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天堂 短评

热门 最新

49 南悠一 看过 2016-09-08 07:02:22

对二战题材通常都会高看一眼。“伪二战口述史”,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及震撼的结尾。ps:觉得军官帅的请举手。金狮相?

25 Mumu 看过 2017-04-16 07:06:45

一个小人,一个“超人”,一个女人。恶可以随心所欲一泻千里,善往往需要一点儿冲动,特别是大善,一念之间还来不及决定,神便助攻了。

12 kylegun 看过 2017-04-13 21:03:09

日常之恶遭遇蚁穴私刑,尼采的超人遭遇雾中幽灵;死人的鞋子,契诃夫的未婚妻;动物到人类到法的门前,天堂8mm审问。不错

18 Rottwitz 看过 2017-04-08 18:07:57

完成度很高,只是对我来说太通俗了。不太喜欢这种死人讲述的模式,不过会很对中国观众的口味吧。「没有地狱就没有天堂。这个地狱是我们亲手创造的,至于人们不能接受我们的天堂,只是因为它太完美。」 男主纯净甜美笑容背后的法西斯幸福感让人毛骨悚然。

14 木卫二 看过 2017-01-23 04:10:31

中间犯困了,还好结尾有力,有种“何以为人”的重击。影片用一种尘世之外、远离战争的冷静口吻去讲述看不见的二战和屠杀灭绝,纹丝不动的固定镜头和方正古典的黑白构图,算是老导演的行活。加入16mm胶片之类的手法,则像是故意掺加的玩味调剂。

21 米粒爱肥内裤 看过 2016-09-08 04:08:34

金狮奖,我第一个说。

14 一只麦麦 看过 2016-09-08 05:20:48

心软的警察父亲、救过犹太孩子的俄国女人、热爱俄国和契诃夫的德国军官,三个善良的亡魂。边展现集中营生活,边穿插三人对镜头自述,最后上帝声音响起:不用怕,进来吧,然后一道光,结尾震了下。战争对nobleman的泯灭:“我从牲口变回人、女人,甚至开始想口红和皮肤,一切只因重新有了食物和睡眠而已

6 我不在这 看过 2017-04-09 02:01:20

战争毁灭人的世界,又重塑世界的人。这篇影像散文像战争剥去人的衣裳、自尊一样,用4:3画幅“上帝审问”,从身体里剥出心灵,从形容词里剥出善与事实。法国人挂念孩子,德国贵族在尼采遭遇茨威格式的巨大矛盾中追索“昨日的世界”,俄国人选择同归于尽。苦难雕刻欢与痛,不为明天,便无意义。

8 胤祥 看过 2017-04-16 04:02:25

摄影想起[修女艾达],集中营想起[索尔之子][女旅客]等等,某些地方想起各种法国电影;打破第四堵墙的叙事蛮有趣,俄法德三个阵营则简直是索科洛夫[德军占领卢浮宫]的有趣重述——不过更没劲,尤其是最后落到无论如何都政治正确的犹太人儿童身上(特么的简直是南京南京呵呵),sigh,不够新也不够狠

14 陈凭轩 看过 2016-09-08 06:54:26

片头字幕说明资方是:俄国文化部、德国文化部、欧洲犹太人基金,于是内容果然就是三方的宣传材料。但在不相关的人中找到联系,这个还挺好。就是二战片请不要再拍了,看疲了。

0 alfredo 看过 2017-12-08 00:05:22

算兩星半,是因為沒看大銀幕的關係嗎?

5 mecca 看过 2017-06-28 08:39:17

6/19@世纪友谊 年初SPB俄字弃。克制、公允的康查洛夫斯基,观者审视罪与罚直述:小人物与物质 / 精神没落贵族。集中营里德国天堂讨论。大义(the great cause)去正义性,布尔什维克与纳粹之共性。黑白悲悯底调,嘲讽片头至终:不可能的恋情与不可能的大同世界。黎明前音墙,契诃夫《泥潭》。#SIFF20

2 vivi 看过 2018-10-28 22:07:33

见地狱见天堂,一念之差。不期而遇契诃夫

8 亵渎电影 看过 2017-04-22 19:30:47

年度十佳之选,老导演很厉害,一个德国军官爱上一个死亡集中营里的女人,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完全是想象之外的讲述方式,最后让人看到了人性神圣的光,审判戏份上编剧的台词写的非常漂亮,仿佛看到康查洛夫斯基里戛纳的最佳导演奖也不远了。

3 btr 看过 2017-04-17 02:02:09

#HKIFF# 其实更喜欢《邮差的白夜》那种气氛。《天堂》更加注重结构。上帝采访式审判的安排有助于揭示心理但也有点人工。4:3黑白影像漂亮。但抵抗运动是个被拍烂的题材,什么故事都觉得被讲过了。所以论故事或许还不及Ozon《弗兰茨》。

6 ShrimpEmpanada 看过 2016-10-27 12:05:44

所以天堂的优越性在于假装还在用胶片(威尼斯最佳导演在这片里到底干了点啥

12 鸡塔 看过 2017-01-28 19:53:14

回到莫斯科又一次坐在35mm的座椅上,门外是大波等待看斯科塞斯的新一代俄罗斯影迷,厅内的康查洛夫斯基用正方黑白画幅仍缓慢讲述着二战故事。正如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想我应该没有资格评论这部电影。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一句话,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这野蛮的屠场里,这就是人性。

12 Chandler 看过 2017-04-15 20:59:56

在战争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天堂:热爱契诃夫的文学青年,最终在自己信奉的纳粹精神里找到了天堂,当然他自杀了;帮助犹太人儿童的苏联贵族,在帮助还有爱的人在等待的人中找到了天堂,当然她进毒气室了;为纳粹工作的法国警察,他的天堂是满足了自己的凡人之欲,当然他死之前和老婆ML了。

3 小A 看过 2017-07-29 15:46:11

整体不错,摄影非常精致,所选取的人物的传记和视角也很独特。像是一部小说,当然这既是赞扬也是批评,思辨性足够强的同时也侵蚀了视听语言叙事的空间。转场太生硬,剧情过于直白明示。腾讯视频版的字幕有小问题。

2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看过 2017-07-17 19:54:11

没什么新意的二战故事,但越是这样的故事越能感受到导演强大的掌镜能力。无论画面、结构还是剪辑都很素净,和上一部“邮差的白夜”绝不相同但毫不逊色。没有地狱就没有天堂,在屠宰场也能看到人性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