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全球票房的数据是非常透明的
这是截至今天的票房收入。

这是在9月30号的新闻报道里,介绍的中国票房收入
居然有40 million USD

而为什么这里说它是票房增长最慢的呢?
因为它在中国影院开放的情况下,第一周赚了23.3 million,第二周直接跌了72%,仅仅收获了 6.5 million哦!
说明还是国内宣传做得好啊。可惜经不起时间考验啊。
———
另外:
真人版木兰是公认的主打中国市场。甚至真人版木兰的导演也态度分明:花木兰实际上是给中国的一封情书。

就是这情书写得也未免太烂了一点,告白是不行了,告辞倒还可以。
———
这时候有人说了,你不能看票房,现在很多国家电影院还没开放。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Disney Plus挣了多少吧。
这是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一开始yahoo finance根据Disney现有会员的意愿,开播前的热度,还有花木兰上映前激增的app下载量,估计它可以卖到261million!结果呢?惨被打脸!
现在官方也没有发出官方消息,yahoo 重新评估,现预估仅10%的线上用户可能购买花木兰。根据yahoo预估的最高收益来看吧,全球票房60 million和线上90million(假设票房也全为Disney的收入)加起来150million 也完全回不了本啊。毕竟Disney投入了200million在上面。
真惨。

那么真人版,是为什么会从万人期待到一败涂地的呢?
这时候就要拉出动画版来打脸了。

1998年的木兰,90million的投入(在当时已经是大手笔了),居然收获了304million的票房!而且还是在惨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
1998版开篇就是中国山水写意,画风与往期Disney作品不同,1998版木兰全篇场景以类似中国画和简单水彩画的方式呈现。
内容不但深刻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父女情,更加体现了木兰在封建束缚中,内心到挣扎,还有自我意识到觉醒。所以不论是木兰辞篇头的替父从军的父女情,还是木兰辞尾,那句惊世骇俗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都被编剧很好的诠释出来了啊!

虽然1998版的马屁依旧没拍好,但至少能够体现出尊重木兰辞的主旨大意,还有尊重中国文化的一点诚意。
这也是它为什么大获成功,更是获得动画界大奖安妮奖中的多个大奖的原因!因为它紧紧抓住了精髓的东西。
可是Disney用这么大的一个大ID,之前这么完美的一个剧本,居然将真人版魔改+惨败成这样。真人版的编剧导演真的是,功不可没啊!
趣味评论收藏(不定时更新)
(一时间不知道他的立场是捧是黑哈。哈哈哈哈哈。)



