀了人,也能靠没有直接证据翻盘,被判无罪。
    司法程序上的歧视么?

    赞(12)
    >
无风起浪
2016-01-26 06:51:48 无风起浪

居民很好理解吧,智商70的人肯定经常做一些让人不舒服的事

赞(1)
>
典明
2016-01-26 09:04:24 典明

我还是觉得是他做的。。。

赞(1)
>
草场门
2016-01-26 09:51:40 草场门 (地球太乱了,我还是回塞博坦星吧)

这一次和他第一次的冤狱最大的不同就是竟然没有第二个有嫌疑的人

赞
>
小精灵
2016-01-26 20:23:17 小精灵 (ISFP)

楼主确定10集全部看完了?如果全部看完了还有这个想法,那我只能怀疑你是否和男主角的远房亲戚一样智商欠费了。

赞(23)
>
15%
2016-01-26 20:42:37 15% (今天是2月2号)
楼主确定10集全部看完了?如果全部看完了还有这个想法,那我只能怀疑你是否和男主角的远房亲戚一
楼主确定10集全部看完了?如果全部看完了还有这个想法,那我只能怀疑你是否和男主角的远房亲戚一样智商欠费了。
... 小精灵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赞(3)
>
小精灵
2016-01-26 21:07:59 小精灵 (ISFP)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 15%

这个纪录片里到处都有另一方的声音。警官、男主傻缺侄子的辩护律师、记者。警察找各种男主相关的亲戚、女友的质问性诱导对话,如果真的凶手是男主,用得着反复找那个傻缺侄子做假证吗?你仔细看他那个傻缺侄子和警察的对话视频。如果警察说:恩,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他们,我们说实话好吗?来谈谈911,开飞机的那个是你吗?那个傻缺会犹豫几秒,然后说:yeah. 还有各种前后牛头不对马嘴的证据,血迹,钥匙,指纹,语音信箱......没有一个证据是直接证据。

赞(17)
>
Coco Nie
2016-01-26 21:36:28 Coco Nie (无业忧民)

我本来想保持中立 片子确实有点主观 所以我看的时候 很自然的觉得SA是无辜的
不过看了一些不支持他的言论后 我想 还是保持客观一点比较好
但是目前看到纪录片里这种审案模式与德性
我可能还是觉得Steven的嫌疑并没有很大

还有 这里面有居民的声音的 比如之前就有人觉得是政府付不起那个钱 所以设陷阱给SA
当然了 楼主你肯定要跟我辩说 那都是只是截取对SA有利的那些评论
那我话还是说回去了
你对这件案子审的 难道对警察一点疑心都没有吗???
主要是警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阿...
而且前后矛盾阿 ...
对SA的审案里只承认一条罪
怎么跑到侄子Brendan那里变成三条.?

赞(1)
>
neo
2016-01-27 00:36:51 neo

不管有没有罪,这案子的最终审判结果就是,2人一起杀人了,老的主要负责杀,小的主要负责毁尸,然后没有有力证据证明这个审判结果,妈的就像是猜拳猜出来的结果。
在疑点这么多的情况下,老的上诉都失败就算了,小的也居然全都驳回,扯淡么。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这无疑是个失败的案子,警察根本什么都没弄明白就直接收案子了,就像律师说的,这帮人根本就不在追求真相,是在追求定罪。

赞(2)
>
拉夫
2016-01-27 10:32:04 拉夫 (Oops)

从无罪推定的角度看,他本可以被释放的。为什么没有,原因只有一个,他就是凶手,而且有动机。动机可以是再次坐牢获得国家赔偿,而他自己可能也已习惯牢狱生活。类比下当年的OJ Simpson案件吧。Steven就是凶手

赞(1)
>
拉夫
2016-01-27 11:51:18 拉夫 (Oops)
内容不可见

你能找得到第三个嫌疑人么?这个案子许多细节对应不上,因为取证到审问都有问题,司法机关对Steven有个人的嫌隙,但不影响到对凶手的判定。这个社区对Steven的态度片子里没有说,我在reddit上看到评论其实是认可其为凶手,并且是未来的危险。
相信jury的判定。
上次释放后,并没有名利双收。赔偿金也只有一点儿。动机是在下一次犯罪时可以肆无忌惮。

赞(1)
>
拉夫
2016-01-27 12:21:05 拉夫 (Oops)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陪审团。
我的意思是,即使按照法律的程序,不需要找出嫌疑人来为他脱罪,陪审团也不会乖乖让Steven回家,因为陪审团心里估摸着他是否是凶手。
辛普森当年虽然脱罪,但是在其后一件小案子中又被定重罪最终逃不了坐牢。

赞
>
小朋友张
2016-01-27 14:08:11 小朋友张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陪审团。 我的意思是,即使按照法律的程序,不需要找出嫌疑人来为他脱罪,陪审团也不会乖乖让Steven回家,因为陪审团心里估摸着他是否是凶手。 辛普森当年虽然脱罪,但是在其后一件小案子中又被定重罪最终逃不了坐牢。
... 拉夫

1)纪录片里说得很清楚不论是警方还是在侦测环节,都是在急于定罪而非寻找嫌疑人。所以从观众的角度,我们也没有第三个嫌疑人的线索。
2)没有名利双收的原因是被迫的。SA是在teresa事件发生后被捕然后不得不被迫接受和解得到少的可怜的赔偿金才能去雇佣律师。

