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原著粉从开播追到现在,每个星期都过得提心吊胆。看到大家激动的时候也忍不住发帖子。
我看书、看剧,最喜欢的一直是余周周,那个打不倒的星矢,永远的小女侠,当然,也喜欢一直发光发热的小太阳林杨。不可否认,追剧的很大一部分动力是他们之间各种发糖、甜甜的互动,但是抛开感情线,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依然是充满魅力的、值得喜欢的。
也许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是看到了自己期待成为的样子。
所以看到讨论组里大家因为29集diss周周,非常舍不得。
接下来就周周对林杨感情的体现、编剧改编风格和30集的预测分别分析一下,希望不要被打脸。
【周周对林杨的感情——是love的那种喜欢啊】
我个人认为,即使抛开原著官方认证,剧中的周周在毕业前也已经知道自己喜欢林杨了。两个人甜甜的互动很多,大家也公认林杨是对周周很重要的人,因此仅挑几个小女生心思非常明显的带大家回顾一下。大晚上的懒得截图,请大家听完分析直接自己去看视频。
1、第6集,初中周周和林杨原本计划的海洋馆约会,周周在镜子前试衣服、喷香水——请问她见奔奔会这样吗?
2、第10集,两个人手拉手拍写真的害羞的样子——请问周周和奔奔拥抱的时候见过她这么忸怩吗?
3、第12集,放烟火,俩人躲到房间内,周周说“还挺好看的”的时候,笑容甜甜的,眼珠骨碌左右转了几圈,明显是害羞的少女心泛滥的样子。
4、第18集,明显的吃醋,对一犯再犯的斩草除根——请问周周看到奔奔和米乔关系好会这样吗?
5、第19集,林杨说,只要是你送的我都喜欢,周周害羞地别过头,眼珠转了几圈,心思不能更明显。
6、第22集,潘主任抓早恋,难道周周会单纯地认为自己和林杨只是纯洁的友谊关系?那为何要避嫌?
7、第23集,米乔调侃周周睹物思人,周周并没有反驳。
8、第25集,真心话大冒险,米乔让周周说,林杨,我好中意你,然后亲一下瓶子。这难道不就是闺蜜之间知道对方喜欢谁所以故意调侃?而且周周害羞不好意思说,跟米乔打闹的声音特别娇羞。
9、第26集,关于林杨的“你是我梦想中的一部分”,周周对武老师说的是“想帮他把梦想完成”,远远不止到同一个地方上大学啊,再看看周周的小眼神。
10、第27集,无限期的冰雕券。
11、第28集,辛锐告诉周周,因为自己喜欢林杨,所以妒忌周周,侧面证实了,周周是知道自己喜欢林杨的,所以林杨不能分享,不能拱手让人。
12、不记得哪一集,米乔调侃周周林杨是小俩口,周周没有反驳。
【编剧改编风格】
盘点一下之前几处改编争议较大的地方。
1、陈桉。现在我们可以知道,17集-29集陈桉都没有出现,16集之前的改编既是为了保留群像、刻画周周的成长,又是为了保证周周和林杨的感情线更加明朗。
2、辛锐。缺少温淼,而又要和周周有冲突,改成喜欢林杨可以理解。而且19集立刻斩草除根发大招,连起来看没有问题。
3、米乔。戏份的问题,关于米乔的生与死的主题无疑是具有教育意义且极具戏剧性的,重点刻画情有可原。到29集为止,男女主的戏份都为刻画其他人而作出了让步。
4、茜茜。虽然作弊个人不满意,但是的确,辛锐的诬陷属于强设定,如果真成功诬陷,那武老师他们的人设就崩掉了。
综上,编剧的改编总体上还是遵循抽象而高级地尊重原著的。
蒋川、楚天阔、辛锐的番外在目前的剧情中都有所体现,没有设定上的巨大改动。
而这集的争议,周周林杨的番外的反转——是否真的反转了?有必要反转吗?——撒糖拍日常完全可以撑起这两集,因此我认为,此处没有像上述1-4点一样较有说服力的改编理由,编剧没必要大费周章搞事情。
根据陈桉番外,周周林杨是大学就在一起的,没有必要改编。
【30集预测】
目前还没有交代的包括奔奔出现的意义、VCR拍摄、陈桉番外、四人帮试婚纱、林杨求婚,也许还有其他。因此猜测:
1、结尾奔奔去接周周,可能是跟米乔有关,进而可能与VCR有关。
2、周周和林杨的关系,比较偏向于林杨为了帮女朋友周周实现梦想和她一起去了美国并且同居,因为一些原因林杨提前回国。蒋川说的孤寡青年是指剧中所处时间林杨暂时在国内。毕竟,蒋川让林杨态度强硬一点,不像是追女生时候该有的态度,而像是小俩口讨论问题的时候的态度。再加上半夜茜茜打电话给林杨结果是周周接电话她一点都不八卦惊讶,是小情侣无疑了。
3、陈桉的部分应该与书中基本一致,但时间不确定。
4、婚纱大概林杨周周只是蹭另一对的吧,求婚应该在后面,不过还是期待有更甜的剧情。
5、江边应该还有反转?毕竟,按照林杨的性子,他是不会头也不转地看着周周走远的。他难道都不好奇一下到底是哪种喜欢?万一周周指的是不是怦然心动而是forever love呢?
综上,觉得周周没有因为不明白自己的感情而吊着林杨,太不合理了,荷尔蒙也不允许啊。
希望30集足够长到能把故事讲完整,希望不会被打脸,否则——就当最后两集是番外吧。
zqsg追剧到现在,大家都辛苦了。
两张新图
爱奇艺的弹窗小广告
难到我了。除非是作为第三方的蒋川嘴欠…或者…难道要开车…?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