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过来看这部期待已久的大片。从影院出来,除了逃兵,平民,飞行员三个视角讲了同一个故事外,几乎没有留下别的回忆。高中军训,1000多号人放眼望去就茫茫一片,三十多万人的大撤退,只看到几行有序的士兵在排队等待救援船只,几艘民船让你拼命脑补才能想想出营救三十万盟军的大场面。至于其他所有大片的压抑,震撼之类,完全感受不到。赶紧翻看一些影评,只有一条有用,某位专业人士,第一遍看完感觉也就6,7分的样子,不过看完imax版本,觉得值10分。好吧,没有勇气再刷imax等着热映过后大家的解读吧,也许从解读中,能看明白这片子真的值8.6分。
看不懂的《敦克尔克》
> 去敦刻尔克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40万人在撤退?外围几个人在防守?(啊宁哈噻呦)
在海滩上的人为什么不开枪打天上的飞机(神经的死胖子酱)
这部片子出现有女性角色吗?(悠然)
最后不跳伞是因为高度不够吗(blue)
为什么要让那个一起逃亡的法国士兵死掉。(奔跑的小蜗牛)
来聊聊电影里打动你的细节吧(无昵称)
最赞回应
要我说,是因为你没从这部片子里看出你所期望的
要我说,是因为你没从这部片子里看出你所期望的
其实你想看的是大场面吧?
您都看到了啥?😀
很多观众会觉得沉闷,它不是美式英雄主义,如《血战钢锯岭》。它没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它不是打打杀杀的战争片,更像是一部故事片,甚至拍的极其细微的纪录片。它以个体反映群体,用细节表现人性,真正的英雄主义也会陷入抉择,而非真的马上就将自己置于生死之外,因为都是人,你也应该明白,放弃生的希望这有多难。电影场面不激烈,却衔接紧凑,故事线多,却不凌乱。每一部战争电影都不是在宣扬战争,《敦刻尔克》是想让人了解战争的模样,给人绝境中,决不放弃的希望感。
和战狼2一样。祖国接你回家。只是表现手法不一样。异曲同工。
希特勒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