最赞回应
八佰也碰上了疫情啊,姜子牙也碰上了疫情啊,一天的票房就比花木兰的总票房高。迪士尼买了上百个热搜那么多app开屏,用的亚裔演员和中国故事,就是期望能在中国大捞一笔吧,这么惨我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就这样,中国还贡献了2/3的票房收入,同样在韩国也是惨败,被信条吊打。信条票房收入是不理想,但是比花木兰强多了,诺兰那个电影有多少人能看懂,花木兰就是典型的商业片,票房居然打不过信条,信条可没在超级碗上买广告。流媒是最后一块遮羞布了,等到11月看还能不能嘴硬
花木兰制作加宣发,总成本应该接近3亿刀了吧。
图里的这位标题改了很多遍了,刚开始说观众都被资本绑架了,后来说自己是“最客观”观后感,然后说别人无脑黑,现在又改成愤青了,脑回路清奇。
1998年有疫情吗???信条今年也是2亿美金制作,请问回本了吗?大环境要不要看一下? 7park那个数据纠正确实有,但是你们都不看具体指的是哪吗??7park那个数据总共就6到7天的收益,而且是纯北美地区好吗?
花木兰制作加宣发,总成本应该接近3亿刀了吧。
图里的这位标题改了很多遍了,刚开始说观众都被资本绑架了,后来说自己是“最客观”观后感,然后说别人无脑黑,现在又改成愤青了,脑回路清奇。
1998年有疫情吗???信条今年也是2亿美金制作,请问回本了吗?大环境要不要看一下? 7park那个数据纠正确实有,但是你们都不看具体指的是哪吗??7park那个数据总共就6到7天的收益,而且是纯北美地区好吗?
那你解释一下花木兰怎么就成了Disney历史上票房增长最慢的电影了呢?不看票房看线上订阅,开播前估值2亿,开播后估值一亿不到。这还不能证明它票房滑铁卢。 @主动投币
其他迪士尼公主片有碰上疫情,只上十几个国家吗?其他公主片有超高清盗版提前一个星期就满天飞甚至豆瓣都接近10万人打分了吗??你说的2亿预测是哪来的数据来说??我既没有见过开播前两亿的预测,也没见过开播后一亿的预测。
八佰也碰上了疫情啊,姜子牙也碰上了疫情啊,一天的票房就比花木兰的总票房高。迪士尼买了上百个热搜那么多app开屏,用的亚裔演员和中国故事,就是期望能在中国大捞一笔吧,这么惨我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就这样,中国还贡献了2/3的票房收入,同样在韩国也是惨败,被信条吊打。信条票房收入是不理想,但是比花木兰强多了,诺兰那个电影有多少人能看懂,花木兰就是典型的商业片,票房居然打不过信条,信条可没在超级碗上买广告。流媒是最后一块遮羞布了,等到11月看还能不能嘴硬
姜子牙…我也感到醉了,难过,除了花木兰,就是姜子牙想看,结果又来个魔改😓
那个什么月执念简直是花木兰孝子 魔怔了
迪士尼公主片国内一直是小头,阿拉丁10亿美金票房,国内才不到4亿。八佰定位就是全国内市场,出了中国没人看的。花木兰的定位是全球,虽然上了十几个国家,但是除了中国,大部分国家都是冠军,只是市场太小罢了。疫情对花木兰和信条的影响跟国产电影压根不是一回事。而且国内票房如果迪士尼真的看重的话,怎么会明知道上了流媒体盗版会满天飞,还执意让国内晚一个星期才上映呢?所以别老是拽着国内是大头的说法来嘲了。花木兰这部电影的重心既不在国内,也不在票房,目标完全是流媒体,所以等流媒体成绩出来再嘲也不迟。
信条和花木兰题材档期阵容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有个屁的比较性啊?
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信条是全球上映,花木兰是总共上了十几个国家,除了中国外,还都是小国家。这俩能一块比??麻烦到时候比利润吧,信条五亿回本,花木兰流媒体两亿就回本了。
而且,动动脑子吧,信条如果没有疫情的话,全球票房是10亿美金的体量,现在上映这么久了才三亿,血本无归了好吗?这还看不出来疫情对全球大片的影响?
花木兰立项的时候确实肯定是对中国票房有很大期望的。但是立项的时候迪士尼能预料到疫情的事吗?因为疫情,花木兰直接改道去了流媒体,国内直接晚一周才上映,这还看不出来重心的转移吗?
那我们不看票房?看评分?
一个大头在流媒体的电影,肯定是要看最终收益的。而且一部电影而已,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罢了。别像楼上这些人一样不讲逻辑颠倒黑白就好了。
自己去看看华纳的hbomax用户是多少把……你知道9000万用户是啥概念不?? 谁嘲笑信条了??用信条的三亿票房给你分析疫情的影响,你是看不懂人话吗??信条是唯一一部全球全国家上映的2亿美金成本的大片,上了一个多月才拿了三亿美金不到,这还看不出来疫情对全球大片的影响?? 我刚才解释过了花木兰只上了十几个国家,你怎么还在纠结花木兰“全球”票房呢?
9000万是我在重复你的话好吗?谁在臆想啊? 你先看看华纳的hbomax用户是多少,再来看看迪士尼的用户基数有多大吧。
请问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运营多久了???迪士尼加去年才上架的好吗?
而且国内的人口跟北美人口有多大差距你不知道吗?
