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谁是娜拉——写写唐晶(三)

朱碧 2022-04-20 16:07:03

很多人说,唐晶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对别人缺乏信任,从来没有安全感。但唐晶对安全感的欠缺仅仅局限在跟贺涵的爱情上。就算工作,她都从不瞒着贺涵,哪怕贺跳槽,两个人争卡曼的时候,她依然对贺涵光明正大实话实说。而从唐晶跟罗子君的关系看,她对朋友简直信任到了犯傻的程度。另一个例子是陈俊生。唐晶曾经因罗子君的事情对他深恶痛绝,在开始和陈俊生共事的时候也是尖酸刻薄嘴不饶人。然而,看到前夫哥在工作上的认真和努力,她没过多久便坦荡地放下偏见,不吝对他的赞赏。最后,贺涵为了减轻自己的愧疚,让陈俊生揭发自己,唐晶对陈说,我不相信你是个卖友求荣的人。看看她是怎么对待陈俊生的,再比比贺涵是怎么对待他的好兄弟亚当的,真是感慨万千。 所以,唐晶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疑神疑鬼神经兮兮。她对安全感的要求,也并不是高得不合情理。只是爱情中的安全感,还有恋人之间应该有的平等尊重和信任,贺涵从来没给过她。有时候看到贺唐相处,我都有一种看《伪装者》里的明楼忽悠汪曼春的感觉。比如薇薇安那件事,贺涵信誓旦旦,他就是为了不让唐晶心里有障碍才买的房子。可前面的剧情交代,这个房子唐晶从来都不知道,都装修好了她才第一次进去。那么,贺涵如果真想自证清白,还“用尽了所有办法”,掏心掏肺解释了一年,换房子不是最有利证据吗?可为什么买房子的时候不说,一年里每一次拼命解释的时候都不说,偏偏等到事情过去那么久了,薇薇安回来的时候,才天外飞仙来一句我买房子是为了不让你多心?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贺涵买这个房子跟薇薇安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只是情急之下信口拈来,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假话都敢说,而且说得跟真的似的。他要是真有那个决心,别说换房子了,哪怕把照片上那张床给换了,唐晶都会欢喜得不得了。 所以我倒是觉得,这两个人中,真正天生没有安全感的,并不是唐晶,而是贺涵。他就是在和平年代也活得跟个特工似的,不单对爱情,对身边整个世界都是抱着一种防御的姿态。而他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就是俯视众生掌控一切。不但要掌控自己,还要掌控别人。他无法做到对唐晶坦诚相待,原因是唐晶越来越hold不住,这让他感觉到了危险,她越强大,他越是无法向她敞开心扉;同样的,他也不敢信任亚当,因为亚当在能力上和他势均力敌,同样是他hold不住的。所以就算亚当拿他当真兄弟,他还是要小心翼翼地试探一回才放心。 也正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贺涵对强者戒备森严,却特别喜欢像个英雄一样地帮助弱者,去指点弱者的人生,从弱者的成长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成就。就如陈俊生所说,只有徒弟唐晶才能让他觉得自己至关重要。从这一点来看,贺涵确实好为人师,但是,贺涵和真正的老师是有本质区别的。老师虽然以诲人不倦为工作,但老师从来都希望学生将来能青出于蓝,能超越自己。特别是当学生是成年人的时候,师生关系更是趋于平等。很多好老师,根本就不喜欢那种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学生,反倒特别鼓励他们挑战自己的权威,在双方的交流和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才是师生关系的真谛。 所以,当十年前的徒弟唐晶在笔记本上像默圣经一样默写下贺老师语录的时候,当十年后的徒弟罗子君像背红宝书一样地背着贺老师语录的时候,与其说这是在向贺老师学习人生道理职场经验,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洗脑式的个人崇拜,这才是贺老师最喜欢的。而贺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他自己的一句话最能说明:你知道,我做过无数的好案子,但是那些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称之为我最得意的作品。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唐晶,你说我爱不爱她?