赞(1)
>
小朋友张
2016-01-27 14:09:45 小朋友张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陪审团。 我的意思是,即使按照法律的程序,不需要找出嫌疑人来为他脱罪,陪审团也不会乖乖让Steven回家,因为陪审团心里估摸着他是否是凶手。 辛普森当年虽然脱罪,但是在其后一件小案子中又被定重罪最终逃不了坐牢。
... 拉夫

再加一句,当初陪审团有7名人员认为SA是无罪的。而且最后定罪的还是法官本人。

赞(3)
>
p13
2016-01-27 15:03:34 p13 (夏野之持,矜秋叶故声)

陪审团在片中所有证据都不确凿指向sa的情况下,认定了他有罪。鉴于舆情,可能无罪的话会遭到群众的报复。
还有案子一大闹大了,它的走向就迷离了。为什么连fbi都帮忙鉴证,整个公权力系统在勾搭,已经不是一件案件在发生中

赞(2)
>
keblueyt
2016-01-27 15:30:40 keblueyt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打电话给局里确认,就是那段电话录音询问失踪女人的车牌,律师也说他很像就是看着那辆绿色丰田在询问车牌信息,但是andy在庭上否认,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律师说的是对的,他发现了这辆车,至于他和谁一起发现的或者还是他自己发现的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lenk?),然后看到后车厢就是th的尸体,这个时候一系列的栽赃嫁祸就开始了,我一开始就认为,人肯定就不是警察杀的,为了sa去杀一个人栽赃他,这个太蠢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凶杀案而且自己是第一发现方,只要把尸体“毁尸灭迹”很大概率能混淆视听,栽赃嫁祸,感觉检方在提供证据的时候,完全站不住脚,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辩方就是主攻你的证据没一个直接关联,都是间接证据,而且收效其实是不错的,直到那个FBI的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血液不是从紫色试管里面来的,10年没做过的实验,要花4-6个月的时间的实验,直接几周就出来结果了,检方的证据处处透露这蹊跷,说的话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很多人都说这片子的视角有失偏驳,那就是意思检方有决定性的证据提交上庭,然后导演给减掉了?如果真的有这种证据,我相信这官司真的不用打那么久,真的就是检方能被找的漏洞太多了,才会有这么多的过招,还是感叹一句sa的命运,还有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赞(5)
>
Pro.kingsley
2016-01-27 15:51:52 Pro.kingsley (forever!)

这案子从头到尾都涉及一个问题,就是SA为什么杀人?动机在那?从所谓的证据来看,只是看到"杀机",双方一直都环绕"杀机"来说,我觉得本身的法官也有先入为主的态度.

赞(1)
>
一念红尘来
2016-01-27 16:21:57 一念红尘来

这事太让人憋屈了,人们对一些窝囊,不擅交际,又有点怪僻封闭的人的主观恶意是非常恐怖的,无论他惹不惹事,人们都不欢迎这样的人,更何况他还惹过,但如果有一天人们内心的恶意得到了某个契机可以毫无界限的执行出来,以至于最后把他逼成了恶魔,于是他让人们付出代价,或者开始无差别报复攻击,我们是否就能理直气壮的进行指责的狂欢,再如果他的经历放在自己身上,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变成一个更凶悍的恶魔。

赞(3)
>
Flyingmingo
2016-01-27 17:03:07 Flyingmingo

大家可以换个思路:如果想陷害SA,你会怎么做?假设你是路人甲;假设你是小镇人;假设你是男友;假设你是lenk。。。。。。

想想都浑身发冷。。。。

赞(1)
>
拉夫
2016-01-27 17:15:02 拉夫 (Oops)
内容不可见

嗯,我有病。你很健康,什么二百五低情商的病都没有。

赞
>
YCIU
2016-01-27 23:04:19 YCIU

看到第4集 我觉得SA应该是凶手,他的侄子B也许看到些什么,但是B的智商有限 不能够表达出来,所以警察就诱导他 让他说出来。

赞
>
Ro-Ro-Rock
2016-01-28 13:39:15 Ro-Ro-Rock (anti-applelization)

这个片子根本不是在讲这个人到底是不是SA和他侄子杀的。而是警察一而再 再而三的不避嫌,违反宪法规定及其精神来进行调查和问询。以及连SA被抓后,连让他见律师的机会都没有等等。这种违背了在美国能有基本的权利和司法精神。这个在某种程度上,人是不是他杀的完全已经沦为次重要了。就算是他杀的,也必须有直接的合法的证据。

人是不是他杀的不好说,但是他侄子的口供是假的。很简单,侄子说人是在卧室里杀的。但是警察连一滴血迹在卧室里面都没有找到。

赞(3)
>
阿廖沙
2016-01-28 21:25:20 阿廖沙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 15%

只有辩方的声音?只能呵呵了

赞
>
摇滚光光叔
2016-01-28 22:43:08 摇滚光光叔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 15%

建议回头重新看下庭审中检方的证据、证人、证词。车钥匙、血迹、车库漏洞百出

赞(2)
>
影视发烧友
2016-01-29 09:09:32 影视发烧友

有2个很大疑点:
1, 死者是被枪杀爆头,但是警方完全没有找到凶器和子弹,甚至连弹道都没有
2, 按照警方说的,割喉和肚子捅数刀,完全没有在屋里找到血迹
我倾向于avery没有杀人,凶手在证人当中,也就是死者亲属朋友里。
很多证据明显是警方伪造急于给avery定罪的。
很可惜第一手证据已被篡改,追踪线索也难以找到真凶了。

