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的前半生》播出很火爆,我是在一次简单的朋友聚会时,听一个女性朋友说的,她推荐我看看,然后做一些思考。
看完这部剧之后,我去网上搜了一下众多网民对陈俊生和罗子君的评论。或许是评论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或者对自己亲密关系的担心,评论的大多数都属于情绪的宣泄,即使有客观分析事件本身的帖子也都被无需负责的谩骂淹没了。
2
陈俊生为什么如此冷漠的抛弃罗子君?罗子君根本没有意识到背叛来的如此快,而且是一个在她看来没有丝毫竞争力的女性,抢走了她的男人。
我从亲密关系的角度,思考了陈俊生和罗子君失败的两性关系。
3
罗子君,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有上过班,
对待生活:大小家务都有保姆,只顾无度的消费慰藉内心的空虚和中年危机
对待孩子:角膜脚膜都分不清,她根本无法辅导孩子。
对待丈夫:一方面,罗子君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有上过班,对待外面的社会关系几乎是一无所知,无法和陈俊生产生思想意识上的共鸣,就更不要说,要给陈俊生心理上支持援助了;另一方面,整天在担忧陈俊生背叛自己的种种迹象中彷徨焦虑,反复求证以求心安.
罗子君的家庭:母亲和妹妹的生活无不需要罗子君的救济,罗子君早年的婚姻观也受其母亲不好的影响:择一良夫,却不知个性独立。
一方无限付出,一方照单全收,却仍对其是否忠诚怀疑纠缠,这样的亲密关系,现今社会,是无法用道德的约束力去让付出方无限输出一辈子的,他的能量是有限的。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精神上,罗子君都无法给陈俊生提供一丝依恋感受的亲密关系,是造就了陈俊生离开时如此冷漠的原因。
4
相反,凌玲,无论是穿着扮相还是工作能力都并不出众的一个带着孩子刚离婚的女子,却从对陈俊生的生活体贴照料,工作解忧,倾慕崇拜,情感细腻,行事合体,乃至为了他不惜离婚等种种大小不一的事件上让陈俊生深深依恋,难以自拔。
当然,我们知道凌玲的所为是别有用心的,但是她的所为,反衬了成陈俊生家庭亲密关系缺失时部分,我们不去对凌玲作道德感上的批判,我们只是分析罗子君和陈俊生的亲密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婚姻出了问题,决裂是迟早的,即使没有凌玲,也还会有别人。
5
当然,对罗子君行为的否定并不是对陈俊生冷漠离去的认可。
陈俊生对于罗子君的行为,没有像贺涵一样,去做一片荒地的开拓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罗子君的种种所为,他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沉默不反抗,自我压抑,继续独自承受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直至寻找到另一感情的疏泄口和依赖点,而不是与罗子君展开一次良性的深入的沟通,阐述内心的情感缺失,或者帮助罗子君开启一种新的人生,齐心协力共同条理和平衡两个人之间的依恋关系。
毕竟,结婚的时候,是你承诺了爱她养她,一开始吃苦的日子也是她陪你度过,关键的是,你们曾经,是不是真的深爱过,此时,为何不为婚姻做任何努力?而舍弃前情,做如此绝情之人呢?
6
年薪百万的物质生活,却并没有一种健康的亲密依恋关系:罗子君,享受富太太的无忧无虑,无法给自己的男人解忧和正能量;陈俊生,一味的付出到最后,独自承担,也没有想到去帮助自己的女人,找回真正的自己,她好你也好,你有没有想去尝试过?
7
快捷的生活方式,让感情生活也变得慢慢的快捷和一次性多了,感情还没有耗尽就还可以将就,一旦难以维系就立即结束,现在的离婚率如此之高,造成的家庭伤害乃至久远的社会伤害难以估量,结婚前,是否做过性格分析和婚姻问题的提前预设?结婚后,是否定期反思和修缮两性之间产生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保养,否则,离婚之后再次寻找人生的另一半,依然会碰到这些问题。
或许,真正的原因,不是陈俊生不想去维系,而是家庭出了问题,有时候自己去解决问题具有局限性,他们也是作咨询公司的,就像公司出了问题一样,需要借助外面的力量来解决,他们的婚姻,也需要这样一个咨询师,介入进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8
没有那么多的亲密关系都是如此完美无缺,就像最后,陈俊生怀疑自己的决定时说的一样,没有完美的婚姻。换了罗子君还是一样;也就是一开始,新鲜感和恋爱的亲密关系让两个人都想着付出和维持好个人形象,暂时把本我的一部分压在心底。
再亲密和谐的关系都躲不过天长日久,生活琐碎,毕竟,亲密关系除了提供依恋,还会因为对对方有所期望而产生一定的约束和不合心意的牺牲,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合彼此的心意。
最终,当相互迁就和争相付出的蜜月一旦结束,面临直至终老的冲突和矛盾时,调整和相对平衡才是最长久之道。
最赞回应
00是为了上位,才离婚的,而且是带着儿子净身出户,我也觉得陈俊生蠢,对别人的儿子比对自己自己的儿子好很多
陈俊生至少占了1%的责任
00是为了上位,才离婚的,而且是带着儿子净身出户,我也觉得陈俊生蠢,对别人的儿子比对自己自己的儿子好很多
陈前夫离婚是00软硬兼施逼的,他就是想老婆情妇都有,谁逼迫得紧,他就像谁倾斜。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