——

在贺先生酒后吐真言,向陈俊生抛出他那套“作品论”之前,我眼中的贺先生虽然毛病不少,但总体来讲还算可爱。当唐晶对他说,你不够爱我,或者说你从来没有爱过我的时候,我是很替贺先生委屈的,对他们兜兜转转还是走散了的爱情也是很遗憾的。那个时候我觉得,唐晶说贺涵不够爱她太过偏颇。他们之间因为事业和爱情的冲突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也不是特例,而是在当今社会很有普遍性的情况。有这种问题的情侣并非一定要以悲剧收场,但要获得幸福,必须双方都拿出足够的坦诚。如果两个人都能放下骄傲,坐下来推心置腹地谈一谈,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结结实实吵一架,做一次彻底的沟通,然后共同面对问题,做出改变,也许就会是另一番结局了。 然而,这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编剧通过贺先生狠狠打了我的脸。当我听到分手后的贺先生醉醺醺地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唐晶的时候,简直目瞪口呆。此话一出,贺先生在我心目中还算可爱的形象,山崩地裂一样地塌了。再回头去想想贺先生的所作所为,我这才恍然大悟,并彻底理解了唐小姐为什么会说贺先生不够爱她,或者从来没有爱过他。唐小姐一点都没说错,错的是我这个观众,贺先生伪装得太好了,不是他自己承认,我真是被他给迷惑了。 我之前替贺先生的不平和委屈,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上的,就是贺先生是个正常人,他在爱情上的独断专行和对另一半强烈的控制欲,虽然过分,但都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正常男人在正常范围内的缺陷。我那时候认为人无完人,贺先生的很多做法虽然不妥,但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当有人直截了当地给他指出来的时候,他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高知精英,无论是认识错误或是改正错误,都不会是那么困难的事。然而,贺先生用他的"作品论"告诉我,我太小看他了,其实贺先生从来就不是个正常人,甚至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以前对贺先生的好感,以及对贺唐之恋“双方都有责任”的看法,因为前提错误而全部推倒重建了。 不过,在批判贺先生之前,还是要先给他正个名。不管贺先生跟罗子君搅和一块去之后那个“装了十年金童玉女”是怎么回事,但就从他和唐小姐分手后的反应来看,还真不能说他不爱唐小姐。他对唐确实是爱的,这个毋庸置疑,但他爱的方式太奇葩,导致他越爱越渣。 贺先生对唐小姐的爱,不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甚至都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而是一个人对一件物品的爱。他爱她,就如同一个艺术家爱自己创作的雕塑,如同一个园丁爱他辛苦培育出的玫瑰,甚至如同贺先生本人爱他家的汪星人汤圆。 所以,我深深的认同贺先生那句“你的十年也是我的十年”,因为贺先生这十年间,在唐小姐这个作品身上撒下了无数心血,他按照脑海中最美好的想法,把这个作品一手打造成自己希望的模样,而且衷心希望她更好,更完美。我相信,在贺先生向陈俊生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他是无比真诚的,他自己都被自己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感动了呢! 贺先生确实奉献了,但一个“作者”的奉献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作品本身没有独立意志,它只是作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已。比如前文提到的艺术家,他在创作雕塑的时候,无需问石头是怎么想的。他想让雕塑摆什么pose就摆什么pose。如果那雕塑成了精,艺术家想让它坐着它非得站着,艺术家非把他砸了不可,因为这雕塑精的为所欲为破坏了他的创作理念,留之何用?