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战斗吓得尿裤子,后面几次战斗也接连趴窝,典型的怂包。让我想起大学时候参加五米跳水训练,班上几个人就是那个样子,到台上了酝酿了半天就是跳不出去。那几个同学可能是有恐高,有心理障碍,逼他们是不对的,他不跳就得了。但是栓子是个战士,在部队遇到这种,是该换他到后方还是硬逼他上?
[第3集] 如何评价剧中栓子这一角色
> 去三八线的论坛
第3集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别为美军鸣不平了(Lewis)
没想到16年的舆论环境这么多公知美分,连抗美援朝...(顾墨卿)
看不进去,快进看到22集,弃剧了(537262)
我很想听听公知们解释下自己打一星的动机是不是因...(科研的枯燥生活)
李长顺,你的表现不如其他配角。(Tom)
为啥韩军说中文(豆友219450654)
我相信这是耐人寻味的一个角色。 中国的战士也是从普通人锻炼出来的,中国人并不好战,甚至生理上厌恶打仗。他们不是被简单地看成懦夫加以指责。人的本性可能就是希望和平生存,害怕死亡。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战士才舍生忘死,真是可歌可泣。今天大家有安乐的生活,更没有人想死,才更觉得当年的志愿军战士有多么感人。
以栓子为代表的“新兵蛋子”都是农民、渔民出生,没有上过战场,老兵带新兵这种方式慢慢成长起来的
楼主,我真的推荐你找一下《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怎样走向战场》这本书。
你要的问题很多都有直接解答和范例的。
现在的战争电视剧更加的人性化,没有了80年代以前那种英雄人物的伟光正,这才是接地气的贴近残酷事实的表现方式,他们是人不是神!
其实很真实 就像平时看上去很厉害的大块头 叫他去跳蹦极 没几个敢去的
栓子这样的角色在《兄弟连》中也有对应的人,其实每一个初上战场的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心理境遇,国内的电视剧能够出现这样的人物,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突破(当然最早看到的还是《集结号》里的那个文化教员),其实只要多看看抗美援朝时期的资料,会发现就连身经百战的老兵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还有中级指挥员不惜自伤逃离战场的记录。
其实因为经历战争患上精神病的也是有的,这个就更可怕了
普通的老实农民去当兵,更多时候的真实情况更像栓子而不是李长顺吧,之所以这部主旋律可以得不低的评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接地气的地方,也是一种进步,你看之前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队伍里会出现这样没用的怂包吗?
栓子能看出比长顺更突出的成长,这才是这片子有趣的地方
不然都是一帮未来战士似的,既侮辱对手也侮辱自己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