赞(2)
>
SOFFFI
2016-01-29 09:55:21 SOFFFI

LZ说的很中肯,并不是倾向哪一方,只是片子没有展现出全貌,制作片子的人肯定也有自己倾向表达的意见,对观众来说具有诱导性,不同的立场叙述的事情是截然不同的吧

赞
>
mktgwiz
2016-01-29 17:04:39 mktgwiz

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全案的取证是否合法或合乎程序;第二:SA是否有罪。首先,控方在采取证据方面已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不符合法律程序。但在案件起初,媒体对SA不利的证据起到很大的渲染,加上SA的家庭背景和过往历史,以致大众对SA已有先入为主的判决,虽然辩方律师法庭上反驳的证据非常有力,但还是敌不过之前大家心里已种下的偏见,所以导致最后的判决。另外,如果案件拿去纽约或洛杉矶等思想较为开放的城市审理,结果很可能会大不同。

赞(2)
>
MrCondom
2016-01-29 19:17:14 MrCondom (没裤子穿)

我觉得SA是否有罪其实已经不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独立的个人在面对着强大的国家权力时候是否能得到足够的话语权,国家强大的权力在运行时是否能够受到合理的制约。如果这些问题不被解决,那可能无数个或犯罪或无辜的SA都要祈祷舆论的关注和老天的决定了。

赞(1)
>
士力架
2016-01-29 23:15:07 士力架

为什么这部记录会这么有倾向性?
因为这就是人为栽赃陷害!看完十集之后,想到警方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有人为造成的痕迹。

警察们讲到案件时心虚的表情,手上的小动作简直就是说谎的表现。有一个傻逼警察还他妈出现十几年前第一次冤枉SA时一个动作和表情!!

至于傻侄子的证词,警察叔叔已经给他填好了动词和宾语(死者),他只要往里面加主语就行了。即使这样有些“理性”的豆瓣用户还是会倾向于相信那个傻逼侄子的。




赞(3)
>
小精灵
2016-01-30 17:20:35 小精灵 (ISFP)
为什么这部记录会这么有倾向性? 因为这就是人为栽赃陷害!看完十集之后,想到警方几乎所有的证
为什么这部记录会这么有倾向性? 因为这就是人为栽赃陷害!看完十集之后,想到警方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有人为造成的痕迹。 警察们讲到案件时心虚的表情,手上的小动作简直就是说谎的表现。有一个傻逼警察还他妈出现十几年前第一次冤枉SA时一个动作和表情!! 至于傻侄子的证词,警察叔叔已经给他填好了动词和宾语(死者),他只要往里面加主语就行了。即使这样有些“理性”的豆瓣用户还是会倾向于相信那个傻逼侄子的。
... 士力架

警察撒谎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我也是醉了,比如到车库的时间点;发现车牌时给警察局打电话确认是不是那个失踪的女人的....
相信傻侄子的证词的人,我只能说他才真的傻。

赞
>
bolo
2016-01-30 23:12:47 bolo (NI MA BI 我爱你)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
1、我10集全看完。2、这部纪录片完全只记录辩方的声音,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真相。3、被舆论引导,单凭一方面的声音就做出他无罪的判断,其实这种想法和那些有偏见的,一开始就断定他杀人的居民和审判员没区别。
... 15%

你都看了啥

赞
>
蜡笔
2016-01-31 15:34:05 蜡笔

至少我看完这10集后,不敢肯定的说他没杀人,但肯定的是,证据的可靠性不强,这点正是Steve的律师们抓住的一点,陪审团其实也不知道到底他杀没杀人,但因为不想一直拖下去浪费自己的时间,就草草结案。说到底就是各个环节的人都有责任,一旦有一个环节的人站出来,那会被整个环节的所有人所指责,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事已至此,就一错到底了。试想平日的工作中,咱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何况是涉及到杀人案件这么大的责任。人性经不起考验,活在这个世界上太需要勇气,不要以为就是吃喝拉撒,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战斗其实一直都没终止。

赞
>
Echohead
2016-01-31 16:15:07 Echohead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
你这个人说话天生这么冲么? 并不是法官判他有罪,而是陪审团定罪。辩方律师的陈词并没有打动陪审团。 我的意思是,即使按照法律的程序,不需要找出嫌疑人来为他脱罪,陪审团也不会乖乖让Steven回家,因为陪审团心里估摸着他是否是凶手。 辛普森当年虽然脱罪,但是在其后一件小案子中又被定重罪最终逃不了坐牢。
... 拉夫

陪审团认为其有罪就判定有罪,才是陪审团制度最大的弊端,陪审团必须客观不能预设也不能有bias。你可能不懂陪审团制度的初衷和职责,陪审团必须有“合理性怀疑”,当证据有疑点的时候“疑罪从无”而不是像你说得那样认为有罪就是有罪。建议你去看看《十二怒汉》这部电影。

赞(1)
>
Echohead
2016-01-31 16:45:26 Echohead
你能找得到第三个嫌疑人么?这个案子许多细节对应不上,因为取证到审问都有问题,司法机关对Stev
你能找得到第三个嫌疑人么?这个案子许多细节对应不上,因为取证到审问都有问题,司法机关对Steven有个人的嫌隙,但不影响到对凶手的判定。这个社区对Steven的态度片子里没有说,我在reddit上看到评论其实是认可其为凶手,并且是未来的危险。 相信jury的判定。 上次释放后,并没有名利双收。赔偿金也只有一点儿。动机是在下一次犯罪时可以肆无忌惮。
... 拉夫

附上知乎上一位曾经在innnocent project工作过的大神的解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童瑶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921503/answer/81295290
来源:知乎