园丁同理,他辛勤种玫瑰,是想让玫瑰照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开。如果园丁想让玫瑰开红花,可玫瑰自己非要开白花,园丁肯定会气呼呼地把它们铲了重栽;至于汪星人汤圆,铲屎官贺先生把它一手拉扯大,从一条傻狗调教成人见人爱的萌狗,一定付出了很多的爱。贺先生在生活上对汤圆有求必应,汤圆穿什么狗衣服,住什么狗窝,都任凭铲屎官做主。汤圆肯定是做过绝育手术的,贺先生无需跟汤圆商量就剥夺了它传宗接代的能力;汤圆每天对贺先生摇头摆尾撒娇卖萌,贺先生就很高兴。可它要是有了狗意识,对贺先生让它当了太监狗怀恨在心,天天冲着贺先生汪汪汪,贺先生早把它送人了。 所以,对于作品唐小姐,贺先生是把她当汤圆一样爱的。他可以人美嘴甜会做饭,可以对她在生活上悉心照顾,在工作上尽心指导,但所有这一切的好,必须唐小姐拿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去交换。只有唐小姐的人生剧本按照贺先生的规划来上演,他这个创作者才高兴,才有满足感。至于唐小姐个人的想法,贺先生是从来不care的。一个创造者可以单方面的爱作品,但不需要和她分享人生,交流思想,更不需要她成为和自己志同道合,心心相映的灵魂伴侣。她只要听话,一切照他的做,就最让他满意了。 所以,当我们回头看看贺先生种种的表现,无论是擅自改动PPT,还是不通知唐小姐就换工作,买房子,抢客户,让单子,再到那个扔钥匙二选一的求婚,以及和薇薇安暧昧后的所作所为,甚至最后无厘头的背锅……所有涉及到唐小姐切身利益的大事,无论是好是坏,贺先生都单方面做了主。贺先生不但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唐小姐极大的不尊重,反倒真情实感地觉得,他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甚至是为她牺牲。他不需要跟她交流和沟通,不需要对她事事坦诚,不管他做什么决定,他都是在爱她,而她只要高高兴兴接受就可以了。 写到这里,再让我们回过头,把目光聚集到本文的标题上去。下面的段落,是《玩偶之家》这部戏剧的原文节选,当我们读懂了娜拉为什么要摔门而去,也许就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唐小姐,也读懂了她和贺先生的真正关系。 --------------------------- 娜拉:托伐,这是老实话。我在家跟父亲过日子的时候,他把他的意见告诉我,我就跟着他的意见走,要是我的意见跟他不一祥,我也不让他知道,因的他知道了会不高兴。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就象我小时候玩儿我的泥娃娃一样。后未我到你家来住着—— 海尔茂:用这种字眼形容咱们的夫妻生活简直不象话! 娜拉(满不在乎):我是说,我从父亲手里转移到了你手里。跟你在一抉儿,事情都由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也许有时候真,有时候假。现在我回头想一想,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象今个要饭的叫化子,要一日,吃一日。托伐,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可是你喜欢我这么做。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了。我现在这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 海尔茂:娜拉,你真不讲理,真不知好歹!你在这儿过的日子难道不快活? 娜拉:不快活。过去我以为快活,其实不快活。 海尔茂:什么!不快活! 娜拉:说不上快活,不过说说笑笑凑小热闹罢了。你一向待我很好。可是咱们的家只是一个玩儿的地方,从来不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正象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泥娃娃女儿”一样。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你逗着我玩儿,我觉得有意思,正象我逗孩子们,孩子们也觉得有意思。托伐,这就是咱们的夫妻生活。