迪士尼成立一百年,难道意味着100年前就能看迪加了??流媒体平台是新的业务,这个用户数量已经是非常好看的数据了。至于你说的爱奇艺会员收益已经46亿了,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因为花木兰要凭借一部电影在流媒体不到一个月的收益,跟爱奇艺1亿多付费用户不知道多少时间的46亿比较,真的好公平呢。顺便问一下,腾讯视频跟爱奇艺有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敢卖30美金一部呀?
不说运营多久,你要看平台用户数量,起码得先有平台吧?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在国内都上架多少年了才一亿多的付费用户,人迪士尼加去年刚上架没多久,就有6000万用户,这个数据有脑子都看得出来很厉害吧?
既然你非要扯百年公司,那我们就拿同样是菜鸟公司的华纳来比较流媒体平台数量级,去年迪士尼加上架几个月就已经达到了6000万的用户数量,而华纳的hbomax到了现在也才几百万,迪士尼可真是扑的厉害呢。
而且在你眼里,只要一个公司底子深,做啥都应该是算上公司历史,管它什么新产品,通通按上架一百年算。那么请问,当年腾讯qq那么大的用户基数,做微博的时候干过新浪了吗??
你这个人可真会扯皮啊??每次发现自己不对立马转移话题。
我对比的是新浪和腾讯,麻烦你脑子带点逻辑。
你抛出来一个说法,说迪士尼百年公司,六千万用户很逊。那我就用同为百年公司的华纳的hbomax 四百万用户做参考。然后再用腾讯和新浪做进一步举例,因为这两个公司刚好说明了运营的重要,数量级更大的腾讯做起微博,照样被新浪干死。
我给你总结一下吧。在你的逻辑里,花木兰上十几个国家要跟信条全球上映的比全球票房,低了就算扑。虽然信条至今血本无归 ,但是在你的逻辑里,依旧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迪士尼百年公司,所以流媒体迪士尼加也得按上线一百年算,虽然同样的百年公司华纳自己的hbo才四百万用户,但是迪士尼上架几个月就达到6000万用户的情况还是很扑很逊。 然后迪士尼上架不到一年的用户数量,还要跟国内运营超过十年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比数量。花木兰虽然只是一部只上了迪士尼加一个月的电影,但是同样不能含糊,得跟爱奇艺全平台全内容比收益才行呢。
迪士尼到目前为止,没有透露任何官方财报,唯一一个官方口径就是迪士尼cfo对花木兰成绩很满意。另外,花木兰上迪加两亿美元就可以回本,信条院线5亿以后才开始回本。想嘲可以,但是不要不讲逻辑,颠倒黑白,等财报出来再嘲也不迟。
主要是9000万收入都归迪士尼(不需要跟院线分成),所以9000万等同1.8亿美金票房。
至于海外(中国)票房 电影公司貌似只能拿到25%?
哈哈,看了下他主页,无双花木兰,4星,迪士尼的花木兰就毫无诚意的圈钱之作,1星。可能无双花木兰是公益片(狗头)。
Yahoo给的数据……那是7park调查的购买人数比例,而且是十天以内的数据,而且是纯北美的数据。自己好好去看看吧……
这个人就是一直没有逻辑的胡搅蛮缠……你看看他的回复,脸都肿了十次了还在狡辩
所以呢??迪士尼财报现在是有了吗??就开始现在着急嘲了?脸肿不肿??
我没有财报,但是我也没有吹,也没有各种没有逻辑的黑。你瞅瞅你前面下的一堆结论,那个不被我打脸?
你要是觉得我有那句话是吹的,麻烦指出来,复制出来给我看看??
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然后优先d+上线。要说版权大厂没考虑过盗版我是不信的,能解释的通的就是人家不care院线,更不care中国院线
都不知道国内粉丝有什么好洗的,大量穿帮镜头,还有这个d+骚操作,人都没把你当个和美利坚人民同等水位线的人看
我就不懂了,都把你当工具人,还不是上等的工具人,怎么还舔着脸跟着后面维护它
油管上一共多少注册用户?多少用户看了此两部电影?油管上发起了两部电影评比的投票吗?多少同时看过此两部电影的油管用户参与了此投票呢?投票结论?
谁主张谁举证的简单逻辑你都不知道??你抛出了我在吹的观点,麻烦拿出来证据,请问我哪句在吹?
你这个评价有一半是对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国内的票房是被迪士尼自己抛弃的。所以国内嘲票房扑街的大可不必,因为正如你所说,迪士尼的计划已经因为疫情转到迪加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你觉得我不客观,又说不出来我哪里不客观,还让我自己给自己辩护,你以为你是大法官呢??豆瓣升堂判罪,还不给理由,还让人自己辩护,你是小学生吗?
请问你如何证明你自己不是在无逻辑黑花木兰,我实在找不到你的逻辑,请你自我证明一下,因为我给你下过结论了。
花木兰收益的事,你是自己忘了前面已经明白了要等官方财报的事了吗??怎么突然开始失忆了?又开始鬼打墙似的贷款嘲了?
我只是用你的逻辑给你说话,怎么就气急败坏了呢??
你可以说我不客观,可以说我吹,但是麻烦指出来到底在哪里不客观,哪里吹,不然所有看到你评论的人,都会发现你在胡搅蛮缠哦。
我只是用你的逻辑说话,你竟然就生气了……那我用你的句式回敬你,你的智商,配不上我给你解释这大半天呢
> 我来回应