EDTA的问题,引起了巨大争议我做一个统一回复:这个EDTA在美国引起巨大争议的时间是21年前,,1994年的辛普森杀妻案,Steven的辩护律师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是引用20年前辩护这个案子律师Robert的用法(大名鼎鼎的名媛卡戴珊的父亲)。不过失败的原因,也就是最后没有达成当年辛普森案件的结果本因在于Steven的经济实力,这基本是现在整个司法界关注的最主要的焦点,就是法律对不同阶层人的不公,这个问题本来我是打算留到最后说的,但是现在还是必须提前说一下。当年质疑辛普森案检方有过错的人是谁?巴登,纽约最牛的法医,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尸检员,他指出当年LA检方的30多个错误。(*收费10万美金)。每小时500美金给那个国内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李昌钰,还有一串全国最NB的刑侦专家作证。(实际花费不低于60万美金,可以说Steven不可能出的起这个价格,还要考虑20年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上检方的证据全部有问题。说明什么?鉴定人的资历、业绩、职称和实际办案水平对美国法庭的证据采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赞(2)
>
菠萝西
2016-02-01 08:56:17 菠萝西 (食飯未?)

楼主光看纪录片biased 不能剖除感情煽动仔细看看证据链和庭审过程么 如果是智商70以上的人应该能看懂吧??无罪推论懂不懂??假使Steven真杀了人这些证据也无法将他定罪

赞(1)
>
孔明
2016-02-01 12:00:47 孔明 (Find it yourself.)
这一次和他第一次的冤狱最大的不同就是竟然没有第二个有嫌疑的人
这一次和他第一次的冤狱最大的不同就是竟然没有第二个有嫌疑的人
草场门

不是的,在第一次中,当时也没有第二个嫌疑人,Greg Allen这个名字也是多年后才出现的。另外,在SA杀人案中,法官规定:除了Dassy外,SA的律师不能提出其他嫌疑人。

赞(1)
>
小猫。
2016-02-02 09:39:16 小猫。 (奔跑在完全相同的钻石中。)
从无罪推定的角度看,他本可以被释放的。为什么没有,原因只有一个,他就是凶手,而且有动机。动
从无罪推定的角度看,他本可以被释放的。为什么没有,原因只有一个,他就是凶手,而且有动机。动机可以是再次坐牢获得国家赔偿,而他自己可能也已习惯牢狱生活。类比下当年的OJ Simpson案件吧。Steven就是凶手
... 拉夫

再次坐牢怎么会得到国家赔偿?难道因为智商不高所以想出这个歪点子?

赞
>
Michael
2016-02-02 12:18:19 Michael (人们火热,宗教理想娱乐)

我觉得,以美国的司法体制,常理判断,不管他是否真的杀了人,SA应该无罪释放,辛普森案这样板上钉钉的案件,就应为非法取证,加上取证时间与证物送到警察局的时间对不上。辛普森被当庭无罪释放。而SA的案件,说什么SA 抄女人头上开了两枪。一大批警察+法医+FBI在现场找了整整8天,连一滴血都没找到。。就能给SA定罪,一个大笑话。

赞(2)
>
KYLE
2016-02-04 11:11:16 KYLE

纪录片根本就没有纯客观的记录,每一部纪录片只要是人在拍,在剪辑,那必然就是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岂不就是流水账了么?而且我看完此片之后的感受是,不论凶手是谁,警察的办案、侦讯、诱供等等行为实在是太恐怖了,让人不寒而栗。在场上的证人都是宣誓过的,但是有几个是真心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观色彩在陈述事实的?没有吧应该。带主观色彩也就算了,而有些人明明就是在撒谎,这不能看出吧,难道这对一个被场下审判的人就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但凡有一天你处在steven的位置,你面对的一切是这般荒诞,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直接去死,或者抑郁而终,所以这部纪录片更多的意义是让大家去了解去反思去改进,争取不要再有这样的荒诞的事情出现

赞(3)
>
穆文
2016-02-10 09:50:01 穆文 (离经叛道)

疑罪从无,想想辛普森杀妻案那场世纪大审判(虽然这货13年后被判有罪)

赞
>
psc
2016-02-11 15:51:03 psc

所谓的证据都是立不住的,特别是brendan的那个案子更可笑了,凭一个智商有限的人供词就定罪。这案子很多地方还是不明不白的,还是相信他是无罪

赞(1)
>
Nidie
2016-02-12 06:32:25 Nidie

没什么好吵的,这部片子是带着预设此人无辜的立场进行拍摄的,通过剪辑,有挑选的放出信息,处处诱导观众向导演的立场倾倒。嫌犯最终被定罪的几个重要证据本片居然没有丝毫提到,有兴趣的话可以谷歌一下,定罪过程是完全符合美国司法程序的。

赞(1)
>
haharuru19
2016-02-19 11:49:05 haharuru19

提供一些影片之外的信息,至少能说明Steven是有作案动机的:死者生前Steven曾多次要求死者公司派死者去给Steven送东西,而且据死者生前描述每次Steven都只穿着一条毛巾;死者被杀前几天Steven曾购买铁链手铐;死者被杀当天Steven给死者手机号打了很多次电话。另外就是,可能我并没有仔细看,死者被杀当天的那场大火为什么Steven没有给出相关证词。

赞(1)
>
Melody
2016-02-21 05:36:05 Melody (长镜头越来越远,时隔好几年...)