——

贺先生的“作品论”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桥段。编剧通过他和陈俊生的对话,一问一答,揭开了贺先生内心的深深深处。陈俊生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采访者,而且很接地气,他的想法基本上能够代表我们普通人的脑回路,所以他的问题,也是很多观众心中的疑问。 陈有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两个人的事业旗鼓相当不正好在一块儿吗? 是啊,贺唐两人怎么看怎么都是我们眼中志同道合,势均力敌的一对,按理说这样的感情应该是最稳固,最长久的,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就玩不转了呢? 而贺先生的回答很贺先生,表面看无私高尚,实际上细思恐极。 贺先生说,不想和唐小姐结婚,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她为家庭贡献更多的时间,耽误更多的时间。唐小姐要是生了孩子,还要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经历陪伴他们长大。贺先生表示,他知道唐小姐在事业上一步步走到现在是多么拼命,所以他不忍心,不舍得让她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哪怕她自己想牺牲,他也舍不得。 贺先生这一番长篇大论,把本来就是他迷弟的陈俊生给忽悠晕了。陈迷弟根本不知道怎么接茬,最后只好老实巴交地来了一句:我确实没想到,你想的这么多。此时此刻,已经找不着北了的陈迷弟肯定觉得他家男神是个妇女之友,是尊重女性的楷模,思想层次比他这个出轨凡人高了不知多少个级别,从此之后,贺男神在陈迷弟心中的地位更加高大上了呢! 然而,当我们抛却男神滤镜,仔细琢磨一下贺先生这番话,究竟从这里面看到了什么? 第一。贺先生虽然在前面求过一次婚,但实际上,他根本不想跟唐小姐结婚。他还特别强调,哪怕“唐晶自己愿意,我也不忍心”。这句话再次体现了贺先生一以贯之的作风。哪怕婚姻大事,他也毫不care另一半的想法,而且还一副“我都是为了她好”的架势。从他的话里看,他心下很明白唐小姐是非常想结婚的,不想结婚的明明是他自己,他反倒把他们十年不婚的原因全都推到了唐小姐身上。 而且,还有比这更可怕的。贺先生不但自己不想跟唐小姐结婚,他还认为唐小姐根本就不应该结婚。按照他的理论,唐小姐不管跟谁结婚,都会生孩子,都会牺牲事业,都会有损她的完美,影响她的进步。所以,不但贺先生不忍心娶她,谁娶了唐小姐,贺先生都觉得那是暴殄天物。 所以,无所不能的贺先生,早早替唐晶这个完美的作品规划了人生:不跟他结婚,也不跟别人结婚,就这么跟他暧昧着,不谈恋爱,不谈婚姻,不谈将来,在他的指导下拼事业,做个他眼中完美的职场女强人,还要永远都不能超过他。 大概贺先生自己也觉得他这个想法是痴人说梦,于是他跟陈俊生坦言,他早知道两人会有分手的一天,因为他越来越管不住唐小姐了。 贺先生与“作品”唐小姐之间这微妙复杂的关系,非常有戏剧性。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还真是想起了一部经典之作。它不是《玩偶之家》,而是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赫本女神的《窈窕淑女》就是这部戏改编的,但好莱坞为了迎合大众的心态,改动了结局,当时招来了不少非议,因为萧伯纳的原著是充满了批判精神的,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完全背道而驰。 这出戏大概是最著名的养成故事了,从名字就可见一斑。男主角希金斯是个语言学教授,他在街头偶遇了女主角——卖花女伊丽莎。这姑娘虽然长得很美,但举止粗鲁,说话带着严重的“下等人口音”,教授心血来潮与友人打了个赌,赌他能用半年时间把这个野丫头训练成为仪态万方的高贵淑女。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伊莉莎在上流社会云集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大家都把她当成了公爵夫人。然而,她并没有对教授感恩戴德,因为教授毫不在乎她的努力和感受,只关心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从博览会返回家中后,伊莉莎气愤地抓起拖鞋扔到了教授身上,大骂他是个暴君。她说自己要独立,要嫁给对自己倾慕已久的小伙子弗雷迪。教授一听此言,暴跳如雷,他吼道:你应该嫁给一个大使,印度或爱尔兰总督,或者需要找一个王妃的什么人。我不愿意把我的杰作抛给弗雷迪这个蠢货。而伊莉莎毫不畏惧,她说她要去当教师,要用教授教给她的语音学来养活自己,或者去给另一位教授当助手。而那位教授是希金斯顶看不起的人,他气急败坏地威胁伊莉莎,如果她敢去给那个骗子当助教,他就拧断她的脖子。伊莉莎勇敢地回答说,自己不在乎他的恐吓和夸夸其谈,因为他给她的知识是收不回去的。她要在报纸上登广告,既然教授能用六个月的时间把一个卖花女教成公爵夫人,那她自己也可以。她表示:“只要我举起我的手指就能和你分庭抗礼,可我却趴在你脚下任你践踏和臭骂,一想到这个,我就想踢自己几脚。” 萧伯纳的这出戏剧,写于1912年。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女性,在连普选权还没有的年代里,尚能发出如此不屈的呐喊,一百年后的大上海,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职场精英唐小姐,又怎么可能安于贺先生的摆布,乖乖做他的作品,匍匐于他的男权之下?她必定要反抗,却远远没有娜拉和伊莉莎的决绝。因为她还在深爱着贺先生,她的理智是清醒的,但感情上却无法摆脱对贺先生的依恋。她在这个牢笼里越困越深,鸵鸟一样的困了十年。直到卡曼事件,逼着她睁开双眼,她退无可退,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我的前半生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结局没啥好争议的吧,很明显暗示两人最后在一起了呀(legume)

唐晶为啥、凭啥开除00?(圈圈)

国产品牌退居二三线城市是不可避免的趋势?(isaisa1984)

孔子CP扛旗,但我们不撕,慢慢讲述贺涵子君含糖精...(啵啵啵派)

《我的前半生》不在套路内的大结局(若雨听涵)

北京大妈装上海口音真的太做作了(🥥)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