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式老师,如果学生表现不好,似乎是用鼓励的方式安慰学生。如果借用心理学的知识,鼓励和安慰能带来愉悦感。
看到几个中式老师找学生谈话,先鼓励你很聪明,很有潜力,我比较看好你,我很欣赏你之类的,但是不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什么,让我有些担心有些不明白,是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还是你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吗?再不就是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有点让我失望哦。此时学生得到的情感体会其实是极其复杂的,先是被表扬被认可,还有老师出乎意料的关心,好感动哦。但是我让老师失望了,让老师生气了。心理学上讲被人否认带来的痛苦感如果可以用数字表达的话,远远高于表扬带来的愉悦感。这种一对一的关心的谈话,学生体会到的是痛苦,为了摆脱这种感觉,他会试图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努力。学生会试图再次得到老师的欣赏老师的关心,所以会格外关注老师说的话做的事,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人际情感控制的手段。
如果这样还不够,那么厉害的来了,就是找家长。你在学校里体会到了被否定还没完,回到家里还要再体会一遍。
读书时,有一个朋友上专业课逃课了,当时老师问了句某某怎么没来,其他同学随口回答了句,拉肚子在厕所呢。下次上课时,老师课上问某某你身体怎么样了,好点了没,朋友不知道此问从何说起,愣了下说我好了,谢谢老师关心。然后逢人就说下次再也不敢逃课了,太吓人了啦。
最后,我是一名老师,坦白说我也偶尔这样找学生谈话,也发现学生瞬间转粉,对老师讲的内容变得感兴趣,但也会发现学生会变得对老师的一切都感兴趣,这也是我不太喜欢情感控制的原因,情感控制不是贬义词,毕竟老师的关心不是假的,学生体会到被关心时愉悦也不是假的,只是我可能会更希望学生不是为了仅仅获得老师的认可而学习,更希望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