有没有罪先不说,steven自己的律师Dean道出了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心声:真希望人是他杀得,不然两次喊冤入狱真是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赞(3)
>
phebe
2016-03-12 22:19:55 phebe

假设SA杀了这个女的,动机是什么?苦苦冤屈做了18年牢,眼看千万美金到手,还可以名利双收,干嘛非得出来不到3周就在自家门口杀人分尸?收了钱一年再出江湖也可以啊!还在自家门口留下那么多线索。尤其那车子!放在自家门口!
如果他是变态,杀了他不需要把钥匙放家里吧,有这么蠢的变态吗?杀了人再自费40万打官司!?花钱给医生证明精神病不就好了。

赞(1)
>
hammerkj
2016-03-22 16:54:49 hammerkj
这个纪录片里到处都有另一方的声音。警官、男主傻缺侄子的辩护律师、记者。警察找各种男主相关的
这个纪录片里到处都有另一方的声音。警官、男主傻缺侄子的辩护律师、记者。警察找各种男主相关的亲戚、女友的质问性诱导对话,如果真的凶手是男主,用得着反复找那个傻缺侄子做假证吗?你仔细看他那个傻缺侄子和警察的对话视频。如果警察说:恩,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他们,我们说实话好吗?来谈谈911,开飞机的那个是你吗?那个傻缺会犹豫几秒,然后说:yeah. 还有各种前后牛头不对马嘴的证据,血迹,钥匙,指纹,语音信箱......没有一个证据是直接证据。
... 小精灵

陪审团也是受到了威胁,明显的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一级谋杀,而且按照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一般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一级谋杀很难定罪,果然我搜索后 后来有陪审团说他受到了威胁

赞
>
零子
2016-03-23 20:44:39 零子 (风与荒野。)

个人觉得片子提起的不应该是“SA被无罪释放”,而是“该案疑点太多必须重审”。如果重审后依然没有足够证据,必须疑罪从无。话说我对居然没有对前一单冤案的负责人们提起处理,实在是。。

赞
>
新酱小苦逼
2016-05-19 14:51:54 新酱小苦逼 (NEXT, ISRAEL)

我觉得片子中能得出的结论是SA杀人的证据是不靠谱的,逻辑是不严密的,至于真相是什么,并不是很重要,毕竟真相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能找到的只有证据,不论证实还是证伪

赞(1)
>
1020
2016-05-24 09:09:33 1020

人并非时刻保持理性的动物,即便做了18年大牢,前途光明,然而这仍然无法保证任何事情

赞(1)
>
千里冷月伴星光
2016-06-07 21:23:42 千里冷月伴星光

我不相信巧合 我的观点是第二个案件SA是有罪的

赞
>
123456
2016-08-15 22:54:02 123456 (.)

非常推荐读完此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89587/

赞
>
风吹草低
2016-09-24 20:40:28 风吹草低 (404这个监狱,只为关押真相。)
内容不可见

说得好,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个人以为,一个国家可怕的不是有几个杀人犯,而是互相勾结的公权力。

赞
>
风吹草低
2016-09-24 20:51:57 风吹草低 (404这个监狱,只为关押真相。)

如果主角第一次、第二次都是被冤枉,又得不到合理赔偿的话,建议主角把该县所有欲置他于死地的人:警长、副警长、检查官、表妹……全部击毙,当个真正的罪犯,用他们的血洗刷自己的冤屈,同时告诉整个司法体系,枉法和构陷的成本有多高,然后在壮烈自尽前说一句:是你们逼我这样做的…………哦也

赞(1)
>
后知
2016-10-29 07:59:59 后知
嗯,我有病。你很健康,什么二百五低情商的病都没有。
嗯,我有病。你很健康,什么二百五低情商的病都没有。
拉夫

你真的智商太低了。。。肯定没有好好看全部。。。快进看的吧。。真的是无语给你。。

赞(1)
>
掌管厕所的神
2017-01-07 17:37:49 掌管厕所的神

我相信他真的没有杀人,而且警方政府给我的感受是,只要能证明他没有杀人的证据,警方都不考虑,只要能证明他有嫌疑,警方就愿意相信,总之如何都会定他有罪,让公众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人!政府无错!

为什么那些失职的警长、副警长、检查官……没有被得到制裁!为什么还被国家受用,他们到底为人民做了些什么!

赞
>
◇◆丶﹏Mmmmmmm寡
2017-03-18 19:41:19 ◇◆丶﹏Mmmmmmm寡
有2个很大疑点: 1, 死者是被枪杀爆头,但是警方完全没有找到凶器和子弹,甚至连弹道都没有 2,
有2个很大疑点: 1, 死者是被枪杀爆头,但是警方完全没有找到凶器和子弹,甚至连弹道都没有 2, 按照警方说的,割喉和肚子捅数刀,完全没有在屋里找到血迹 我倾向于avery没有杀人,凶手在证人当中,也就是死者亲属朋友里。 很多证据明显是警方伪造急于给avery定罪的。 很可惜第一手证据已被篡改,追踪线索也难以找到真凶了。
... 影视发烧友

我刚刚看完,看你这么一说,我立马想起来的是死者的弟弟

赞
>
Isolation
2017-04-18 14:40:22 Isolation

感觉Teresa的弟弟和前男友有嫌疑

赞
>
Nicole Yao
2017-05-03 18:29:31 Nicole Yao
感觉Teresa的弟弟和前男友有嫌疑
感觉Teresa的弟弟和前男友有嫌疑
Isolation

同理 感觉 avery的邻居和brendan的哥哥也有作案的嫌疑

赞
>
X杰
2017-10-14 08:33:12 X杰 (其实我是活跃的死尸啊啦啦啦~)

在看到这个案子时,再对比Jinx,就觉得异常愤怒。
面对穷人,即使是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其杀人,检方和法官就能直接判入狱。
而面对富人,有能力请最好的律师,有能力弄权弄钱,即使有证据显示其杀了人,也能靠没有直接证据翻盘,被判无罪。
司法程序上的歧视么?

赞(12)
>
LV
2017-10-22 15:39:26 LV

有没有杀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一个疑罪从无的国家里 不能证明他有罪的情况下 两次被判入狱

我觉得他没啥人
第一 动机 图意啥吖?
名利双收 全国人民同情他 自由空气还没呼吸几天就杀人?为什么是这个女的?难道不应该端把机动枪把当年陷害他那些人先突突了吗?还有一开始污蔑他那个女的?名单那么长 找谁先练练手不好吖
第二 真的是傻嘛
证据那么明显 是想再考验下他的辩护律师的能力嘛
第三 作案工具呢
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的直接有力的证据 一锤锤死嘛
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一切都是计划

哎 真的是 看看OJ 看看JINX 再看看 三个女孩 之类 这种题材的剧 感觉活着好累
都是些什么人在维护着所谓的秩序和正义。。。。。

赞(1)
>
quin
2017-10-30 17:39:43 quin
疑罪从无,想想辛普森杀妻案那场世纪大审判(虽然这货13年后被判有罪)
疑罪从无,想想辛普森杀妻案那场世纪大审判(虽然这货13年后被判有罪)
穆文

我觉得这么比较不公平,因为辛普森案更多的是因为其身份为黑人才有这个运气.

赞
>
里拉
2018-01-14 05:19:43 里拉 (To disremember.)

“如果SA和他侄子能一直那么完美的掩饰和抵抗,无法不让人对人性心寒。”
楼主确定看完了整部纪录片?SA智商70,侄子更笨,连家庭作业都是全靠猜才能写出来,而且在监狱里他俩人完全没有任何沟通机会,怎么串供词?录像里面两个 detective对这个智障少年的诱导性提问还不够明显?

“虽然我只看了该纪录片,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SA杀了人。这部片子太具诱导性了,控方包括该镇上的居民的声音都没有在这部片子里面出现。为什么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都觉得SA就是犯人,我觉得这点应该说清楚。当然另一方面,两位导演的目的是让大众关注这件案子,采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起大众的反应。希望这样的关注能还原事实一个真相,毕竟还有那么多疑点。”

首先--楼主有没有听说过innocent till proven guilty?辩方不像检方,没有资源调查其他嫌疑人,而且法院在开庭前就禁止辩方律师提及任何其他嫌疑人的名字。检方给不出甚至一件干净的证据,如果证明不了有罪SA应当依法被宣判无罪释放。如果法院跟警方背后有什么勾当,辩方律师和纪录片制作团队是调查不出来的。

其次--“这部片子太具诱导性了” 绝对的客观是个不存在的东西,但是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纪录片里罗列的辩方证据足够构成一段可以证明SA清白的叙事,辩方律师的逻辑相当连贯,相比之下检方的叙事漏洞百出。录像带里那些逼供的对话才叫诱导性。“镇上的居民的声音都没有在这部片子里面出现” 围观群众和居民的采访在纪录片里出现了无数次楼主真的有看完?

其三--"为什么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都觉得SA就是犯人,我觉得这点应该说清楚。" 为什么美国人民16年选出来一个种族歧视、天天在推特跑火车成为世界笑柄的红脖子当了总统,美国精英阶层到现在都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全世界各地的中学最常见的霸凌手段是排挤个体?为什么文革的时候这么多人妻离子散跟家人朋友划清界线?为什么Eichmann在战后审判时候说自己不是法西斯自己只是在执行命令?

赞(36)
>
爱影
2018-01-14 10:30:25 爱影 (生活不像电影,生活...艰难得多)

首先,影片当然不是客观的。控辩双方,包括民众,所有人都是主观的。
其次,主创的意图是主要是为了阐明司法不公与腐败的现实,以及感叹普通人面对不公时自保的无力。

所以楼主的问题,他究竟有没有杀人,并非本片的关键所在,主创也没有能力得到真相。至于真相,相信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这是纪录片,而非剧情片,哈哈

赞(1)
>
✨🦁sphinx
2018-01-17 14:12:22 ✨🦁sphinx

哪里可以看

赞 来自 豆瓣App
>
已注销
2018-01-22 22:33:37 已注销 (let it go)

NEW STEVEN AVERY BLOOD SPATTER TESTS PROVE HE WAS FRAMED, ‘MAKING A MURDERER’ ATTORNEY EXCLUSIVELY SAYS

http://www.newsweek.com/steven-avery-appeal-blood-evidence-innocent-guilty-kathleen-zellner-making-762639 没必要辩了,最新的血检结果已经证明SA是被警方诬陷的了

赞(4) 来自 豆瓣App
>
菠萝西
2018-01-23 09:10:28 菠萝西 (食飯未?)

两年后再来回复 看楼上说最新血检结果有利 肥肠期待了

赞
>
Jeansonly
2018-08-05 14:50:57 Jeansonly

说的好!👏👏

赞 来自 豆瓣App
>
黑暗柠檬
2018-08-11 15:27:23 黑暗柠檬

不管有没有罪 当时的证据以及推论不能定罪的,应该继续查!

赞
>
来到世界
2018-08-21 15:59:42 来到世界 (Let's go Celtics!)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打电话给局里确认,就是那段电话录音询问失踪女人的车牌,律师也说他很像就是看着那辆绿色丰田在询问车牌信息,但是andy在庭上否认,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律师说的是对的,他发现了这辆车,至于他和谁一起发现的或者还是他自己发现的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lenk?),然后看到后车厢就是th的尸体,这个时候一系列的栽赃嫁祸就开始了,我一开始就认为,人肯定就不是警察杀的,为了sa去杀一个人栽赃他,这个太蠢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凶杀案而且自己是第一发现方,只要把尸体“毁尸灭迹”很大概率能混淆视听,栽赃嫁祸,感觉检方在提供证据的时候,完全站不住脚,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辩方就是主攻你的证据没一个直接关联,都是间接证据,而且收效其实是不错的,直到那个FBI的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血液不是从紫色试管里面来的,10年没做过的实验,要花4-6个月的时间的实验,直接几周就出来结果了,检方的证据处处透露这蹊跷,说的话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很多人都说这片子的视角有失偏驳,那就是意思检方有决定性的证据提交上庭,然后导演给减掉了?如果真的有这种证据,我相信这官司真的不用打那么久,真的就是检方能被找的漏洞太多了,才会有这么多的过招,还是感叹一句sa的命运,还有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 keblueyt

我估计看过这个纪录片的观众里肯定有看过美剧《火线》《the wire》的观众,记不记得最后一季里,侦探Jimmy McNulty为了跟局里要办毒品案的资源,将一系列流浪汉尸体伪造成连环杀手杀流浪汉,让局里投入大量资源侦办不存在的“流浪汉杀手”,而实际上把这些资源用来侦破毒品案件,从而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反应。所以我完全同意和赞成你说的绝对不是警察杀了Teresa,但是当有一个现成的凶案现场可以加以伪造利用时,就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了。

赞
>
来到世界
2018-08-21 16:13:26 来到世界 (Let's go Celtics!)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打电话给局里确认,就是那段电话录音询问失踪女人的车牌,律师也说他很像就是看着那辆绿色丰田在询问车牌信息,但是andy在庭上否认,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律师说的是对的,他发现了这辆车,至于他和谁一起发现的或者还是他自己发现的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lenk?),然后看到后车厢就是th的尸体,这个时候一系列的栽赃嫁祸就开始了,我一开始就认为,人肯定就不是警察杀的,为了sa去杀一个人栽赃他,这个太蠢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凶杀案而且自己是第一发现方,只要把尸体“毁尸灭迹”很大概率能混淆视听,栽赃嫁祸,感觉检方在提供证据的时候,完全站不住脚,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辩方就是主攻你的证据没一个直接关联,都是间接证据,而且收效其实是不错的,直到那个FBI的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血液不是从紫色试管里面来的,10年没做过的实验,要花4-6个月的时间的实验,直接几周就出来结果了,检方的证据处处透露这蹊跷,说的话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很多人都说这片子的视角有失偏驳,那就是意思检方有决定性的证据提交上庭,然后导演给减掉了?如果真的有这种证据,我相信这官司真的不用打那么久,真的就是检方能被找的漏洞太多了,才会有这么多的过招,还是感叹一句sa的命运,还有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 keblueyt

并且在最终陈词的时候,检方厚颜无耻的把辩方的警察办案中有瑕疵、证据不干净、合理怀疑现场被伪造等观点偷换成了警察杀死Teresa以用来陷害SA

赞
>
菲妮
2018-08-27 11:44:06 菲妮 (当下无梦,只有什么是什么)
内容不可见

可以确定的是:【。司法体系无论多优越都抵不过人的腐败】
(或许永远不会有完美的司法体系,因为人的下线是无底线的。(特别是当一群人都一起耍无赖还有法律保护的时候)。)

说的好
讲白了就是史蒂芬家近亲结婚还有这家人的性格让这群居民包括警察受不了,主观偏见就给人家定罪了。
然后近亲结婚这家人普遍情商智商都不高,人际处理不擅长,惹怒众人还想破脑子不知为何人家要陷害他

一获得清白出狱就高调的常常出现公众场合上媒体,跟州长(还是市长)合照
然后告他们并求偿3600万高额赔偿
否些没能力充满偏见心术不正的警察,生存受到威胁了啥事干不出来
官官相护这种事肯定不是第一次,经验多了也就没在怕了
更何况面对的是一群是非不分好操弄的媒体与吃瓜群众(当地居民)


编导也是厉害了运用媒体与网路的力量将事件细节公开
引发众人之力推动真相的发掘

且不论真相为何,至少不是这么一个不清不楚的审判给人家定下终生罪

赞(2)
>
混斗 无名沈
2018-10-02 13:50:33 混斗 无名沈 (FRQ)

不管有没有罪,制度都要负责

赞 来自 豆瓣App
>
罗宾汉
2018-10-09 14:47:50 罗宾汉

都是推论,根据合理的推论,不能将他定罪,也能推论他没有犯罪,因为整个案子实在太反常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桃孩
2018-11-28 19:40:01 桃孩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打电话给局里确认,就是那段电话录音询问失踪女人的车牌,律师也说他很像就是看着那辆绿色丰田在询问车牌信息,但是andy在庭上否认,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律师说的是对的,他发现了这辆车,至于他和谁一起发现的或者还是他自己发现的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lenk?),然后看到后车厢就是th的尸体,这个时候一系列的栽赃嫁祸就开始了,我一开始就认为,人肯定就不是警察杀的,为了sa去杀一个人栽赃他,这个太蠢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凶杀案而且自己是第一发现方,只要把尸体“毁尸灭迹”很大概率能混淆视听,栽赃嫁祸,感觉检方在提供证据的时候,完全站不住脚,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辩方就是主攻你的证据没一个直接关联,都是间接证据,而且收效其实是不错的,直到那个FBI的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血液不是从紫色试管里面来的,10年没做过的实验,要花4-6个月的时间的实验,直接几周就出来结果了,检方的证据处处透露这蹊跷,说的话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很多人都说这片子的视角有失偏驳,那就是意思检方有决定性的证据提交上庭,然后导演给减掉了?如果真的有这种证据,我相信这官司真的不用打那么久,真的就是检方能被找的漏洞太多了,才会有这么多的过招,还是感叹一句sa的命运,还有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 keblueyt

我看newyorker上的一篇报道里面说,导演没把一个证据剪进去,就是被害人车盖里面有他的汗液还是什么,这个做不了假。

英文看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文章显然是在批评这部片子,我感觉有一点为司法部门辩护的意思。因为她提到不合规的取证,说的确是存在报复性起诉,但是大部分都是巴拉巴拉,意思是大部分他们的本意是好的。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6/01/25/dead-certainty

赞
>
桃孩
2018-11-28 20:16:47 桃孩

我刚刚在知乎看到另一篇文章,里面澄清了这个汗液那个疑点。实验证明应该是栽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921503

不知道给纽约客供稿的那位作者会怎么想

每个人都会有立场,只是有的人会努力去接近客观。我觉得这个纽约客的作者可能不是。
我用翻译软件费力的看她的文章,试着了解不同的意见会是什么样的。她起初看起来好像是客观的,但就是上面我提到那句话,她说不合规的取证虽然存在但大部分动机都是好的。这句话让我开始怀疑她的客观性的。

这明显是在为另一方辩护,不是吗。先不论动机是好的对不对,可是本案的动机是这样吗?

也可能我阅读理解不对,这篇文章也许本来就是有倾向性的一篇文章,只是我没看懂。

赞
>
ncaj
2019-02-04 09:04:33 ncaj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
我始终认为是andy(就是当初接到别的警察局打来电话说他们抓错人的那个)发现了第一犯罪现场以后打电话给局里确认,就是那段电话录音询问失踪女人的车牌,律师也说他很像就是看着那辆绿色丰田在询问车牌信息,但是andy在庭上否认,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律师说的是对的,他发现了这辆车,至于他和谁一起发现的或者还是他自己发现的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lenk?),然后看到后车厢就是th的尸体,这个时候一系列的栽赃嫁祸就开始了,我一开始就认为,人肯定就不是警察杀的,为了sa去杀一个人栽赃他,这个太蠢了,但是如果有现成的凶杀案而且自己是第一发现方,只要把尸体“毁尸灭迹”很大概率能混淆视听,栽赃嫁祸,感觉检方在提供证据的时候,完全站不住脚,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辩方就是主攻你的证据没一个直接关联,都是间接证据,而且收效其实是不错的,直到那个FBI的化验报告出来,证明血液不是从紫色试管里面来的,10年没做过的实验,要花4-6个月的时间的实验,直接几周就出来结果了,检方的证据处处透露这蹊跷,说的话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很多人都说这片子的视角有失偏驳,那就是意思检方有决定性的证据提交上庭,然后导演给减掉了?如果真的有这种证据,我相信这官司真的不用打那么久,真的就是检方能被找的漏洞太多了,才会有这么多的过招,还是感叹一句sa的命运,还有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 keblueyt

你太神了,第二季你的疑问被新律师和新线索提供者都爆出来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ncaj
2019-02-04 09:05:42 ncaj
大家可以换个思路:如果想陷害SA,你会怎么做?假设你是路人甲;假设你是小镇人;假设你是男友;
大家可以换个思路:如果想陷害SA,你会怎么做?假设你是路人甲;假设你是小镇人;假设你是男友;假设你是lenk。。。。。。 想想都浑身发冷。。。。
... Flyingmingo

第二季你的猜测一一被验证,恐怖

赞 来自 豆瓣App
>
ncaj
2019-02-04 09:10:43 ncaj
陪审团认为其有罪就判定有罪,才是陪审团制度最大的弊端,陪审团必须客观不能预设也不能有bias。
陪审团认为其有罪就判定有罪,才是陪审团制度最大的弊端,陪审团必须客观不能预设也不能有bias。你可能不懂陪审团制度的初衷和职责,陪审团必须有“合理性怀疑”,当证据有疑点的时候“疑罪从无”而不是像你说得那样认为有罪就是有罪。建议你去看看《十二怒汉》这部电影。
... Echohead

关键退出的那个陪审员说了12个里面7个人都觉得无罪,2个弃权2个有罪,而那两个有罪的态度偏执似乎是一开始就带着有罪的心态进来的,而其他人觉得过程太久很疲惫想早点结束回家,才妥协....可怕

赞(3) 来自 豆瓣App
>
ncaj
2019-02-04 09:14:26 ncaj
再次坐牢怎么会得到国家赔偿?难道因为智商不高所以想出这个歪点子?
再次坐牢怎么会得到国家赔偿?难道因为智商不高所以想出这个歪点子?
小猫。

怕是提出这个观点的是那个恶心检察官的小号,认为别人智商都能控制在他的忽悠之下

赞(1) 来自 豆瓣App
>
PM
2019-03-14 12:18:29 PM

把SA 弄进这个案子,就不用担心前面的案子要赔3600万了,动机很明显。

赞(3)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制造杀人犯 第一季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第二个案件受害人Halbach的brother一定有问题(mome)

第九集死者的弟弟居然在笑!瓦擦!(小精灵)

就不用查查身边的亲人??(我最棒!)

最新进展(Daily Leaves)

自证清白的最好方式是寻找到真凶不是吗(Alice)

外甥brendan的律师坐牢了。。(dou)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